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八零後記憶裡的經典臺灣電視劇,除了瓊瑤,還有很多難以忘懷

2020-12-22 江陽沽酒客

八零後的臺劇回憶,從《一剪梅》到《情義無價》還有瓊瑤,他們怎麼那麼苦?

大家好我是江陽沽酒客,在寫瀘州八零後回憶系列文章中,我寫了不少國內和當時香港的港劇及電影,但是很少寫臺灣方面的,其實不是沒有,一來沒有騰出時間寫,二來覺得臺劇老師苦情戲,一度讓我認為臺灣是一個悲傷的地方。

但是實際上,當你仔細梳理的時候,關於臺灣電視劇的記憶,除了瓊瑤,還有很多難以忘懷。

關於臺灣影視劇的記憶,尤其的電視劇,瓊瑤佔據了當年臺灣劇的半壁江山,但是實際上她好多戲都是和內地合拍的,瓊瑤當初倒是很有商業頭腦的。關於瓊瑤的戲得單獨說,這裡不多提。

當年對臺灣的印象我更深刻的是孟庭葦《冬季到臺北來看雨》,覺得那麼好聽,弄得我好想去看看。不過到目前為止,沽酒客還是沒有去過。

其實臺灣娛樂業比香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我不是指電影電視,主要還是綜藝節目,大概是因為他們也說國語的緣故吧。不像粵語需要配音和字幕等等,還是有些差異。

但是臺灣的經典電視劇也不少。電影不是沒有,只是但是內地導入的不多,像《搭錯車》、《媽媽再愛我一次》這些就算是早期的了,雖然臺灣有金馬獎,也貢獻了很多優質影片由於過於文藝範,商業化欠缺,導致小眾流傳,遠遠沒有電視劇那麼深入人心。

這就是臺灣的電影總給人感覺不像香港那樣,快節奏,他們商業味道沒那麼重,但是其實當年很多電影值得一看。以後沽酒客會單獨介紹。

對於八零後的一批人來說,臺灣的電視劇當初內地播放的不少,不過由於大多數是苦情戲,後來那個《意難忘》拍了幾百集,又長又臭,當然也有人喜歡,讓沽酒客實在受不了。

我個人印象在瀘州最早看的臺灣電視劇應該是《一剪梅》和《情義無價》。

後來還有《汪洋中的一條船》、《昨夜星辰》、《我兒俊孝》都是哭的一塌糊塗,再加上瓊瑤阿姨,苦情大師,真的讓我無語。

不過以上幾部還算經典,特別是寇佔勳和張晨光的《情義無價》:「有誰知道情義無價,能夠付出不少代價」,相信隨便問幾個八零後都會唱。而

而《一剪梅》,哪怕你記不住情節了,但是小哥費玉清演出的主題歌相信八零後不會唱的很少了,之前沈騰拍攝《夏洛特煩惱》還專門玩了這個梗,讓大家忍俊不禁的同時也颳起了一陣懷舊風。

而《昨夜星辰》和《星星知我心》,依然覺得兩部電視劇主題歌很經典,但是沽酒客有段時間長期把兩部戲混為一談。其實是不同的故事,這就是記憶混亂了。

以上幾個算是早期的時裝劇了。古裝劇早期的是《冷月孤心劍》,司馬長風,碎心人,充滿了古龍味道,但是好像是一部原創武俠劇,不比香港的差。這部戲後來被翻拍成《雪花女神龍》,很多人反而不記得原版了,我兒豁嘛,原版《冷月孤心劍》才精彩萬分。就是資源不好找,以後我再給大家單獨介紹。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咆哮帝馬景濤演的不死不救賽華佗,很酷哦。

還有《揮劍問情》、《金劍鵰翎》,當然也有不少古龍劇和金庸劇。我就覺得臺灣拍攝的《鹿鼎記》也很精彩,大概先入為主的原因,我是先看的臺灣電視劇版鹿鼎記,後來看到梁朝偉無線版本,反而喜歡臺灣版。那句你爺爺我,簡直是經典口頭禪啊。不過用閩南話來說,韋小寶要是說令伯就更有趣了。

