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一匹蒙古馬的鄉愁》源自扎魯特草原的真實故事!

2021-02-16 扎魯特旗

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個發生在內蒙古扎魯特草原上的關於一匹蒙古馬的鄉愁的真實故事。一匹棗紅馬三年前被賣掉,輾轉了幾個地方,更換了幾個主人,今年春天,掙脫管束自己奇蹟般地回到了他出生的地方。他跋山涉水,行走幾百公裡只為回到自己思念的故鄉...

     馬,是有靈性的動物。他在自己思鄉的時候放下心裡的掙扎、掙脫牽絆的籬笆毅然決然的跑回了故鄉,但他又是人類為了生產、生活而飼養的工具和有價值的商品,他的返鄉在買主與賣主間會引發怎樣的爭論?他未來的命運會怎樣?是人類順從動物的情感?還是動物要遵從人類的利益?

     此歌的作詞、作曲、編曲、演唱均為生活在故事發源地的內蒙古草原上的本土音樂人,歌曲以深刻的語言、優美的旋律和馬頭琴、呼麥、長調等草原元素來表達蒙古馬的鄉愁,從馬的心理來訴說思鄉的情感,從馬的視角來審視人類的價值觀,從生靈的角度來宣示鄉愁,呼喚人類善待這些可愛的生靈,善待這些在我們人類進化、發展進程中做出過巨大貢獻的無言的朋友。

                 王繼春

一匹蒙古馬的鄉愁

作詞:王繼春

作曲:張   生

演唱:孟根塔娜

抖去一身霜花

看那小草發芽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我夢裡老家

我雖不能說一句話

心裡總有絲絲牽掛

追趕一朵雲霞

看那遍地鮮花

在這最美的地方

是我夢裡老家

我雖不能說一句話

眼裡總有點點淚花

     

回家

放下心裡的掙扎

回家

飛躍牽絆的籬笆

回家

只為讓你知道

鄉愁

就是我對你的牽掛。

追趕一朵雲霞

看那遍地鮮花

在這最美的地方

是我夢裡老家

我雖不能說一句話

眼裡總有點點淚花

回家

回味純真的年華

回家

感受世間的繁雜

回家

只為讓你知道

鄉愁

也是我對你的牽掛。

詞作者:王繼春

王繼春:內蒙古扎魯特旗人, 復員軍人, 中共黨員, 國網扎魯特旗供電公司員工。歌曲代表作有《武漢我的家》、《我們在一起》、《金扁擔》、《大柳樹的春天》等。

曲作者:張生

張生,內蒙古音樂創作人,鄂爾多斯禁毒形象大使。  2016年為第20屆中國大學生羽毛球錦標賽創作主題歌《飛起來》。2017年成功舉辦個人作品音樂會。2018年創作鄂爾多斯禁毒歌曲《歸途》並榮獲自治區禁毒歌曲大賽最高獎(優秀創作獎)。為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創作歌曲《書寫輝煌》。2019年創作歌曲《情暖中國》榮獲「歌聲飄過七十年」全國歌曲創作大賽優秀獎。2020年疫情期間創作了大量抗疫歌曲並製作完成「抗疫八部曲」並榮登「人民網」、「學習強國」、「央視網」、「民歌中國」、「歌唱藝苑」等大型平臺。代表作還有《大柳樹的春天》、《國色天香》、《難還母親情》、《青春康巴什》、《遇見幸福》、《無悔人生》、《我的老媽媽》、《童年的村莊》、《草原兒女永遠眷戀的故鄉》等。

演唱者:孟根塔娜

孟根塔娜: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烏蘭牧騎獨唱演員。2012年科爾沁音樂節民歌大賽一等獎,

2013年「那達慕風情杯」民歌歌手大賽獲得達人獎2017年全區首屆蒙古族民歌大賽優秀獎

2018年《一帶一路敖包相會》全區首屆科爾沁民歌大賽獲得三等獎

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區民歌大賽獲得優秀獎。

原唱歌曲:《美麗的扎魯特》《四季悟》

2011和2013年參加了通遼電視臺蒙語春晚演出

2017—2019年參加了《烏力格爾搖籃——扎魯特》春節聯歡晚會演出

2018年參加了亞洲巴哈通遼一站到底大獎賽開幕式演出

2019年參加了全區烏蘭牧騎匯演2020年參加了通遼市首屆烏蘭牧騎文藝匯演

編曲:紅星

音樂製作人紅星: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烏蘭牧騎音樂製作人,歌手,烏力格爾組合的鼓手兼吉他手!2013參加了內蒙古衛視蒙語春晚,主要作品為:本人作曲,編曲,並演唱的作品,春晚的主題曲:《鷹之嘯》春晚的結尾曲《傳說中的科爾沁》!2014年參加了《中國紅歌會》獲得了全國26強!2015年參加了全旗原創歌曲大賽,獲得了原創作曲獎和音樂製作獎!2016—2019年參加了《烏力格爾搖籃—扎魯特》春節聯歡晚會!2018年參加了亞洲巴哈通遼一站到底大獎賽開幕式!2019年參加了全區烏蘭牧騎匯演!2020年參加了通遼市首屆烏蘭牧騎文藝匯演!

