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前期中國主要城市的人口是個什麼狀況?借用葛劍雄先生主編、侯楊方先生所著的《中國人口史第6卷 1910-1953年》,做個簡單的分析。
20世紀上半期歷次官方的全國人口統計中,缺少城市人口與鄉村人口的統計,除了對少數特殊的城市如宣統人口普查中的京師、商埠,民國人口統計中的京師和隨後的特別市、直轄市或特別行政區的人口有所統計外,其他城市人口均無統計,即當時城市人口的大部分沒有統計。因此,現存有關20世紀上半期中國城市人口數據的任何記載,只能是出於估計。
城市人口的估計,來自中華續行委辦會。中華續行委辦會於1918年秋開始搜集各縣的人口數,調查的方法是向各縣警察及官吏詢問,並徵詢各地傳教士的意見,最終的結果見《中華歸主》一書。該書附錄七是當時中國的城市人口估計。下面的表11-4是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學者侯楊方先生根據《中華歸主》附錄七編制的中國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的統計表。
按照人口排名十大城市
廣州 160萬
上海 150萬
天津 90萬
北京85萬
杭州65萬
福州62.5萬
蘇州60萬
香港 52.5萬
重慶 52.5萬
成都 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