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還未結束宅在家,不能縱容孩子的壞習慣,這幾方面家長要注意

2020-12-23 小花寫教育

電影院封了,飯店封了,高速封了,村子封了,小區封了;出不去了,也進不來了;安心呆在家裡吧,睡覺、吃飯吧;看看、望望吧,窗戶扒扒頭吧,能做的好像也只有這麼多了。疫情還未結束,新增病例還在上升,學校延遲了開學時間,單位假期也延長了,時間似乎比平時多了很多。

時間一長,沒有了學校有規律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聰明又貪玩的孩子會給自己放個假。孩子在家父母可不能「偷懶」!這幾個方面家長不能不管!要不然寒假結束壞習慣只會多不會少,與其到時候頭疼不如現在就防患於未然。

01壞習慣之一:看電視,玩手機、打遊戲

幼兒園小朋友的視力還沒有發育成熟,要儘量讓孩子少看電視、不玩電子產品。隨著電視裡故事情節、人物出場的變化,畫面顏色也會快速地轉換,屋裡的光線也會時明時暗,孩子眼肌的調節能力又很弱,還不能很快適應電視的這種「跳躍」,時間長了,眼睛會疲勞,視力會下降,弱視、近視眼也就來了。

專家說,小朋友看電視的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是分開的,可不是一次可以看這麼長的時間,連續看的時間最好在十五分鐘之內。小朋友們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如果不讓他們看電視,那又將是「十八般武藝」的一場「好戲」要上演,父母頭疼心亂心煩。依著?順著?當然不可以!那該怎麼辦?

愛看電視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小孩子都會被色彩鮮豔的畫面、有趣的故事吸引。可也經常會聽到有家長說,因為看電視這件事父母和孩子會常常發生「衝突」。往往孩子看上電視就沉醉其中,「兩耳不聞窗外事」。

父母對這樣的「小祖宗「無計可施,看著又著急又生氣,有的話就難免脫口而出:「一天到晚就知道看電視」;「不許你看了」或者直接關掉電視。諸如此類態度強硬的話和動作對幼兒園中、小班的孩子最好不說、不做!

好在,像《小豬佩奇》這樣的動畫片,一集大概是五分鐘;像大孩子看的《海賊王》一集大概是25分鐘左右。幼兒園小朋友喜歡看的動畫片大多在幾分鐘之內。可以和孩子提前商量好看兩集或者三集後就要休息。還可以和孩子說:「一集是5分鐘,三集就是3個5分鐘,一共就可以看15分鐘,孩子一聽,15好像比3要多不少呢」!也樂的答應了!

還有,父母還有個擔心。現在網絡太便捷,是好也不好。孩子還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趁大人不注意就會上網。如果沉迷於網絡有了網癮就太讓人擔心了。父母可以和孩子說一些電子產品對視力的危害;影響睡眠不能長高;還能讓人變笨的這些道理。可這樣的話說多了,對孩子來說毫無新鮮感,聽膩了。

父母可以讓孩子和你一起決定什麼時間做什麼,怎麼做,再有一個孩子認可的懲罰措施。而不是把嘴巴長在他身上,步步緊跟:「別看電視了」!「別玩手機了」!「給你說了多少遍了,玩手機對眼睛不好」!這會讓孩子感覺好像父母什麼也不幹,特別喜歡一直盯著他只為找他的錯和麻煩,小小的孩子也會不耐煩。為了不讓孩子沉迷手機和電子產品,從幼兒園開始就要注意少接觸或者不接觸!

