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炫富就是「炫豬」!這些文物裡的豬,有很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2021-01-14 環球網

春節假期即將結束,吃喝玩樂了這麼多天,是不是有點疲勞了?今天,北青菌決定換個套路,給大家送上一份文化大餐,講解一下文物中的豬!

可能你會說,豬這麼普通的動物還會出現在文物上?在博物館裡看沒過什麼特別的豬啊?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發現,常常被人忽略掉的豬,其實大有文化!

「中華第一龍」是俺老豬變的

作為第一件文物,當然要找一個鎮得住場子的國寶,所以北青菌推薦的是印上過歷史課本的「中華第一龍」——紅山玉龍。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這個紅山玉龍,1971年在內蒙古出土,屬於距今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圖騰,有關龍起源的說法很多,但不少學者支持「豬起源」說。別笑,先看看玉龍的嘴!

早期的龍,嘴唇都有上翻的特徵,紅山文化出土的很多玉龍,一看造型就能知道它們為什麼被稱為玉豬龍。

說到翻唇這一「神獸」元素,不僅出現在中原地區,北方的草原地區,甚至伊朗、阿富汗等國,都有上嘴唇向後翻的翻唇神獸。目前仍在中國展覽的阿富汗珍品文物中,就有「翻唇神豬」的影子。

可以說,不僅在中國,古人曾經非常喜歡並崇拜豬,甚至將豬神化過!

6000年前炫富是「炫豬」

為什麼被崇拜的豬,後來不再被人尊崇了?或許是因為它們成為了另一種標誌,一種「炫富」的標誌。

我們的第二件文物還是來自國家博物館,年代更久一點,來自距今6000年的大汶口文化,是一個豬形陶鬹。這件陶鬹是用來盛水或盛酒的,雖然原有的四肢不見了,但仍可以看出這隻小豬優雅的體態。

豬是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家畜之一,並成為財富的象徵,在很多遺址內都發現了豐富的豬骨骼。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生前以豬為主要肉食,死後也用豬隨葬。一般來說,一個墓葬中隨葬的豬的數量越多,其他隨葬品也越多,墓葬的規模也大。所以說,想炫富,多養豬!

說起來,大家逛博物館時可以留意一下,直到漢代,陶豬一直是經常露臉的文物。漢代的陶豬、陶豬圈十分常見。特別要提到的就是陶豬圈,在華北地區,這種豬圈與廁所連接的「連茅圈」十分流行。

時間的守護者

在秦漢時期,豬獲得了十二生肖的編制,正式成為了中國神話體系的一員。不過在這一時期,十二生肖俑是野豬的形象,顯得威風凜凜。

同樣是唐代,上圖的十二生肖來自西安,再往西走到新疆,野豬的形象就更狂野了。不信看看這件新疆博物館收藏的唐代豬首人身俑,雙耳直立,嘴鼻向外突出,獠牙上翹。他身穿帶有唐代風格的橘色袍服,眯眯月牙眼的造型帶來無窮的喜感。

包括豬俑在內的十二生肖俑在國內眾多古代墓葬都有出土,十二生肖象徵著12個地支年的輪迴,也是一天12個時辰的輪迴,古人試圖將時光的守護者帶到自己的墓中,保護自己度過漫漫長眠,由此也給我們留下了眾多風格獨特的十二生肖俑。

豬的造型也可以很百變

剛才說了生肖代表時間。提起年,大家都說豬年、鼠年,但說起時辰,一般人還是會說亥時、子時。怎樣讓動物和時辰的關係更加緊密?「玩主」乾隆做到了。

圓明園海晏堂噴泉時鐘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此前多次拍賣均引發熱議的圓明園十二獸首,就是這組十二生肖報時噴泉」水力鍾」的雕塑。每到一個時辰,相應的生肖就噴出水來,在午時還能12獸首同時噴水。

1860年圓明園遭英法聯軍洗劫,海晏堂十二獸首也不知所蹤。近些年來,十二獸首陸續現世,部分獸首已回歸中國,豬首就被收藏於北京的保利藝術博物館。

有關這組獸首,值得一提的是,它們是由西洋傳教士製作的,所以與中國傳統的豬造型並不相同。那麼傳統的中國豬什麼樣呢?大家看看這組商代豬型青銅器吧。

皇家孩子手裡的玩具

說起來,豬應該是中國最常見的動物之一,豬的形象幾乎無處不在,比如說在玩具裡。

把我們的視線轉移到皇宮大內紫禁城,故宮博物院藏的這件泥制小豬你能猜到是幹什麼的嗎?沒錯,這就是清代小皇子們的玩具。

據介紹,清宮中的泥塑動物玩具多數是10cm大小。這些泥塑玩具可以陪伴小皇子度過沒有家人陪伴的寂寞時光。

中國的泥塑玩具歷史悠久,它是伴隨著人類的陶土工藝發展起來的。泥玩具選用細膩有黏性的泥土為原料,經過多種工序完成。一些泥塑玩具採用模製,並經燒造而成。泥玩具純手工製作,成本低廉,在用於陳設擺放的同時,特別給孩童們帶來歡樂。

