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在手裡卻被境外盜刷20萬,中院判決:銀行全賠,還要計算利息

2020-12-23 騰訊網

凌晨,雲南嵩明的趙某在家中睡得正香

突然,銀行連續發來多條交易簡訊

她怎麼也想不到

銀行卡被盜刷的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一瞬間,卡裡的 20 多萬不翼而飛……

人在家中躺,錢從卡裡"飛"

2019 年 8 月 6 日凌晨 0 點 53 分至 3 點 49 分,趙某接連收到某銀行發來的通知簡訊,顯示自己的借記卡發生了多筆異國交易活動,共支出 209541. 77 元。當日 7 點,趙某發現簡訊便立即撥打銀行的客服電話要求掛失該卡,並報警處理。

隨後趙某到銀行列印了該卡的交易明細清單,與銀行協商賠償,但銀行拒絕賠償。於是,趙某將銀行訴至嵩明法院,要求賠償存款損失 209541. 77 元及利息。

銀行:你自己沒有保管好密碼

趙某認為,銀行作為專業的金融機構,對儲戶信息和儲戶資金負有保障安全的義務,要防止儲戶信息、密碼等信息數據被輕易盜用。

而銀行則表示,趙某在使用銀行卡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其密碼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人操作而鎖定的情形。由此我們可以推定,趙某在使用過程當中,對其自身設置的密碼存在保管不善的行為。因此對本次的銀行卡被盜刷而造成的損失,原告應該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

法院:銀行全賠,還要計算利息

嵩明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在被告處辦理銀行卡,原告與被告成立了合法有效的合同關係。

在本案中,對於雙方爭議的 2019 年 8 月 6 日原告的借記卡產生的多筆消費是否為偽卡盜刷,本院認為,本案訴爭的銀行卡交易,是發生在凌晨密集多筆的消費,且交易地在境外,而原告當時看到消費簡訊後,便於清晨 7 時許持銀行卡向公安機關報案,從地域上、時間上和基本生活常識看,原告自己持卡進行消費或原告將卡交由他人消費均不合常理。而被告也未能舉證證明,原告持真銀行卡或者委託他人在其他地方進行消費的事實。在無證據證明原告主動或客觀上幫助他人實施刷卡消費行為、原告就借記卡被盜刷一事報案的情況下,應當認定是他人盜取了銀行卡帳戶上的資金。

被告作為銀行卡的相關技術、設備和操作平臺的提供者,理應承擔識別銀行卡真偽的義務,而被告不能提供證據證明,是由於原告自身原因導致銀行數據信息和密碼被竊。

此外,被告銀行對原告負有全面履行借記卡合同的義務,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則,被告銀行應先行向原告承擔銀行卡被盜刷的損失,再依法向犯罪分子進行追償。故對原告要求被告賠償其存款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嵩明法院判決:由被告銀行於判決生效後十五日內,一次性賠償原告趙某的損失 209541. 77 元,及該款自 2019 年 8 月 6 日起至實際支付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存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後銀行上訴至昆明中院,昆明中院審理後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案中,法院審理後認定涉案卡產生的境外交易非趙某所為。同時,案件中無證據證明趙某有洩露交易密碼的行為,故應認定該卡被盜刷系他人利用金融機構的安全漏洞所致,趙某有權要求銀行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當然,並非所有的銀行卡盜刷損失,都要由銀行擔責。每位持卡人對個人銀行卡及密碼信息負有保管義務,在銀行為持卡人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密條件下,持卡人因自身過失造成銀行卡遺失或密碼洩露,從而產生的風險及損失,需由持卡人自行承擔。

欄目主編:張武 本文作者:嵩明縣人民法院微信公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上觀圖編圖片編輯雍凱