扎網戰疫專題:

  


▶扎魯特旗,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呼斯楞《我在扎魯特等你》美麗的內蒙古扎魯特旗歡迎您!

▶蒙古語版《我在扎魯特等你》首發

▶扎網公益:獲選全國「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

▶扎網公益:入選中國「文傳榜」創新團隊

▶扎網公益:被命名為自治區級示範性青年愛裡!

▶扎網公益: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志願服務組織

——紮根網際網路,追夢新時代

中國網絡正能量榜樣

全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中國文化網絡傳播力榜提名創新團隊

內蒙古自治區示範性青年之家

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志願服務組織

內蒙古自治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青年志願服務組織

首批創建正能量工作室典型

助人為樂道德模範

社會扶貧工作先進集體

最佳志願服務組織

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脫貧攻堅優秀青年突擊隊

青年文明號

共青團扎網支部

扎魯特旗慈善總會理事單位

扎網紅十字會志願者基地

關注扎網,加入扎網!

點「在看」

相關焦點

  • 一匹蒙古馬的故事讓每個蒙古人痛哭...
    草原上各地都有馬被賣到遠方,自己歷盡艱險跑回來的故事。
  • 實拍一匹回歸故鄉的蒙古馬 故事讓每個蒙古人痛哭...
    草原上各地都有馬被賣到遠方,自己歷盡艱險跑回來的故事。
  • 【實拍】一匹回歸故鄉的蒙古馬 故事讓每個蒙古人痛哭...
    草原上各地都有馬被賣到遠方,自己歷盡艱險跑回來的故事。
  • 說說「蒙古馬精神」
    「來自歷史深處的蒙古馬,帶著汗血和榮光,桀驁不馴,從來不曾跌倒,從來不曾屈服,每一匹蒙古馬,都是一個倔強的靈魂……」,詩人蘇歷銘曾經用這樣的詩句來讚美蒙古馬。作為故鄉在內蒙古的我來說,記憶中對體形並不高大威猛的蒙古馬卻充滿了敬仰和崇拜,小時候讀過的《騎兵連》《最後的戰馬》的故事,都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 詩海|同題詩:蒙古馬馳騁在詩意的草原上
    「蒙古馬」,原產蒙古高原,處於半野生狀態既沒有舒適的馬廄,也沒有精美的飼料它們在惡狼出沒的草原上風餐露宿蒙古馬體形矮小,其貌不揚對 峙 劉笑偉抬起頭來,我看到了一匹蒙古馬穿過黎明揚起的馬鞭在草原上敲擊疾風,四蹄踩著閃電成為呼風喚雨的可汗 它凝視著我。眼睛裡的蒙古草原喚醒了一大片飛馳的武士駿馬奔騰,讓詩中的動詞在馬背上跳躍,劍光席捲歷史 對峙,心也有眼睛。
  • 蒙古馬,象徵著一種精神
    在草原,邂逅一匹馬敕勒川午後的時光慵懶而又漫長,一匹馬的出現正好填補了一座草原的遼闊與散漫,當我像一個追夢者躺倒在草原上,一匹馬卻忽地奔跑起來,天空和大地顯然沒有做好準備,一起搖晃起來,一條河也激動得亮出了明晃晃的心
  • 史海一粟丨魂魄俊逸蒙古馬
    實際上,蒙古語對草原上的「五畜」都發展出了大量專門的詞彙,這顯示了「五畜」是蒙古人生活的重心。那麼草原上的「五畜」是哪五種動物呢?馬、牛、駱駝、綿羊、山羊是為「五畜」,它們是遊牧生活的根基所在。遊牧民的財富,不在金銀細軟、華服美居,而在於這些動物,遊牧民隨其遷徙,因而對於他們來說,移動的權力比定居的權力更重要。
  • 蒙古歌曲歷史︱蒙古家鄉
    例如,早在14世紀,蒙古民歌中就有古代敘事民歌,主要內容是歌唱有關成吉思汗的傳奇故事。應該說,這一民族藝術的優良傳統,無疑對近代長篇敘事歌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價值。本世紀初,清朝政府在內蒙古地區推行「移民實邊」政策,肆意開墾草原,掠奪土地。蒙古人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鄉,拿起武器舉行武裝起義,猛烈地震撼著清朝政府的反動統治。
  • 「蒙古馬」在國網「青馬」大草原上奔騰馳騁
    「蒙古馬」在國網「青馬」大草原上奔騰馳騁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1-02
  • 詩朗誦:蒙古馬
