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 | 海上風電加速中華白海豚滅絕?!

2021-02-15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再生能源建置是蔡英文當局重大政策,並全力推動海上陸上風力發電機組,但不論是在新北、苗慄、彰化或澎湖新建或擴建風機,幾乎全遭在地居民反對,分指風機噪音幹擾生活質量、漁民生計,環團甚至直指海上風機恐加速瀕絕的中華白海豚絕跡。

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全臺數量不到百隻。(林務局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經濟部」推動的離岸風力發電計劃,在彰化芳苑外海打造示範風場,得標的福海風力發電公司計劃建置800至1000座風機,但當地漁民不滿每支風機架設距離僅相隔500米,密集的風機將造成海域被佔無法作業,加上福海公司未依承諾施工及發放補償,曾號召80艘漁船掛白布條出海抗爭。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更指出,芳苑近海是生態和地質敏感區,也是中華白海豚覓食和繁衍的場所,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全臺數量僅剩不到100隻,海上風機施工打樁製造海底噪音,加上電纜鋪設恐怕加速白海豚滅亡。

苗慄南龍漁會許多漁民在上緯公司設置風力發電機組過程中,多次表達反對意見,並在漁船出海掛白布條抗議。(陳慶居翻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上緯公司在苗慄縣竹南外海執行海洋風電計劃,同樣因規劃設置多達30座離岸風機,遭南龍區漁會質疑密集風機嚴重影響漁民生計,多次發動漁民展開陸上、海上抗爭,最後上緯公司以3.05億元(新臺幣,下同)補償款與南龍區漁會達成合作協議,有部分漁民認為補償標準不合理,醞釀後續抗議行動。

德商英華威公司在苗慄苑裡設置多支陸上風力發電機組,因不少風機距離民宅過近,部分甚至只有60米,持續發出的低頻噪音讓居民受不了「疲勞轟炸」,組成「苑裡反瘋車自救會」長期抗爭。自救會發言人、西平裡長陳薈茗說,英華威公司當年未先與民眾溝通就將風機架在民宅附近,「誰能受得了轟隆隆地風車轉動聲,整夜鑽進耳朵裡?」

艾貴風能壹公司則選定新北三芝、淡水區外海規劃設置離岸風力發電機組,今年6月舉辦環境影響公開說明會時,遭當地居民質疑將衝擊漁業資源和天然景觀,現場高呼「滾出去」,迄今仍未達成共識。

此外,臺「國發會」規劃自今年起至2020年,投入203億元積極推動澎湖綠能低碳觀光島計劃,其中157億元用於建造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光電,歷時2年完成場址環評,因將於湖西鄉、白沙鄉等地再增設風機,長年已飽受低頻噪音困擾的居民發動抗爭,堅決反對臺電於陸上增設風機破壞生活質量與天然景觀。

● 中電聯權威公布:全國風電場大評比,286家風電場哪家強?● 我們是誰?搞風電的!● 2017-2020年20省市風電建設規模一覽!●  中國風電整機商名錄(2017最新版)● 2016全球 & 中國風電整機商排名全收錄