另外還有一些清末民國劇《京華煙雲》、《京城四少》什麼的現在記得的就是歌曲了,當年電視劇最厲害的還是歌曲,反正一出來就能傳播,真是大神級別。

再說一下戲說系列,首先是香港的鄭少秋和趙雅芝過臺灣拍攝的《戲說乾隆》,鄭少秋真是天生的貴氣十足,經典人物無數,前有楚留香,後有乾隆四爺,雖然我很不喜歡現實的乾隆,但是也不得不說,很欣賞鄭少秋的乾隆。

這部戲開了臺灣戲說先河,1991年5月15日,該劇在臺灣中視首播。1993年,該劇獲得第1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合拍片獎 。作為中國第一部戲說歷史的古裝劇,該劇被收入《中國電視劇發展歷程》教科書 。

臺詞配音非常有特色的,裡面的人物其實,說話文縐縐而且還有一種節奏感,絕對不廢話,感覺跟現實生活說話不一樣,非常有演戲的感覺。也許這也是戲說的特色。包括後來叢珊演的《戲說慈禧》也是一樣。

這個製作方式,運用到了這個類型的許多臺灣古裝劇裡,感覺用多了有點倒胃口。

而且趙雅芝從到臺灣拍戲開始演戲越來越做作,沒辦法,雖然很經典就是覺得那點不對,不自然。

包括很經典的《新白娘子傳奇》,這部戲其實算臺灣內地合拍吧。算是電視劇中的另類,除了反串許仙的葉童,還有就是人物都有唱詞,跟看黃梅戲似的。但是這部戲確實是一個難以超越的經典,八零後九零後暑假寒假跟四大名著常年被洗腦的必看劇。直到後來還珠出來,才有替代。

而《一代女皇》《一代公主》《一代皇后大玉兒》,真是一代系列呀!都是我們的不老神話潘迎紫奶奶主演的,潘迎紫很漂亮,歌曲很好聽,衣服很好看,她還演了《神鵰俠侶》和《神鵰俠侶》。

另外臺劇特別喜歡不斷拍下去,不曉得是不是臺灣人難得創新,吃老本吃習慣了。除了之前說的《意難忘》,早年的《包青天》、《再見阿郎》也是如此。不過還是覺得精彩。

當然還有就是臺灣的喜劇電視劇。雖然看的不多,不過《追妻三人行》和《家有仙妻》給人印象最深。這些都值得單獨來寫,而且絕對是一代人的回憶。

當然,今天江陽沽酒客只是拋磚引玉的說了一下碎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後續的文章,我會挑選經典的慢慢寫,也希望大家一起來補充哦。

