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住在一個山村裡,你擁有一片大大的菜園子,鄉村的自然風景十分美麗,當然與之相伴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兔子、田鼠、土撥鼠、臭鼬、狐狸……這群「不速之客」可能會常常闖入你的菜園子,偷吃你種的蔬菜果子,以及廚房裡的炸雞……
那麼你會如何做呢?豎起高大的籬笆,放置捕鼠夾,拿塗了毒藥的食物作誘餌,養條兇狠的狗,甚至還會起夜巡邏……面對動物們的侵擾,人們一般會採取一些措施保衛自己的領地和財產。但通常好像效果並不明顯。
在美國當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伯特·羅素筆下的小說《兔子坡》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不走尋常路的「新居民」。故事講述了一群住在兔子坡的動物們熱切期盼著新居民的到來,由於老居民都非常「可惡」,它們極其希望新居民是有所不同的,是善良的,這樣至少它們可以填飽肚子,享受美味的食物、快樂的時光。新居民到來後的一切似乎都是好的,但是發生了幾件事,讓動物們誤會了新居民,並破壞了菜園子,直到動物們徹底信任了新居民,美好的生活井然有序地展開了。在作者以自家後院為原型創作的這部充滿愛心的動物小說中,我們看到了信任的溫度與力量。
面對陌生,選擇信任還是防備
書中寫到新居民剛搬來時,老居民路易幫他重砌一堵牆,而這堵牆剛好位於土撥鼠波奇洞的上方,新居民便說繞過這堵牆。路易說:「你可不能讓它住在那兒,它會毀了你的菜園子的。我正打算明天拿獵槍打死它呢」。新居民說:「不,別打」。路易又提出下個夾子,新居民依然拒絕了。另一個老居民蒂姆和路易說起這個新居民,都說他是讀書讀傻了。好心建議他給菜園子搭一道籬笆也沒有採納,用毒藥也不同意。蒂姆對新居民說:「你們沒有籬笆圍著,就永遠不會有菜園子,這山坡上的動物會給破壞光的」。可是新居民卻說:「沒關係,我喜歡它們,它們只是餓了而已」。
都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面對陌生人、陌生情境,人們下意識的會採取防備的態度。小說中的新居民卻敞開胸懷,熱情地新生活的未知相擁。這種敞開的態度在動物間們傳開了,都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好居民。這也為新居民的新生活起了個好頭。
在生活中,我們面對陌生與未知的時候,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大多數時候,我們選擇帶著一點點防備保護自己,我們確認這樣才是安全的。可是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感覺是相互的,當你對對方豎起防備之心的時候,對方又何嘗不是呢?
當我們想像對方是「不好」的時候,心中就充滿了應對「不好」的各種想法,就如同書中的老居民路易和蒂姆,他們內心覺得動物們會搞破壞,就想出夾子、毒藥、獵槍等辦法,動物們自然也對他們充滿敵意。於是破壞便成了事實,更加印證了路易和蒂姆的想法。而新居民卻不同,他認為動物們只是餓了而已,並無惡意,他不用豎起籬笆,不用夾子、毒藥……動物們知道後也不會引發敵意。所以最初的時候,不妨帶著些「好意」揣測對方,讓對方也能感受到你的好意。
你相信什麼,就會看到什麼
就在新居民和動物們相安無事地過了一些日子後,動物們也正謀劃著如何分配菜園子裡的蔬菜,發生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兔子小喬吉被一輛過路的汽車撞了,新居民把小喬吉抱回了屋。陰雲籠罩了兔子坡,尤其是兔子媽媽已經病倒了,小喬吉到底怎麼樣了?即將到來的分配之夜都沒有了吸引力。
此時田鼠威利帶回了一個消息:我看見小喬吉在新居民家,趴在新居民的膝蓋上呢,那隻老貓正給小喬吉洗臉。兔子媽媽焦急地詢問:小喬吉沒事吧?威利猶豫了一下說:呃,好像,應該沒事兒,它的腿好像用一些小棍兒和繃帶包紮著。
這個消息把兔子坡的陰霾驅散了,小喬吉還活著。但是之後一段日子,威利再也找不見小喬吉的影子。於是兔子坡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小喬吉的叔叔阿納達斯說:「我不信任大房子裡的那些新居民,他們要拿小喬吉當人質,等到我們碰他們菜園子的時候,他們就要折磨小喬吉,或者乾脆弄死它。也許他們現在就在折磨它,讓小喬吉供出大家,他們就可以安排毒藥、夾子把我們一網打盡。綁在小喬吉腿上的小棍,沒準就是哪種刑具」。
阿納達斯的這種言論在兔子坡傳開,兔爸爸他們拒絕相信新居民會這麼邪惡,而也有許多動物開始站在阿納達斯叔叔這邊。有的小動物開始說聽見小喬吉痛苦的尖叫,卡車運來的箱子被動物們猜測裡面裝著毒藥和夾子,新居民在門口做的新玩意兒被認為是用來絞死小喬吉的絞架……越來越多的「證據」被找到,很多無知的動物相信阿納達斯叔叔的言論,激進的一部分甚至提議不用等到分配之夜就去把菜園子搶了,毀掉新居民的家。然而兔爸爸忍受著小喬吉生死未卜的痛苦,依然強烈地阻止了大家。
當一個人的心裡有了預先的判斷後,會不自覺地去尋找與之相關的證據而忽略其他事實。這點很像「孕婦效應」,當你自己是孕婦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好像突然也多了很多孕婦,因為你的關注點就在這個上面,選擇性地關注創造出了我們每個人眼裡不同的世界。阿納達斯相信新居民是壞人,因此它的眼裡四處都是新居民「壞」的證據,即使是牽強的。
所以,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願意相信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決定了你所身處的這個世界是善良的還是邪惡的。有時候相信邪惡往往比相信好意要來得容易,因為相信好意,意味著我們把更多的自己交付出去。然而風險多大,收穫也就多大。
大家都夠了
兔爸爸相信新居民是好人,在分配之夜到來的時候,它們發現那個被阿納達斯叔叔稱之為「絞架」的東西竟然放滿了各種蔬菜果子,供兔子坡的動物們食用,而小喬吉也痊癒康復,興奮地朝動物們跑來。接下來的每一天,那個「絞架」那裡都放了足夠的食物給動物們,都是新鮮的,洗過的。動物們愉快極了,它們自發組織起保護這片菜園子。
小說的最後,蒂姆和路易說:我可真不明白新居民的菜園子什麼都沒有,沒有籬笆,沒有夾子,沒有毒藥,可卻沒什麼東西來碰。我們弄了所有的東西,有時還要拿著獵槍巡夜,卻全被破壞了。十字路口的胖男人還養了條狗,卻連棵玉米都保不住。難道新手真有好運?
看到這裡我禁不住地笑了。當我們對這個世界釋放出善意的時候,這個世界總會在某個世界以善意回饋於你。當我們拆掉心的籬笆的時候,反而能收穫更多的美好與感動。信任,如此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