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發表過的唯一小說

2020-12-22 智慧學社

01瑪格麗特·米切爾

瑪格麗特·米切爾出生於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她從小就喜歡聽外祖母講關於亞特蘭大歷史的故事,而且她最喜歡和同盟老兵一起出遊,並且在他們的幫助下學會了駕馭馬的技術。

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初戀是一位長相俊朗的軍官,但是這位軍官卻英年早逝了。後來,她的母親也因病去世,而她則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一戰的爆發使瑪格麗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落差感,因為這場戰爭和她所神往的戰爭情景不一樣,此刻的生命對於她來說彌足珍貴,此次的遭遇也使她一直被噩夢糾纏。

在瑪格麗特十八歲的時候,她與一名叫克利福特·亨利少尉的青年軍官相戀,但她卻未理解過所愛之人,這份感情也以遺憾告終。

瑪格麗特在三十四歲時就成了一名大牌記者,後來她和深愛她的約翰·馬什結了婚。

約翰·馬什作為一名廣告人,他無條件支持妻子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創作,甘願為了她放棄自己的事業,並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慧來輔助瑪格麗特·米切爾完成創作。1949年,瑪格麗特·米切爾在車禍中罹難,享年四十九歲。

02《飄》

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1949),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飄》是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長篇小說,這是她一生唯一出版的一部作品,她因此作品獲得了1937年的普利茲文學獎,也讓她在世界文學史上打下了根基。

《飄》以戰爭為背景,瑪格麗特·米切爾在《飄》中所描寫的人物性格呈現多元化,通過對不同人物的性格進行深究,凸顯出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所受到的影響。

03《飄》中的經典語錄

-01

不要為那些不願在你身上花費時間的人而浪費你的時間。

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將有限的寶貴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可以讓我們減少一些將來可能後悔莫及的遺憾。

時間的長短關乎自己生命期限的長短,如果你的生活是在別人的一言一行中度過的,那麼你不是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總有人在別人不喜歡自己的情況下自作多情,這些人認為兩人曾經相愛時留下的虛幻讓他們覺得一切都還是那樣的真實,一度將現在的自己強行拖至過去的回憶中,而且不可自拔。

這些人之所以還覺得真實,是因為他們還不曾放下。

他們愛的那個人其實早就把給他們的這份所謂的愛轉移給了別人,或者可以說是那個人根本就不曾給過他們這份愛,然後在他們不知情的時候向他們打了一針他愛他們的記憶,這時的他們還自顧地認為這就是他給自己留下的真愛。

在愛的那個人離開了自己之後,他們還以為只要放下身段就能挽回一切,只要死纏爛打就能再次收穫芳心。

他們每日都期盼著點什麼,由於自己將一份情感看得太貴重,以至於失去了都還戀戀不捨,在心中將時間停在了過去,忘記了時間其實不曾停留過。

我們本來就浪費了很多時間在一份感情上,現在還要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大動幹戈。

你可以自己想像一下,有時,你愛的那個人好像還覺得自己很厲害的樣子,在不費吹灰之力的情況下就將你捕獲,而後扔下不要的東西讓你一直在浪費時間為他抓狂。

即使你最後花了大把的時間勉強挽回了此人,你覺得還有意義嗎?

當初你愛的人不留餘地地離開了你,然後現在又在你的苦求之下回到了你的身邊,你覺得他真的就如你想的那樣回心轉意了嗎?

你所認為的他都是不可挑剔的,把自己看成了次品一樣的存在,一味地等待著別人將自己放在精品之中供別人挑選,這樣的你只會顯得格格不入,也許你會覺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然而這恰恰將你的瑕疵暴露無遺。

當有人覺得自己無聊了,就會花點時間來看看你,你則是將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讓別人來看你一眼的事情上,並且得不償失。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多看看自己,多關心一下自己,讓你浪費時間的人或事,要不留情面地當斷就斷,你為別人停留,別人還不停地往前走,你這是一廂情願,自我安慰而已。-02

我真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了解過誰。在這個世界上,你有真正地了解過一個人嗎?

說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想到父母、愛人、朋友。

如果說你了解父母,為何你總是惹父母生氣,然後做一些讓父母擔憂的事。

如果說你了解愛的人,為何還與愛的人打鬧,然後分道揚鑣。

如果說你了解朋友,為何還為了一點利益就與其產生糾紛,然後翻臉不認人。

這些就是我們所認為的對別人的了解嗎?你又是否了解過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我們一直在分析別人是怎樣的,挖空心思地去研究別人的思想,總想一探究竟,然後找出利於自己的一點一滴,卻沒有真正地剖析過自己,認識自己。

