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熟知範成大,大概是因為《四時田園雜興》這樣一本詩集,裡面的「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生動描寫了春天田園的一派生機,「晝出耕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寫的是鄉村生活趣事。不了解範成大生平的人或許會因為他的詩作,把他誤認為一個醉心山水的田園詩人。
其實縱觀範成大的一生也可謂是跌宕起伏,他生於南宋,註定要面對一個風雨飄搖的朝堂。他又是幸運的,得到當時的皇帝宋孝宗的賞識,做下了許多功績。尤其是出使金朝,不辱使命的歸國,讓人不住的稱讚。
宋孝宗算得上是南宋皇室之中最有血性的一位皇帝了,他在繼位之後就籌謀北伐。那個時候的南宋,偏安一隅,北方的大片土地被金朝佔領,其中包括北宋皇室的陵寢。宋孝宗有心修復這滿目瘡痍的江山,轟轟烈烈的北伐戰爭開始了。只是由於指揮失當,再加將領不合,這場戰爭失敗了。這場戰爭的失敗不僅打擊了宋孝宗的鬥志,朝堂之上的主戰派也被澆滅了熱情,主和派更是聞金兵而喪膽。在這種情況下,宋孝宗不得不和金朝籤訂「隆興和議」。
協議籤訂的倉促,其中關於遞交國書的禮儀還不規範,延續的是以前的屈辱的「紹興和議」的禮儀。宋孝宗不能接受這種有損天朝皇帝威嚴的做法,決定派人出使金國,更改這部分禮儀。而且祖宗皇陵還在金朝掠奪範圍之內,也需要金朝歸還,以保祖宗安息。只是他的這個決定在朝堂議論的時候,主和派的人嚇得厲害,有人以罷官相阻,有的人怕出使性命不保而拒不出行。在這種情況下,範成大臨危受命,決定出使金國。修改已籤訂的協議無疑是向金國挑釁,出使之人也是直接承受金國怒火之人。範成大雖明知此行危險,還是抱著必死之心毅然踏上出使之路。
到了燕山之後,範成大秘密寫好詳細接受國書禮儀的奏章,藏在身上。到了金朝國都,朝見金朝皇帝世宗,呈上國書,侃侃而談。在金朝君臣嘆服範成大的口才之際,他卻忽然跪下說,既然兩朝結為叔侄關係,但一部分禮儀還沒有定下來,我這裡有本上奏。說罷掏出提前藏好的奏章。金世宗大驚,說這哪是你逞強的地方?金朝群臣拿起手板就去擊打範成大,但他依然跪立在地,巋然不動。金世宗無奈,只好派人把他帶到住的地方,派使者監視他。範成大還是堅持跪立,希望金世宗能接受自己的奏章。
金朝太子見範成大油鹽不進,十分生氣,決定殺了他洩憤。卻被當朝的越王勸住了,越王說範成大素有才名,本朝文人崇拜他的不在少數,甚至學他的裝束,若是貿然殺了他怕會引起天下學子寒心,太子這才收手。最後金朝上下決定送範成大返回宋朝,範成大以他不懼生死的精神,全了宋朝的氣節。平安歸國後不久,金朝決定歸還欽宗梓宮,並允許遷回北宋先祖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