相關焦點

  • 關於這些東西,影響了八零後的童年和青春,今天是否還懷念
    八零後應該慶幸,我們還有那麼一二十年曾經過著願意耐心閱讀的年代。儘管可能當時的父母並不支持我們讀這些閒書,也曾經打著手電筒在被窩裡偷著看,而且它們也不是好「正經」的文學,然而正是這些披著武俠或者言情外衣的作品,裡面也傾注了作家的傳統情懷。
  • 探尋瀘州76年前老瀘南中學遺址,這裡有瓊瑤的童年時光
    遠去的三國時代因為董允而顯得人文底蘊深厚,而近代除了油紙傘,抗戰時期有瀘州人劉國瑞先生及其夫人袁彬創建的瀘南中學,雖然短短6年,卻成了這裡一段不可磨滅的紅色記憶。而多年後遠在臺灣的言情小說家瓊瑤女士,其實童年有一部分時光就是在這裡度過的,瓊瑤也把瀘州分水嶺鎮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 臺灣經典電視劇金曲,全部聽過的請舉手
    多少經典電視劇,多少經典主題曲,多少熟悉的旋律,伴隨著我們一步步成長。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真正讓我們感動的電視劇帶給我們的那種悸動還在,雖然很多電視劇的劇情已經記不清了,但如果你聽到下面這一首首熟悉的旋律,一定會再度勾起你無限而美好的回憶。
  • 這是一部承載八零後武俠情懷的經典電視劇
    美女愛英雄……今天突然想起了這部童年時代看過的經典武俠劇——《白眉大俠》,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上面所寫的這部電視劇主題歌的經典旁白。主要是歌曲也很好聽,包括片尾曲到現在雖然二十多年過去了,也依舊能夠唱出來。真的覺得那時候的武俠片的主題歌和片尾曲真的很好聽,經典的電視劇要有經典的歌曲相配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經典。
  • 臺灣瓊瑤電影回顧
    老二的革命有很多戲份,謝玲玲的小婉君跟金銘一樣出彩,中國的亭臺樓閣布景很精緻,這次婉君真的是表妹身份,而不是原著和電視劇的童養媳。開頭兒時的片段頗為有趣。看看這個家庭。這種懦弱溫良的大哥,熱情盲目的二哥,善良膽怯的三哥的形象,這種沒有身份分辨不了愛恨的孤女。以家衛國的提法,你還不能不說有點道理。大家最後都出走了,希望在人間哪!
  • 那些驚豔了時光的瓊瑤女郎,誰的顏值更勝一籌?老照片見證玄機
    那些驚豔了時光的瓊瑤女郎,誰的顏值更勝一籌?老照片見證玄機1、林青霞記憶中最美的林青霞就是她那狹長而英氣逼人的眉毛,她是上個世紀最難被人遺忘的美,導演徐克說:「林青霞的美『是可以延伸的』,可以出色到令你認為反派也吸引人。」
  • 瓊瑤劇集一網打盡,騰訊上線《還珠格格》全集等17部電視劇
    圖說:瓊瑤劇集海報復工之後晚上是不是還有點閒?為滿足用戶對經典劇集的觀看需求,騰訊視頻近日獨家上線了包括《還珠格格》《水雲間》等在內的17部瓊瑤經典劇集,實現全網瓊瑤經典劇集的最全覆蓋。一直以來,瓊瑤劇集在螢屏都佔據一席之地,更承載幾代人的情感記憶。龐大的「瓊瑤宇宙」也陪伴了無數觀眾的美好時光。在此次騰訊視頻獨家上線的7部瓊瑤經典劇集中,既有《新月格格》《煙鎖重樓》為代表的「兩個永恆」系列,也包括了《梅花烙》《鬼丈夫》《水雲間》等組成的「梅花三弄」系列。
  • 黃家駒、周杰倫、海闊天空……讓八零後刻骨銘心的那些人那些歌
    1.臺灣流行音樂經典層出不窮,啟迪了八零後對音樂的喜愛,影響力無與倫比八十年代初,臺灣民歌延續著70年代的熱度,依舊蓬勃發展,方興未艾,並在形式和內涵上升華,呈現出嶄新的氣象,更加有深度,更加顫動人心。我們聽著這些歌長大,影響甚深,對我們而言是青春的見證也是一種難以抹滅的情懷。
  • 網傳經典《還珠格格》拍攝電影版消息,瓊瑤兒媳這樣回應!
    首先,瓊瑤的才華不用質疑,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中,瓊瑤一共寫了四十一本小說,每本都成為暢銷書,其中一部分還拍成電影或者電視連續劇,捧紅了林青霞,秦漢,劉雪華這些影視紅星,很多人把她列為中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小說家,堪稱實至名歸。但是,瓊瑤的這些才華很多來自人生經歷,這些經歷開闊了她的視野,從而讓文字變得生化,很多人不知道,瓊瑤 曾多次經歷死亡。
  • 一部很經典的臺灣電視劇,《含羞草》,看過的人已經老了
