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期間,閔行區三度攜手專業第三方機構普華永道發布中英文版《閔行區投資環境評估報告》3.0版。報告顯示,近年來,閔行區在政府服務的重要性和滿意度、創新生態、產業生態滿意度、人才資源及人居環境五個維度得到全面提升。其中,不斷優化的政府服務更是得到了區內眾多企業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近日,閔行區開展了首屆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優秀案例徵評活動,53個應徵案例經專家層層篩選,10個優秀案例脫穎而出,有開設在家門口的人才服務「便利店」、有全國首個App「在線辦證」服務、有為企業提供「上門式」服務的企服驛站、有把企業納稅信用轉化為「真金白銀」的創新做法……究竟哪些案例是你最目中最有感受度的TA呢?一起來看看吧!
建設基層人才服務新陣地
為進一步優化閔行區營商環境,打造貼近企業的人才服務新陣地,解決服務企業低效能的痛點,閔行區人才服務中心在區內各街鎮和企業開起了人才服務「便利店」,全面鋪設「街鎮人才服務專窗」,在區內重點企業推廣「企業人才服務站」,為周邊企業和人才提供包括居住證積分、居轉戶、人才引進等各類人才業務的政策諮詢、業務指導、現場受理的「一條龍」服務,打通人才服務「最後一公裡」「最後一百米」,實現人才服務「零距離」。
探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
為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進一步優化閔行區營商環境,不斷提升閔行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自2018年4月起,閔行區審改辦探索對「四新」經濟及部分產業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在全市區級政府層面首創《閔行區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指導意見(試行)》並依法對外發布,「馬橋豆腐乾」、「共享廚房」、快剪店、地下遊泳館等一批「四新」項目應運而生,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要,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
實現許可證「雲申辦」
為設置一個更加便捷的開業和創業前置程序,解決食品經營許可證受制於「場地核查」環節無法全程網辦的痛點,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市率先試行食品經營許可「雲核查」,申請人通過閔行市場監管公眾微信號上傳圖紙、照片等相關資料就可以進行線上場地核查。為進一步拓展「雲核查」應用場景,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與美團合作推出全國首個App「在線辦證」服務,經實名認證的商戶通過美團App端就可以發起食品經營許可申請,需要進行場地核查的部分商戶同樣可以通過內嵌其中的「雲核查」功能進行線上場地核查,許可證出證後可直接郵寄給申請人,實現全程不見面辦理,打通市場準入「一網通辦」最後一公裡,拓展「一網通辦」服務新內涵。
深挖屬地渠道「多維招商」
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激烈的招商競爭壓力,莘莊鎮拓展思路、深挖屬地渠道,通過「多維招商」成功吸引一批企業落戶。一是與外省駐滬招商機構、商會等平臺建立共建合作關係,藉助其在外省的力量,多維度推介我區營商環境和政策優勢,吸引外省企業來滬發展;二是充分利用莘莊鎮銀行集聚的優勢,搭建政府、商會、銀行、企業的交流平臺,挖掘銀行豐富的企業資源,多維度獵尋招商目標;三是通過與區各委辦局、鎮職能部門共建開展「不忘初心 護航發展」企業服務日系列活動,就此打造莘莊鎮為企業護航指引的特色服務「品牌」。
做好新興行業「店小二」
圍繞試驗區「四智」產業定位,試驗區公司聚焦人工智慧企業痛點、難點,以全員「店小二」精神,一對一定向開展「三心」企業服務:熱心牽線應用場景資源,促成企業應用場景落地七寶古鎮、馬橋鎮,對接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資源;知心對接企業人才需求,聯動周邊高校資源,打造院校產學研平臺,為企業精準導入人才;貼心做好企業政策宣貫,成立智聯學院進行政策輔導,更是在5小時完成企業變更手續,成功申報張江H25政策。公司以企業服務為本,滿腔熱情為企業,三心服務求共贏,努力為產城融合新地標建設貢獻一己之力。
助力項目開工提速
九星城項目為閔行區重大工程,項目聚焦「打造農民長效增收新平臺、建設成集體經濟轉型示範區」,擬建設成為亞太地區一站式國際家居建材商業航母。閔行區建管委建立重大項目推進保障機制,提供「提前對接告知」、「專人統籌幫辦」、「聯席會議協調」等「一站式」服務,實行「容缺受理」、「分階段審批」舉措,大幅提升審批效率、縮短審批時間,確保九星地區轉型升級早開工、早建設、早運營、早收益。
企服驛站提供「上門式」服務
浦江鎮為了進一步完善企業扶持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加強「店小二」的服務意識,牢固樹立「服務上門」的理念,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圍繞浦江園區布局,集六部門之力成立四家RYB企服驛站,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上門式」服務,讓企業不出園區,一站通辦,第一時間為企業提供組織保障、政策保障、司法保障,解決企業在用人、用工、發展等方面的各種困難,讓企業在政策落實落細上有助力,有幫手。
