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天才?

2021-03-05 噢爸炯叔叔

昨天炯叔叔的朋友圈被「小朋友畫廊」刷屏了。

聽說,其中很多繪畫的小朋友是患有自閉症。

之後,很多人開始傳「自閉症很多是天才」。

牛頓、愛因斯坦、喬治•奧威爾、朱德庸、比爾• 蓋茨。。。一大堆的名字。

爸爸媽媽們差一點痛恨自己小孩太開放少了一點點自閉,可以換來多一份天才。

但其實「自閉症很多是天才」是真的嗎?不是聽說有一種叫「高功能自閉症」嗎?

今天,大家不如簡單科普一下(深奧的炯叔叔也不會)。

1)自閉症,低功能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

自閉症是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的一種發展障礙,症狀通常在幼三歲前出現。自閉症常伴隨有智障、癲癇、過度活躍、退縮及鬧情緒等問題。患有自閉症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三大障礙:人際關係障礙、語言表達障礙及行為障礙。

自閉症的病徵可以十分不同,可以由完全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到有些已經治療的,與其他人無異。有些人將智商低於80的自閉症患者為低功能自閉症,而高於80的為高功能自閉症。

 

高功能自閉症 = 智商高於80,不是天才

2)自閉症是一個光譜。。。

 

近年自閉症已經視為自閉症光譜(Autism Spectrum)的一種。

 

自閉症光譜有三個主要項目:自閉症(Autism)、亞斯伯格症候群( Asperger Syndrome,簡稱AS)、待分類的廣泛性發展障礙(PDD-NOS)。

亞斯伯格症患者的智力正常,其中有許多人智商偏高具有天賦,只有極少數的人屬於高智商

 

3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

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候群有部分症狀很相似。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定義,自閉症的社會互動能力、社交語言及象徵性及想像性遊戲能力發展遲緩,需要在三歲前出現。而亞斯伯格症候群卻沒有這個規定。而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能力偏向高於自閉症患者,令公眾有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為高功能自閉症的想法。也因此,有些患有自閉症的病人的親友,會喜歡說病者其實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或泛自閉症障礙,而非自閉症。

剛才上面提到那些出名的人物(牛頓、愛因斯坦、喬治·歐威爾、朱德庸、比爾· 蓋茨。。。)就是懷疑有亞斯伯格症而非自閉症的。

但問題是,亞斯伯格症不等於天才。

4)炯叔叔的一個朋友。。。

炯叔叔在香港的一個好朋友的兒子M就是被斷出有輕度亞斯伯格症。

M是不是天才暫時不能肯定。但有一樣可以肯定的是,M的媽媽很煩惱 。

因為,M從小就很怕拍掌聲。

不要小看這個東西。大家想想,如果一個小朋友害怕拍掌聲,他去哪裡好呢?

學前的playgroup、幼兒園不是經常拍掌鼓勵小孩嗎?

幼兒園老師經常跟小孩唱歌拍掌嗎?

帶小孩看表演不是會經常聽到拍掌嗎?

