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海鮮食用指南:日料刺身都有哪些魚?(上)

2021-01-19 騰訊網

每次在日料店裡吃飯,第一首選就是先來上一盤精緻組合的刺身料理。這種上菜快,又新鮮到可以直接白嘴兒入口的食物對於炎熱的夏天,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

但無論是刺身還是壽司,菜單裡琳琅滿目最多見的還是以海魚為主,比如:三文魚,金槍魚。

以及各種各樣我認不出來但是覺得真好吃的魚......

那我就有疑問了。我們平常吃日料裡都有啥魚?

今天我們就來剖析7種日料中的海魚:三文魚、金槍魚、鯛魚、鯖魚、鰤魚、鰹魚、帶魚......

01

三文魚

サーモン

肉色橙紅,脂肪肥厚的salmon

一提到刺身,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肉色橙紅、脂肪肥厚的三文魚

點擊播放 GIF 0.0M

三文魚又名鮭魚,主要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及北冰洋交界海域。每年秋季會跋涉三千公裡,逆流而上飛躍瀑布洄遊到出生河流繁衍生息。因而得名為Salmon(拉丁語中「上升」之意)。

前些年蔡瀾老先生一則「日本人不吃三文魚論」其實早在80年代就已經結束。而當世界各地的海鮭被廣泛進口後,這種食用安全無蟲無害的三文魚便被搬上飯桌。

點擊播放 GIF 0.0M

世界上產出的三文魚算得上頂呱呱的棒的四個國家分別是:挪威、智利、丹麥、紐西蘭。

眾所周知的「冰海之皇」指的就是挪威三文魚

挪威三文魚有著溫潤粉嫩的色澤,口感上油脂含量極其豐富。但有意思的時,挪威三文魚最好的吃法是「」!沒錯,就是涮火鍋一樣,然後蘸鹽吃。這種傳統的挪威吃法對於吃貨來說不妨一試。

點擊播放 GIF 0.0M

而在多數日料店中使用的都是智利三文魚。這種三文魚算得上「平價中的戰鬥機」,不僅物美好吃,價格又容易被大眾接受。

另外兩類三文魚可能是我們平日不多見的種類,其中一種是來自丹麥法羅群島的三文魚。

由於地處丹麥大西洋沿岸,遠離工業環境的同時,三文魚完全保持野生養殖狀態。因此肉質最為健康,肉筋少且嫩,油脂高而不膩。

吃的時候建議配合沙拉食,陪著原始蔬菜的清香更能凸顯食材原始的風味兒!

而最後一種就是所謂「帝王鮭」的產地紐西蘭三文魚。這種堪稱三文魚世界中的愛馬仕,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夠可望又可及的。

想要吃不但要提前預定而且儲藏溫度要始終保持在0-4度才會儘可能不流失三文魚肉中的完美口味!這種高級貨就直接白嘴入口啥也不蘸最好。

皮下脂肪明顯的差異,帝王鮭更勝一籌

如果讓我這種連紅燒肉都去瘦撿肥吃的人來選擇,無論是哪來的「鬼魅魍魎」,當然首選的是標價最貴的三文魚肚腩啦

這塊在魚身佔比小,油脂極其豐富的「上脂」算的上整條魚最為上等的肉質地帶。

02

金槍魚

マグロ

頂級刺身裡的王中之王

這種快被日本人吃成瀕危動物的魚類,就是那塊鋪在壽司醋米上肉質鮮紅的金槍魚

而在金槍魚系中,身份也被分為三六九等且價格不一。一般來說:藍鰭金槍魚=南方藍鰭金槍魚>大目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長鰭金槍魚

而在日料店中最常吃到且價格最為大眾所接受的就是大目金槍魚。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賀涵為唐晶花上幾萬塊買上一塊金槍魚並非胡編亂造。

作為日料中最金貴的海魚之一,在日本的築底市場,金槍魚的拍賣價格每年都在刷出新高。

一條頂級藍鰭金槍魚甚至能達到900萬人民幣的天價,這麼算下來,一口就能吃出幾百大洋!

