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冷知識:金槍魚曾是「豬都不吃」的下等魚,雞睪丸也能做刺身

2021-01-11 無齋公子曰

如果說在日料界有什麼人人皆知的美食,那金槍魚刺身一定能躋身Top 3之列。這種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的鱸形目鯖科魚類,一向以天價著稱。

據《朝日新聞》報導,2020年1月5日,在日本東京都豐州市場舉行的海鮮拍賣會上,一條重275公斤的青森·大間產金槍魚,以1億9320萬日元的價格成交,每公斤約合人民幣4.5萬元,一片金槍魚刺身下肚,幾百塊錢就沒了。

這個價格還不是最高的,1999年,一條278公斤的大間產金槍魚,曾以3億3360萬日元的天價成交,相當於人民幣兩千萬元。也就是說,光這麼一條金槍魚,就能換北京二環的一套豪宅!

不過,別看現在金槍魚被炒到天價,就像旅日美食作家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一書中告訴我們的那樣,早年間,金槍魚曾是日本人眼中最下等的魚類,甚至連豬都不吃。

原來,在過去沒有冰箱的時代,體重身長的金槍魚,無法置於水槽中流通,而且它的肉色殷紅如血,極易變質腐爛,對於吃慣了鮮魚的日本人來說,金槍魚自然不受待見了。

再者,雖然日本人也吃乾魚和鹹魚,但金槍魚風乾之後,其硬如石,難以下咽,至於鹹金槍魚更是味同嚼蠟,因此,金槍魚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都被日本漁民視為「下魚」,也就是最下等的魚,僅供窮人醃製食用。

到了江戶時期,醬油從中國傳入日本,日本人發明了把金槍魚塗上醬油的吃法,金槍魚刺身也開始面世。不過,由於金槍魚所含油脂較多,不受崇尚清淡飲食的日本人喜愛,金槍魚刺身一直被視作低端食材。

直到上世紀60年代,隨著冷藏技術的發展,日本漁民發現,金槍魚從零下30攝氏度的冷藏環境解凍後,口感竟然出人意料的鮮美,隨後,日本人又嘗試用膩滑的金槍魚刺身搭配著清淡的山葵、白蘿蔔絲一同食用,結果味道奇佳。

從此,金槍魚才鹹魚翻身,從豬嫌狗憎的低端食材,一躍成為日本刺身中的王者,從某種意義上說,金槍魚刺身就是日本料理的代表。

有趣的是,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中告訴我們,日本刺身絕不僅僅是指魚類,而是包括了很多動植物,凡是能被製成生魚片吃法的東西,都可以稱為刺身——照此看來,簡直是萬物皆可刺身!

萬景路在書中舉了幾個奇葩刺身的例子。比如,在日本被稱為「櫻肉」的馬肉,也是日本人酷愛的刺身品種。

為什麼日本人管馬肉叫做「櫻肉」呢?原來,當馬肉切開後,在空氣的氧化作用下,會變成近似於櫻花的顏色,由此得名「櫻肉」。

別看一匹馬身上有很多肉,但能用作刺身的部位並不多,最好吃的當屬像霜降牛肉一樣的雪紋馬肉。夾一筷霜降馬肉,蘸上佐食的薑末、蔥末和醬油後,放入口中細細咀嚼,那種既有嚼頭又散發著淡淡香氣的口感馬上就出來了,難怪日本人這麼愛吃「櫻肉」。

除了馬肉刺身,日本還有一種小眾刺身,那就是「白子」刺身。

日本人所說的「白子」,其實就是睪丸,常見的白子刺身多來自魚類,例如河豚、鱈魚、琵琶魚等的生殖腺。雖然部位略顯尷尬,但這些魚類的「白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因此被日本人視為「補身極品」。

不過,在《日本味道》這本書裡,萬景路告訴我們,在日本人常吃的雞肉刺身當中,也有「白子」刺身,也就是雞睪丸刺身。雖然中國人不大能接受,但入口即化、色澤鮮亮的雞白子,卻是日本老饕們口耳相傳的必點部位!

光滑細膩的雞白子一放進嘴巴裡,就會瞬間融化開來,如黃油般的香氣在口腔中迅速蔓延——難怪那些愛吃這一口的日本大叔們如此趨之若鶩呢!

