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帝廟白馬告狀的傳說

2021-02-18 關公

在北京城正陽門月城西側有一座關帝廟,備受朝廷青睞,且香火旺盛,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和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有關係,在當地流傳有這麼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傳說……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四方平服,幹戈寧靜。有一年,突然漠北異族侵擾,成祖御駕親徵,大軍北上。兩軍交鋒,一陣敗敵,敵軍逃入沙漠,成祖帶兵緊緊追趕,深入了大漠。大漠之中,狂風四起,黃沙遮天,辨不出東南西北,分不清前後左右。

千鈞一髮之時,只見前方霞光萬道,瑞彩千條。金光之下,籠罩著一位天神,頭帶夫子盔,身穿綠緞子蟒袍,外披墨綠色的鬥篷,上繡狻猊戲火。面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面生七痣,五絡長髯,手提青龍偃月刀,胯下白龍馬!明成祖一看,這不就是天降關聖。可關公騎赤兔馬呀,怎麼改白馬啦?但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多想了,便吩咐部下:「讓大軍跟隨關聖而往。」

大隊人馬跟隨關公神像在大漠之中前行,最終全殲敵軍,得勝回朝。

成祖心中高興,天降關聖,助我大明,回朝之後一定要到關廟崇祀。隨後率領明軍鞭敲金蹬響,齊唱凱歌還。

大軍回到北京的時候老百姓都喜氣洋洋出門迎接,當走到正陽門附近時,突然,從路的西邊傳來一聲馬嘯,緊跟著由遠而近跑來一匹白馬。這匹馬到了御駕跟前,四蹄刨地,淚如雨下。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再仔細看馬時,明成祖說道這不就是大漠之中關聖所騎的馬嗎!莫非神馬顯聖?

再看這匹馬,雙腿跪地,不住哀鳴。成祖一看:「白馬,你攔駕鳴冤,是否要告狀呀?倘若有冤枉,你就對天長嘯三聲。」

話音剛落,這匹馬仰面朝天,長嘯三聲。

這時不光成祖納悶,文武大臣、看熱鬧的老百姓也納悶,有生以來頭一次遇見白馬告狀!

成祖說:「好,既然如此,你頭前引路,朕隨你前去。」

白馬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扭頭西去。明成祖率領文武將官隨後而來。

穿大街走小巷,工夫不大,來到一個小酒店。三間小房的門面,高挑酒幌,後頭是個小院。小酒店門窗緊閉,並沒有開業。白馬來到門前,咴咴直叫。

成祖一點頭:「看來在此處,事出有因。「便派人叫門。

院門剛打開,就見白馬長嘯一聲直奔院中,接著明成祖、文武大臣也都紛紛進入院中。

白馬來到院中奔向一棵老槐樹,並用前蹄不停的刨起土來。

這一刨,真相才大白於天下。原來這酒店夫婦二人見利忘義,為了錢財竟加害於自己曾經的救命恩人。卻不料,被逃脫的白馬給告下了御狀。

當眾人忙完案件後,才想起白馬,卻怎麼也找不到。

旁邊有一大臣急忙跪倒:「萬歲,不必尋找了,看起來真是天降神馬,與大漠之中關聖坐騎相同。既護國又安民,天降關聖,佑我大明!」文武群臣急忙跪倒:「恭喜萬歲,關聖護佑,大明國運天長!」