金槍魚肌肉中大量的肌紅素賦予其與眾不同的暗紅色調和香氣十足的肉味兒。

而在被捕撈上岸後,不但會被迅速敲斷魚脊使其死亡,防止因過度掙扎而導致的肉質變化,還會放置2-3天的進行排酸,讓魚肉發揮到極致鮮美。

正是這種種的細微處理,金槍魚的價格才會如此高昂。那到底魚身上哪個部位最好吃呢?

和其他魚類一樣,金槍魚最為肥美的部分是魚腹的前中段,脂肪含量高達50%以上,價格也是最貴的。這塊上等的「大肥」口感十分肥潤,是頂級刺身材料中的佼佼者!

上為霜降:細緻入微的如霜紋理

下為蛇腹:脂肪層與粉色魚肉層層堆疊而成

而如果更喜歡瘦肉含量高,口感上既不失大肥的肥嫩又融合赤身的微酸,那麼中肥就再好不過了。

至於赤身之中,靠近脊背最好的部位稱為天身,這裡的魚肉類似牛肉裡脊的滋味,是赤身中最好的部位 。

不同於大肥的原汁入口,赤身可以醃漬、熟成或灼燒等多種料理手法。

點擊播放 GIF 0.0M

9月的金槍魚剛剛生產完畢,筋疲力盡,口感不怎麼好。10月份香氣日漸豐盈,11月份肉脂含量不斷提高,到了12月,便是最佳賞味時節了!

03

鯛魚

タイ

櫻花下的粉紅女郎

日本人對於鯛魚的熱愛甚至都能在鯛魚燒這種小點心中一探究竟。在江戶川時代的日本,鯛魚就被視上等的食材供武士家食用。

而在種類繁多的鯛魚之中,那身付有櫻花紅的紅鯛最受歡迎,因為便宜,性價比又很高。

這種通體嫣紅的魚在日本人的眼裡視為吉祥的象徵。每逢過節,祝壽或是婚假喜事中不乏他的身影出現。

有人會說了,鯛魚裡最好的不應該是黑鯛麼?你說對了

黑鯛又名黑加吉魚,作為高級魚生食材,外形帥氣適合全身擺盤,而口感上肉質非常鮮甜。與一般的紅鯛相比味道和價格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點擊播放 GIF 0.0M

春季和秋季是吃鯛魚的最好時間。

當櫻花爛漫之時,鯛被稱之為「櫻鯛」,剛剛長成的魚兒肉質十分鮮嫩。而秋天捕獲的鯛又被稱為「紅葉鯛」,此時早已生兒育女出完月子的鯛魚風味兒徒增了一番肥美成熟的味道。

作為這種這種口感鮮爽的代名詞,鯛魚刺身無需去追究部位,畢竟它是一整條都可以伴酒下肚的!

相比肉質來說,鯛魚刺身的吃法很是有趣。

普通的鯛魚刺身講究兩種刀切手法。平切刀法刺身斷面光滑,醬油會隨著紋理深入,整條魚肉雪白無暇。

削薄刀法斷面較為粗糙,醬油會沾滿魚肉。對吃貨來說,對食材苛責到處理方式的考究也會對其本身鮮美與否有很大的影響。

鯛魚的另一種吃法叫做松皮刺身。用開水燙過表皮後瞬間軟化再放入冷水中急速冷卻,帶皮切成兩片連一起的刺身,相對來說,嚼勁十足。

而在正宗的日本鄉土料理中,鯛魚刺身甚至會被放在米飯裡配著醬油、生雞蛋、香蔥和芝麻同吃。這種吃法和三文魚親子丼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04

鯖魚[qīngyú]

