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為什麼造字

2021-03-05 倉頡廟

造字故事

白水倉頡廟歷史悠久,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東漢延熹年間已有"建廟之舉",並形成一定規模。所以,有文字可考的廟史已有1800餘年,無文字記載的歷史,據民間傳說,則可上溯到黃帝時代。

倉頡從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錯誤的史實,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遊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那時,當官的可並不會顯得威風,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分工不同。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裡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儲藏在逐漸增加、變化,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麼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捷,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裡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一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一個貝殼。這法子挺管用,一連用了好幾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愁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抵事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頭頭是道。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麼,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

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

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裡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還有相傳說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麼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麼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

相關焦點

  • 倉頡造字時鬼為什麼哭泣?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因為倉頡多才,黃帝任命他為史官。
  • 玄乎其玄的造字聖人倉頡
    字聖即是造字聖人倉頡,倉頡,史皇氏,今南樂縣西十八公裡吳村人。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
  • 《春之懷古》:倉頡造字
    《春之懷古》中寫道: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我們來講一講「倉頡造字」。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造字的地方叫「鳳凰銜書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倉頡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臺上造屋專心造起字來。可是,他苦思冥想,也沒有辦法。
  • 倉頡造字的故事
    《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禪通記》記載:「生而能書、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以正君臣、父子尊卑之分、天地之蘊盡矣。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宋人趙明誠《金碌》記載:熹平六年所立碑目,「天生德於大聖,四目靈光、為百王作憲」。
  • 倉頡造字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出現了一位才子,叫做倉頡。據說,他有四隻眼睛。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一直沿用祖傳結繩記事的老辦法記載史實。他總覺得世間少點什麼。但少什麼呢?他還沒有想清楚。 有一次,黃帝要和炎帝談判,命倉頡整理炎帝幾年來侵境殺民的史實。他在記史的庫房裡泡了幾天,泡的頭昏腦脹,那大大小小的繩結就像錯綜複雜的蜘蛛網,完全看不明白當初記載的是什麼事件了。
  • 上古時期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
    倉頡造字的故事:倉頡也稱蒼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籍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
  • 【黃河故事】倉頡造字聖人猜
    一天,倉頡帶著愛犬大黃到友鄰部落辦事。奔走一天,忽聽濤聲震耳,已到了黃河岸邊。這時,天色將晚,他準備尋個適當地點草眠露宿,第二天再繼續前進。突然,蘆葦叢中竄出幾個大漢,腰懸弓箭,手持木棒,向倉頡圍攻過來。倉頡立即抽出石刀還擊,終因寡不敵眾被俘。      倉頡的手腳被緊緊捆住,行動失去自由。
