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安哈特大學包浩斯學院

2021-03-05 發現德國


包浩斯與德紹

1925年至1932年,包浩斯在德紹迎來了自己的鼎盛時期。現存世界各地的絕大多數包浩斯建築都是在這一時期在德紹的包浩斯校舍內被設計完成的,並成為20世紀的標誌性建築。

(更多信息請參考:百年包浩斯 Bauhaus

以當時的包浩斯校舍為基礎,這片土地上現在矗立著德國安哈特大學的德紹校區。

校區地圖

在這張地圖上,小編用包浩斯的logo和紅色箭頭標註了一個建築。這棟建築就是網絡上最常見的包浩斯建築之一:Dessau Bauhaus。

文獻照片

這棟建築使用了大片玻璃立面和曲折的校舍增加採光面積,各種構造的靈活運用,各立面皆有獨自造形特色的律動感,校舍簡潔卻又整合多功能,表現了嶄新的建築空間觀念,成為格羅皮烏斯不朽的「建築宣言」。雖然具有一定的博物館性質,但這裡距離真正的包浩斯博物館仍有1.8公裡的步行距離。

包浩斯博物館

Bauhaus Museum Dessau

現在,德國安哈特大學的建築和設計學院就設立在德紹校區,並在德國建築專業的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常被稱為包浩斯學院。

德國安哈特大學德紹校區包浩斯圖書館

Bibliotheken am Bauhaus

食堂Mensa


【發現德國】攜手【安聯保險集團】開通快捷保險平臺,

購買「申根之王」等多款優質產品,開啟無憂假期!

2018年德國米其林3星餐廳(全)

德國葡萄種植區(全)

德國TU9大學聯盟(全)

德國U15大學聯盟(全)

德國製造 Made in Germany

推薦閱讀:

關於包浩斯的8個誤會

積跬步以至千裡

相關焦點

  • 德國 | 魏瑪包浩斯大學(包浩斯設計學院)
    -  魏瑪包浩斯大學(包浩斯設計學院)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申請難度:4.5優勢專業:建築設計、造型藝術、媒體院校地址:德國魏瑪市            包浩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國魏瑪市的 「公立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
  • 「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蓉啟幕
    遊客觀看展覽昨日,「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許燎源現代藝術設計博物館拉開序幕。作為「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收官之作,此次展覽將持續一個月。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錦江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成都總領事魯悟剛、市政府外辦相關負責人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蓉啟幕,免費向公眾開放
    11月27日,「2020成都·歐洲文化季」收官之作「紀念包浩斯—德國藝術與設計學院系列展」在許燎源現代藝術設計博物館拉開序幕。德國、荷蘭、新加坡、以色列、瑞士、波蘭、韓國、奧地利等8個國家駐蓉總領事及領館官員代表、在蓉德國友人、在蓉高校及藝術家代表等70餘位嘉賓參加開幕式。1919年,包浩斯學校在德國誕生,歷經魏瑪、德紹、柏林三址,於1933年關閉,2019年正值它的百年紀念。
  • 提到德國,「包浩斯」到底是「誰」?
    如果你對家裝或是現代建築風格有所涉獵,或是對德國現代藝術流派感興趣,那你應該有聽過「包浩斯」這個「名字」,因為包浩斯幾乎是德國近一個世紀以來在設計藝術方面的代名詞。很多人乍聽包浩斯,會直覺性地將它認作是一位德國建築大佬,但其實包浩斯並非一個人,而是一家於1919年在德國魏瑪成立的設計學院。
  • 包浩斯大學等你來!
    在包浩斯大學學習的每天記錄 》2019年8月剩餘1名名額 《包浩斯大學設計精英國際班》2019年9月剩餘7名名額 《日本千葉大學設計工藝與文化創造精英班》2019年9月限額15人 《法國高端軟裝與巴黎高端樣板間學習》2019年9月限額8人(導師帶隊) 《德國施工工藝與設計考察班》2019
  • 德國魏瑪開啟包浩斯100周年慶典
    但魏瑪的出名遠不止於此,它還是對現代藝術與設計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包浩斯運動的發源地。今年,包浩斯迎來了100周年的紀念。1919年,德國建築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在魏瑪開辦了一所培養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新式綜合性工藝美術學院——包浩斯學校。雖然該校此後遭納粹查封、僅存世短短14年就被迫解散,但其理論和學說定義了一個從傳統轉型到現代的新紀元,成為世界現代主義建築和設計的一大重要標誌。
  • 包浩斯百年回首:柏林與德國各地,現代主義依舊蓬勃
    包浩斯學院(Bauhaus)是德國1919年成立的一所綜合建築、設計、手工藝、繪畫、雕刻等為一體的設計學院,是當時眾多具有革命思想先鋒者的聚集地。包浩斯的思想和美學趣味影響著一代人。2019年,隨著德國慶祝包浩斯一百周年,德國政府將在包浩斯學校曾經所在地魏瑪和德紹開設新的博物館。
  • BWM—世界包浩斯設計大賽:前40名奪金
    三、大賽背景2019年是包浩斯大學成立100周年,包浩斯大學(Bauhaus University)於1919年在德國的魏瑪成立,是現代主義設計教育的發源地。為紀念包浩斯(Bauhaus)誕生100周年,促進設計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創新,提升中國設計的品牌影響力,中國建築裝飾協會聯合包浩斯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德國新包浩斯設計精英大師協會,於2019年3月-10月共同舉辦「世界包浩斯設計大賽」活動。本活動為包浩斯大學百年校慶重要活動之一。
  • 「理想國」包浩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談到包浩斯,即便你不是建築設計從業者,也不會對它感到陌生,實際上包浩斯是一所學校,1919年由德國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創建,遺憾的是這所學校僅存在了14年便被迫關閉,不過包浩斯解體後卻影響了未來100年的設計風潮。「包浩斯」有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
  • 包浩斯是什麼
    包浩斯是一所設計學校,成立於二戰後的德國。名字本身的意義是「house of building」。它的建立者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立志在設計和教育方面要和過去的習俗一刀兩斷。他僱用有才華的教師來授課,然後這些教師會挑選出他們的得意門生來執教。目的是用符合機器時代的簡潔風格取代維多利亞時代的設計風格。
  • 《設計》專訪|宗明明:超越包浩斯—探索未來
    雷曼教授(Prof.Klaus Lehmann)曾經講到,「包浩斯並非奇蹟,也非偶然產生及發展,在他工作的德國斯圖加特國立藝術學院中,有一位傑出的教員阿道夫.赫爾策爾(Adolf Hoelzel,1853-1934),曾對藝術教育進行了顛覆性的改革。
  • 包浩斯建築與設計從A到Z
    L代表LászlóMoholy-Nagy 出生於匈牙利的 LászlóMoholy-Nagy是包浩斯大學在1933年學校關閉後,該教育家在傳播和延續學校理想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移居美國,在芝加哥建立了新的包浩斯學院。
  • 為何歷經百年仍讓人熱血沸騰 | 包浩斯
    雖然過去了整整100年,但當提到「包浩斯」這個名字時,還是會讓人熱血沸騰。1919年,Walter Gropius在德國創立了引領現代主義風格的設計學院——包浩斯。它僅存在了14年,但至今包浩斯的設計理念依然滲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包浩斯百年 探訪發源地德國魏瑪 (3/7)
    包浩斯百年 探訪發源地德國魏瑪 (3/7) "← →"翻頁
  • 快樂設計周 感受包浩斯 VIFA威法攜手包浩斯驚喜亮相
    高端家居定製企業VIFA威法高端定製今年將連續第二年參與廣州設計周,除了展現威法特色的新興產品之外, VIFA威法也將與國際知名的設計學府包浩斯大學展開戰略合作,以「讓包浩斯普及中國「為主題驚喜亮相廣州設計周,藉由廣州設計周平臺全面推廣包浩斯大學影響力。
  • 包浩斯100周年,它的設計為何能顛覆全球?
    實際上,它並非德語裡原本就存在的詞彙,而是由德國現代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創造出來的。其中,「Bau」意為建造,「Haus」意為房屋。德國現代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格羅皮烏斯將「Hausbau」變成了「Bauhaus」,並於1919年將其作為校名,國立包浩斯學院誕生了。
  • 百年包浩斯給我們的啟示
    德國包浩斯作為世界現代設計歷史上著名的學院,其現代設計美學思想和現代設計教育理念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對於我國橋梁藝術創意設計和橋梁工程設計人才的培育,具有深刻的現實價值和廣泛的啟示意義。包浩斯的現代設計體系價值追溯歷史,包浩斯誕生於1919年一戰後滿目瘡痍的德國,是倡導「技術+藝術」融合的首個現代設計學院。
  • 百年包浩斯——為大眾的設計
    ◆ 徐明松  上周,為紀念包浩斯設計學院成立100周年,一輛承載了包浩斯精神的大篷車從德國出發,歷經發源地德紹、柏林
  • 12款歐洲包浩斯風格家居作品欣賞
    著名的「包浩斯 」設計風格,藝術高度發展的產物,起源地不是古典風格的義大利,也不是浪漫風格的法國。而是以工業化和嚴謹著稱的德國,國立包浩斯學院(德語:Staatliches Bauhaus),是一所德國的藝術和建築學校,由建築師沃爾特•格羅佩斯在1919年時創立於德國威瑪。
  • 包浩斯不僅僅只是極簡而已
    Nomos位于格拉蘇蒂的表廠。2019年是包浩斯學院成立的100周年,雖然包浩斯學院自由治學的情景如今不復可見,但在柏林看包浩斯一百周年的系列展覽是理所當然且必須的。我的好友、Nomos行銷總監Laetitia便決定前往Bröhan博物館的《Von Arts and Cradts zum Bauhaus》(從藝術到工藝再到包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