相關焦點

  •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早已經忘記了是先讀到的世界名著《飄》,還是先看到的電影《亂世佳人》,直到有一天書和電影都看過之後才突然間恍然大悟:哦,原來他們講的是一個故事,電影《亂世佳人》就是根據《飄》改編的,而《飄》就是電影《亂世佳人》的原著。
  • 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
    《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1937年獲得普利茲文學獎。小說改編的電影也曾獲10項奧斯卡大獎。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作品在描繪人物生活與愛情的同時,勾勒出南北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次的異同,具有濃厚的史詩風格,堪稱美國歷史轉折時期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成為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主人公白瑞德應該是很多女性的夢中情人,多金、狡黠、帥氣、玩世不恭但是痴情。
  • 紀念瑪格麗特·米切爾誕辰120周年:記憶並未《飄》遠
    《飄》在中國今年是美國現代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誕辰120周年,同時也是小說《飄》第一個中文譯本問世80周年。1936年,瑪格麗特·米切爾歷時十年創作的小說Gone with the Wind(書名直譯為「隨風而逝」)在美國出版。
  • 畢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瑪格麗特·米切爾《飄》語錄
    ——瑪格麗特·米切爾 《飄》願上帝保佑那個真正愛過你的人,你把他的心都揉碎了——瑪格麗特·米切爾 《飄》只有你身邊有個疼愛你的人,哭才有點意思。——米切爾 《飄》我真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了解過誰。——瑪格麗特·米切爾 《飄》一個人不是你所想般愛你,並不代表那人不是全心全意地愛你。——瑪格麗特·米切爾 《飄》我從來沒有耐心把破碎的東西補好 我寧願記得它好的時候 而不是看著那傷疤過一輩子。——瑪格麗特·米切爾 《飄》畢竟,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
  • 瑪格麗特:十年寫出曠世巨著《飄》,十句經典語錄摘抄,撼動人心
    講述美國內戰南方生活的長篇小說《飄》是一部偉大的作品,該小說被改編為好萊塢電影。憑藉這部作品,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獲得1937年普立茲獎。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的文字。瑪格麗特·米切爾一生很短暫,曾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因一場車禍離世,但憑藉長篇小說《飄》在美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佔據一席之地,可見這部小說有無限的魅力以及文學價值。《飄》在美國的影響力太大了,據說一個月就印製1000萬冊,單日銷量達到5萬冊,這也讓小說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一舉成為當時美國最為知名的女作者之一。
  • 專訪編輯汪逸芳:1979年《飄》再版時所經歷的「過山車」
    1936年6月,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小說《飄》在美國正式出版。據作家的女僕回憶,「小說出版的當天,電話鈴每三分鐘響一次,每五分鐘有人敲門,每隔七分鐘有一份電報送上門來。公寓門口總站著十幾個人,他們在靜候著瑪格麗特出來,以便請她在小說上簽名。」
  • 《飄》在中國,電影為何譯作《亂世佳人》?
    《飄》在中國由傅東華翻譯的《飄》第一個中文譯本。《亂世佳人》海報中的郝思嘉與白瑞德。今年是美國現代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誕辰120周年,同時也是小說《飄》第一個中文譯本問世80周年。1936年,瑪格麗特·米切爾歷時十年創作的小說Gone with the Wind(書名直譯為「隨風而逝」)在美國出版。Gone with the Wind引自英國詩人歐內斯特·道生的詩句,也出自書中女主人公郝思嘉之口:「陶樂現在依然無恙嗎?還是也已隨著那橫掃過喬治亞州的一陣狂風飄去了呢?」(《飄》第二十四章,傅東華譯)。
  • 和《飄》相關系列博物館,呼應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調整展陳|巴特...
    出生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黑人演員巴特弗萊·麥昆的肖像、電影《飄》上映時與她相關報導的剪報,成為喬治亞州瓊斯博勒「前往塔拉之路博物館」最新展品。這個博物館最大的看點是與電影《飄》有關的物件,譬如馬格列特·米切爾收藏的瓷器和斯嘉麗當時的演出服裝等。博物館展覽主題還包括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著名的1864瓊斯博勒戰役,這場戰役直接導致亞特蘭大被棄,決定了美國內戰最終結局。
  • 名著速覽:《飄》(情節+金句)