當然啦,身為資深旅日美食作家,萬景路這本《日本味道》裡的有趣內容還有很多,可謂是包羅萬象,從魚蝦蟹雞牛馬,到米麵鹽日本酒,這本書簡直是一部別開生面的日料史。

萬景路在《日本味道》中告訴我們,除了人們熟知的刺身,日本還有一種「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本土美食,那就是納豆。

納豆的外觀實在不咋樣,看上去就是黃乎乎的發黴物,聞起來也是臭烘烘的,吃到嘴裡那種滑膩膩、黏稠稠的口感,更是和我們想像中的美食搭不上邊,用萬景路的話說,就是「色香味俱不全」。

但和臭豆腐、螺螄粉、榴槤等臭味食品一樣,恨它的人會恨到入骨,愛它的人也會愛到發狂。同時,納豆在日本人心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櫻桃小丸子的爸爸就說過:「不吃納豆是沒有志氣的象徵。」

納豆的做法類似中國的豆豉,在奈良時期由中國傳入日本,最初的食用者多為寺廟裡的僧人,而寺廟的廚房在日語裡叫做「納所」,所以這種食物被稱為「納豆」。納豆的做法並不複雜,傳統做法是用稻草包裹蒸熟的黃豆,利用稻草上自然的納豆芽孢桿菌,將黃豆進行發酵,就成了味道獨特的納豆。

日本人認為,把納豆攪拌好倒在米飯上,與米飯同食,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而各種納豆製成的食物,例如納豆味增湯、納豆餅、納豆烏龍麵、納豆炒飯等等,更是深受日本家庭喜愛的傳統美食。如果你有機會到日本最著名的納豆產地水戶市旅遊,還有機會吃到當地特色——納豆冰激凌。

日本人為何如此鍾愛納豆呢?

萬景路在《日本味道》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納豆是一種營養非常豐富的食物,經常食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根據日本醫學界的研究,納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2,不僅能改善老年人的骨質疏鬆,也非常有利於嬰幼兒的成長,因此,納豆被日本政府定為特定保健食品,鼓勵家長多給嬰幼兒食用納豆。

再者,納豆在腸道裡會分解出「吡啶二羧酸」,可以有效殺滅腸道細菌,經常食用納豆,對便秘、腸炎、腹瀉等亦有良好功效。

最近,日本科學家又在納豆中發現一種叫做「激酶」的物質,它可以分解毛細血管裡的血栓脂肪,從而增加面部光澤,改善皮膚彈性,讓人由內而外地容光煥發。因此,納豆現在已經成了日本女士鍾愛的美容佳品,在國內也有很多愛美的女孩爭相逐「臭」,追捧納豆。據說納豆菌還可以促進酒精分解,保護肝臟,所以男士食用納豆也是大有裨益的。

從刺身、櫻肉、納豆,到燒鳥、山葵、清酒,在一道道造型精美的猶如風景畫般的日料中,在杯光斛影的日本酒文化裡,以及在中日飲食文化的對比中,萬景路為我們展現出日本飲食真正的與眾不同之處,揭秘日本料理廣受世人追捧的奧秘。這也正是這本《日本味道》想傳達給我們的核心:

一茶一飯,斑駁光影,吃喝從來不簡單!