你見過和沒見過的豬

為了紀念萬國來朝進獻珍禽異獸的景象,乾隆曾下旨,命令宮廷畫師繪製一組《獸譜》,將當時知道的野獸全部繪製出來,集結成冊,可以說是當時的動物類百科全書。在這組《獸譜》中,自然少不了中國人常見的豬。

在《獸譜》中,豬一身黑毛,走在一棵樹下面,旁邊標識的文字「天下皆畜之」,講述了它在家畜中的地位。此外,《獸譜》中還有一身是刺的豪豬,都是我們今天能看得到的。

但在《獸譜》中,也有一些很奇怪的豬,比如一種外形為野豬的叫「當康「的動物,也是以其叫聲命名的,據說如果這種動物出現的話,天下都會五穀豐登,是一種傳說中的瑞獸。不過看起來,好像和豬沒什麼區別。

《獸譜》中還有些神豬你肯定沒見過。比如這個「並封「,如果只看它尾巴之前的部分,和一般的野豬沒啥兩樣,但」並封「沒有尾巴,代之的是另一個腦袋。《獸譜》中說這種神奇的動物能吃各種有毒的草。怎麼樣,是不是對古人的腦洞佩服到五體投地?

在皇帝的飯桌上,自然少不了豬的身影。據乾隆四十八年的皇家記錄,大年初一這天的早餐上,乾隆的餐桌上擺了70多種各色菜餚,其中就包括一款燒野豬肉,作為開年大菜。

近年來不少清宮劇中,出現了坤寧宮祭神煮肉,並分賜大臣的場景,這確實是紫禁城裡曾經每天都要舉行兩次的一種儀式,即白水煮豬肉。有時候,皇帝還會將煮好的沒撒鹽的肉分賜給近臣。在電視劇《延禧宮略》中,甚至出現了怡親王被指擅自往肉裡撒鹽,被「大豬蹄子」乾隆發現後怒斥,並予以責罰的劇情。

有趣的是,劇中如此維護祭祀正統的乾隆,在真實的歷史中曾有這樣的一幕: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一,乾隆在重華宮進晚膳,膳桌上放著當天坤寧宮祭祀用的豬肉和羊肉。皇上吃了豬肉後,總管張玉柱等欽奉上諭說:「祭祀豬肉騷氣,不好吃。欽此。」

到了最後一個文物,北青菌請出的是全國最有名的豬——二師兄。

豬八戒,這個又懶又呆卻有些可愛的角色,給西遊四人團隊增添了很多歡樂。在頤和園的長廊上,有不少描繪西遊記的圖畫。比如大戰牛魔王的場景中中,豬八戒手執釘耙,跟著孫悟空緊追牛魔王。

看完這兩幅畫,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件事——古代人的畫中,豬八戒都是黑臉!為什麼?因為中國的土豬就是黑豬啊(上面的獸譜裡就有)!

現如今,白白胖胖的豬逐漸佔據了農村,中國土豬反而成了稀罕的品種,以後的孩子們看到西遊記,不知會不會說:古人怎麼畫錯了?

好了,本次豬年文物展的講解就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收穫了一些新姿勢?

你在博物館裡還見過什麼和豬有關的奇妙文物?寫留言跟北青菌嘮嘮?