在家裡,每一個人需要習慣。每一個親戚朋友來家裡之前也需要先說好。

真心不容易的。

5)最後。。。

買畫也好,做善事也好。炯叔叔覺得,我們也應該對自閉症多了解一點,不要被消費掉。

相關焦點

  • 亞斯伯格症的介紹
    這是很多學校老師對亞斯伯格症孩子的描述,一開始總以為孩子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造成的「怪」,但是經過一番轉折之後,才確定原來是亞斯伯格症的原因。但是大多數教師對於亞斯伯格症還是非常陌生,只知道這些孩子屬於自閉類症的兒童,但是不大清楚和自閉症有何差異,身為教師又該如何幫助這些孩子。話說亞斯伯格症的命名,是源自維也納的一個小兒科醫生──亞斯伯格。
  • 【綜合新聞(4大看點)】澳門自閉症協會探討以科技幫助自閉症兒童
    <採編: Franky><資料來源: 文化局>看點4:澳門自閉症協會探討以科技幫助自閉症兒童澳門自閉症協會舉辦專題講座。<圖片來源:澳門自閉症協會>聯合國在2007年12月將每年4月2日訂立為「世界關愛自閉症日」,澳門自閉症協會今年亦於4月1日至30日舉辦一系列活動,其中於4月6日及7日舉辦的「探討科技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系列講座,邀請了來自港澳臺三地共8位的專家學者,介紹多種可能有助於治療自閉症的嶄新科技。
  • 罕見視障自閉天才 轟動美國達人秀 李柯迪擁絕對音準 全世界僅25人
    母親牽著柯迪上臺時,介紹他:「柯迪視障而且有自閉症,但我們很早就發現他很愛音樂,當他聽到音樂的時候,眼睜得很大,後來他唱歌的時候,我的眼睛都是淚水。」蒂娜說:「我的天啊,他是一個天生的藝人。當他開始演奏音樂,他藉此能夠承受得了這樣的人生,因為當你患有自閉症,任何平常人可以做的事情,對他來說都無比困難。音樂實際上救了他的一生。」
  • 展會 | 設計關愛——澳門2018世界自閉症日衍生產品國際邀請展,即將開幕!
    為了提升社會各界對自閉症的瞭解及關注,澳門自閉症協會將於2018年4月份舉行 「2018世界關愛自閉症日"系列活動,以多元化及多面性的方式,加深大眾對自閉症的瞭解。繼2017年後,廣州平面設計師聯盟再次成為該活動協辦機構,共同推進公益。
  • 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導語  作為父母,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健康,這幾年來,"多動症"患者很多,這個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有多動症。    但看著孩子每天都特別好動,父母難免會擔憂孩子,認為孩子是得了"多動症"。面對孩子的"多動症",不妨聽聽愛因斯坦的案例,從多動症到天才。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在前一篇裡,我講述了不少人對於孤獨症的一種理解傾向,「孩子是不是不說話啊,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其實大多數孤獨症孩子,尤其是高功能患者,完全不是,很多反而是更加喧鬧、愛動、情緒激烈。今天我們說說第二種理解傾向,對於高功能孤獨症覺得是「天才啊、孩子愛鑽研、沉浸自己的興趣多好啊」的另一種極端思想。給一段對白:「你現在可以休息了,你去玩會吧?」「看數學書。」
  • 奇異博士:患虹膜異色症的天才演員,曾在南非被人綁架差點喪命
    自從2004年,他在飾演完電影《霍金的故事》中的史蒂芬·霍金後,就開始不斷出演天才角色。他是《梵谷:畫語人生》中的梵谷,《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福爾摩斯,《模仿遊戲》中的艾倫·圖靈,《電力之戰》中的愛迪生,更是那擁有超凡魔力且記憶力超強的奇異博士。3.康伯巴奇為什麼如此適合扮演天才?
  • 視野 左手天才右手瘋子,建築瘋子的世界
    「在天才和疾病之間,確實有一種不可忽視的聯繫。」ocd | 強迫症bipolar | 躁鬱症narcolepsy | 嗜睡症雖然或許有做「天才」的小夢想 ,但如何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充實也是人生一大智慧。不管何時,即使再累再忙,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 派屈克·奎恩 一記直擊漸凍症的左勾拳
    ALS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漸凍症。罹患漸凍症後,患者的運動神經元將逐漸退化死亡,大腦會失去控制肌肉運動的能力,肌肉進而因缺乏運動而萎縮。 在2014年夏天之前,關注漸凍症的人寥寥無幾。
  • 天才與瘋子之間的秘密聯繫:什麼是雙相情感障礙症?
    蕾希是一位外表光鮮亮麗的律師,但她也是一位雙相情感障礙症(Bipolar Disorder)患者。她時而活力充沛、充滿魅力,連清晨黯淡的超市氛圍都因為她變得生機勃勃,但當抑鬱發作時,她可以低落的癱在床上幾天都動不了。雙相情感障礙症患者的情緒常常遊走在冰與火之間。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但思特裡克蘭德的獨特就在於他沒有受過正規繪畫教育,在窮困潦倒行為乖張近乎瘋子的狀態下,卻畫出了許多超越時代的天才作品。這不得不讓人深思:難道真是「不成魔、不成活」?難道瘋子與天才真的只是一步之遙?我查閱資料,結果是目瞪口呆,因為大量的事實表明,天才與瘋子確實只有一步之差,所謂「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毫不過分。
  • 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為什麼有「厭女症」
    他一生有「厭女症」,終身未婚,也無固定情人。在歷代著名的哲學家中不愛女人的有;愛而不得的也有;戀愛一生的也有;像叔本華這樣被貼上「厭女症」標籤的幾乎甚少。在叔本華的《論女人》中,他說女人幼稚、輕佻漂浮、目光短淺、沒有理智、看事情只看表面,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女人最適合的職業是看護和教育兒童。
  • 釋放被「封印」的才華 | 大腦受傷有多大機率變天才
    圖:詹森·帕吉特頭部受傷後設計的作品像瑟雷爾和帕吉特這樣因為受傷而獲得意外才能的例子還有不少,他們被科學家統稱為「後天性學者症候群」,共同點就是在後天腦部受損後突然發展出「學者症」患者的特殊才能。圖:以上兩幅畫是由一位智商還不到50的孩子畫出來的與「雨人」相比,「後天性學者症候群」患者擁有的那些接近天才水準的藝術才華或智力技能
  • 《飛行家》:是天才也是瘋子,他就是鋼鐵俠原型——休斯!
    而天才永遠快人一步,此時的休斯又對飛機領域有了新的方向……擁有天才的頭腦的他,也是在之後幾年迅速成為世界最富有的人。少年的夢想,在長大後終於被他一一全部實現了。在休斯天才的頭腦背後,卻有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嚴重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