    一部很經典的臺灣電視劇,看過的人已經老了 1、說起《含羞草》,其實在大陸最有名的是它的主題曲《含羞草》,當年也是紅極一時,人人都會唱「小小一株含羞草,自開自落自清高,她不是存心驕傲,只為了只為了美麗情操,小小一株含羞草,自憐自愛自煩惱,她只愁真情太少,不知道不知道青春會老」
  • 八九十年代十部非港產的經典武俠電視劇,80後最少看過八部
    對於那時候的大陸、新加坡、臺灣等地區,雖然在武俠電視的製作技術上或專業成熟度上雖然遠遠落後於香港,然而他們憑藉用心的編劇製作和包括演員在內所有工作者的認真嚴謹的態度而成就出不少讓人難以忘懷的經典武俠電視劇。
  • 八零後記憶裡曾經感動過我們的經典影視歌曲盤點
    總寫一些深度的文章,偶爾輕鬆一下,把當年大隱者作為發燒友記錄下的影視劇裡面的好聽的歌曲,給粉絲們羅列出來,看看你們還有印象嗎?《白髮魔女傳》蔣勤勤版片尾曲《愛我久久》音樂是個好東西,因為它能記錄你的回憶,很多記憶都模糊了,唯獨和音樂一起的時光,深深的刻在了腦海裡。
  • 揭秘瓊瑤「梅花烙」主演現狀
    這部一提就會暴露年齡的電視劇。是瓊瑤小說三部曲《梅花三弄》系列的第一部,由陳德容和馬景濤領銜主演,該劇在內地播出後,堪稱萬人空巷,從而也成為最受歡迎、知名度最高的瓊瑤劇之一。  本周壹周觀星臺,讓我們來揭秘瓊瑤「梅花烙」主演現狀。
  • 回憶瓊瑤電視劇中那些好聽的情感金曲肯定少不了費玉清的歌聲 2
    上個世紀70年代,瓊瑤填詞加左宏元音樂加鳳飛飛演唱,成為了雄霸臺灣歌壇的鐵三角,他們合作的《我是一片雲》《一顆紅豆》《金盞花》《月朦朧鳥朦朧》等瓊瑤經典歌曲,至今讓人回味無窮。《一簾幽夢》多年來被多位歌手翻唱了數十個版本,成為了永恆的經典金曲,原唱蕭麗珠。唱出了春風十裡柔情,讓人百聽不厭。
  • 27年前一部外國武俠劇,披著古龍的外衣東拼西湊,居然成為經典
    大家好我是江陽沽酒客,一個給瀘州八零後書寫回憶的創作者,今天想跟大家講一部武俠劇,到2020年已經過了27年,既不是香港拍攝,也不是臺灣出產,更不是當時內地製作,這卻是一部妥妥外國人拍攝的武俠劇,雖然在我國境內大量取景,分別是山西的五臺山,山西的恆山懸空寺,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等等留下他們拍攝的足跡。
  • 這些臺灣偶像劇中的經典歌曲,你聽過幾首?
    對於大部分八零後、九零後來說,臺灣偶像劇可以說是佔據了我們的大部分回憶。從2001年夏天那部《流星花園》開始,臺灣偶像劇就佔據了我們的大部分視線。俊美的男女演員、流行的服飾、甜蜜浪漫的愛情,引起了無數少男少女的關注。
  • 兩部八零後記憶中的經典國產動畫片,一部讓兒時的我們又愛又怕
    作為八零後來講,上海美術製片廠有兩部動畫片,是藝樂最難忘的童年記憶,它倆是《葫蘆兄弟》和《黑貓警長》。要說神作,《葫蘆兄弟》和《黑貓警長》都是,甚至《黑貓警長》在藝樂心目中的地位比《葫蘆兄弟》更高一些。
  • 瀘州這些不入流的小吃,曾是本土八零後的最愛
    在任何時代,能夠被傳播和傳承的還是那些在大眾記憶的飲食味道。這裡有大宴硬菜,也有許多不太起眼,又價格低廉的小吃。瀘州的八零後,算不算幸福的一代,我覺得今天來討論已經沒有意義。就像瀘州任何一代人都幸與不幸伴隨左右,每個人的境遇不盡相同,但是時代的烙印卻不會厚此薄彼,一定會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深處,比如小吃。
  • 她是《青青河邊草》女主,曾經最火的瓊瑤女郎,今50歲神似郭晶晶
    瓊瑤的電視劇三觀不正是公認的,但瓊瑤挑的「瓊瑤女郎」眼光卻是出奇的好。比如小8今天要說的這位叫嶽翎,雖已退圈多年。但她演繹的經典瓊瑤劇卻讓人難以忘懷~嶽翎算是比較幸運的那種,20歲就被星探挖掘。人生第一部電影就是和劉德華合作出演《飈城》女主。起點很高了。那時候的嶽翎和華仔都好青澀啊。
  • 臺偶不斷沒落的十年,瓊瑤女郎銷聲匿跡,傻白甜逆襲成大女主
    01、從霸屏到沉寂,逃不過情劫的瓊瑤女郎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瓊瑤劇曾長期霸佔家家戶戶的電視屏幕。很多80、90後的童年回憶裡,都少不了幾位明豔動人的「瓊瑤女郎」。其中唯一一位不靠容貌靠氣質讓人難以忘懷的就是嶽翎。嶽翎的起點很高,一出道就和劉德華拍了電影《飆城》,但上映後反響平平,經紀公司也與她解了約。1991年,她被瓊瑤選中出演《青青河邊草》裡善良柔弱的杜青青,因此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