相關焦點

  • 在日本,七種常見刺身魚的知識,你有必要了解
    在日本,七種常見刺身魚的知識,你有必要了解 相比起其他的刺身,金槍魚的解凍過程很重要,由於肉質原因,若解凍不足則魚肉內有冰碴;若解凍過度,則過於綿軟,影響口感。優質的金槍魚顏色飽滿亮麗,白色筋絡規則且不明顯。
  • 還以為金槍魚是最頂級的刺身,縞鰺魚才是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
    還以為金槍魚是最頂級的刺身,縞鰺魚才是只有土豪才能吃得起一說起日本大家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日本的刺身美食,因為日本的刺身這種食物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有名的,一般人們來日本旅遊必然少不了要吃一頓刺身大宴。
  • 中產階級海鮮食用指南:日料刺身都有哪些魚?(上)
    每次在日料店裡吃飯,第一首選就是先來上一盤精緻組合的刺身料理。這種上菜快,又新鮮到可以直接白嘴兒入口的食物對於炎熱的夏天,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但無論是刺身還是壽司,菜單裡琳琅滿目最多見的還是以海魚為主,比如:三文魚,金槍魚。以及各種各樣我認不出來但是覺得真好吃的魚......那我就有疑問了。
  • 張若昀吃不胖的帥哥,天天吃肉都不胖,金槍魚塔塔看著很好吃
    文/阿宏張若昀吃不胖的帥哥,天天吃肉都不胖,金槍魚塔塔看著很好吃。可以說吃肉還能瘦,要看張若昀。這話可不是說說的,在大家眼裡張若昀就是吃不胖的帥哥。關鍵是天天還曬出美味,頓頓都離不開肉,這就讓人羨慕了。
  • 頂級魚類刺身大全
    魚味清甜,一點也不油膩,近腩位口感柔韌有嚼勁,愈嚼愈可以吃出魚鮮味。 ,但是在日本,沒什麼魚不可以做刺身。足夠新鮮的帶魚毫無腥味,肉質鮮嫩又不失韌性。有人甚至說帶魚刺身比金槍魚還好吃!至於有沒有誇張,有待各位美食家親身品嘗後再做評論了。
  • 【冷知識】愛吃魚生的日本人為什麼不吃鰻魚刺身?
    赴日旅遊近年不斷升溫,精緻而健康的日本飲食也吸引了許多中國食客。在這些美食文化的背後,其實隱藏著許多「冷知識」,你都了解嗎? 為什麼河豚刺身都切得很薄? 河豚刺身一般都切得很薄,魚肉近乎透明,透過刺身甚至能看到盤子的花紋。
  • 全世界的金槍魚都全了,你吃幾種?
    不管你吃過多少次,但當那條渾圓飽滿、渾身閃耀著神秘幽光的大魚被擺上料理臺時,你的心裡仍然會如小鹿亂撞一般怦怦直跳,這世界上有如此魅力的,恐怕也只有金槍魚了。這是一種被全世界的美食愛好者奉為至尊美食的魚類。1921年,海明威在西班牙西北海岸的威戈港看見一條大西洋藍鰭金槍魚從水中一躍而起,再落回水中,不禁感嘆道,如果誰能捕到這樣一條魚,必能「無愧於和古老的眾神同列」。
  • 都是金槍魚,為何魚罐頭和魚刺身價格相差巨大,你知道嗎?
    實際上在七十年代之前,特別是白人,基本上是不吃金槍魚的,他們是覺得這個魚不好吃,因為老外的這個吃法可能覺得這個金槍魚的味道並不好吃。但是之前他們釣金槍魚乾嘛呢?就是把金槍魚打碎了做罐頭,到了七零年代,日本人開始吃藍鰭以後呢同時日本料理風靡全世界以後,大家才發現原來藍鰭金槍或者金槍魚生著吃遠比熟著吃更好吃。到那個時候呢,其實藍金槍才逐漸的開始值錢,而這個值錢是誰值錢呢?
  • DLife悅界|萬葉推出全城獨一份的藍鰭金槍魚全魚宴,不僅沒吃過,聽都沒聽過!
    近期,萬葉賽特店更是推出了令人驚嘆的「藍鰭金槍魚全魚宴」。北京吃藍鰭金槍魚的歷史起源於萬葉的母公司四葉壽司。這也是萬葉藍鰭金槍魚全魚宴的創意源泉,旨在帶給北京食客們更豐富的藍鰭金槍魚體驗,而也是因為集團的採購優勢,才得以齊集這些稀少卻驚豔的不同部位。
  • 金槍魚(四) | 鮪魚周邊
    《詩經·周頌·潛》中曾寫到「有鱣有鮪,鰷鱨鰋鯉。」其中的「鮪」,就指白鱘。你可能要奇怪了,「鮪」應該是金槍魚啊,這個字可是經常出現在日本的金槍魚圖鑑上啊。「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文字相同,卻為何寓意不同?且聽一個小故事吧。日劇「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語」中,演繹了曾經的歷史故事,鮪字在中國古代確實是指白鱘一類的魚,後來漢字由遣唐使傳到了日本。