文|北青報記者 屈暢

編輯|孫晟源

相關焦點

  • 福田系列: 姚玉忠與玉豬龍的千年宿緣
    因為我是6000年前那個挖墓人的轉世,我轉世盜墓,就是想讓紅山文化重見天日。」被捕之後,姚玉忠這樣向警方「交待」。 天地間就沒有姚玉忠不敢盜的東西。辛為陰金為錐子為探鏟為艱辛為勞苦,辛金乃成器之金,被薄土所埋,是為「扎子」——據報導姚玉忠在作案時利用一種叫做「扎子」的自製工具,這種工具比洛陽鏟性能要高,扎進土裡拔出後,通過觀察扎尖的顏色變化,可以判斷地下是否有墓葬。亥為豬,豬就是專業拱地的,現在的豬都是圈養的了,如果散養,或者說野豬的話,要不了多久它就能把你一塊地翻個遍。戊為土為皮為玉,亥為豬為骸骨,遺物。
  • 這隻3200年前的豬上熱搜了!三星堆還出土過這些奇特的東西
    ↓ 仔細一看,這不是撞臉了《憤怒的小鳥》裡反派綠豬嗎? 三星堆官微發出的豬豬照片撞臉《憤怒的小鳥》裡的綠豬新鮮出土的3200年前的陶豬撞臉了真是萬萬沒想到啊!有網友開玩笑表示,「《憤怒的小鳥》抄襲實錘了哈哈哈哈哈!」「三星堆與憤怒的小鳥,哈哈哈這是什麼夢幻聯動?」還有網友特意@了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詢問「堆主,這豬是認真的嗎?」後者直接回答,「真!」隨後「三星堆裡的豬」迅速衝上微博熱搜。
  • 老人常說豬是蛇的「剋星」,難道豬真不怕死?很多人都誤會了!
    老人常說豬是蛇的「剋星」,難道豬真不怕死?很多人都誤會了!現在豬肉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無論是逢年過節還是朋友聚會,豬肉都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硬菜,老人常說豬是蛇的剋星,豬真的不怕死嗎?還是豬,有什麼秘密武器?
  • 只有養過豬人才知道的幾個真相,沒有養過豬的人不會相信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深入到鄉村進行建設,將自己在學校學到的很多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豬肉使我國民眾普遍所能接受的肉類。豬肉的營養物質豐富,異味較小,烹飪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在市場中的佔比也比較大,因此也是很多人進入養殖業的首要選擇。一提到豬,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懶」「笨」,批評別人的時候也不忘把豬帶上,其實豬是比較無辜的。沒養過豬,豬的這些秘密可能還真的不知道。
  • 世界唯一一座「豬島」,海灘美女享受豬生巔峰,網友:活得不如豬
    無論是山川還是河流,都有著其特殊的秘密和故事。但是,喜歡海島嗎?見識過我國美麗的西沙群島嗎?有去過世界上最美的粉色海島嗎?不過這些都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這樣一座島嶼,這個島被稱作「豬島」,聽起來你會覺得有些可笑,但是,在這座島上,這些小豬們,就是這座島嶼的主人。這座奇怪的島嶼,位於巴哈馬群島,被當地人稱作是「加勒比豬島」。
  • 豬真是笨死的嗎?看農村老人說豬的前世今生,這些豬知識您少知!
    豬,對於農村人來說是在熟悉不過的家畜啦!相信對於豬大家也不會陌生,這不有俗語曰「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說的不正是這個意思嗎?「你知道豬是怎麼死的嗎?」在生活中常會聽到這麼一句玩笑話,其意,當然帶有貶義,暗指人家笨。那麼,豬真是笨嗎?關於豬的前世今生,這些豬知識您知嗎?
  • 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有什麼含義呢?不說你可能不知道
    俗話說「豬來窮,狗來富」,有什麼含義呢?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文/小陳分享歷史在我國的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比如「娘想兒萬裡長,兒想娘筷子長」,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就罷了。這些農村俗語雖然言簡意賅,但是通俗易懂,就算是到了今天好好揣摩還是很有道理的。
  • 豕、彘、豚、豬,你真的了解二師兄嗎?
    作為「六畜之首」的豬,在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卻時常遭到人們的詆毀、蔑視,甚至是謾罵!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從古至今豬對中國人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日本人,自隋唐開始便引進漢字作為他們文字的基礎,至今還用「豚」來代表可食用的豬,就是因為如今食用的豬從壽命上來看都是小豬的原因。豬文化興起從賈湖遺址顯示,早在公元前6000多年,中原地區就已經有了不錯的田園生活,豬鳴犬吠、米酒歌舞…豬不僅貢獻肉,還貢獻了形象,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
  • 國寶玉豬龍:我們是豬的傳人?
