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萬國賽武大會的「大金牌」
1918年在北京召開的所謂「第二屆萬國賽武大會」,中華武士會共獲得十一枚獎牌,目前所見的獎牌照片分別為韓慕俠和李星階後人所保留的獎牌。二枚獎牌上的文字均為「獎章」。關於獎牌,有傳是所謂的「大金牌」,關於獎牌是否為金質,目前難以確定,且獎牌的體積也並不大。但「大金牌」之說,也並非無據。
據民國七年(1918年)九月二十日《益世報》報導:「所有大小金牌十一座,由該會裁判員評判均應送歸中華武士會。當由該會執事李稚蓀君將大金牌送至華興旅館,獻於總教習李存義君收存,至小金牌十面,因趕製不及,由李稚蓀、盧夢顏兩君擔保到津制辦補送。」此報導中確實稱為「大金牌」。
中華武士會賽武大會之詳志(中華民國七年九月二十號天津《益世報》)
俄國大力士康泰爾在中央公園開萬國賽武大會,各國力士欲與之比賽者甚夥。天津中華武士會應該會之請,由總教員李存義約同師弟張佔魁、劉殿臣、秦月如及門人程海亭、王亦韓先期到京接洽,由賽武大會執事介紹雙方磋商比賽條件。大力士擬角力不限時間,必以將敵人攜起抱持五分鐘者為勝。王亦韓亦提出條件,謂雙方比較須決勝負於五分鐘內,死傷無論,貴力士如以為可,須由貴國駐華欽使籤字,方可比賽,雙方爭論訖未解決,迨武士會全體到京,莫不摸拳擦掌,預備比賽。詎屆期突由中央公園警察署長劉藎臣君傳吳總監之命,謂雙方比武難免意外之虞,今日改為演武,各獻其技可也。當由中華武士會代表王亦韓答雲,貴署長代傳廳令極應遵守,不過俄人康泰爾自稱環球力士無與倫比,敝會若不與之較量,未必不為其所笑,況此會定名為萬國賽武,敝會為中華國體暨敝會名譽起見,亦不得不與之比賽,且該會備有大小金牌十一座以獎優勝,敝會若不與之比賽,此等榮譽獎牌須均為外人得去,敝會實不心甘,敢請貴署長上復總監,敝會謹遵廳令,今日暫為演武,然為奪獎牌計,仍擬向俄力士提出比武條件,總之不得總監允許,決不擅與比賽。旋經劉署長電稟總監,認為可行,遂於是晚七時(即上星期六)開會自行演武。開會秩序及所演武技以略載於津京各報。茲經詳細訪查探得十四日晚(即上星期六)由中華武士會總教習李存義偕其師弟張佔魁、劉殿臣、秦月如及門人李呈章、程海亭、李星階、李子揚、王俊臣、韓慕俠、李劍秋、王亦韓、韓怡菴、羅仲賢、楊明漪、張世廣、劉楚軒、卞蠡洲、黃健亭、齊勵學、劉錦卿以及小門人王貴臣、靳振起、趙華亭等及津京保各處門下計共六十餘人到場演練拳術及各種武器,觀者極為歡迎。中以秦月如之龍形撲刀、李呈章之攔門槍、李星階之龍形劍、程海亭之八卦刀、張福仁胡仲三之地蹚刀、李子揚之退步劍、鎖口槍最為精熟,而李子揚演鎖口槍時全場一致鼓掌,步軍統領李階平上將尤極口稱道:「驚人之技也!」。該會演練完畢,俄大力士康泰爾即相繼登場,舉其最重之鐵球並用兩丈餘長之鐵軌力舉十人。該力士獻藝甫畢,中華武士會王貴臣即躍身登臺,將大力士之鐵球輕輕舉起,並用鐵軌力舉十二人繞社稷壇三匝,觀者莫不揚眉吐氣,鼓掌歡呼!彼貴臣者中華武士會程海亭之徒侄也。康大力士見中華武士會技術之精、膂力之大,均駕伊等而上之,即已十分膽怯,乃由翻譯代達欽佩中華武士會之誠意,並聲明不必再行比賽,貴臣即退。步軍統領警察總監亦相繼而去,至軍警登臺譁圍,該力士亦逃遁無蹤。悉如各報所載,次日賽武會即奉令停止,所有大小金牌十一座,由該會裁判員評判均應送歸中華武士會。當由該會執事李稚蓀君將大金牌送至華興旅館,獻於總教習李存義君收存,至小金牌十面,因趕製不及,由李稚蓀、盧夢顏兩君擔保到津制辦補送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