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了嗎?
將有大事發生!
阿里團隊與遂昌再度牽手
據了解,遂昌——阿里雲共建未來科創島籤約儀式,這份基於「天工之城」布局的合作,將有效推動城市大腦、數字政府和產業數位化轉型建設,推進數字經濟發展。
「天工之城」究竟是什麼?
建設「天工之城」對遂昌又有什麼意義?
今天讓我們一起
走進遂昌這座充滿希望的未來之城
01
「天工之城」的含義
「天工之城」的名稱源於《天工開物》,其作者在書中強調人與自然要相協調,人力與自然之力要相配合。從字面的含義理解,天就是指自然天成,代表自然之力、自然的要素;工就是鬼斧神工,代表人工之力;開物就是從無到有,代表一種原創精神、創新精神。在我們的願景中,「天工之城」要如其名字一樣,是一座人與自然相協調、相融合的原創之城、創新之城、開源之城。最終的目標把「天工之城」建設成為「兩山轉化」的重要窗口、長三角數字經濟的第二空間、全國首個分時經濟孕育地、浙江高端旅居目的地。
02
「天工之城」在哪裡?
根據前期的策劃和規劃,「天工之城」是一個很廣義的範圍,目前包含了大柘、石練、金竹、湖山四個鄉鎮,核心區在湖山,並輻射周邊的三仁畲族鄉、高坪鄉、焦灘鄉、蔡源鄉、王村口鎮等周邊鄉鎮。
「天工之城」的範圍是動態可生長的,根據實際的建設和發展情況可進行動態的調整,目前主要的力量集中在湖山核心區的發展上。湖山總的規劃範圍為30平方公裡,重點打造的核心區範圍約4000畝,主要是圍繞湖山集鎮的大湖面,包括龍珠崗村、西山村 、湖山集鎮、牌坊門村、珠村畈村等。
03
「天工之城」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天工之城」的具體內容是是「1234」,即一個城市、兩個定位、三大高地、四大主題場景。
一個城市:「天工之城」是按照城市的標準來規劃、設計、打造,具備城市的衛生、教育等配套設施。
兩個定位(第二空間、未來之城):
第二空間:針對本地區,第二空間即遂昌發展的新空間,這裡將容納新產業,發展新經濟,成為遂昌發展的另一個增長極。縣城和工業園區決定了遂昌發展的底線,「天工之城」則決定了遂昌未來發展高度上限;針對外地人,第二空間是另外一個家,打造適宜辦公、度假、康養和生活的目的地,最終實現從引進來到留下來,從旅客(創客)到居民的轉變。
未來之城:未來是多變、具有不確定性的。「天工之城」展現的是最先進的治理理念,最智能的配套設施,最未來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建設上,以最高的起點規劃、最高的標準建設。以「農創+文創+科創」三創融合為載體,把湖泊資源、溫泉資源、森林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引流IP,把「天工之城」打造成為「綠色、融合、協調、創新、開放」的未來之城。
三大高地(生態高地、創新高地、人才高地):
生態高地:把準「天工之城」是一個「大森林」「大氧吧」「大花園」的定位,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三條線」,創造最美生態。
創新高地:圍繞構建「風雲星月」四大主題場景,突出開放性、國際化,全力推動「農創+文創+科創」深度融合,讓創新創業創造創富成為「天工之城」最顯著的標籤,將其建設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科技創新第二空間和研學、旅居、團建、會議四大精品旅遊目的地。
人才高地:以人才集聚促進產業集聚,實現人才從引進來到留下來。
四大主題場景:
四大主題場景不是具體的某個項目或某個地方,而是功能和定位,定義了天工之城的特色和標籤。
風谷,即打造創新技術攻關地、建設科技孵化器、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
雲顛,即依託「湖山論劍」高端論壇,打造國際論壇和學術交流地;
星河,打造大院名所悟道地和知識經濟社區,引進高校院所共建產業研究院;
月臺,打造吸引科創、文創的分時經濟孕育地,開發分時度假、分時研發、分時培訓。
怎麼樣建設「天工之城」?
按照「一年見變化、三年大變樣、五年成典範」的要求,全力推進「天工之城」生態價值轉化,遵循適度發展、統籌發展、創造性發展三大原則,具體做好「生態修復+空間拓展+產業發展」。
「天工之城」的建設主體是「政府+市場」,政府搭臺,做好軟硬體建設;企業唱戲,參與「天工之城」發展。
來源:遂昌新聞 作者 朱雅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