  • 賣鹽池灘羊的日料店,還有馬肉刺身,赤峰人...你敢吃嗎?
    ,口感更細膩,脂肪分布更加均勻而且現在灘羊的管理更加嚴格,每一隻羊都有自己的「身份證」,你吃到的每一口都能追溯到源頭灘羊可是「寧夏五寶」之一,50年以來,曾有全國十幾個省(自治區)引進灘羊品種,但都因生態條件不適而未能保持原有的品種特性,所以能吃到這一口羊肉也屬實不易 | 法式煎羊排 68
  • 頂級魚類刺身大全,你吃過三種算你厲害!
    一般來說,這種魚都是作為魚乾或者油炸食用的。各種罐頭、零食中經常見到的「丁香魚」,基本也是由「日本銀帶鯡」挑大梁。不過,雖然這種魚特別小,對吃特別執著的日本人也並沒有放棄拿這種魚來做刺身。歡迎加入廚影高級吃貨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選特別新鮮的大丁,一點點片出雪白透明的魚片,好幾十條銀帶鯡才能做出一盤刺身,美味真心來之不易。
  • 日本「刺身」除了魚,竟然還有這些,有一種你絕對想不到
    後來就知道了日本刺身。日本是個四周環海的島國,很多老百姓靠打漁為生,古代也沒那麼多講究,打上魚來在船上就直接吃了,那時候的日本漁民有些還是很野蠻的。後來慢慢就成了一種文化,魚的品種,刀的種類等等都在慢慢演變。以至於後來,刺身也不見得就是吃生魚片了,開始嘗試不同的食材。
  • 【分享】非金槍魚的金槍魚
    這是一個在刺身、壽司領域裡最受關注的一個家族。尤其是「本鮪」(2種藍鰭金槍魚)和「南鮪」(印度金槍魚),更是這個家族的佼佼者。而其它家族成員的人氣也並不低。其實,金槍魚也不是自古就被奉為魚中之王的,無論是西方,還是日本,在古代金槍魚都並不受歡迎,西方早期用捕獲的金槍魚製作貓糧,在日本直到天保末年(公元1840年左右),金槍魚還被視為最下等魚類。
  • 『雞仔刺身火鍋城』
    俗話說「南有燒鵝,北有烤鴨」『雞仔刺身火鍋』主要經營刺身、火鍋『雞仔刺身火鍋』皆因此店實在是三項全能的模範餐飲,服務佳、出品好、優雅的環境、特別的食材,怎能不介紹給吃貨們?金槍魚Toro指的是魚體之前腹段(即腩肉),含豐富的DHA;肉質鮮滑而帶有濃鬱的特有香味,如雪糕般入口即化,香味久久不散
  • 刺身海鮮料理第七彈
    伊勢龍蝦多產於日本千葉縣、三重縣,在這些地區幾乎所有的高級酒店都將伊勢龍蝦當做自己的招牌料理。另外,伊勢龍蝦還被指定為三重縣的縣魚。伊勢龍蝦體長通常在20~30釐米左右,少數甚至長達40釐米。大隻的伊勢龍蝦重量可達1千克上下。體型呈圓筒狀,全身被鎧甲般的暗紅色外殼覆蓋,堅厚多棘。
  • 雞、鴨、魚、豬的這些部位千萬不能吃?
    鴨脖雞脖有淋巴不能吃?吃脖子不等於吃淋巴。雞鴨等禽肉的體內是沒有成形的淋巴結的,有的只有起相同作用的淋巴集結體。雞翅尖,雞屁股有毒素?不能吃?不過打針之後藥物會迅速擴散到全身,所以吃雞翅尖是沒有影響的。而至於雞屁股,不太提倡吃,是因為雞屁股除了含有大量脂肪外,還含有腔上囊和尾脂腺,這兩種腺體不建議吃。
  • 什麼,金槍魚罐頭裡沒有金槍魚?
    而罐頭商家之所以敢如此魚目混珠,拿鰹魚冒充金槍魚,並不是借了誰的膽子,而是人家金槍魚本身就不是一種魚,而是一個大族群。金槍魚科包括金槍魚屬、鰹屬、鮪屬、舵鰹屬、狐鰹屬、裸狐鰹屬六個種屬,它們都擁有炮彈一樣的體型,金屬般的光澤,魚雷般的速度,故以上所有種屬都可以泛稱為「金槍魚」。
  • 【北海道豪華自助餐】吃海鮮刺身任吃,吃到飽!
    一講起去吃日本料理魚生刺身你有咩感覺
  • 吃金槍魚的有哪些好處?
    金槍魚是一種很受歡迎的鹹水魚,它種類繁多,遍布世界各地的海洋,例如藍鰭,黃鰭,子彈金槍魚等。金槍魚口味獨特,同時也和大部分魚類一樣,是人體必需營養素omega-3的強大來源,這一營養素對於心臟健康到皮膚健康,它似乎都有一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