サバ

腥味極重的魚物料理

鯖魚,又名青花魚。作為一種海魚刺身,卻很難實現「現殺現吃」。冬季食鯖,才是最為明智之舉,此時的鯖魚肉質最為肥美鮮嫩。

這塊青皮紅肉的魚體表面,波光粼粼泛著一層油脂附著的光芒

因其出水即腐的一種特性再加之腥味極重,因此只有在沿海附近的集市上才會出現即食鯖魚刺身的可能。

而常見日料中我們所吃到的刺身多為醋漬或鹽漬料理。在這種處理之後,既保留住原有肉質鮮嫩,又去除了多餘的腥臭口感,鯖魚肉身的鮮美度得到了十分驚豔的提高。

如果想要吃到豐富的鯖魚的油脂,鹽烤或香煎都是不錯之選。

點擊播放 GIF 0.0M

在日本京都一帶,鯖魚西京燒非常受主婦歡迎。用白味增、清酒、砂糖等調味料醃漬鯖魚後再燒烤。白味增的清甜更帶動了與肉本身的鮮美,這種屬於偏甜口人的最愛。

而在日本北海道地區,更多的是採用當地漁民發明的一夜幹方式進行料理。將鮮魚剖開,魚內臟全部掏空後放入與海水濃度相近的鹽水中浸泡,最後風乾一夜,在進行燒烤。

食用前擠丁點檸檬汁再搭配蘿蔔泥食用,有助於降低油膩感和腥味。

05

鰤魚[shī yú]

ブリ

能衝擊靈魂的食材

黑色的眼影和身體上那條貫穿頭尾的黃色帶子讓所有第一次見到鰤魚的人對他過目不忘。

成年鰤魚的體長大小決定這一塊魚肉價值和價格的高低與否。

80cm以上的成魚名為,魚腹部位是最為肥嫩的地方,口感堪比金槍魚的大肥!

體長一米左右的鰤魚名為平政,味道算得上幾乎完美的狀態。此時的脂肪含量豐富,肉質鮮嫩,口感吃起來最為濃鬱飽滿。

而體長達到2米左右被稱為間八,這種鰤魚只有在秋季最為鮮美。因為魚本身不容易加工,因此極其考驗師傅刀工。

以上三種鰤魚算的上高級壽司食材裡的前三,吃上一塊脂膏豐腴,美到心裡。

點擊播放 GIF 0.0M

但,能讓一家鰤魚料理店最為耀眼奪目的還是因為店裡有「冰見寒鰤魚」的售賣!11月到1月捕撈的寒鰤味道鮮美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這群跋山涉水洄遊產卵的寒鰤魚穿過極度嚴寒的冰見海岸,魚肉與脂肪達到了最好狀態,而物以稀為貴,因此價格也是極高。

鰤魚最為肥嫩的地方當屬脂肪含量最高魚腩部分,但相較於金槍魚來說,肉質和油脂香味兒上更為清爽可口。

06

鰹魚

かつお

默默無聞的和食基礎

鰹魚比起金槍魚和鯛魚,既不霸氣也不風光。這條默默無聞的魚,卻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成為日本和食的料理基礎。

如果在魚類家族中硬拔大個兒的話,外表相近又會被淹死的毛病和金槍魚拉的上遠房親戚的關係。從體型來說,鰹魚算是金槍魚中體型最小的那種。但口感卻天差地別。

鰹魚本身肉質相對鬆散,處理起來並不太容易。一般都會對外皮進行微烤處理作為刺身入口。而在8月最肥的季節也會以生魚片的形式直接上桌。但一定要小心此時最為肥美的腹部很容易感染寄生蟲哦~

對於鰹魚這種春秋兩季洄遊的魚類,春季被打撈上岸的「初鰹」相對秋季洄遊時被捕的「秋鰹」口感上更為清爽。而如果追求濃鬱脂肪的,可以選擇熟透了的秋鰹。

比起魚肉本身,鰹魚的加工品鰹節卻更為出名。鰹節、昆布、醬油、味噌、味醂是日本料理的味覺基礎

鰹節的製作工序繁雜,去掉頭、鰭、腹部脂肪多的部分,剔骨後分成三節進行加工處理。一條大的鰹魚可以產出兩個背節,兩個腹節。而小的只能產出一個龜節

如果想要購置鰹魚,一定要關注鰹魚肚子上那條難以掩飾的「妊娠紋」。鰹魚只有在極度興奮的時候才會在肚皮留褶。當然,如果紋路變淡有斷連甚至模糊消退的時候,那麼就說明這條靚仔死得太久了!

