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大伙兒就願意吃火鍋。但是最近有一位熱心觀眾說,自己買的火鍋底料有點不對勁,煮了很久也不融化,而且出現了很多的嘌呤油脂,是添加劑的緣故還是正常現象?
天視都市頻道《消費者》欄目帶大家一探究竟!
火鍋底料久煮不融化
經過調查,一些廉價的火鍋底料,為了謀取很多利潤,就減少成本,用其它東西來替代昂貴的牛油。通常用來替代牛油的是石蠟,石蠟的價格很便宜,但和牛油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比如牛油的硬度較軟,而且比較潤滑,而且在體溫下也會融化變軟。而石蠟的熔點高,50℃以上才會融化,所以購買時可以用手握一會兒,如果不融化,說明是石蠟做的。
記者走訪了正規火鍋底料的加工廠,正宗的火鍋底料應該選擇牛油作為原料,加入豆瓣醬、豆豉、花椒、辣椒和十多種香料炒制而成,厚重的牛油香氣,麻辣味十足,久煮不糊湯。牛油火鍋底料在煮食材的過程中,能夠為湯底和食材增加香味。牛油火鍋底料平時呈凝固狀態,高溫加熱之後融化。
如何確定火鍋底料的好壞?
1、正宗火鍋底料首先是能夠有足夠的手感,在手感上是不會特別硬的,如果是很硬的,掰不動的,很有可能是添加石蠟,火鍋紅油一般在吃火鍋的時候是很快就能夠融化的,但是石蠟的融化速度是很慢的,所以石蠟的火鍋是很明顯的。
2、等待鍋裡面的湯底煮沸以後才會煮東西,這個時候是能夠鑑別底料是不是新鮮的,注意觀察了底料的狀態,有沒有小泡沫產生,湯底在燒開以後是不會產生很多的小泡沫,那麼肯定是會有一定的影響,底料很有可能是會有問題的,一般情況下,新鮮的底料是不會產生這樣的情況的。還有就是,火鍋店專用底料在燒開以後不要著急去直接的煮食物,用勺子去撈一下,看湯底的清澈度,這樣就能判斷火鍋底料的最終的情況。
3、火鍋在端上來以後要去聞味道,很香的底料也是要提防的,根據火鍋的經驗,在熬製的時候,材料都是自然的散發出來香味的,越煮越香,剛剛上來就香氣四溢的火鍋底料還是要去注意的,是不是在進行製作的時候添加了增香劑。
4、火鍋底料一般好壞是能夠在湯底燒開以後就看得出來的,是否有泡沫,是否正常的翻騰等等,這些都是火鍋中的細節問題,還有就是在火鍋店,吃火鍋的時候,燒開的火鍋鍋底先不要下菜,等待鍋底明確之後再去下菜,才能夠保證味道。
如何健康的吃火鍋
嘗試清淡的鍋底
推薦大家嘗試更清淡的鍋底,其實海鮮和菌菇煮出來的湯本身就已經足夠清甜。而牛油火鍋中的厚油自然是不利於心血管健康,而爽口的酸菜鍋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也不低,不建議經常吃。
肉湯不要喝
用湯煮過的肉,營養大部分都還在肉裡,而傳說中很有營養的肉湯,裡面全是脂肪、亞硝酸鹽和嘌呤。原湯「化」不了原食,從健康角度不建議喝肉湯。如果執迷於喝湯,最好在鍋剛燒開、還沒下肉和豆製品的時候喝,這時湯裡的嘌呤比較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尤其注意不要喝湯,更不要喝酒,酒精會抑制尿酸的排出,可能會誘發痛風。
調整煮食順序
大多數人吃火鍋可能會一上來就先涮肉,等吃膩了想起來再加點菜,最後涮澱粉類的食材,這樣一不小心就吃了很多肉而吃不下別的東西。涮火鍋常見的肉丸、肥羊、肥牛的脂肪含量都非常高,吃了太多容易使人發胖,而且過多的蛋白質對於一些人來說也不好消化。
其實可以換一換煮食順序,先放點藻類、豆製品、蔬菜、薯穀類,膳食纖維和植物蛋白可以延緩糖分的吸收,先吃點薯穀類墊肚子也可以幫你控制肉的攝入量。另外需要提醒,四季豆或者鮮黃花菜一類的菜一定要充分加熱熟透,否則會有中毒的風險。
注意原料安全性
如果在外就餐,可能還要考慮一下食品安全風險。不乏有黑心商家用辣味來掩蓋食材的不新鮮。有個別商家會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來做火鍋底料,包括罌粟殼、罌粟粉、工業石蠟等等。
飲料合理搭配
至於吃火鍋時候搭配的飲料,原則上是選擇低糖的飲品,一般的茶水就已可以。除了前面提到的避免喝酒之外,碳酸飲料也會增加代謝負擔,如果想要解油膩的話,可以搭配一些新鮮清甜的完整水果。
來源:天視i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