    5000年前區域文化被他一鏟子掘出時間:1971年8月地點: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人物:村民張鳳祥張鳳祥在村子後面整理自家梯田時,挖到了一個石洞,並從石洞裡摸出來一個滿是泥巴包裹的硬硬的東西,形狀像一個鉤子。
  • 為什麼動漫中的主角總喜歡扮豬吃老虎?你知道扮豬的主角有幾個?
    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人的嫉妒心是不可理喻的,不是只有平凡的人會嫉妒優秀的人,而是只要你有優點,能夠被人看到,會發光,就會有嫉妒你的人。所以扮豬能夠降低仇恨值,別人注意不到你了,自然不會主動傷害你。這樣就能省去很多麻煩了。
  • 「萊豬」就是「毒豬」 專家說真話不怕查水錶
    拒絕萊豬!臺中市教育產業工會與數個家長團體15日在中市議會舉行記者會,高雄榮總臺南分院前主治醫師蘇偉碩說,現在的環境,要說真話必須要有很大勇氣,除非家裡沒水錶,但他有孩子,必須站在學術基礎向大眾報告「萊豬有毒、萊豬就是毒豬」;萊豬進來後,孩子的健康怎麼辦?民進黨當局怎能讓民眾吃到萊豬。
  • 你不知道的科學冷知識:鯨魚與豬、河馬原來是一家
    鯨魚曾在很長的時間裡被認為是魚,但是科學家發現鯨魚是通過肺呼吸的哺乳動物,並不是魚類。鯨魚的祖先是誰,鯨魚又是如何演化的,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鯨魚的演化史。 根據生物分類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豬、鯨、河馬同屬於一個大家族,具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即以古偶蹄獸為代表的偶蹄目。
  • 都說你笨得像豬,但豬說我可比你聰明!
    甚至在賽道的中途,車手才知道這樣曲折的線路其實是由一隻豬設計的。我想現在你已經相信了豬非常聰明吧,「笨得像豬」這句話確實有些欠妥。。。2、豬怎麼喂?最好餵專用的豬糧,才能保證營養均衡。豬飼料也不建議喂,增肥太快。跟犬貓一樣,建議剩飯剩菜就不要給寵物豬吃了,萬一吃出來問題,看個獸醫可得花不少錢。
  • 豬灣事件終於真相大白
    40年前的春天,在美國中情局的直接策劃和指揮下,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在豬灣登陸,突襲古巴,企圖推翻卡斯楚政府。然而,入侵卻以100多人死亡、1000多人被俘而告終,這就是震驚世界的豬灣事件。關於這一事件的很多史實,美國和古巴都沒有完全披露,使豬灣事件更添神秘色彩。
  • 三星堆出土5000年前陶豬!網友:這不就是憤怒的小鳥
    7月2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考古成果,這座被命名為廣漢聯合遺址的地方,發現了極其豐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漢、魏晉、唐宋和明清時期的遺存,堪稱成都平原通史型遺址。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在三星堆中出土的一件陶豬,更是網友直呼:「原來古人也玩過憤怒的小鳥啊!」
  • 豬真的很笨嗎?破除你對寵物豬的三大誤解
    當你在考慮養一個寵物為伴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是否考慮養一隻迷你小香豬作為寵物呢?大家對養只豬作為寵物的第一反應如果是牴觸,那這當中一定有著太多的誤解。今天,二英子就來一一回應那些大家對豬寶寶們的偏見。首先,在大家印象裡的豬,一定是整天臭烘烘的小邋遢。
  • 你知道豬是怎麼成為十二生肖的嗎?為什麼排在最後一位?
    你知道豬是怎麼成為十二生肖的嗎02:19來自老王說三農道三農hi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戲說天下小夥伴們,春節快到了,在這裡小編祝大家新的一年裡,諸事順利,青春永駐,豬籠入水,八面來財。今年是豬年,想要孩子的小夥伴們,也祝大家新的一年裡生一個白白胖胖的小金豬,小夥伴們。有誰會背十二生肖的順口溜呢?
  • 《有翡》裡,趙麗穎遇到的豬隊友,你也可能會遇到
    熱播劇《有翡》裡,女主角的表哥李晟,一心想證明自己的能力,衝動地獨自行動,不僅自己受傷,還連累了其他人,讓觀眾直呼他為「豬隊友」。 其實在職場上,我們也會遇到這種「豬隊友」,能力一般又自大,做事容易衝動,輕易對合作方做出難以完成的承諾,讓團隊造成巨大的損失。
  • 豬、豕、豚、彘,你真的會寫「豬」字嗎
    如果豚也是豬的話,那麼彘又是什麼呢?除此之外,表示豬的字還有豬和豕。這些字同時都在使用,自然是有所區別的。追根溯源,我們還是從古象形文字開始來探求一下答案。據說這個符號表示肉,意思是這是一隻有很多肉的豬。可是這個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這個符號和肉有多少相似之處呢?說它是一把殺豬刀恐怕還更形象一些。不管是肉還是刀,至少說明一點,這已經是人類作為家畜豢養的豬了。
  • 朱元璋姓朱,明朝百姓管豬叫啥?皇帝給豬改了名,很多人都讀不出
    平日裡,在取名字的時候,大家都會講究一個很好的寓意,但凡是沾帶著些諧音的,也會思量這「諧音字」是不是有不好的寓意。為此,很多的姓氏本身就是尷尬的,比如說「朱」、「史」、「苟」、「尿」(niao)等,就讀起來很尷尬,或者說這一眼看上去就尷尬。為此,在取名的時候,大家都會很注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