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文明上下傳承,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中儒家文化源遠流長。這裡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是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濟寧。濟寧有一個地方,那裡幾千年前居住著「亞聖」孟子,孟子精神,一直影響著世代後人,今天,讓我們走進鄒城。
鄒城古稱"鄒魯聖地",是中國儒學發源地,夏代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開始設置"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初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鄒城歷史文化悠久,見諸史冊的歷史就有3000餘年,我們的先民在生產生活中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遠古文明,推進了人類的進化和社會形態的發展,同時也為後人、為這塊土地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存。從母系氏族社會,到夏、商、周三代,從春秋戰國到先秦兩漢……,六七千年來的史跡綿延不絕。鄒城市鳳凰山下,城南嶧山前後,城北崗山腳下,都曾發現原始人留下的石刀、石斧、石鏟、石紡輪等生產工具和陶鼎、壺、罐、骨針、骨錐、蚌刀等生活用具。其歷史之久可見一斑。
嶧山海拔582.8米,是我國古代的九大歷史文化名山之一,有齊魯名山歸岱嶧的美譽,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嶧山雖然山不高,但卻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靈"、「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孟子、秦始皇、司馬遷、李白、杜甫、蘇東坡等都曾登臨攬並多處著名的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歷史文化光彩。
孟廟又稱亞聖廟,是一處擁有五進院落的古建築群,以亞聖殿為中心,南北為一中軸線,左右建築呈對稱排列,是國內宋元至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代表作品。
孟府位於孟廟西側,始建於北宋晚期。孟府前部為大堂官衙,中部為內宅,後為花園,西路為孟氏家學「三遷書院」。府內有樓、堂、亭、閣148間,是國內現存規模宏大、保存較完整的衙署與宅第合一的古建築群。
孟林是孟子長眠的地方,內存古樹一萬餘株,是國內現存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家族墓地之一。
鄒城市鳳凰山山勢峻峭挺拔,西北東南走向,綿亙12公裡,面積約20平方公裡,主峰鳳凰頂,海拔648.8米,是鄒魯最高峰。
鳳凰山是魯西南第一高峰,山巔兩側呈雙翼狀,像鳳凰展翅,故名鳳凰山。山壁上有唐代石窟大佛造像。鳳凰山上自然資源豐富,是鄒東山嶽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自古被稱為「鄒地之望」。
同時,鄒城作為魯菜的發源地之一,地方小吃也是種類繁多,特色鮮明,等你來品嘗。
當我們去追尋鄒城的美食文化時,「孟府宴」是不得不提的一種兼具美味、文化、傳統、養生等諸多因素於一體的美食盛宴。雖然滄海桑田、朝代更替,孟府面貌依然,孟府宴依然受人歡迎。
在鄒城,雞就是個「杯具」。如何變著法兒更好吃雞,這是鄒城人一直努力研究的餐桌「課題」。例如「小雞泡麵」,一大盤麵條,澆上一份辣子雞,那滋味,一個「爽」字已經不足以形容;回鍋雞,採用純正笨雞用高壓鍋燉煮,連雞皮都被熬得又粘又香,雞肉香嫩得了不得;辣子雞,香脆爽口;營養雞湯,來一碗泡上麵條,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鄒城風味的"川味麵條" 山東鄒城的名吃之一,深受鄒城及鄒城周邊地區老百姓的喜愛。
鄒城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創造巨大物質財富進入全國百強縣;傳承儒家思想積澱了豐厚精神財富成為全國著名禮儀之邦;同時,鄒城依靠各種美食景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來遊玩探索,你,心動了嗎?
文案|山東寒招團鄒城組
排版|房瑜
審核|盧琛
責任編輯|李靖辰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