  • 傳說倉頡有四隻眼睛,倉頡造字,是時代孕育的結果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文字的創始人——倉頡。傳說他有四隻眼睛,天生聰慧,可以觀察鳥獸的足跡,觀察出星宿的運動趨勢。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 ,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說到倉頡,大家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倉頡造字了,但其實文字並不是倉頡所創造的,而是在文字創造出來的途中,倉頡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他參與了整理歸類等內容。
  • 倉頡造字只是神話,漢字真正的發展是什麼
    文字在文明發展過過程中作用不言而喻,文明傳承離不開文字,漢字歷史就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字最早出現上古神話之中,倉頡造字就是其中之一。倉頡造字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人物,姓侯剛,號稱史皇氏,倉頡造字不是無中生有創造,將流傳在先民中文字收集加以整理,形成一套文字體系,保證華夏民族文化繁榮昌盛創在歷史功績,倉頡造字可能是上古傳說之一,在先秦時代沒有出現相關傳說,最早文獻中提到倉頡是戰國時期荀子,在《呂氏春秋》與《韓非子》中出現,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
  • 常識與考古之二十三· 倉頡造字
    整句意思是:當時致力於創造文字的人很多,而只有倉頡創造的文字流傳下來,因為他用心專一,創造的文字自然就比別人的好。在文中,荀子並不是專門記載倉頡造字這件事的,而是把它當作一個勵志的案例,勸告世人做事要用心專一。至於荀子提到的倉頡的事跡來源何處,他自己沒有交代,我們也無法考證。荀子的說法顯然跟許慎不大一樣。
  • 「兩分鐘讀史」倉頡造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績,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在文字出現之前,人們記事全靠大腦。
  • 聯合國中文日|從倉頡造字到「六書」
    其中最被大家所熟知的,莫過於倉頡造字的故事。據說倉頡是軒轅黃帝時期的史官,曾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符號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他還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據《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倉頡造字成之日,感動上蒼,穀子像雨一樣降下來,嚇得鬼怪在夜裡哭泣。後人因此把這天定名為穀雨,成為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 造字聖人倉頡:留下二十八字,至今無人完全解讀
    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關於它的起源也有很多說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字了,人們稱他為造字聖人,倉頡造字時代久遠,早已無從考證,不過對於造字這件事本身,現在的人們普遍認為倉頡並不是第一個造字的人。
  • 「三聖」故裡——壽光,這裡流傳著「文聖」倉頡的造字傳說
    這裡綠樹成蔭,花木扶疏,亭臺樓閣林立,假山湖水相映,倉頡紀念堂就建在園中的湖心島上。紀念堂正殿是身披樹葉、腰捆獸皮、手握所創文字的倉頡聖像。其身後有一神龕,內有倉頡所造二十八字的石刻,四周繪有數幅倉頡造字的傳說故事。
  • 歌手三強唱響字聖故裡 首唱歌曲《倉頡造字》
    三強近日,著名人體音樂歌手三強應邀參加倉頡故裡南樂的「中國倉頡文化節」,三強與當地領導、企業家、文化藝術名人一起在倉頡廟祭拜了倉頡這位造字聖人。出生於南樂的著名歌手三強特意穿上自己設計的漢服,作為第一個節目出場,三強用他那雄渾厚重又不失青春活力的獨特嗓音全球首唱了作品《倉頡造字》,唱響了倉頡始創文字開啟中華之文明的根基。
  • 造字,不只是倉頡的事
    倉頡造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傳說,成書於西漢時期的《淮南子》記載:「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漢字走過了幾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到今天的簡體字,只靠一個倉頡是萬萬不夠的。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分享幾個有意思的「人造字」。甲骨文甲骨文是現存最古老的的漢字,也是最早的具有完整體系的文字,裡面隱藏著漢字起源的秘密。
  • 葬蚩尤墳丘變紅土,看倉頡造字降牛精
    黃帝命倉頡造字,恰史官倉頡到各民間收集人們記事的方法和符號編排造字,來到此處後,聚落頭目向倉頡反映這裡瘟疫流行死了不少的人,乃牛精作怪。黃帝命倉頡造字,恰史官倉頡到各民間收集人們記事的方法和符號編排造字,來到此處後,聚落頭目向倉頡反映這裡瘟疫流行死了不少的人,乃牛精作怪。倉頡教民每天多喝翻白草(一種蓄根的野茶草)煮的水解毒,並想出了解除人們恐懼的恐慌心理的辦法,當時已造出了刀、角、牛字。於是拼成了一個「解」字。
  • 華夏始祖炎黃帝,倉頡造字鬼神驚
    倉頡(jie)造字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造字的地方叫「鳳凰銜書臺」。倉頡,稱蒼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 倉頡造字28個,至今無人能解!大同思想竟來自此?
    倉頡,黃帝時代最早的文化人,華夏第一位智者,他創造了文字,開啟了華夏文明,被後世譽為造字聖人。倉頡雕像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 追根溯源,從倉頡造字挖掘佛字背後的秘密!
    再從佛的造字法來看。《淮南子.本經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倉頡造字,出現極其罕見的異象,為什麼?我認為是因為漢字揭示了某些重大的秘密。有至少數十個漢字印證了《聖經》裡記載的故事,這裡不展開,有興趣的可翻看我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