上古時期,先民認為巫具有與神鬼溝通的能力,可以調動神鬼之力為人類消災趨吉,諸如祈雨、醫病、預言、降神及驅鬼、除祟等。同時,巫通過當時條件下掌握的知識,既為部族傳續舊的文明,也為部族創造新的文明。從某種角度說,巫是當時唯一擁有文化的個體、職業或族群,其集「神職人員」和「知識分子」於一身,地位甚至高於部落首領和後來一段時期的「王」。漢字的產生,漢字的最初功能,繞不過巫去。
倉頡其人假如存在,假如是指具體某個人,刨除被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因素,那也應該是特定群體的首腦或代表。這個群體,大約也只能是巫。
古代「巫」「覡」並稱。巫為女性,能力強,本事大,為主腦;覡為男性,能力弱,本事小,故附從之。那麼,假如倉頡實有其人,她應該是女性才對。順理成章,最初的漢字,很有可能是由女性創造。
我眼中的倉頡,是個懂得挺多、好奇心強的老奶奶。至於她是不是四隻眼,你聽東漢許慎的,還是聽自己的,都行。
我們只知道倉頡老奶奶是中國文字的創始人,而倉頡可能還是最早的大數學家。
倉頡老奶奶的職務當年相當於現在的農業部長。除了要看管好部落秋收上來的穀物,還要合理分配給部落裡的初民,不管身強體壯有一份,鰥寡孤獨也要照顧到。如何分配的公平合理,必須要有一個標準。
那個年代,人口稀少,能者多勞就成為一種必然選擇。倉頡擔負著氣象臺預報和發布的工作,還要給患病的部落成員抓藥下藥,還要負責接生嬰兒,忙得不亦樂乎。
儘管如此,最重要的工作還是看管穀倉和分配穀物。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和推演,一套計算方法在倉頡腦海浮現。
蜥蜴是長年累月陪伴倉頡的小動物,也是負責消滅穀倉裡害蟲的得力助手。蜥蜴的世界幾乎比初民的世界更為複雜和驚心動魄。爭奪食物,爭奪領地,爭奪光線的明暗,爭奪交配權的激烈角逐的行為不比初民差半點。一群蜥蜴打鬥,發情,糾纏,交配,自鳴得意,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表情,形態,細節無一例外盡收倉頡眼底。
古人常使用的計量單位:釐,抄,斛,勺,合,升,鬥最初的意象是來源於倉頡對一群蜥蜴的習性的觀察和考察。這組字在甲骨文展現的更為直觀精彩。
釐,釐同離。開始時,一群雌雄蜥蜴小心翼翼,互相觀察,各懷鬼胎又雄心勃勃,在簡單的試探後,各個撕去假面,露出真容。
抄,一種聲音和動作交替進行的一個字。蜥蜴的鳴聲此起彼伏,傳遞的信息不外乎恐嚇,威脅,利誘,咋呼,忽悠,欺騙,盡一切可能,佔據上風,有利地形,大話,假話,謊話鳴叫夠了,開始動武動粗,年輕體質好的雄蜥蜴用肥厚的利爪嚇跑瘦弱矮小的蜥蜴,慢慢靠近它心目中最美的雌蜥蜴。
斛,激烈的角逐現場。有威風凜凜的,有落荒而逃的,有躍躍欲試的,有遠遠觀望的,有伺機而動的。
勺,這個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字,勺子裡的一「丶」是裡程碑式的一個符號,「丶」字出現時,標示靜默,停止,打住,是風平浪靜,雨過天晴的一個符號。
合,現在合字依然有配合,交合,和諧共處的意思。雄蜥蜴在展示完實力和魅力後,雌蜥蜴乖乖就範。
升,就範後的雌蜥蜴被雄蜥蜴帶往一個穀倉的深處和陽光明媚的地方,開始尋歡作樂,歌舞昇平。
