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難解讀的一首詩,蘇東坡、紀曉嵐越解越亂,還是梁啓超高

2021-01-19 出欄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錦瑟》 雖然名為《錦瑟》,這其實是首摘字體無題詩。

李商隱一生作了大量的《無題》詩,人們認為多與愛情有關,對其具體意義卻眾說不一。這也難怪,李商隱早年戀愛的對象,多是宮娥道姑,或者高官姬妾,能說得清楚才是怪哉。

這首《錦瑟》,千年來一直被認為是李商隱最神秘的詩,人們認為其寓意頗隱誨,包括蘇東坡、紀曉嵐、錢鍾書等等,歷朝歷代不知多少人想挖出其中的秘密,有說暗寓政治,有說客中思家,有說詠物,有說傷年,有說思念,有說悼亡,有說懷念令狐楚家一個叫錦瑟的丫環……

蘇軾、王士禎等都主張是詠瑟的,說它講的是瑟曲、瑟音、瑟理,胡震亨笑話他們說傻子才這麼理解——「以錦瑟為真瑟者痴」。

周珽說:「此詩自是閨情,不泥在錦瑟耳。」 紀曉嵐認為是一首豔情詩:「始有所歡,中有所阻,故追憶之而作。」

最搞笑的是乾隆年間的黃子云,竟然認為這就是李商隱用來虎人的,而且還虎住了蘇東坡——「原其意亦不自解,而反弁之卷首者,欲以欺後世之人,知我之篇章興寄,未易度量也。子瞻亦墮其術中,猶斤斤解之以適、怨、清、和、惑矣。」

總之,啥奇談怪論都有,跟相聲界《歪批三國》差不多,王士禎《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感嘆「一篇錦瑟解人難」。

說不清,就不說。

啟功先生言:「《錦瑟》其實主旨就一個字『空』,即年華的空,抱負的空,理想的空。」

梁啓超說得更妙:「義山的《錦瑟》、《碧城》、《聖女祠》等詩,講的什麼事,我理會不著,拆開一句一句叫我解釋,我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但是我覺得它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到一種新鮮的愉快。須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們若還承認美的價值,對於此種文字,便不容輕易抹煞。」

梁先生當然不是真的「連文義也解不出來」,他說的其實是一種文學的境界。

今人教學詩詞,必先分析表達了作者或言志或抒情或悲憤或淡泊的心情,然後循此來感受,美其名曰「詩詞賞析」。其實對於讀者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作者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而是你自己從中能感受到什麼。

讀詩唱詞的至高境界不是「欣賞」,更不是「分析」,而是「互動」,融合了讀者自己的經歷和人生故事之後的互動。

你不是要去為作者感動,而是要感動你自己。

所以不讀詩書的人最大的遺憾不是你沒學問,而是你的生命中比別人少了一種感受。

「詩歌不屬於寫它的人,而是那些最需要它的人」,這是1994年義大利電影《郵差》貫穿的主題,也是詩歌最偉大的意義。

詩詞一道得其妙者有二,其一, 無意中讀之, 驟見佳句, 一時呆住!,那正是在自己心中已縈繞了許久, 卻始終無法表達出來的……如年少者所喜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許」。

其二, 誦讀已久, 字字皆熟. 一日忽大悟, 詩句便自然到了嘴邊………如東坡之 「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睛」。