07

帶魚

タチウオ

我們都該跟這條魚說句「對不起」

這條長相猙獰,呲牙咧嘴深海怪魚通常都會出現在我們過年過節的家庭飯桌上,以一種滿身金黃酥脆的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

點擊播放 GIF 0.0M

這就是東北人家家都再了解不過的凍魚之王「帶魚」。

每到年末,父母總會從單位拿回來成箱的刀魚,煎炒油炸悶都吃不完的量還會在親戚客氣的拜年中送出兩盒。但其實,這條刀魚真正高級的吃法其實是刺身!

帶魚刺身是一種講究時間的美食。只有在剛出海5個小時以內才能被處理成刺身上桌食用。

能在高強度大規模的打撈作業中尋找到一條滿身附著「銀脂」的活帶魚做成刺身,實屬不易。估計在整個北京城內也很難找到一家能吃到這種高級食材!

帶魚晶瑩剔透的身體不但沒有腥味而且十分有嚼勁。從沒有想過吃了這麼多年的炸帶魚原來肉質本身的味道能夠好到如此地步,真的著實為這種被埋沒的食材打抱不平一把!

如果比起以上幾種大魚來說,對於時間緊要求高的處理方式,帶魚刺身算得上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正直盛夏,又快到了吃鰹魚的季節。

即使這些魚材都不乏在日料店裡長期供應,但作為東北人的我還是真想嘗嘗帶魚的滋味。

畢竟我還欠他一句對不起!