鬥,俗語,三百六十六拜,就差一哆嗦。關鍵時刻,高光時刻到來,抖一抖,是最為重要的節點。一旦精神抖擻的事情解決,後代的繁衍即成的事情就迎刃而解。
古代的計量單位雖然在不同的朝代有些許變化,差異不大。
秦朝時期是1斛 = 10鬥, 1鬥 = 10升。直到清朝還是執行1石 = 2斛,1斛 = 5鬥, 1鬥 = 10升 1升 = 10合的計量單位。
石、鬥、升、合之間的換算是簡單的十進位:一石等於十鬥,一鬥等於十升,一升等於十合。
石、鬥、升、合」這種古老的計量方法一直沿用到六十年代。
「石、鬥、升、合」,四種計量單位中,「升」和「鬥」最常見,「石」和「合」這兩種,因為過大或太小,不常用,而「升」和「鬥」則變成一種常常使用的詞。譬如升鬥小民、日進鬥金、車載鬥量等。
這些帶有天然屬性的字為倉頡的分配製度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巨大的理論基礎。解決了當時許多棘手難題。自然,有價值的東西是埋沒不了,源頭總會發出譁啦啦的聲音。
在當時的社會裡,向倉頡老奶奶報告「多收了三五鬥」是時代最強音。
倉頡,字神,生卒不詳。影像全無,蹤跡難尋。後念其造符神功,畫工描其形,猜其貌,畫之於紙,刻之於石。以饗眾惑。
倉頡貌不揚,鵝目,虎唇,左白耳,右黑耳,犬鼻,集異獸耳目於一身。幼聰慧,異於常人。額有一曩,碩大飽滿。常仰天哭笑,俯地叩首。人皆疑其神志有癢。
倉頡視人側目,視禽獸眄目,視日月星辰張目,視草木矚目,視嵪峠眺目視蟲豸醒目,視牧野省目。其目亦可全墨之,亦可全白之。亦可圓之,鼓之,凸之,凹之,似有虎,狼,麢,象於其目中舞之,跳之,躍之。其目亦有一絕,七色可橫之,豎之,變之,遷之,炫之。
初識其人,人多懼之,恐之。不知其神來何處,亦不知其鬼匿何方。市傳其妖魔鬼怪附身,庶民多唯恐避之不及。
倉頡不以為然,吾不食爾食,不飲爾酒,不居爾廬,不馭爾車,不霸爾婦。吾獨飲野露,饗粟稷,居茅屋,不關世之事,不關市之賈。吾鰥寡孤獨三世有之,喜怒哀樂儲於腹,春夏秋冬置於皮。懼何在之,恐何有之。
大野之形,大天之象,大塵之旅,大禽之鳴,大獸之樣,存於心,在於意。
一日,倉頡立之山巔,一江呼嘯而過,一湖鼓脹於野。橫之江,點之湖。橫豎交錯,萬物孕育其中。陰陽平衡,天地合一,雌雄同體,公母交配。倉頡頓悟。
天下萬物,其形不一,其狀不一,其鳴不一,其色不一,其相不一,其動不一,何以畫之,記之,符之。
取龜甲,剫牛骨,鑿巖石,取之可取之物,角,金,木,骨,象,玉,石。鏤之,刻之,切之,琢之,磋之,磨之。
凝神於天外,藏思於心野。始畫天地萬物之符,記逝之物,消之氣,亂之季,燚之日,悽之月,失之語。
一:佛魔不二,靈肉合一
諸事始之難,難易取之難。畫鬼如畫符,倉頡取鬼開之。祭鬼祀字。
人來何處,去之何方,問天不語,問埊不言。巧人覺猿與人似,言之猿變之,又言魚去鱗變之,又言龍變之,人有信之,亦有疑之。恍惚間,鬼魅狂狷,妖魔亂舞。定鬼形,鎖鬼相,倉頡入廬訪廟,穿街過巷,擒一鬼,定一字,擒二鬼,定二字,久之,攢鬼百十枚。
田陌傳三世,隔兩界,上之陽,下之陰。上者人間,下者陰間。鬼當屬下者。造鬼成之,鬼亦百態,鬼吸食大麻為魔,鬼飄雲間䰟鬼,鬼與猿近之鬽鬼,鬼居無定所魊也,人疑之䰯鬼,人厭之。
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