至於大悟的時間, 那是長短不一的, 可能是幾天, 幾年, 也可能是一生……

熊秉明先生說:「 近人話詩必談 『形象化』 和 『比喻』,並且博引詩的,美學的,語言的乃至政治的權威作證。我則以為這兩點與詩並無本質的關係。」

詩以道性情,有感足矣。

經過了人生風風雨雨,看慣了紅塵悲歡故事,一點點發現原來世間所有的感覺早已在唐詩宋詞中充盈著……

相關焦點

  • 古人「帶貨」也瘋狂,蘇東坡、李白以詩「帶貨」
    如果說評選今年電商界最亮的風景線,直播帶貨肯定是當之無愧的。直播流行多年,在和電商相遇之後,才碰撞出了火花。這邊廂,李佳琦、薇婭各領風騷,從化妝品賣到火箭,那邊裡更有老羅、董明珠、劉濤、趙薇等話題人物紛紛下場,不斷創造新記錄。直播帶貨,從屬於偉大的中國電商產業,對於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 品文庫 愛貴州·薦書臺 | 《莫批施注蘇詩》:跟著莫友芝,讀懂東坡詩
    內容簡介 施元之所注蘇詩,為蘇東坡詩歌重要注本之一,初刊於南宋嘉泰間,惜傳者絕少。清康熙三十八年,又重新鏤板刊行,施注蘇詩遂又重新行世。 特色亮點 黔中大家讀東坡詩的心路歷程 作者簡介 莫友芝,字子偲,號郘亭,獨山人,在經學、史學、文學、金石、版本目錄學等多個領域皆有重要成就,與鄭珍並稱「西南巨儒」,著有《郘亭詩鈔》《郘亭遺詩》《郘亭遺文》《影山詞》《唐寫本木部箋異
  • 觀唐習律43 韋應物為何被紀曉嵐批評 有些詩病作者不自知
    《寄全椒山中道士》讀到這樣一首詩,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位詩人少年時曾經是一個紈絝子弟。根據其詩中自述,早年時豪縱不羈,橫行鄉裡,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官二代。但是他又如何成為一個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齊名的詩人了呢?這個頗有傳奇色彩的詩人就是韋應物(737~792)。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詩歌是中國文化中的精華,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比中國人更熱愛詩歌。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
  • 蘇軾最奇怪的一首詩,首句和尾句相同,意思卻截然不同!
    這也是蘇軾寫的一首奇詩,奇就奇在,它的頭尾兩句完全一樣,均為「廬山煙雨浙江潮」。古詩詞和文章內容最大的區別就取決於重複度,文章內容講究開頭和結尾相對應,可是作詩卻不可以重複,不然一首古詩可就廢了。難道說是蘇軾犯了這種常識問題錯誤嗎?當然是不太可能的。這也是蘇軾在臨終之時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道偈子。
  • 從紀曉嵐陪乾隆下揚州的趣事,來欣賞那些膾炙人口的「一字詩」
    這一天,紀曉嵐陪乾隆皇帝遊覽揚州,君臣來到江邊,此時下起了濛濛細雨,他們便到江邊的一家茶樓避雨吃茶,一邊眺望江上景色。只見煙雨霏霏,江天一色,紀曉嵐不禁贊道:「好一派江南美景!陛下以為何如?」「朕思江色一派,物最佳絕,當有所題留才好,」乾隆皇帝也來了興致,就對紀曉嵐說到:「你既是朕的大學士,朕現命你即刻用十個『一』作一首七言絕句,記這一江秋色,以不負此美景。」
  • 書法史上的「一代奇人」,草書冠絕天下,連蘇東坡都甘拜下風!
    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許多的前輩名家,沒一個人的學書之路都值得後人借鑑,以及幾乎每一個大家他們所悟出筆法的門徑皆不相同,而其中最能代表古人學書範式的乃是黃庭堅。黃庭堅草書長卷學過書法的朋友都知道,黃庭堅是宋朝第一草書高手,他也是書法史上的「一代奇人」,草書冠絕天下,連蘇東坡都甘拜下風!
  • 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7個字難倒眾人,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比如宋代的蘇東坡、明代才子解縉、清代的紀曉嵐等,都是對聯中的高手。有的人說對聯很容易,無非就是背熟語法,一切都是有章可循。比如看到「天」就對「地」,看到「雨」就對「風」,「春秋」對「冬夏」,「短木」對「長舟」等等。如此一來,對聯只要積累一定的詞彙量,就可以達到輕車熟路的境界。
  • 乾隆一生寫詩四萬首,只有一首入選課本,點睛之句還是別人寫的!
    乾隆寫詩四萬多首,只有一首入選小學課本,網友:這太簡單了!乾隆一生寫詩四萬首,只有一首入選課本,點睛之句還是別人寫的!唐代詩人杜甫,有首著名的《飲中八仙歌》,一首詩寫到八位當世名人:賀知章、李适之、李璡、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這八人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嗜酒、能文。八人之中,賀知章的資格最老,所以放在第一位,其他按官爵,從王公宰相一直說到布衣。
  • 李商隱的這首詩,寫的奇幻絢麗,引得紀曉嵐大讚