明成祖一聽,哈哈大笑:「孤大漠殲敵,幸遇關聖佑護,回朝又遇神馬鳴冤,看來大明朝真是國運天長啊!好,傳旨下去,就將崇祀關聖納入《祀典》四時朝拜。」

從此以後,歷經明清兩代,北京城的關帝廟如雨後春筍。同時在地安門等處也出現了白馬關帝廟,據說就是為紀念此事。

相關焦點

  • 白馬告狀的傳說
    在北京城正陽門月城西側有一座關帝廟,備受朝廷青睞,且香火旺盛,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和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有關係,在當地流傳有這麼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傳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四方平服,幹戈寧靜。有一年,突然漠北異族侵擾,成祖御駕親徵,大軍北上。兩軍交鋒,一陣敗敵,敵軍逃入沙漠,成祖帶兵緊緊追趕,深入了大漠。
  • 【關公網訊】關帝廟和白馬告狀
    求財呀、求藥呀、求子呀,全在一個廟裡求。那意思說:反正「香」給你燒了,「供」也給你上了。這事要是不歸你管呀,等神仙湊一塊的時候,你給「轉達」得了。   在北京的廟宇中,修建的最多的就是關帝廟了。全北京城的關帝廟加上郊縣一共得二三百座。塑像全都差不多,這邊捧印的關平是白臉,那邊託刀的周倉是黑臉,當中坐的關公,手捋長髯,微閃鳳目,手拿《春秋》。
  • 玉田民間傳說《白馬告狀》,唐自頭那邊的故事
    他掀開攪簾往外探頭看,典史從隊伍前頭騎馬過來,「知縣大人,一匹白馬擋住去路!」知縣微微一笑,「哄開便是」。典史苦笑:「打也打了,它就是擋住路爆叫」。知縣心想真是怪事,吩咐一聲落轎,下轎,邁步往前觀看。 路中央一匹白馬蹽著蹶子,連踢再叫,衙役們圍成一圈不敢太靠近。白馬背上的鞍韂隨著馬的跳動,一顛一顛的。知縣分開手下,走上前。
  • 關帝廟匾額賞析
    歷代褒封類: 漢壽亭侯:漢獻帝建安五年,帝擊斬顏良,解白馬之圍,受封漢壽亭侯。 義炳乾坤:解州關廟康熙御筆 忠貫天人:清雍正五年重修京城白馬關廟,御書忠貫天人,額懸於地安門關廟中。 武聖:雍正八年追封關帝稱「武聖」,解州關帝廟稱「武廟」,洛陽關帝陵稱「關林」,與文聖孔夫子享同等祭祀禮儀。 聲靈於鑠:乾隆十五年乾隆親謁洛陽關林,御製祭文,賜匾「聲靈於鑠」。
  • 關帝廟匾額經典賞析
    遍布神州各處的關帝廟,既懸掛有歷代帝王封賜的匾額,也有歷任官員、士農工商、各個階層信眾敬贈、祈福或還願的匾額,這些匾額跨越時空,被很好地傳承和保留下來,成為關帝廟的重要組成部分。關帝廟匾額歷史悠久,寓意深遠,雖歷盡歲月滄桑,至今仍從題匾中感受到關帝正氣浩然、威靈顯赫的英武神韻,充分體現了關帝信仰習俗影響的深遠。
  • 【史跡】東山關帝廟
    東山關帝廟簡介牌  據查證,東山關帝廟是臺灣眾多關帝廟分靈入臺的祖廟,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關係。  清嘉慶年間,漳州平和縣人林楓從東山關帝廟分香回鄉並雕塑關帝神像。後來,林楓的後裔林應獅等人又親自赴銅陵關帝廟分靈,渡海到臺灣噶瑪蘭(今宜蘭)建廟,名為協天廟,成為臺灣北部最早廟宇,並傳播臺灣各地建關帝廟。 臺灣關帝廟,不少是東山人去建的。如在康熙52年至54年,銅山人任臺灣水師左營遊擊遊崇功在諸羅縣東北隅建關帝廟。清代有東山師傅藍木在臺灣澎湖建了一些關帝廟。
  • 關公聖像︱關帝廟的分類