點擊播放 GIF 0.0M

敬請期待日料常吃魚類辨識指南下篇~

相關焦點

  • 刺身海鮮料理第七彈
    母雪蟹個頭雖小,卻大有內涵,滿肚子的蟹子蟹黃!將蟹肉蟹子分別剔出整齊的擺回蟹殼,只需沾上蟹味增和蟹醋就可以盡情享用這美味佳餚啦!後味甘甜,有層次,這是一道很有檔次的開胃菜。特上海鮮丼在米飯上蓋上海鮮刺身的料理。食材: 白飯, 金槍魚, 紅甘鰺, 幼鰤魚, 章魚, 烏賊, 蝦,海膽, 鮭魚卵等等。
  • 在日本,七種常見刺身魚的知識,你有必要了解
    日本料理中常將刺身作為第一道菜,因為很多日本廚師們認為應該在品嘗其它菜餚之前食用它,避免其它的味道影響刺身的口感。 本期整理了七種可作為刺身的魚的特性與處理方法,有常見的也有少見的品種,與大家分享。 金槍魚
  • 挪威一項研究顯示,年幼人群日常食用海鮮量不符國家飲食指南
    來自seafood.no 12月7日消息,據挪威海產委員會(Norwegian Seafood Council)稱,一項來自挪威的新研究發現,根據國家飲食指南,在針對8-19歲年齡區間段人群的研究中,結果顯示多達80%的調查對象目前沒有按照國家營養指南的建議食用足夠的魚,即每周要食用
  • 當三文魚成為「眾矢之的」 合肥的日料店現狀如何?
    本來周末店裡都需要排隊叫號取餐,現在人流量卻大減。」6月23日,合肥政務區銀泰城某日料店商戶服務員這樣告訴記者。一周前,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負責人稱,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這一消息瞬間讓三文魚成為「眾矢之的」,以三文魚刺身等生食為主打菜品的日料店受到衝擊。如今合肥的日料店現在還好嗎?
  • 日料冷知識:金槍魚曾是「豬都不吃」的下等魚,雞睪丸也能做刺身
    如果說在日料界有什麼人人皆知的美食,那金槍魚刺身一定能躋身Top 3之列。這種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與大西洋中部的鱸形目鯖科魚類,一向以天價著稱。據《朝日新聞》報導,2020年1月5日,在日本東京都豐州市場舉行的海鮮拍賣會上,一條重275公斤的青森·大間產金槍魚,以1億9320萬日元的價格成交,每公斤約合人民幣4.5萬元,一片金槍魚刺身下肚,幾百塊錢就沒了。這個價格還不是最高的,1999年,一條278公斤的大間產金槍魚,曾以3億3360萬日元的天價成交,相當於人民幣兩千萬元。
  • 日本「刺身」除了魚,竟然還有這些,有一種你絕對想不到
    後來就知道了日本刺身。日本是個四周環海的島國,很多老百姓靠打漁為生,古代也沒那麼多講究,打上魚來在船上就直接吃了,那時候的日本漁民有些還是很野蠻的。後來慢慢就成了一種文化,魚的品種,刀的種類等等都在慢慢演變。以至於後來,刺身也不見得就是吃生魚片了,開始嘗試不同的食材。
  • 頂級魚類刺身大全
    由於魚類在刺身中所佔的比重最大,所以被稱為生魚片,又稱魚生,古稱魚膾、膾或鱠。雖然說刺身是在日本被發揚光大,在實際上它是起源於中國。早在周朝就已有吃生魚片(魚膾)的記載,唐代更是食用生魚片的高峰期,有不少詩詞反映魚膾的流行程度。關於這一點,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在欣賞日式美食的同時,也千萬不要忘記。
  • 頂級魚類刺身大全,你吃過三種算你厲害!
    小型魚類,體側中部有一條漂亮的銀白色亮帶。一般來說,這種魚都是作為魚乾或者油炸食用的。各種罐頭、零食中經常見到的「丁香魚」,基本也是由「日本銀帶鯡」挑大梁。不過,雖然這種魚特別小,對吃特別執著的日本人也並沒有放棄拿這種魚來做刺身。歡迎加入廚影高級吃貨群,暢談美味,享受人生!選特別新鮮的大丁,一點點片出雪白透明的魚片,好幾十條銀帶鯡才能做出一盤刺身,美味真心來之不易。
  • 魔都資深老饕認證日料,獨①份海膽飯、頭一次見の刺身級秋刀魚……讓幸福感在舌尖跳躍!
    對於魔都懂日料的老饕們來說,鮨鮮肯定是再熟悉不過。去年10月,鮨鮮兩店齊開(美羅城店、虹橋南豐城店),各家店都深受顧客喜愛!一端上桌,小編就被這誘人的金黃色澤驚豔到,只有精選當季海膽才有如此爆滿色澤。滿滿一層的新鮮海膽,鋪在熱騰騰的米飯上,十分大手筆!
  • 坐擁私人沙灘的涵碧樓和樂日餐廳,從日本港口到餐桌刺身不足24小時
    >丨無菜單 全手作丨丨涵碧樓和樂日餐廳盛大開幕 丨 青島鳳凰島度假區的海岸線上,擁有長平、細膩的連綿沙灘,除了廣為人知的金沙灘之外,有一自然、寧靜的特別之處,便是涵碧樓私屬北沙灘。當初酒店為了最佳的建築視野,不惜把一整座樓都建在了沙灘上,如今才有了和樂餐廳「推門便是沙灘」的絕佳體驗。