    古人交通不便,兩個人一旦分別,便很難再見,於是,送別便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上,寫詩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別易會難,所以,送別詩多寫得情緒低沉,詞採黯淡。不過,今天我要推薦一首李商隱的送別詩,它寫的奇幻絢麗,可以說是開了送別詩的新境界。板橋曉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 蘇軾最「土」的一首詩,卻藏著溫暖的人生哲學,失意時就想想它
    我們熟知蘇軾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詩人,他的詩詞流傳千百前,每一首詩都值得世人誦讀。但是你知道嗎?蘇軾不僅僅是個詩人,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家。從東坡肉的由來可以看出,蘇軾為人十分和善,豁達樂觀,因此,他的詩詞中也盡顯他為人處世的達觀與哲學。蘇軾有一首詩,可以說是他最「土」的一首,打眼一看格律不通,語言平平,但是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其中蘊含著非常溫暖的人生哲學。
  • 蘇軾最「俗氣」的一首詩,暗藏一優雅名句,現成傳世的誇人典範
    要說我最喜歡的詩人是誰,那必須是蘇軾,畢竟連余光中都說,如果穿越回古代,只願意和蘇軾做朋友,畢竟別人太無趣。但其實,在我心裡蘇軾也是最俗的一位詩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蘇軾真的是太會玩了,什麼東坡肉、椰子冠這可都是蘇軾發明的。
  • 漫讀東坡(0324)楚蜀得曾蘇,超然皆絕足.
    詩乃《梅堯臣集編年校注》卷二十七《送曾子固蘇軾》,首雲「屈宋出於楚,王馬出於蜀」,中雲「楚蜀得曾蘇,超然皆絕足」。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蘇轍兄弟參加禮部省試,所試科目是詩、賦、論各一篇和時務策五道。按房分卷,梅堯臣得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立即呈薦主考。
  • 蘇軾入獄時,誤以為死期將至,便給弟弟寫了一首詩,盡顯兄弟情深
    這是東坡先生在月圓中秋之夜因想念自己的弟弟而作下的一首偉大的的作品,被人唱出了愛情,能看出多麼深情。表達了弟弟子由對哥哥子瞻的想念之情,遙想見面還是許久之前的事情,心裡甚是懷念,心裡一直記掛著哥哥過得好不好。這是一首應和哥哥的作品,哥哥隨即回復了一首。作為哥哥的子瞻在回信裡一一回復了弟弟的種種憂慮和擔心。這麼可愛的互動方式在如今怕是再也找不到了。兩兄弟真的兄弟怡怡。
  • 越看鐵齒銅牙紀曉嵐,越覺得紀曉嵐讓人厭惡,而和珅越讓人舒服?
    就是真遇到亂世,也還是手裡有黃金心裡踏實。這個區別決定了,皇帝還是比一般官僚更關心民間疾苦的——在這個意義上,皇帝還真是平民的保護者。03隻是這個保護者和平民隔的太遠;而且他們還一點都不想拉近距離。我可是體面人,你個刁民敢亂咬,看縣太爺不打你的板子!縣長收了裡正二兩銀子,吩咐衙役:「拖下去!打!打到死!」於是你的十幾畝好田到了裡正手裡。你家人死的死賣的賣,就這麼絕了。這事要怎麼才能傳到皇帝耳朵裡呢?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一說起「唐詩宋詞」,中國人的話就多了,上至八十老人,下至三歲小兒,都能吟誦出幾首千百年前的佳作,唐朝的「大李杜」名氣最甚,「小李杜」也不甘落後;宋朝的「蘇辛」最是豪放,襯得李清照更加婉約動人。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我們先來說說男人為何要順著讀:《兩相思》宋·李禺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 常州青年文史學者徐曦著《東坡詩注札記》出版
    常報全媒體訊 我市青年文史學者徐曦著《東坡詩注札記》日前由廣陵書社正式出版。蘇軾詩詞注釋在宋時已蔚為大觀,其犖犖大者則有吳興施元之《注東坡先生詩》、梅溪王十朋《集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仙溪傅幹《注坡詞》;清初漢學興盛,海寧查慎行《蘇詩補註》、桐鄉馮應榴《蘇文忠公詩合注》、仁和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皆因駁誤有據、辨偽存真、校勘精良、釋義詳明等特點在蘇軾研究領域執一時牛耳,直隸紀昀評點本尤以鞭辟入裡而為歷代學者重視。
  •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
    靠一首詩娶了一個小妾,蘇軾的這首婉約詩,900年後成了情書語錄蘇軾就不用介紹了,宋代最著名的文學家和詞人,文學造詣和辛棄疾並列,一生中留下的詩詞眾多,每一篇都是一個故事。蘇軾是一個文人,自古文人多風流,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首詩,它的來歷可是和蘇軾的一段風流韻事有關的。
  • 李白情感最複雜的一首詩,感情跌宕,一波三折,豪情沖天
    李白喜歡喝酒,在人生低谷的時候喝一杯酒,寫一首詩,看似瀟灑不在乎,其實這種痛苦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宣城是李白常去的地方,在這裡他寫過許多著名的經典之作,在人生低谷的時候,李白被賜金返還後,再次來到宣州。於是他登上謝朓樓,寫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