    河南省許昌春秋樓,相傳是當年關羽護嫂「秉燭達旦」之處;許昌灞陵橋關帝廟,是關羽辭曹回馬挑袍之地;荊州古城,是關羽鎮守之所,城南關帝廟,相傳是當年關羽府邸;荊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閣,相傳是關公鎮守荊州時,忙裡偷閒,研讀《春秋》之處;武昌伏虎山下有關公「卓刀泉」,此地以井臺為中心建有關廟。
  • 張謇與關帝廟
    關帝廟遍布中華大地,甚至遠在海外,只要有華人聚居的地方,也總能找到關公文化的蹤跡。海門關帝廟移址後一度改稱念佛堂,現為開福寺。那麼張謇與關帝廟之間究竟有怎樣的淵源?編者稍事查檢,試為整理如下。 一、題聯(匾):張謇命筆關帝廟常樂鎮就有曾建有關帝廟,張謇與之結緣最早。據顧振虞先生《張謇和關帝廟》一文介紹,張謇幼時即常隨父到關帝廟燒香,考中狀元後則修廟贈匾,興學時又借廟辦學堂。
  • 福建漳州:東山關帝廟攬勝
    東山關帝廟簡介牌  據查證,東山關帝廟是臺灣眾多關帝廟分靈入臺的祖廟,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關係。  清嘉慶年間,漳州平和縣人林楓從東山關帝廟分香回鄉並雕塑關帝神像。後來,林楓的後裔林應獅等人又親自赴銅陵關帝廟分靈,渡海到臺灣噶瑪蘭(今宜蘭)建廟,名為協天廟,成為臺灣北部最早廟宇,並傳播臺灣各地建關帝廟。 臺灣關帝廟,不少是東山人去建的。如在康熙52年至54年,銅山人任臺灣水師左營遊擊遊崇功在諸羅縣東北隅建關帝廟。清代有東山師傅藍木在臺灣澎湖建了一些關帝廟。
  • 明水關帝廟的靈異事件
    神秘的明水關帝廟走在明水大街上,如果您隨便問一個人「明水關帝廟在哪
  • 何敬民:拜謁關帝廟
    新年伊始,機緣巧合,與幾位泳友相約,去遊覽解州關帝廟。解(當地人讀作「hai」)州鎮,古稱解梁,位於運城市西南15公裡中條山腳下,因這裡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故鎮西建有全國現存最大、祭祀關羽的廟宇古建群,俗稱解州關帝廟。素有「中華武廟之冠」美譽的解州關帝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蓬安金甲場上的女人們竟都突然屙不出尿來了.......來自蓬安金甲關帝廟的那些神奇的傳說
    眾所周知,在中國民間很多地方都建有大大小小的文廟和武廟。在山間小路上行走了大致二十來分鐘左右,登上了一個長長的山梁,老人說:「馬上就要到關帝廟了。」說到這裡,老人停下步來滔滔不絕地介紹道:「金甲關帝廟就修建在這個山梁的中間,你仔細看一下這個山梁像什麼?過去的風水先生說,修建關帝廟的這個山梁其實是一個倒扣在地上的船形山,我們現在站的地方是船頭,關帝廟建在船形山的中間,等會兒我們還會看見船尾。
  • 盤點福州與「白馬」有關的事物,其中最有趣的莫過於白馬三郎傳說
    在福州有不少與「白馬」有關的地名、文物和民間故 事,如白馬山、白馬河、白馬橋、白馬廟、白馬三郎等等。 這些名稱都來源於民間,與福州的文化根源很有一些關係。《魏書釋老志》云:「帝(指漢明帝)夜夢金人…… 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陳景等使於天竺(印度),寫浮屠遺 範……愔之還也,以白馬負經而至,漢因立白馬寺於洛城 雍門西。」從此以後,佛門弟子都把「白馬」 一詞當作祥瑞的象徵。在中世紀時代,福州的佛教寺廟之多,冠於南方各省。 所以有人說福州是中國南方的佛教中心,是南方的洛陽。
  • 白馬人帽子上的那根羽毛,搖曳著一個感恩的傳說