02壞習慣之二:家裡有朋友來,越想他「乖」,他越「瘋」

和家裡人在一起的時候安靜,也還聽話,可家裡要是來幾個客人或者和在飯店和朋友一起吃飯、人多的地方,就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跑來跑去,爬上爬下,大喊大叫,甚至撒潑打滾,你不讓這樣他偏這樣,精力特別地旺盛,反正不讓你和客人好好說話,偏偏反著來。

父母不明白怎麼會一下子變成這樣。真想裝作不認識,在朋友面前這個尷尬呀,真想有個魔法能一下子讓他安靜恢復正常。

孩子人來瘋,不是一個兩個孩子有這樣的時候。一個原因就是平時父母給孩子的關注度不夠。如果孩子在平時就能感受父母的關愛和關注,內心踏實、安穩就不會在人多的時候通過「反常」的行為來獲得額外的關注,他們的行為是在表達一句話:「看到我,看到我」!孩子很聰明可惜父母有時候不懂呀1

孩子在瘋鬧的時候,不妨在他耳邊認真嚴肅提醒他,「安靜,不然媽媽不會給你留面子了」。瘋鬧還不停止的時候把他叫到別的房間或者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如此下去的後果,態度一定要嚴厲,但不要當著外人的面訓斥和打罵,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但還重要留給孩子尊重!

03壞習慣之三:壓歲錢沒有計劃隨便花

春節,孩子們都會收到長輩給的一筆不小的壓歲錢。有的家長很「民主」:壓歲錢是孩子自己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尊重」孩子。孩子拿著這筆巨款,他可不清楚應該有什麼最好的計劃、進行什麼有價值的投資讓「錢生錢」和怎樣才能使其利益最大化。

錢花得隨心所欲,只會讓孩子對錢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概念。讓孩子知道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習俗,是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不是理所應當,要對長輩心存感恩!

(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侵刪!)

