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正陽門月城西側有一座關帝廟,備受朝廷青睞,且香火旺盛,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和永樂大帝明成祖朱棣有關係,在當地流傳有這麼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傳說……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四方平服,幹戈寧靜。有一年,突然漠北異族侵擾,成祖御駕親徵,大軍北上。兩軍交鋒,一陣敗敵,敵軍逃入沙漠,成祖帶兵緊緊追趕,深入了大漠。大漠之中,狂風四起,黃沙遮天,辨不出東南西北,分不清前後左右。
千鈞一髮之時,只見前方霞光萬道,瑞彩千條。金光之下,籠罩著一位天神,頭帶夫子盔,身穿綠緞子蟒袍,外披墨綠色的鬥篷,上繡狻猊戲火。面如重棗,臥蠶眉,丹鳳眼,面生七痣,五絡長髯,手提青龍偃月刀,胯下白龍馬!明成祖一看,這不就是天降關聖。可關公騎赤兔馬呀,怎麼改白馬啦?但那個時候已經來不及多想了,便吩咐部下:「讓大軍跟隨關聖而往。」
大隊人馬跟隨關公神像在大漠之中前行,最終全殲敵軍,得勝回朝。
成祖心中高興,天降關聖,助我大明,回朝之後一定要到關廟崇祀。隨後率領明軍鞭敲金蹬響,齊唱凱歌還。
大軍回到北京的時候老百姓都喜氣洋洋出門迎接,當走到正陽門附近時,突然,從路的西邊傳來一聲馬嘯,緊跟著由遠而近跑來一匹白馬。這匹馬到了御駕跟前,四蹄刨地,淚如雨下。
大家都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再仔細看馬時,明成祖說道這不就是大漠之中關聖所騎的馬嗎!莫非神馬顯聖?
再看這匹馬,雙腿跪地,不住哀鳴。成祖一看:「白馬,你攔駕鳴冤,是否要告狀呀?倘若有冤枉,你就對天長嘯三聲。」
話音剛落,這匹馬仰面朝天,長嘯三聲。
這時不光成祖納悶,文武大臣、看熱鬧的老百姓也納悶,有生以來頭一次遇見白馬告狀!
成祖說:「好,既然如此,你頭前引路,朕隨你前去。」
白馬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扭頭西去。明成祖率領文武將官隨後而來。
穿大街走小巷,工夫不大,來到一個小酒店。三間小房的門面,高挑酒幌,後頭是個小院。小酒店門窗緊閉,並沒有開業。白馬來到門前,咴咴直叫。
成祖一點頭:「看來在此處,事出有因。「便派人叫門。
院門剛打開,就見白馬長嘯一聲直奔院中,接著明成祖、文武大臣也都紛紛進入院中。
白馬來到院中奔向一棵老槐樹,並用前蹄不停的刨起土來。
這一刨,真相才大白於天下。原來這酒店夫婦二人見利忘義,為了錢財竟加害於自己曾經的救命恩人。卻不料,被逃脫的白馬給告下了御狀。
當眾人忙完案件後,才想起白馬,卻怎麼也找不到。
旁邊有一大臣急忙跪倒:「萬歲,不必尋找了,看起來真是天降神馬,與大漠之中關聖坐騎相同。既護國又安民,天降關聖,佑我大明!」文武群臣急忙跪倒:「恭喜萬歲,關聖護佑,大明國運天長!」
明成祖一聽,哈哈大笑:「孤大漠殲敵,幸遇關聖佑護,回朝又遇神馬鳴冤,看來大明朝真是國運天長啊!好,傳旨下去,就將崇祀關聖納入《祀典》四時朝拜。」
從此以後,歷經明清兩代,北京城的關帝廟如雨後春筍。同時在地安門等處也出現了白馬關帝廟,據說就是為紀念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