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無職黨員工作室」化解「老疙瘩」

2020-12-14 金臺資訊

溫水鎮大水村同心黨支部決定成立無職黨員工作室。

一本翻舊的調解卷宗,7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調解,貴州習水縣溫水鎮大水村穆文進、穆文祥倆堂兄弟積存了12年的矛盾,經過任明德、何啟模等7名黨員的調解,終於化解了。兩兄弟握手言和的故事,一時傳遍了大水村。

2008年,因土地糾紛問題,原本情同親兄弟的穆文進、穆文祥心生間隙,關係破裂,村委會多次調解未果,兩家人10多年來一直形同陌路。

如何用鄉情打開心結,用法理解開「疙瘩」?今年7月,溫水鎮大水村同心黨支部決定成立無職黨員工作室,7名無職黨員組成矛盾糾紛調解主力軍,發揮懂地情地界、懂民情民意、懂政府政策「三懂」優勢,專解歷時長、矛盾深、難化解的「老疙瘩」難題。

調解卷宗。

7名無職黨員集中發力,先組織穆文進、穆文祥兩人集中座談,再輪流跟兩人談心交流,67歲的任明德、68歲的何啟模連續5天晚上到兩人家中「做客」,先從黨支部同心戰天災、修馬路的歷史說起,循循善誘、春風潤物般交流溝通。一個星期後,兄弟倆的心結解開了,兩人同意各退一步,重歸於好。

同心無職黨員工作室中的黨員們,平均年齡都在55歲以上,他們中有退休幹部、退休村支書、退休教師,也有農民黨員。工作室的成立,為「和事佬」黨員提供了一個發揮光熱的平臺。「雖然退休了,但我永遠是一名黨員,服務群眾的工作是永無止境的!」老黨員任明德這樣說。

陣地朝前移,矛盾不上交。同心無職黨員工作室要求,每名黨員每季度提出一次基層組織建設意見建議、關愛慰問一次弱勢群體、調解一次矛盾糾紛、宣傳一次黨的方針政策、開展一次環境衛生整治行動。截至目前,工作室共接待來訪群眾45批,化解疑難矛盾糾紛7件,口頭調解糾紛15件,組織黨員參與衛生專項整治8次,開展困難群眾慰問5次。目前,溫水鎮共成立4個無職黨員工作室,85名無職黨員主動參與,已調解大小難題糾紛23件。(習水縣融媒體中心供稿供圖)