相關焦點

  • 面對孩子埋怨、抱怨的壞習慣,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經常聽很多家長說,只要一批評孩子,孩子就會滿腹牢騷,不停地抱怨父母,說家裡這不行,那不行。試想,如果孩子埋怨父母成為了習慣,那孩子就很有可能會與同學發生矛盾時去埋怨同學;老師批評自己的時候,埋怨老師;甚至以後進入社會也會去埋怨工作,埋怨領導,埋怨自己的愛人。家長絕不能讓孩子在心裡種下埋怨的種子,如果孩子養成了埋怨的壞習慣,孩子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去找藉口,不會想著自己去努力爭取好的結果。
  • 疫情當前,孩子被「禁足」在家,孩子的「心理防護」家長要重視
    面對疫情,孩子可能會有哪些反應?· 認知:記憶力,注意力下降。一些朋友和我反映,疫情期間孩子在家玩耍,玩玩具幾分鐘、逗貓幾分鐘、看書看不夠幾頁就換其他的……就算是吃飯也不能好好吃,吃幾口飯就去翻翻玩具。反正就是坐不定。
  • 孩子「家裡熊,外面慫」?家長避免這3個錯誤,讓孩子在家也乖巧
    隨著人們生活環境與條件的越來越好,許多父母也開始盡力滿足自己孩子的要求,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但有些孩子在這種愛下,卻逐漸形成了在家常常發脾氣和不尊重家長的壞習慣。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樣?家長又該如何改變孩子「窩裡橫」的性格呢?掌握原因是關鍵。
  • 久宅在家,孩子被「禁足」,關於孩子的「心理防護」,家長要做好
    寶媽無奈,只好一邊安撫孩子的情緒,一邊減少在孩子面前提起關於疫情的消息的頻率,想讓孩子儘快忘記身邊存在的危險,可以好好睡覺,安心呆在家裡。一、為何疫情嚴重,孩子還是鬧著要出門?嚴重的疫情在孩子眼裡,它可能不是一場病,一次戰鬥,而是和壞人的一個比拼。
  • 面對這場嚴峻的疫情,宅在家的我們應當和孩子如何「並肩作戰」
    利用這個機會,家長首先可以給孩子科普一下這次新冠病毒的相關知識,讓孩子對病毒有所了解,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待在家裡。與其把孩子放在「傻傻被保護」的位置,不如放開手帶著孩子一起了解病情,教會孩子預防病毒的方法,讓TA成為並肩作戰的「隊友」,一起加入到這次防疫保衛戰中。
  • 孩子犯錯不管教,當心「破窗效應」讓孩子養成壞習慣,家長別不信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孩子犯錯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有的家長會耐心糾正,幫助孩子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然而,有的家長卻以孩子還小為由,任由孩子繼續犯錯。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
    原標題: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宅」在家裡,如何引導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國家體育總局統一部署,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快速行動,體育界積極響應,各方通過多種渠道向孩子和家長介紹科學健身知識、傳授有效的居家鍛鍊和親子健身方法。在家鍛鍊不能馬虎眼下,孩子不能像往常一樣在戶外進行體育鍛鍊,但仍可以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空間,開展以徒手練習為主、常見家庭用具為輔的趣味運動。
  • 美國華裔家長難題:孩子返校還是上網課?如何增強疫情防範措施?
    重新回到學校,家長需注意哪些問題?留在家裡,家長要怎麼做?兩個孩子在疫情期間使用市教育局提供的iPad上網課。(圖片來自僑報網 伍麗華提供)一部分家長認為網課等於「枉費上課」, 網課學習效果明顯欠佳。希望孩子返校的家長需注意——養成正確規範的作息時間疫情期間,孩子不去上學,留在家裡,不加管束的孩子在「放飛自我」的同時,也養成了不少壞習慣,比如熬夜看電視、玩遊戲時間增加,這些破壞了孩子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規律。
  • 有類家長很「可悲」,明明看到了孩子的問題,卻還在「使勁」縱容
    有的家長開始注意改正不好習慣了,有的家長卻還停留在只要孩子不受欺負,其他任何行為不用管的階段。家長的縱容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呢?每次接孩子的時候,這家長總會抱怨自己的孩子愛要這個要那個,還說自己的孩子不滿足的話就會哭。其實她完全知道自己的孩子出現了問題,但是沒有想辦法去糾正孩子,還是會一味地縱容。究其原因,家長太過溺愛孩子,已經把孩子的這種行為當成了理所當然。另一方面是不捨得,看到孩子哭就心疼,反正也不差那個錢兒,能滿足就滿足了。
  • 家長一定要注意:別留孩子一個人在家,不然後果自負!
    小周還不以為然,覺得自家的孩子一般要睡2個小時才會醒,絕對不是自己的孩子,小周聽見後還評論道「哪家的父母這麼不負責,留孩子一個人在家」。但是出了這樣的事情以後,她還是加快了腳步回家。但是回到家的時候,她就懵了,明明該睡在床上的孩子,不見了,她找了一圈都沒找到,她心裡開始慌了起來。就有熟悉的人給她打電話,說讓她家的小孩跳樓身亡了。