「信用」變資產,「銀稅」助發展
受疫情影響,企業資金鍊普遍承壓,小微企業更加明顯,閔行區稅務局精準對接小微企業資金需求,建立復工復產企業經營能力數學分析模型,協助區相關部門開展資金「輸血」,為精準財政金融幫扶措施落地提供數據支撐;積極宣傳「銀稅互動」,在簡訊、微信公眾號、電子稅務局等進行政策推送基礎上,會同銀行開設在線直播課程,組織現場「沙龍」,把企業納稅信用轉化為「真金白銀」,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速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助力暢通經濟運行和市場循環。
創園貸助力中小企業融資發展
「閔行科創園區融資貸款」是由閔行區金融服務辦公室、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管理中心、商業銀行、區內科創園區共同參與設計、實施、管理的中小微企業融資產品。由政府部門牽頭,商業銀行、擔保基金、區內園區等多方合作,通過金融合作創新,為科技、雙創中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性融資擔保貸款,切實緩解科技、雙創等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功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疏通企業發展的「資金血管」,不斷為企業發展營造更好的金融環境。
開發智慧監管平臺「商服店小二」
近年來,隨著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職能轉變,推進智慧型政府建設,打造智慧型政務服務平臺,成為新時代的迫切需求。梅隴鎮緊扣市場主體需求,堅守服務主線,在全國率先開發了智慧監管平臺「商服店小二」,打通數據壁壘,研判區域經濟形勢,建立標準化市場主體服務模式,通過現代化科技手段,助力「一網通辦」,聚焦「一網統管」,進一步深化落實「放管服」改革,助力營商環境優化。
看了那麼多案例
哪個是你心目中
最有感受度的TA呢
快來投票吧
此外,還有這些典型做法
區行政服務中心:發揚店小二精神,提供精準化服務
全面創新窗口服務模式,通過設置導辦自助服務區、無差別綜合服務窗口,、幫辦服務專窗、臺胞臺企服務專窗、惠企諮詢專窗等途徑,為群眾提供專業化、特色化、精準化服務。
區經委:市區上下聯動,共推企業訴求高效解決
依託線上企業服務雲平臺和線下「企業之家」服務工作站,實現「網、線、站、員」四位一體全覆蓋,共推企業訴求高效解決。
區規劃資源局:升級不動產登記服務,助營商環境再優化
以為企業和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切實落實企業服務專區和優化不動產登記信息和地籍圖自助查詢服務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大幅壓縮了辦證時間,減少了企業跑動次數。
區公安分局:創新線下服務模式,推動公安政務服務向縱深發展
以減時間、減環節、減證明、減跑動次數為目標,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全區14個街鎮(莘莊工業區)25家戶籍派出所綜合窗口建設及入駐街鎮實現兩個全覆蓋,實現了線下群眾「進政府一扇門,辦個人大小事」的目標。
區房管局:閔行區開展「七個一」服務項目,打造「悅居閔行」品牌特色
開展「七個一」——一個導向、一張地圖、一本手冊、一個平臺、一個規則、一套機制、一批典型服務項目,實力打造「悅居閔行」品牌特色,為各類人才提供安居保障。
區司法局:法治引領,打造高品質營商環境示範區
建立「企業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打造「法律服務產業集聚區」和「長三角法律服務產業園」,積極探索法律服務業與南北發展戰略的融合。
龍吳海關:創新通關「組合拳」,助力綜保區醫療物資企業化「危」為「機」
綜合運用綜保區21條政策疊加優勢,為區內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提供從原料進口、生產到成品出區「全鏈條」、「一站式」通關服務,全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新虹街道:機制技術珠聯璧合,賦能高質量企業服務
創新推出樓宇工作站機制,在全市率先推出「企服通」系統,實現機制與技術的珠聯璧合,打造「一網式」企業服務。
莘莊工業區:迅速響應企業需求,主動提供精準服務
秉持「在服務中招商、在招商中服務」的理念,以「2+X」平臺為抓手,不斷織牢織密服務網絡。
閔行開發區:黨建引領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優化營商環境
建立閔行開發區服務中心,集園區「黨群、服務、管理、展示」 四中心為一體,為開發區企業提供園區黨群中心、園區管理中心、園區服務中心、閔行開發區展示中心等服務功能。
南虹橋公司:承接放大進博溢出效應,促進國際貿易新平臺建設
以虹橋國際展匯為平臺,以長三角電商中心為引領,以國際技術交易中心為抓手,以海外貿易中心為紐帶,從政策、資源、宣傳、服務等多個維度促進國際貿易新平臺建設。
南濱江公司:構築創業生態體系,搭建創新國際樞紐
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通過構建創業服務生態體系及「創業無憂」智慧園區線上管理平臺,實現線上入駐評審、線上簽約、線上付款、空間分配乃至線上創業服務全智能化。
提升全區營商環境建設氛圍
我們在行動!
記者:樊姝倩
編輯:樊姝倩
素材:區發改委
喜歡就點「贊」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