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孝樹
飲水思源古槐根,血脈相聯一家親。宗族聚會緬先祖,佳節追思頌和諧。炎黃子孫不忘始祖,欣逢盛世,正值先祖桂卿(忠貞)公誕辰1107周年,為為弘揚中華文化和桂氏文化,促進文化交流,建立和諧社會,九江宗親在港口桂氏宗祠隆重舉行紀念活動,桂氏宗親藉此良辰共會一堂,祭祀祖先,謀求發展,開創宗族繁榮新局面 ,共敘宗族和諧好未來。次活動辦成弘揚白馬將軍歷史文化、振興桂氏家族的盛會。
桂卿(公元910-992年)――貴溪市鄉賢名人。他是九江及周邊桂氏的發脈始祖。祖宗者,後嗣之本也,如水流萬派,其初一源;木枝繁茂,其初一根。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在世時任南唐銀青光祿大夫、制右軍散騎、指揮軍都虞侯、殿中侍郎史等職,御賜忠貞,史稱白馬將軍。鷹潭、德安等族人有紀念太公誕辰的傳統,近兩年鷹潭舉辦了大型的紀念活動,德安各莊宗親紀念活動極為隆重,不亞於春節,我們九江宗親於去年在港口桂氏宗祠也成功舉辦了紀念活動。
2017年11月9日應部分宗親的願望,九江桂氏理事會(籌委會)會長訓紅宗親召集理事會成員及港口、九江市區部分年長宗親聚會,商定於2017年12月2日(周六)農曆十月十五日桂卿公誕辰1107歲,在港口桂氏宗祠隆重舉行紀念活動。
打小就聽說過有關城門白馬寺的故事,只是一直無緣相見。白馬寺創建於光緒28年,是為紀念南唐名將人稱忠貞公的白馬將軍桂卿所建。由於多種原因寺址曾遷過三次,後在1941年遷到現在的城門鄉紅心白馬新村。寺廟坐南朝北,位於長嶺埂,據傳長嶺埂是城門四大寶地之一。
有位風水先生看過之後說:「長嶺掛金鉤,子孫永不休。金雞朝北鬥,千戶一諸侯。」意思就是此處乃風水寶地,子孫興旺能出國家棟梁之人。
1963年白馬寺因年久失修被拆掉,一些磚瓦被用作其他建築所用,僅只留下寺址,但依然有不少人在寺址上燒香寄拜。1996年,在湖北鐵佛寺釋演慈師傅的支持下重新修建,並於2002年對所有為建寺捐贈者在寺中立碑紀念。
桂卿是一位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諡號威顯,原是魯公族季孫氏後裔。其先祖有一名叫桂武仲的人,在唐朝時官封安南都護,祖父桂世昌任睦州(今浙江淳安)太守。從那時起,全家人搬到江南居住。他出生於五代十國的亂世,從小既好文也愛武。當時天下分崩,南唐國戰事不斷,少年時代就勇武有力的桂卿表現出色,投軍之初,敢在敵軍眼皮底生俘「舌頭」,有膽有勇,憑實力賺得個外號,叫「捉生虎子」。因為戰功累累,桂卿被南唐國皇帝封為「大司空」,先後被加封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監祭酒兼監察御史」等職,不久後又任信州靖邊總轄使。由於當時政局混亂,兵匪混戰,民不聊生,閩越一帶經常有打家劫舍的賊人作亂。桂卿屢出奇兵予以剿滅,保護四境得到安寧。南唐後主李煜即位後,加封桂卿為「殿中侍御史」。
開寶七年(974)年,臥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的宋太祖派出三路大軍殺向南唐,次年攻陷南唐國都金陵,李後主奉表投降。當時,桂卿仍固守信州,後來收到李後主的手諭,要他獻城投降宋軍。看到舊主的手諭,桂卿哭著對部下說:「我們既然不能以死報效國家,那就找個安靜的地方隱居吧。」於是下令解散軍隊,縱馬回到貴溪井坑過上隱居生活。
由於桂卿戰功卓著,加上忠心耿耿,宋太祖趙匡胤很賞識他,屢次想要徵召隱居鄉裡的他,曾數次加封他的官職,但桂卿每次都堅辭不受。後來在太平興國年間(976~983),與信州相鄰的閩北「匪盜」復起,朝廷下詔強命桂卿率軍討伐。萬不得已,為了保境安民,桂卿這才無奈地接受了北宋朝廷的任命,重出江湖,率軍攻克邵武,平定黃竹峒等地的匪患。宋太宗封桂卿為都尉,他上表力辭,態度堅決。雍熙年間(984~987),桂卿再次奉詔領兵剿除了「匪盜餘孽」,閩北、信州一帶百姓從此得到安寧。
淳化三年(992)九月,桂卿病逝,朝廷敕葬於井坑,追封為「忠貞內翰」。桂卿忠貞義烈,堅守氣節,生前贏得了南唐、北宋兩朝帝王的信重和敬慕,身後更不乏歷代賢士名宦為其作傳立碑,賦詩撰文。同時,他還福延後人,子孫繁茂,其後裔遍及江南數省,自宋以後,名人輩出,科第聯翩。
桂卿身故後,信州百姓懷念桂卿功德出資在桂店為其建祠,宋慶元二年(1196)朝廷敕賜「威顯祠」匾額,侍郎曾文莊為其寫碑記:「公(桂卿)生死鹹能為國御災捍患,其忠烈之風不可泯。」雖然桂卿最終還是為北宋所用,但他的忠義節烈仍然得到了歷代後人極高的評價。
考證桂姓人物,在宋代以前,史書鮮見著名人物。但自宋以後,桂姓開始英才濟濟,輩出名人,而在這一轉折中起到開山奠基作用的,就是桂卿。貴溪一地,從宋朝開始就先後出了38名桂姓進士(見1996年版《貴溪縣誌》人物卷第二章第一節貴溪縣歷代進士),是貴溪考中進士最多的姓氏,其中不乏名臣良吏,賢士大儒。最著名的就是提倡「為政簡靜,民心宜之」,而被稱為宋朝良吏的桂南升就是桂卿七世孫。
桂姓宗祠常見的通用聯中,「平盜功高,堅守退藏勁節;宜民簡政,雅持淡素清風。」上聯用典,指的就是桂卿,而下聯用典,指的就是桂卿後裔桂南升。而作為從湖北陽新搬遷到城門的桂卿後人,看中城門白馬新村這塊寶地,在此建寺以紀念桂卿。因桂卿好騎白馬出徵作戰,被世人稱為白馬將軍,就把寺廟稱為白馬寺,並在寺中安放白馬雕塑,供後人奉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