  • 孩子有這些表現,家長有注意到嗎?小心是多動症!
    今年疫情期間,很多孩子無法去學校上學,大半年的時間孩子都跟家長帶在一塊,平時上學的時候家長並沒有發現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疫情期間家長要監督孩子在家學習,很多家長來私信我說,發現孩子學習的時候很費勁,有些是注意力不集中,要不然就是做作業拖拉
  • 公司準備復工,疫情還未完全結束,鍾南山讓大家注意這幾點!
    對於民眾而言十分期待這次疫情什麼時候結束,期待著復工,但是疫情還未結束,很多企業就不得不面臨員工復工的問題。很多來自外省的員工,一旦選擇復工,就要進行14天的隔離監察,確保健康才可以繼續工作,這是對公司其他員工的負責,對於疫情拐點何時到來,鍾南山院士此前表示,現在的疫情已經得到了大面積的控制,但是特效藥還在研製的過程中,已經進入攻堅階段,只要克服了這階段的難點,特效藥就會研製出來,而以前的拐點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到來的事誰都說不準,所以人們只需要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防護就可以。
  • 節假日能帶孩子旅行嗎?疫情還未結束,父母也可以陪孩子這樣過
    忙碌了一整年又到快樂節假日了,不同於平常的休息日,節假日的氣氛總是要格外濃厚些,帶著孩子一家人結伴去旅行,去看雪景還是去滑雪,或者是見識一下大自然的美,選擇很多,但是今年可能需要謹慎些。疫情還未結束,想要放鬆的心情也沒有那麼隨意,畢竟需要考慮到許多因素,那麼還能夠帶孩子旅行嗎?或者說還有其他的好方式來過節假日?
  • 每天宅在家,為什麼也會發燒?
    「孩子天天待在家裡,都沒出過門,為什麼還會發燒?」杭州的吳女士(化名)很鬱悶,前段時間,6歲的女兒住在家裡突然發起了高燒。到醫院做了檢查,考慮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照道理,一般的病毒感染,過個三天左右就會慢慢退燒了。可孩子燒了一個星期還沒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孩子,請放下褲腿!」這7個壞習慣正危害孩子健康,家長千萬別忽視!
    以下學生可能存在的壞習慣家長務必注意,畢竟,強健的身體才是學習的重要基礎。01露腳踝有這些壞處,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防保科醫生畢麗清說,腳踝是人體中一個重要的承重關節,由於腳踝皮下脂肪較少,所以它保暖性能比較差,如果孩子過早把腳踝露出來的話,有可能導致腳踝的踝關節疼痛、甚至是腿寒。
  • 英短貓折壽的「5個壞習慣」,寵主千萬不要縱容!
    英國短毛貓壽命一般在13-16年,但要是你家英短貓有下面這5個壞習慣,只會讓它折壽,寵主千萬不要縱容它們!1、討食養過英短貓的人都知道,英短貓是很貪吃的,要是你在吃東西,不管平時多麼溫柔紳士的英短貓都會跑到你面前,眼巴巴地看著你,甚至還不矜持地抓著你的衣服討食。
  • 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科學鍛鍊?各方支招辦法多
    假期延長,如何引導「宅」在家的孩子進行科學鍛鍊、增強體質?各方支招辦法多: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空間,開展趣味運動;親子運動寓教於樂,激發興趣齊參與;脊柱和眼睛健康要關注,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抱娃團身滾動」「爸爸拉手坐起身」「小腳搭肩斜倒立」……體操奧運冠軍黃旭和女兒示範的居家親子體操近日獲得了不少家庭的關注。
  • 沒開學的孩子都在家做什麼?狗子被嚯嚯得生無可戀:快開學吧
    孩子在家被憋壞了,不僅無聊地給狗子貼貼紙,還有給自己和狗子自製柚子帽。另一位家長也上傳了兒子嚯嚯狗子的一組照片。照片中,被稱為二哈的哈士奇被當作目標,兒子用柚子皮弄成花瓣樣,帶在自己與狗子的頭上。01搞破壞孩子一閒下來,就容易鬼點子多。家長們就要注意孩子可能會搞破壞,比如亂塗亂畫,亂拆亂弄,否則又避免不了異常嚴肅的家庭教育大會。而且在搞破壞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家長一定要時刻注意,別讓孩子觸碰電器、刀具等。
  • 疫情期間「宅」在家,愛眼護眼你我他
    疫情期間「宅」在家,愛眼護眼你我他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3月12日 14:02:49 | 作者: | 編輯:董之震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響,許多學校都延遲了開學時間,因此,網課成為了中小學乃至大學生上課的唯一方式。
  • 寒假還未開始,孩子的培訓班已安排至假期結束,家長:跟著累!
    寒假還未正式開始,不少學生的培訓班已經安排到了假期結束。最近,有家長向記者感嘆,寒假還沒開始,僅送孩子上輔導班,每天就能走2萬多步。雖然文中提到的家長不能代表全部的情況,但孩子「快樂寒假」的問題值得關注和思考。 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正在上書法課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