相關焦點

  • 人在長沙卡在手中,建行儲蓄卡被境外盜刷17萬,銀行是否該全賠?
    2018年4月13日,他妻子的建設銀行龍卡儲蓄卡被境外盜刷17萬餘元。當與銀行溝通時,銀行卻答覆稱調查需三個月時間,至今仍無法查清這筆巨額境外刷卡交易究竟是怎麼回事。在調查結果未出的情況,建行方面給胡先生兩條解決方式:要麼,雙方達成和解,協商賠償金額;要麼,直接到法院起訴銀行。
  • 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31次 法院判決銀行承擔賠償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人在國內家中坐,銀行卡在身上帶,卻在境外被消費了31次,卡內近5萬元的存款不翼而飛。北京的孫女士為此打起了官司,兩審法院都裁決由銀行賠償孫女士損失。法院裁決的依據是什麼?如何防範銀行卡被盜刷?
  • 人在國內隔離,銀行卡卻在境外被刷空?一個操作,銀行全賠!
    人在國內隔離,銀行卡卻在境外被刷空?一個操作,銀行全賠!他趕緊查詢,發現該卡在三天內被人在印度尼西亞盜刷了上百筆,總金額達3.5萬元。王先生趕緊進行了吞卡操作並報警。隔離期滿後,他拿著公安機關出具的立案通知書前往某銀行,要求某銀行對盜刷款項予以賠付,但銀行不同意。之後,王先生訴至法院,要求銀行賠付他的損失。看到這裡大家可能好奇什麼是吞卡操作?
  • 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31筆 法院判決銀行賠償損失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任震宇)近年來,消費者的銀行卡被在境外「盜刷」的事件時有發生。遇到此類事件,銀行是否需要承擔責任,消費者是否可向銀行索賠?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宣判一起案件,判決維持一審原判,銀行需對被盜刷的銀行卡承擔賠償責任。
  • 銀行卡被盜刷,一個操作法院判銀行全賠
    銀行卡和手機明明在身上,杭州姑娘小康(化名)卻接連收到在不同國家交易的提醒簡訊,卡裡的10萬餘元存款被分5筆全部盜刷。銀行:你自己密碼保管不當「報案那天,我往銀行卡裡轉了100元,可以證明自己是在國內的,銀行卡也在自己身上,境外的幾筆消費不是我本人花費。」庭審中,小康認為銀行應該進行賠償。銀行則認為,小康的銀行卡被盜刷是小康自身的過錯造成的。
  • 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銀行是否承擔責任?
    人在家中坐,卡在身上帶,銀行卡內存款為何竟不翼而飛?原來,這是由於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春節期間,孫女士赴泰國旅遊,曾用銀行卡在泰國某商戶消費550元。過了幾個月,銀行客服致電孫女士詢問她近期是否出國,並稱其銀行卡發生了30多筆異常消費。
  • 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30多萬!男子將銀行告上法庭 居然還告贏了
    網絡圖片2017年12月23日19時許,杜某在下班途中接連收到某銀行客服向其發送的9條信息,提示杜某在該行辦理的借記卡發生了9筆境外刷卡消費,金額累計近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0多萬元)。杜某在震驚之餘,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對該卡掛失,並撥打110報警。當日19時30分,銀行客服電話向杜某發送簡訊,告知其卡已掛失成功,卡上金額已凍結。
  • 信用卡被盜刷十萬後女子起訴銀行,法院判銀行全賠
    中國發展網訊 9月18日,據蕭山法院微信公眾號消息,銀行卡和手機明明在身上,卻接連收到交易提醒簡訊,顯示卡內的10萬餘元存款被分5筆全部盜刷了。「不翼而飛」的存款誰來賠?「報案那天,我往銀行卡裡轉了100元,可以證明自己是在國內的,銀行卡也在自己身上,境外的幾筆消費不是我本人花費。」庭審中,小康認為銀行應該進行賠償。銀行則認為,小康的銀行卡被盜刷是小康自身的過錯造成的。
  • 銀行卡沒離身錢卻沒了,卡主怎樣做才能讓銀行全賠
    人在家中坐,卡在身上藏,卡裡的錢卻突然在萬裡之外的某個ATM機上被取走了。銀行卡遭遇盜刷,已不是多麼罕見的事情,而且一旦是在境外被盜刷,能追回案款的機率已相當小了。為了不吃啞巴虧,被盜刷之後,受害人都應該採取什麼舉動證明自己無辜,又怎樣證明自己並非主動洩漏帳戶信息?
  • 卡被盜刷如何讓銀行全賠?必看!應對盜刷的正確姿勢
    科技在進步,盜刷的「套路」也從未止步。近年來,銀行卡在身邊卻被盜刷的案例被報導過很多次,小財扳起指頭數都數不完...銀行卡明明就在身邊,竟然還會被盜刷!錢沒了可以找銀行賠嗎?誰又為盜刷擔責呢?套路二:失竊卡盜刷銀行卡這麼重要的東西一定保管好,弄丟後可能會有大麻煩,比如被不法分子盜刷。我有密碼為何會被盜刷呢?
  • 獨家:交行安徽客戶被境外盜刷四筆 省行行長陳俊重視嗎?
