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建置是蔡英文當局重大政策,並全力推動海上陸上風力發電機組,但不論是在新北、苗慄、彰化或澎湖新建或擴建風機,幾乎全遭在地居民反對,分指風機噪音幹擾生活質量、漁民生計,環團甚至直指海上風機恐加速瀕絕的中華白海豚絕跡。
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全臺數量不到百隻。(林務局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經濟部」推動的離岸風力發電計劃,在彰化芳苑外海打造示範風場,得標的福海風力發電公司計劃建置800至1000座風機,但當地漁民不滿每支風機架設距離僅相隔500米,密集的風機將造成海域被佔無法作業,加上福海公司未依承諾施工及發放補償,曾號召80艘漁船掛白布條出海抗爭。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更指出,芳苑近海是生態和地質敏感區,也是中華白海豚覓食和繁衍的場所,中華白海豚是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全臺數量僅剩不到100隻,海上風機施工打樁製造海底噪音,加上電纜鋪設恐怕加速白海豚滅亡。
苗慄南龍漁會許多漁民在上緯公司設置風力發電機組過程中,多次表達反對意見,並在漁船出海掛白布條抗議。(陳慶居翻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上緯公司在苗慄縣竹南外海執行海洋風電計劃,同樣因規劃設置多達30座離岸風機,遭南龍區漁會質疑密集風機嚴重影響漁民生計,多次發動漁民展開陸上、海上抗爭,最後上緯公司以3.05億元(新臺幣,下同)補償款與南龍區漁會達成合作協議,有部分漁民認為補償標準不合理,醞釀後續抗議行動。
德商英華威公司在苗慄苑裡設置多支陸上風力發電機組,因不少風機距離民宅過近,部分甚至只有60米,持續發出的低頻噪音讓居民受不了「疲勞轟炸」,組成「苑裡反瘋車自救會」長期抗爭。自救會發言人、西平裡長陳薈茗說,英華威公司當年未先與民眾溝通就將風機架在民宅附近,「誰能受得了轟隆隆地風車轉動聲,整夜鑽進耳朵裡?」
艾貴風能壹公司則選定新北三芝、淡水區外海規劃設置離岸風力發電機組,今年6月舉辦環境影響公開說明會時,遭當地居民質疑將衝擊漁業資源和天然景觀,現場高呼「滾出去」,迄今仍未達成共識。
此外,臺「國發會」規劃自今年起至2020年,投入203億元積極推動澎湖綠能低碳觀光島計劃,其中157億元用於建造風力發電及太陽能光電,歷時2年完成場址環評,因將於湖西鄉、白沙鄉等地再增設風機,長年已飽受低頻噪音困擾的居民發動抗爭,堅決反對臺電於陸上增設風機破壞生活質量與天然景觀。
● 中電聯權威公布:全國風電場大評比,286家風電場哪家強?● 我們是誰?搞風電的!● 2017-2020年20省市風電建設規模一覽!● 中國風電整機商名錄(2017最新版)● 2016全球 & 中國風電整機商排名全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