    蒙古馬作者:張子周 朗誦:馬智聰你從遠古走來,身披著歷史風塵。蒙古馬,誕生於蒙古高原的精靈。你飲過黃河長江水,你領略過印度河多瑙河的風情。鐵蹄踏遍了亞歐大陸,八百年前破土開疆東擴西徵。金戈鐵馬已成過往,大草原氈包散落碧草青青,雄渾的馬頭琴傳遞著遠古的回聲。腥風血雨已經散去,山河無恙天下太平,忠誠的蒙古馬依舊陪伴著主人。
  • 中國馬都---錫林郭勒蒙古馬
    蒙古馬在蒙古軍隊中除了作為騎乘工具外,也是食物來源的一種;蒙古騎兵使用大量的母馬,可以提供馬奶,這也減少了蒙古軍隊對後勤的需求。而且,蒙古騎兵通常備有不止一匹戰馬,因此,蒙古馬的特殊優勢使得蒙古軍隊具有當時任何軍隊都難以比擬的速度和機動能力。
  • 成就帝國大業,丈量過世界版圖的蒙古馬,是一種什麼樣的馬呢
    蒙古馬馬是人類的朋友,更是人類的「好幫手」。生物學界將自古以來栖息繁衍在蒙古高原上的馬,統一命名為蒙古馬。金戈鐵馬馬是地球上古老的物種。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馬化石,安其馬距今1000萬年。蘇尼特巖畫中,記載4000多年前人們馴養了馬。
  • 內蒙古草原旅遊,看馬背上表演,拾物倒立飛身上馬,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還可以聽到草原人民唱著他們最獨具特色的蒙古歌曲 將現場的氛圍一下子就提高了起來,而且蒙古歌曲都是非常的正宗的,歌曲的選擇也充滿著亢奮的感覺,歌曲的名字叫做《草原風情》和《馬背上的民族》,在這裡感受到了別具特色的草原風情。草原人民作為世世代代的馬背上的民族,當然也少不了在馬背上的精彩表演。
  • 草原上流傳千年的蒙古馬文化——打馬印
    盛夏時節正值牧場水草豐美之時在扎魯特草原上傳統的打馬印活動拉開序幕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視頻 / 2'37" 額爾敦倉是通遼市扎魯特旗烏蘭哈達蘇木黃河圖嘎查有名的養馬大戶,他飼養的100多匹蒙古馬每年能給他帶來超過
  • 內蒙一匹10歲的馬,被主人賣後3年又換3主人,還獨行幾百裡跑回家
    蒙古高原上,一匹匹駿馬在草原上揚蹄飛馳,形成一幅壯麗的畫卷。蒙古馬生活在草原上,處於半野生生存狀態,冬嚴寒,夏酷暑,它們都能適應。蒙古馬有著很好的記性與耐性,喜歡群居,很戀家,對自己家鄉有著很強的歸屬感。
  • 九寶樂隊:草原的蒙古大軍,火遍歐洲在國內卻寂寂無名
    他們的音樂有一股的「氣」,猶如一頭草原的靈獸,而音樂就是草原的志怪筆記,記錄神話故事的惡夢與虛無、憤怒的草原母體和被現代社會拋棄的悲傷。九寶樂隊是一支純粹的蒙古民族搖滾樂隊,2011年幾個蒙古族搖滾青年在北京組建了這支樂隊。在國內雖然名氣不大,但是他們的音樂風格卻很受外國人歡迎,九寶樂隊漸漸地在國際上闖出了一定的名聲。
  • 草原上的民族,馬背上的文化
    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落統一了蒙古地區的各個部落,建立了蒙古王朝,而「蒙古」也由原來的部落名稱,變成了民族名稱。蒙古族長期以來主要從事畜牧業,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來源,隨著後來的時間的推演,商業的進步,馬背上的民族在各項事業中逐漸蒸蒸日上,特別獨特的地理地貌成為人民心中嚮往的地方,不少的遊客朋友不遠千裡前往他們心中的魂牽夢繞的理想之地。
  • 草原的女兒烏蘭圖雅,「蒙古之花」,是不只有媽媽喜歡的風格
    說起來自草原的女歌唱家,就一定能讓人想到烏蘭圖雅,這朵「蒙古之花」。 該歌曲被中央宣傳部評為「中國夢」優秀歌曲,被國家體育總局收錄為全國12套廣場舞推薦曲目。
  • 「馬」上致富,他們對馬有300多種稱呼
    阿拉騰敖其爾騎著一匹通體黝黑的馬,等待著錫林浩特市寶力根蘇木一場小型那達慕的賽馬比賽。這匹馬的鬃毛被整齊地修剪過,脖子上繫著一條藍色的哈達,像個優雅的紳士。被譽為「馬背民族」的蒙古族千百年來一直有養馬、馭馬的習俗。在蒙古語中,馬的稱謂達300多種;蒙古語歌曲中,以馬為主題的歌曲數量僅次於歌唱母親和家鄉的歌曲,排在第三位。
  • 草原旅遊,在巴爾虎你會看到什麼是草原人熱情,什麼是馬背上民族
    我對巴爾虎蒙古部落停留在網上的視頻或者是圖片中,沒有真真切切地去體驗這裡的草原人民的熱情和草原的風貌,我所能支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這次草原之旅讓我印象深刻便是夏季的草原,可謂是最美的季節,正好是草原芳草茂盛的時期,即使是有大太陽的存在,也不會感覺到酷熱,是一個夏季旅遊好去處來到了巴爾虎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