  • 不是所有刺身都是生的,比如北極貝......
    「北寄貝」則屬於商品名,這種叫法源自於北海道方言阿伊努語裡的「ポキセイ」一詞,有「更靠近北域」的含義,對應漢字就是「北寄」二字。北極貝比北寄貝更常見,通常以「熟凍」的形式出現,活北極貝的貝足為「淡紫紅色」,烹熟後為豔麗的「亮紅色」。
  • 壽司,刺身,そば……這些食物的單詞都是怎麼來的
    講日料當然要從壽司開始。すし的語源來自「すっぱい」這個形容詞的終止形「酸し」,表達酸酸的意思。すし的漢字可以寫作鮨、鮓、壽し,其中的「鮓」原表示用鹽、酒糟醃製的魚或發酵後的飯混合魚肉保存食用的意思,也就是最接近「すし」意義的漢字。現代廣泛使用的「壽司」二字是從江戶末期才開始流行的,這是因為當時的人們喜歡在祝壽時贈送すし,即「壽を司る(つかさどる)」,所以逐漸將すし的漢字由鮨和鮓轉變成了壽司。
  • 日式火鍋做法,日式火鍋底料有哪些
    日式火鍋清淡鮮甜,美味可口,在日本本土及韓國等地都十分受歡迎,有著很多的吃貨粉絲。當然,愛下廚的小夥伴也想知道日式火鍋做法。那麼,日本火鍋做法有哪些?需要怎麼烹飪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火鍋製作方法吧。
  • CALLBOX海鮮餐廳魔都新晉寵兒!吃貨指南來啦!海洋溫暖主題...
    CALLBOX海鮮餐廳魔都新晉寵兒!吃貨指南來啦!海洋溫暖主題餐廳!高級刺身拼盤!辣味魚皮上線!138元雙人套餐!不如親臨現場的真實體驗讓人仿若置身於東京的海鮮餐廳!日料餐廳雖多但如此特別的非Callbox海鮮餐廳不可!
  • 記者探訪濟南三文魚銷售情況 多數超市已停售 部分日料店仍在售
    13日下午,新時報記者探訪了濟南海鮮市場和各大超市及日料店,發現大多數超市已停止售賣三文魚,但仍有日料店在售生鮮三文魚。  超市和市場大多數已停售三文魚  13日下午,新時報記者來到位於槐蔭區的麥德龍超市。在水產類區探訪發現,生鮮三文魚已停止售賣。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銷售的生鮮三文魚已臨時下架。「上午剛剛接受有關部門抽檢,再次上架的具體時間待定。」
  • 倚在灕江邊的日式小屋,藏著全世界第①醜的魚、頂級刺身和手握壽司...
    最近灕江邊上多了「一條魚」 是一家日料專門店 ▼小黑板上寫著供應的菜品,每天都不一樣,每次來都有驚喜。在這兒要告別「寡淡無味」的芥末,現磨的山葵泥才是餐桌的標配, 抹在刺身上再蘸一蘸醬油,入口多了一絲溫柔,但滋味不減。
  • 這在日料菜單上都是些什麼魚?
    想必大家都應該聽說過「紅鯉魚與綠鯉魚與魚」,這是非常難讀的一個繞口令。那各位有聽說過「鰹鯔鮭鰯鱸鰤鯛鯖鰆」嗎?是不是這些字眼意外地眼熟,想起來了嗎?對的這些字都出現在我們國內各個日料店的菜單上,字也不會讀,連魚長什麼樣都不知道吧,尤其是第一次進日料店的時候,吃了魚都不知道這魚叫什麼名字,一臉「黑人問號」。
  • 日料頂級魚類刺身大賞
    平政(Hiramasa):體長達1m以上,身體油脂豐富,味道濃鬱,口感豐腴肥美,可以稱為頂級的食用魚,一切都達到了最完美的平衡。平政的捕獲量極少,所以在日料店如果湊巧碰到有貨,一定不要錯過。間八(Kanpachi):體長達2m以上的大型鰤魚,最好食用季節是初秋,它的魚腩部位非常肥美,口感相當濃鬱香醇。除了以上三種,冬季的寒鰤也不可不提。
  • 濱江這家日料放題界霸主,首推「刺身打邊爐」,更有150+輕奢料理...
    在杭州說到日料放題,就不得不提到竹哩。2016年開業之初就名聲大噪一座難求,甚至引領了杭州日料放題的「新潮流」。放題(ほうだい)是一個形容詞,意為「自由的,不受限制的」。是香港人直譯的外來語,就是自助的意思,但和傳統自助餐又有區別。
  • 日本料理都是以魚為主,你知道好吃的7種刺身魚類嗎?
    冬季是虎河豚最美味的季節,尤其是12月至2月的河豚,由於即將進入產卵期,其肉色之晶瑩、肉質之鮮美都達到了極致。鮪,亦稱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藍鰭金槍魚。藍鰭金槍魚包括太平洋、大西洋、 南方藍鰭金槍魚三種。在日本捕撈到的野生藍鰭金槍魚屬於太平洋藍鰭金槍魚,最受日本的料理人和食客推崇。認為它油脂豐富,肉質鮮美細膩,口感清爽且有回甘,生食口感極佳,是製作刺身和壽司的頂級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