    原創:馬韞菲白馬藏族又稱白馬人、白馬族,是居住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和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交界的岷山東端摩天嶺中的一個族群,人口較少,約2萬多。在甘肅文縣的白馬藏族人更是少之又少,只有六千多人,但這已是白馬人最大的聚居地。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神奇民族的服飾吧。羽毛搖曳著一個感恩的傳說說起藏族服飾,大家應該都略有所知,就算沒有親眼看過,但也或多或少在電視上見過,白馬藏族與其他藏區的服裝也是大同小異的。
  • 左宗棠與關帝廟的故事
    傳說左宗棠出仕前40多歲還在家鄉教私塾,私塾設在關帝廟前廳。左宗棠推崇關公人品,卻不相信木頭雕成的菩薩。但後來發生了一件奇事,徹底改變了左宗棠的人生軌跡。從此,他對關公視若神明,崇拜得五體投地。轉眼到了道光十九年(公元1840年),左宗棠依舊在關帝廟學堂過著日間訓蒙,夜間讀書的清苦日子。盛夏,暑熱難熬,左宗棠就打起赤膊,僅穿一條短褲上起課來。一日晌午,忽聞門外鑼聲大作,只見門前大道上走來一對人馬,前面兵勇開路,中間八個壯漢,抬著一乘大轎。後面一溜車馬隨從。一打聽,原來是欽差大臣林則徐赴任廣州,途經湘陰境內。
  • 湛江民間信奉的「白馬公」,來歷有兩種傳說,你更信哪一個?
    據說類似的」白馬公顯靈「的故事還有很多,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但說明了雷州半島民間對」白馬公「的信奉歷時已久,並深入民心。在傳說中,白馬公鑄劍除掉的蛟龍其實是一條大烏蛇,所以有白馬公神像的地方,一般同時有烏王公(又稱烏蛇公、烏龍大王)。為什麼這樣做?老人說,因為烏王公有呼風喚雨的神能,為防烏王公來尋仇報復,所以神祭時也為其分一杯羹,以保地方風調雨順。
  • 關帝廟對聯
    ,祀關羽,建於清 作鎮統元居五嶽之長  資生合撰妙萬物而神  乾隆題正陽門關帝廟 此吳地也不為孫郎立廟  今帝號矣何煩曹氏封侯  南京:胡明經題關帝廟 關夫子孔夫子二位夫子  作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  江蘇海州關帝廟 漢封侯宋封王清封大帝  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尊  王作綍題蓬萊關帝廟。
  • 王建民:全國各地關帝廟楹聯面面觀
    民間傳說中關公日益突出,而不再與其他三國人物相提並論。宋元時期,關公的民間神話傳說增多,民間的崇關之風進一步發展。同時,關帝廟的大量出現給平民百姓提供了祭祀的方便。明清時期,皇家的推崇、宗教的宣傳、商人的參與、文學藝術的渲染,民間對關公的崇拜也達到高潮。由於皇家的大力倡導,全國各地普遍興建了關帝廟,其中直省府州縣關帝廟主要為官修成或官修民助,而鄉鎮村關帝廟多為民間集資修築。在清朝達到了最高峰。
  • 《荒野大鏢客2》白馬在哪 白馬位置坐標分享
    導 讀 荒野大鏢客2中的馬匹種類十分豐富,很多玩家們都想要擁有一匹阿拉伯白馬。
  • 白崖臺關帝廟靈驗,加強版桃園三結義,了解一下
    前言一座廟宇,是一方水土的民風民俗的展示,一座關帝廟,便是那方民眾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託,關帝廟遍布全國各地,不僅因為關羽是忠孝仁義的代表,是世人的表率,所以各地都有供奉,另外民間把關羽稱作武財神,很多地方當作財神供奉,光我的所在地大同市靈丘縣就有三處,分別是靈丘縣白崖臺村,王城莊村和東張莊村,因為白崖臺是平型關大捷遺址,關帝廟的建設也相對較完善,為了了解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