相關焦點

  • 高鐵新村的無職黨員無職有位上崗有為
    ……新晃高鐵新村黨員微信群裡,消息不斷,一個個無職黨員正在報告疫情防控工作進展。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高鐵新村42名無職黨員積極行動,主動亮身份,作表率。他們積極參加疫情防控巡邏隊、突擊隊、宣傳隊、監護隊、服務隊等「五隊」,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信息員、勸導員、守門員、服務員等「五員」。
  • 我是黨員我請戰——常德市無職黨員築起戰疫堅實防線
    面對疫情,他們沒有膽怯、退縮,只有一句「我是黨員我請戰」的錚錚誓言,他們就是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的無職黨員。我是黨員我先上,爭當疫情防控「守門員」疫情發生後,常德市委第一時間面向黨組織和黨員群體發出了《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全市各地一大批務工返鄉、在家留守的無職黨員積極響應,主動帶隊衝鋒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 「從無到有」匯無職黨員,「星光」聚成「一團火」
    截至11月,全鎮已有306名無職黨員走上了「新崗位」,廣大農村無職黨員有了「用武之地」,真正成為農村各項事業的先行者和主力軍。設配科學 「無職」變「有位」「不是不想出力,就是找不到力往哪兒使」,這句話道出無職黨員在上崗前的普遍心聲。為解決無職黨員出力無門的情況,通津鋪鎮按照上級的要求和指導,結合本鎮的情況,按事設崗、依人分崗。
  • 玉山鎮無職黨員齊上陣助力疫情防控
    當好宣傳員。當好信息員。各村充分利用無職黨員強大的群眾基礎為優勢,對於返鄉人員的信息摸排,以無職黨員為主要信息渠道抓手,每天實時更新上報返鄉人員信息變化。當好疏導員。在各村布置的疫情防控卡點上,廣大無職黨員身先士卒,積極參與,及時疏導圍觀群眾和車輛,給主要交通幹道的出行提供暢通和便捷。
  • 甘堰土家族鄉:三個瞄準抓無職黨員履職盡責
    為增強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促進黨員發揮作用有崗位,服務群眾有作為,慈利縣甘堰土家族鄉狠抓三個瞄準,推動全鄉無職黨員履職盡責,在脫貧攻堅、掃黑除惡、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瞄準作用發揮把關黨員選崗為切實加強支部「五化」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各黨支部結合各級關於黨員管理和教育情況調研指導意見,要求全村有能力的在家黨員根據個人特長和能力,每人至少認領一個崗位,根據平常履職情況每季度搞好履職情況登記,年終評優。
  • 成都老黨員工作室砥礪前行投身公益 為社區建設凝神聚力
    在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麓湖公園社區,有一支「給力」的黨員隊伍,他們是「砥勵前行老黨員工作室」,老黨員們用自己的熱情和專業,助力麓湖公園社區「全面建設、互融互促、共建共享」,讓社區越來越有凝聚力。這個老黨員工作室是如何組織工作,又是如何參與到公園社區的建設中呢?
  • 小網格 大力量——撫州「黨建+網格治理」實現普通黨員無職位有作為
    進網格添活力近年來,該市以黨員聯戶為主要形式,積極探索普通黨員服務群眾新載體,根據村、社區所轄範圍、人口數量、分布特點、群眾生產生活習慣等具體情況,合理設置基本網格,把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和農村無職黨員納入網格管理,擔任網格員,每個網格員分包15-30戶群眾,做到「格不漏戶、戶不漏人」,形成了一張覆蓋全市
  • 老穆工作室5個小時化解農民工討薪問題
    老穆工作室5個小時化解農民工討薪問題本報訊(記者柳姍姍 通訊員王僑)「沒想到僅用5個小時,老穆就幫我們追回了5萬多元血汗錢!」近日,來到吉林省信訪局求援的孫強(化名)等3名農民工,在該局老穆工作室的火速馳援下,成功討回欠薪。
  • 遵義供電局500千伏習水輸變電工程開工
    遵義供電局500千伏習水輸變電工程開工 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日期:20.07.31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吳有洋 李隆娟 報導 7月29日,遵義供電局500千伏習水輸變電工程項目開工儀式在習水縣二郎鎮莫洛村舉行。
  • 習水:一群藍衣人冰天雪地裡逆行而上
    寒潮來襲後,南方電網貴州遵義習水供電局全體黨員幹部勇擔使命,紛紛奮戰在抗凝保供電一線,他們踏雪觀冰,嚴寒中堅守;他們緊急搶修復電,只為萬家燈火;他們24小時服務不打烊,做好群眾「電管家」。「天寒地凍,這裡海拔高,冰雪積在電力線路上容易引發故障,更需要加強巡視,不能馬虎。」
  • 老黨員的初心故事③丨葉志滔:努力做好調解工作,化解群眾「心中結」
    是因為黨的偉大、革命先輩光榮事跡、身邊優秀共產黨員的影響,還是……入黨初心值得每一位黨員認真思考和追問。觀看「老黨員的初心故事」第三期訪談節目,讓我們共同追溯入黨的那些美好時光......老黨員的初心故事③丨葉志滔:努力做好調解工作,化解群眾「心中結」★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主持人大家好!我是溫州市人民檢察院的汪程。回首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來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期間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
  • 「紅色家園」話事團工作室成立啦
    「紅色家園」話事團工作室的成立旨在總結提升黃河街道紅色家園建設的前期成果,把在紅色家園建設中發揮引領作用的紅色頭雁和志願者組織起來,匯聚社會力量,開展人民調解,化解物業服務、業委會組建等矛盾糾紛,讓轄區業主、物業有事能有「找個說法」的地方,是業主、物業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紅色「終點站」。
  • 村巷糾紛就在村巷化解 跟著德清「村巷法官」進村入社「解疙瘩」
    該機制推行以來,各「村巷法官」工作室共接受諮詢800餘次,實質化解各類糾紛150餘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析之以法,這支專業又親民的隊伍,如何巧妙化解基層糾紛?近日,我們來到德清縣,跟隨當地幾位「村巷法官」走村串戶「解疙瘩」。
  • 武山縣:「四雙一評」模式激活農村黨員管理「一池春水」
    新天水訊【天水日報記者 楊璟】自去年10月份被中組部列為農村黨員分類管理試點縣以來,武山縣堅持以《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為遵循,緊密結合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四抓兩整治」等工作部署,積極探索推行「四雙一評」管理模式,試點工作初顯成效,激活了農村黨員管理「一池春水」。
  • 13家桐鄉市級人民調解品牌工作室命名!看看都有誰
    小布將帶領大家走近身邊的人民調解品牌工作室,一起來了解桐鄉百花齊放的人民調解工作吧~  梧桐街道楊家門社區老葉法律診所成立於 2014年4月,由最初的2名退休老法官和1名指導律師發展到現在擁有4名退休老法官和2名專業律師的志願者服務團隊。
  • 13家桐鄉市級人民調解品牌工作室命名!快看看有沒有你們熟悉的名字……
    13家桐鄉市人民調解品牌工作室名單如下一起來了解桐鄉百花齊放的人民調解工作吧  梧桐街道楊家門社區老葉法律診所成立於 2014年4月,由最初的2名退休老法官和1名指導律師發展到現在擁有4名退休老法官和2名專業律師的志願者服務團隊。
  • 南京北京東路小學紅山分校成立黨員名師工作室
    2020年12月18日下午,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小學紅山分校舉行名師工作室的成立儀式。在玄武區教育局和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的關心與支持下,南京市德育工作帶頭人、學校副校長、黨員教師周圓正式成立「黨員名師工作室」,優秀青年黨員教師仲召弟、蘇暢、黃娟等教師代表籤約成為工作室成員。
  • 「半條被子」魚水情,「霍鏡初老黨員宣講團隊」掀起故事宣講潮
    這是珠江街「霍鏡初好人工作室」最近講述得最炙熱最溫暖的一個紅色故事。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半條被子」精神的溫暖,從故事中感悟初心,傳承精神,凝聚力量,南沙區珠江街「霍鏡初老黨員宣講隊」立即行動起來,在轄內好人工作室、校園思政課堂、居民活動小廣場等地相繼開展「半條被子」紅色故事宣講活動。在珠江街,這種宣講隊成員講、轄內老少居民聽的現象正蔚然成風。
  • 播報|無職黨員紛紛認領工作崗位,陝西武功縣搭起黨群「連心橋」
    現在,在陝西省武功縣代家社區韓坡村,經常能聽到類似的對話,見到一群穿著紅馬甲忙碌不停的黨員志願者。圖為韓坡村志願者在義務勞動。2018年以前,韓坡村還是一個矛盾信訪多、治安環境差的軟弱渙散村。當年,村裡的退役軍人韓團社當選村書記、主任後,發動黨員幹部參與集體、公益事業,組建了一支志願服務隊,幫群眾代辦事、承擔一些村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