    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李秀梅/文 運營商財經網獲悉,交通銀行蕪湖分行一客戶被境外盜刷四筆,損失近萬元,銀行卻說客戶沒有妥善保管密碼不肯賠錢。
  • 凌晨,銀行卡突然被連刷5筆少了10萬!她一個淡定操作,銀行連利息都...
    小康還聯繫了發卡銀行要求賠償,但銀行拒絕賠付。6月4日,為維護自身權益,小康將銀行訴至蕭山法院,要求銀行賠償存款損失102128.31元並賠償相應利息。小康在辦理銀行卡設置密碼後,長時間內未進行密碼更新、修改,不排除密碼曾被洩露的可能;小康的銀行卡是磁條卡,未升級變更為晶片卡,磁條卡在境外通過ATM機進行操作的話,被複製、盜用信息的風險較高。對於銀行的辯稱,小康並不認同。她表示,銀行開通境外業務,就是允許持卡人在境外用卡,不能因為持卡人在境外通過ATM機使用過卡片,就認為信息被複製就是持卡人的過錯。
  • 警鐘|銀川一女士的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四萬多!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
    2015年,王萌(化名)在銀川市某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借記卡。讓王萌沒想到的是,2019年4月,她發現自己所持借記卡被人盜刷了,經過銀行查詢後發現,還是在境外被盜刷,盜刷金額40480.22元。這麼多錢莫名其妙被在境外「消費」,王萌卻一直沒有察覺,銀行也沒有任何提醒信息,這讓她有些害怕,擔心自己其他銀行卡也存在被盜刷的風險。於是2019年5月10日,王萌向銀川市公安局金鳳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報案並立案,認定該借記卡被盜刷,同年7月2日,某銀行通過國際銀聯組織賠償王萌被盜刷款項,並將盜刷款項如數返回王萌案所涉借記卡中。
  • 信用卡在手上 人在國內 26人被境外盜刷50萬元
    系信用卡信息被盜取兩被告人分別獲刑10年和7年  廈門網訊 據東南早報報導(記者吳水保通訊員黃小燕尤燕玲)信用卡在手上,人在國內,錢卻莫名在境外被盜刷,受害者達26人,金額共計
  • 獨家:徽商銀行一客戶慘遭盜刷 總行行長張仁付對此類事件重視嗎
    銀行卡被盜刷消費損失近15萬據一份裁判文書顯示,2013年10月17日,王先生在徽商銀行安慶西路支行開設銀行借記卡。2016年4月12日9時47分,王先生上述銀行卡帳戶被他人持偽卡於長沙市××區少珍通訊商行消費14.9萬元。
  • 盜刷銀行卡新手法,細思極恐
    盜刷銀行卡新手法,細思極恐) 年關將至,騙子又出來活動了。近日,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曝光了新騙局,報導稱,在四川成都,多名消費者因刷卡參加「一元洗車」活動,緊接著銀行卡就被盜刷了。
  • 世相|人在家,銀行卡卻在國外被刷10萬!一個操作,銀行連利息都要賠
    銀行卡和手機明明在身上,杭州姑娘卻接連收到交易提醒簡訊,顯示卡內的10萬餘元存款被分5筆全部盜刷了。「不翼而飛」的存款誰來賠?近日,蕭山法院審結了這起儲蓄存款合同糾紛案。3月29日凌晨,家住杭州的姑娘小康(化名)正在刷手機微博,突然連著收到幾條交易提醒簡訊。簡訊顯示其持有的借記卡在杜拜、美國等地接連發生5筆取現及消費記錄,共計人民幣102128.31元。雖然在境外旅遊時曾通過ATM機使用卡片消費,但案發當時小康人在家中,「被消費」的借記卡也躺在自己的錢包裡。那麼,這幾筆莫名其妙的消費記錄是怎麼一回事?
  • 手中銀行卡從未遺失,睡夢中卻被境外盜刷數萬元,發生了什麼?
    據悉,四川已有多人被騙,明明銀行卡在自己的手裡沒有丟失過,但是在睡夢中銀行卡卻被境外刷盜,少則數千元,多則數萬元。自己銀行卡被刷盜的時間大都是凌晨一兩點,等第二天發現時為時已晚。下圖為受害者一次的刷盜信息通知,他們會持續的刷盜,直到你的卡裡沒有資金。
  • 銀行卡突然被連刷5筆!她一個淡定操作,銀行最後連本帶息都賠了
    維權意識很強的小康當天便向公安機關報了案,並拿著借記卡去銀行櫃檯存入100元,列印、留存了此次操作的憑條,以證明自己人和卡都在國內,凌晨的五筆消費系被盜刷。之後,小康還聯繫了發卡銀行要求賠償,但銀行拒絕賠付。
  • 信用卡被盜刷上萬,拿回所有損失,這些動作是關鍵
    原因之一就是卡被盜刷了……◆ 別人是如何在沒有交易密碼的情況下,單憑一張卡就成功盜刷的?◆ 騙子的套路層出不窮,我們該如何預防被盜刷?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梳理相關案件,解讀其中的法律知識點。卜女士認為,其信用卡設置了只能通過「密碼+籤名」形式的交易模式,在沒有交易密碼的情況下,第三人單憑卡片便直接完成相關交易,足以證明銀行沒有履行安全保障義務。同時,在盜刷事件發生前,卜女士對該類卡片境外刷卡時無需密碼交易的情形毫不知情,銀行並未履行相應的告知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