相關焦點

  • 廣東雷州灣頻見「海上大熊貓」中華白海豚
    近日,在廣東雷州灣硇洲島西南方向及雷州東裡鎮對出海域,中華白海豚成群出沒,有灰黑色的小海豚,白色的成年海豚,還有粉色的老海豚,他們不時冒出海面呼吸、嬉戲,有時還會來個空翻,俏皮可愛。梁盛 攝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海上大熊貓」,極為稀有珍貴。梁盛 攝目前,雷州灣中華白海豚的數量超過200隻,其數量僅次於珠江口,早在2007年,雷州灣已被列為湛江市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梁盛 攝中華白海豚出沒在硇洲島西南方向及雷州東裡鎮對出海域。
  • 地圖湃 | 中華白海豚的生存難題
    作為1997年香港回歸的吉祥物,中華白海豚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中華白海豚有「水上大熊貓」之稱,1990年初,香港國際機場的興建讓民眾開始關注這個物種。當時,機場需要在大嶼山北部填海9平方公裡,那裡正是中華白海豚重要的棲息地。
  • 中華白海豚:我的天敵不僅是廣東人
    顧名思義,中華白海豚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流域,背部像座頭鯨一樣隆起。它們和大熊貓、金絲猴一樣,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此,中華白海豚也被稱為「海上大熊貓」。 除了廣東人,中華白海豚還有可能面對哪些威脅?本期《小艾瑪的遊樂園》,天洪和Emma就來和大家聊聊「海上大熊貓」。 環境惡化是主因 和電視中看到的在藍海隨著遠洋貨輪乘風破浪的海豚不同,中華白海豚只生活在水深25米以內的近海,以小型魚類為主食,從不涉足深藍。
  • 中華白海豚適應性和種群發展史獲揭示
    研究團隊通過對中華白海豚全基因組測序和種群重測序,揭示了中華白海豚的演化歷史和演化特點。 中華白海豚母子對        李松海供圖 研究首先重構了鯨類古染色體,通過染色體進化分析闡述了鯨反芻類—古鯨—中華白海豚的演化歷程,發現古鯨對水環境的適應性演化主要體現在滲透壓的調節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誤入惠州東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死亡!自11月12日以來,惠州博羅東江水域疑似出現白海豚的消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了解到,根據市民拍到的視頻片段,可以推斷這隻出現在惠州東江水域的水上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據了解,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這頭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在惠州水域出現後,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連日來加強了巡查,可惜沒能追蹤到它的蹤跡。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11月8日有惠州市民稱在東江惠州博羅縣段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博羅縣農業局實地查看後確認是中華白海豚,但農業局工作人員不無擔心稱白海豚一般生活在河水海水交界處,出現在離珠江口這麼遠的東江惠州段很可能是病了回聲系統有問題。
  •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惠州報業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11月16日晚,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 16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
  • 一頭中華白海豚的生死七小時
    廣東省江門市,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鍾錦澤和馮抗抗正在救助中華白海豚。楊翌舒攝/光明圖片  5月3日8時55分,臺山市公安局廣海派出所接110警情稱,在廣海鎮烽火角往白宵圍方向淺水區,有一頭中華白海豚擱淺。聽到這個消息,民警鐘偉傑心頭一揪。在海邊長大的他,從小就聽說過中華白海豚的故事。能與300多頭被譽為「海上大熊貓」「媽祖魚」的珍稀物種相伴,是臺山人的驕傲。放下電話,鍾偉傑與4名同事立刻驅車出發。  9:20,救援開始。
  • 中華白海豚連續6天現身廈門海域
    周清是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事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是小嶝女婿,昨天傍晚5點多,回小嶝探望嶽父母的他,突然接到幾個漁民的電話稱,他們出海捕魚時看到三四頭白海豚遊在漁船周圍,與他們「搶」魚,而且還將漁網鑽破了幾個洞。聽到這一消息,周清非常興奮,立即帶上相機,與嶽父一起趕赴小嶝碼頭。
  • 中華白海豚頻現廈門海域覓食嬉戲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中華白海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檢驗海洋生態的活指標。最近,隨著中華白海豚繁育期即將到來,在福建廈門附近海域,市民頻頻發現中華白海豚集體覓食、追逐的身影。
  • 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不幸死亡,網友:太可惜了!
    甚至有些已經宣告滅絕,這些水中精靈一、二級保護動物,不加強保護只會越來越少,最近一隻白海豚就發生了不幸!一、中華白海豚在東江廣東惠州段不幸死亡。近日,東江廣東惠州段的兩邊,幾位釣友在岸邊垂釣時,突然看一個白色動物在水面翻騰。
  • 海上風電加速發展 福建邁向「清潔能源大省」
    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翁玉耀指出,引進國內外頂尖的海上風電裝備製造企業入駐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開展大功率海上風電機組的研發製造,建設國家級海上風電研發、檢測及認證中心,將產業園打造成世界級先進的海上風電裝備研發、生產、出口、檢測、運維和人才培養基地。
  • 踐行新聞發言人制度 綠會就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中華白海豚救助隊召開新聞發布會
    【綠會6月21日訊】今日上午10點,中國綠髮會在北科大廈召開了「中華暗夜星空保護地」「中華白海豚救助隊建立」新聞發布會。
  • 中華白海豚,你好呀~
    27日上午,北海銀灘迎來兩位「貴客」,它們就是極少在銀灘近岸海域現身的中華白海豚。上午8點前後,北海市銀灘鎮村民看到不遠處的海面似乎有「大魚」在遊弋。他們駕駛摩託艇出海,結果發現竟是兩頭罕見的成年中華白海豚。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釣魚愛好者稱:看見海豚吐血!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 釣魚愛好者稱:看見海豚吐血!】一條體長達2.5米、重約400斤的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後不幸死亡。近日,東江博羅段出現一條疑似中華白海豚的水生動物蹤影,引發廣泛關注。「該中華白海豚體長2.5米、體高0.7米,為成年雌性,體表無明顯傷口,估計有400斤左右。」11月17日上午,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副主任葉林告訴南都記者,中華白海豚是群居性動物,脫離群體單體逆江而來,身體可能出了問題,或因傷病而迷路,「目前,成年中華白海豚淡水擱淺,尚未有救助成功的案例」。
  • 海上風電概念股有哪些?海上風電上市公司一覽表
    10月30日訊,中國石化新聞辦昨日披露,中石化所屬新星公司將參與開發位於陝西大荔的分散式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20兆瓦,這將是中石化首個風電項目。由於需求端大量的風電存量訂單需要在2020年底以前實現併網,下半年將迎來更密集的風電搶裝。
  • 一條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不幸死亡
    &nbsp&nbsp&nbsp&nbsp南都訊 一條體長達2.5米、重約400斤的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惠州段後不幸死亡。11月16日晚,這條體表無明顯傷口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打撈上岸後運至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計劃製作成標本,進行進一步研究。
  • 中華白海豚在三娘灣海域求偶、交配被「偷拍」
    10月31日,北部灣大學和廣西科學院聯合鯨豚研究團隊在三娘灣海域進行例行考察時,研究人員黃祥麟用無人機捕捉到中華白海豚求偶交配的視頻:兩頭中青年海豚追逐嬉戲,情意綿綿,姿勢優美,就像在表演一場水中芭蕾。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昨日上午,一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了解前情,請點擊這裡)。逗留14小時後,在多部門多機構的合力營救下,迷途中華白海豚昨晚得到科學營救,隨即被送往珠海進行下一步看護。救援過程回顧獲救前,白海豚已被控制在引水閘和分洪閘之間較小的區域。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中華白海豚「組隊」來昌江鬧海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10日訊(記者 譚琦)10日上午,昌江鯨豚救護隊隊員在昌江海域偶遇數隻海豚,經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下稱中科院深海所)專家確認,這些海豚為中華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