    01情節概括《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一生發表的唯一一部作品,歷經10 年完成。小說以亞特蘭大以及附近的一個種植園為故事場景,描繪了內戰前後美國南方人的生活。1861美國南北戰爭前夕,喬治亞州塔拉莊園16歲的斯佳麗小姐瘋狂地愛著鄰居阿希禮韋爾克斯。戰爭爆發後,阿希禮與他的表妹玫蘭妮漢密頓結了婚,斯佳麗一怒之下,嫁給了自己並不愛的查爾斯。不久,查爾斯在戰爭中病死,斯佳麗成了寡婦。
  • 瑪格麗特·米切爾:費雯·麗的眼神裡透著一股「邪氣」
    早在費雯·麗得知小說《飄》要拍攝成電影時,費雯·麗就激動的對朋友說:我要演斯嘉麗·奧哈拉。為了得到這個角色,費雯·麗請著名劇場攝影師安古斯·麥克賓為自己拍攝了一組迷人的肖像照。照片中,費雯·麗裝扮著斯嘉麗所有造型中最經典的一個造型。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美國奴隸制度
    考點3:相關的文學名作   《湯姆叔叔的小屋》   本書是美國女作家斯託夫人於1852年出版的一部反映黑奴制度的長篇小說,是19世紀最暢銷的書籍。   小說中關於非裔美國人與美國奴隸制度的觀點曾產生過意義深遠的影響。此書的出版,掀起了美國廢奴運動的高潮,並對美國南北戰爭的爆發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 《飄》:第三人稱下的「第一視角」,處處表露出截然相反的矛盾
    在世界文學史上,只憑藉一部作品就能獲得極高聲望的現象是十分罕見的,而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做到了。提到這個名字,可能會有點陌生,但說到她那部讓人驚嘆的小說《飄》,足以稱得上家喻戶曉。原來小說中的人物也可以這麼刻畫,從當時作品來說,這是大部分作家所沒有想過的。人物是最能表現小說主題的突破口,簡單明了的形象更容易表現作者要傳達的內容。《飄》反其道而行之,努力描摹人性在生活中的本來面貌,在人物刻畫上成就了非主角的經典形象。
  • 《飄》:被誤讀的名著,我想要表達的是,絕對不止於愛情
    我想很多人都應該看過那經典的影片《亂世佳人》,這部影片的原型就是《飄》,那個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位置,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在當時完成這部小說,並且發布六個月,就發行了1000萬冊,而且每天的銷量達到了5萬冊。
  • 《飄》:那個撕窗簾當裙子,敢做敢為的斯嘉麗原型果然還是她!
    年少時,曾讀過《飄》,也看過《亂世佳人》的電影。閨蜜說:她愛上了白瑞德,我卻不知為何也為這部長篇小說感到著迷。後來,我卻不經意中常常想起這部小說,想到主人公斯嘉麗經歷各種事情之後,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而她的決策,她的選擇,也常常影響著我。
  • 寧波作家午歌的小說在保加利亞文學期刊發表 - 寧波晚報•數字...
    保加利亞期刊《火炬》對午歌及其小說的推薦。    「尊敬的午歌,你的短篇小說《江戶川的鋼琴課》剛剛被FAKEL(火炬)文學期刊發表在我的保加利亞語翻譯中。我非常喜歡你的故事,現在我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讀者欣賞你的作品了。」前天,寧波作家午歌收到一封從保加利亞發來的郵件,告知他的小說被該國文學期刊《火炬》翻譯並發表。
  • 華裔作家遊朝凱獲美國國家圖書獎小說獎,亞裔作家大放異彩
    當地時間11月18日,2020美國國家圖書獎揭曉最終結果。美籍華裔作家遊朝凱(Charles Yu)憑藉諷刺作品《唐人街內部》(Interior Chinatown)獲得了本屆美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小說獎。《唐人街內部》《唐人街內部》對好萊塢和亞裔美國人的刻板印象進行了諷喻。
  • 美國軍事作家假想「中美之戰」 作家希望小說起到警示作用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美國軍隊時報網站11月27日發表前美國軍官、作家戴維·普瓦耶上校的一篇題為《對華戰爭之我見》的文章,文章介紹了作者希望藉助小說警示中美兩國切勿發生戰爭。全文摘編如下:10年前,在中國加速崛起之際,我聯繫了其他幾位見多識廣的軍事小說作家,提出以「太平洋新衝突」為主題創作系列小說。我負責海上部分,他們負責陸上、空中和太空部分。我認為這樣的系列作品可能會起到警示作用,就像過去那樣,小說可以在危險來臨前發出警報。他們推辭說,這樣的敵對行動絕無可能發生。
  • 88年奧斯卡佳片多來自小說 但小說不是電影天然IP
    這得感謝義大利詩人、電影先驅者裡喬託·卡努杜,是他於1911年發表的一篇著名論著,在電影史上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藝術。   還有一門藝術,不需要名人名言的正名就擁有毋庸置疑的地位,那就是文學。有了人類文明史,就有了文學。來自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學作品《吉爾伽美史詩》,出現於公元前2000年。
  • 值得珍藏的那些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你知道幾個?
    值得珍藏的那些由小說改編的電影,你知道幾個?小說不僅可以以文字形式傳達它的魅力,還可以被改編為影片,帶我們領略不一樣的視覺衝擊。由經典小說改編大獲成功的電影數不勝數,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值得珍藏的改編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