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評錢鍾書:《圍城》不過是玩花活,表面迷人其實裡面沒什麼

2021-01-08 紅衣記史官

八十年代喜歡文學的人估計沒人不知道王朔。

他那犀利的筆鋒、巧妙的構思、俗到極點但又極度打動你的語言迅速讓他走紅大江南北。

上個世紀,引發全民追劇熱潮的《渴望》,就是由他參與製作的。據說,當時一到播出時間,大街上都沒什麼人影兒,全都躲在家,守著電視機追劇。

當時,王朔的電影養活了不少導演,1988年,他有四部小說,一口氣被改編成電影,直到現在,還沒有人打破他的記錄。

要知道,當年的王朔可謂是京圈的中心,所有人都圍著他轉。

就連大名鼎鼎的馮小剛,當年還是他的小跟班,靠他提攜,這才有了今天。現在馮小剛見了王朔,都得畢恭畢敬地喊一聲「朔爺」。

知道王朔的人,也都知道他十分的真性情,王朔這一點讓人又愛又恨,愛的是真性情他個人才華,恨的是他把人家不願意說的全說了。在自己所在的作家圈裡,王朔懟過的人,真的太多了,而錢鍾書也是其中之一。

言辭犀利批判錢鍾書玩花活兒

在一次訪談上,王朔談到了錢鍾書,就直接說:

「學問的深奧我不大懂。但我讀《圍城》的閱讀經驗與讀餘秋雨的東西十分相似。都是先聽說如何如何好,拿來一讀,文字迷人,給人的直覺這人有學問。但當你再向深讀,視野開闊了一點兒,就會覺得這人是在玩花活兒,表面迷人的功夫如此深,其實裡面沒什麼。他只是在炫耀他的趣味和學問,他並不想嚴肅地說點什麼。」

確實是這樣,我初讀錢鍾書是《談藝錄》,一翻開真如初涉水的人面對大海,以為自己肯定遊不過去,遊到一半也許會被淹死。但讀完了,除了東拉西扯和用牛角尖扎人外,不會給你任何啟迪。

據說考證錢鍾書先生的的研究生要會五種外語,我不知道,這是招收研究生還是藉此炫耀賣弄語言天賦。

不敢說王朔是多麼偉大的作家或者多麼厲害,但他腦子裡確實是有東西的,曾經馮小剛的《天下無賊》無法通過廣電部門的審核,王剛和劉震雲輪番上陣都沒法拯救,幾次送審都被打了回來,馮小剛只好求救於王朔。

王朔拿起劇本翻了翻,隨之就扔在了桌子上:「這個好辦,讓女賊懷孕,然後進廟裡燒香拜佛」。

聰明的馮小剛聽完這句話之後,瞬間如醍醐灌頂一般,再次送審,負責審核的人員一看,通了,這回算真通了。不僅有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正面宣教意義,還讓這對扒手良心發現的動機有了說服力,並且連宗教情懷都參雜進去了,一下整體的格調就被拔高了。

編劇王剛自嘆不如,當場發出感慨:「這丫老辣,你不服不行!」

馬未都先生對王朔也非常讚賞,他說王朔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依舊保存了作為一個作家基本尊嚴的人,他不為五鬥米折腰,不願去跪舔那些所謂的美好。

在王朔之前,新中國只有一種表達方式,這種語言以用詞空洞、結構累贅、語氣蠻橫等為特點。在王朔活躍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國文學、影視界爆發了多種漢語表達方式的爭鳴。

先不論水平高低,毫無疑問,王朔絕對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他半發現,半創造了一種以北京話/普通話為基礎,從平民角度出發,帶有底層色彩(「痞子」)的漢語表達方式。

王朔的「痞子文學」從人物形象到情節對白,都極易讓讀者產生共鳴,京片子味兒不惹人厭,甚至有時會讓人不自覺地發笑。

《我是你爸爸》中馬林生和馬銳這對父子之間的相處,像極了許多家庭中父子之間真實的相處模式,很多人說王朔的作品有超前性,我倒是不覺得,我還是願意稱之為普適性,不僅僅在人和人之間普適,在時代和時代之間也普適,因為不同時代也存在著相同之處,比如父子關係的緊張。

我們中的大部分需要王朔式文學來充實精神世界,健康陽光,易於接受,同時又和教科書有所不同。具有必要的啟發性和叛逆性,但是不至於產生反抗心理,因為書裡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我們不會反抗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們樂於接受王朔的文字。

即使到今天,這種表達方式仍被以馮小剛為代表的文學影視界傳承著,而當時其他的文學、影視類嘗試,現在幾乎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

馬未都在《圓桌派》上這樣評價王朔,「王朔的文學地位或者文學粉絲是非常多的,他作品的頂峰期,我覺得今天沒有一個作家能夠做到,影響了一代人。」

如果你想看一下王朔的作品,那我向你推薦他的作品合集,包括他最著名的《動物兇猛》、《我是你爸爸》、《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看上去很美》、《知道分手》、《致女兒書》,六冊超厚硬殼原價216,現在只需158,折合一本書26塊錢,比單獨一本可划算多了!

如果你能從王朔的書裡讀出什麼道理,那也許就是這些書的意義所在,如果能獲得積極的能量,那更是它的職責所在,如果都沒有,那就從中獲得歡樂。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戀愛不讀錢鍾書,就算結婚也枉然,其實你我都在圍城之中
    《圍城》是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稱讚其為中國現代最有趣的小說。《圍城》小說中的男主方鴻漸開局即巔峰,本來是個被眾人仰視的海歸高級知識分子,卻選擇了一條看似毫不費力,實則危機重重的下坡路,走進了平庸的圍城,陷進了生活的死角。
  • 錢鍾書《圍城》中濃縮成經典的十句話:揭示了人性與婚姻的殘酷
    熟悉《圍城》這本書的夥伴們,一定對錢鍾書先生在書中的一句話印象比較深刻: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句話可以說是對這本書的中心總結。《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 圍城的警醒:成年後的我們都活成了方鴻漸
    最近,由於疫情的後浪導致我的工作量驟減,我也陷入了深度的迷茫和焦慮之中,想著與其焦慮不如多看書,於是花了四天的時間看完了25萬字的《圍城》,花了一個下午以1.5倍速看完了畫質感人的劇版《圍城》。在此之前我沒有看過圍城的任何周邊內容,僅僅知道此書是錢鍾書先生的長篇小說,也是錢鍾書先生唯一的一部長篇著作。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書中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於1947年首次出版,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 《圍城》告訴你,從上等人到平庸之輩,精英是如何墮落的
    方漸鴻是錢鍾書的小說《圍城》中的主人公。也是一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公子哥。如果你看過原著,你就會知道錢鍾書真是太厲害了,把這哥們兒描繪得入木三分。《圍城》中的故事就是由這位哥們所展開的。方漸鴻出生在江南小縣城,他父親是做小生意的人,因為賺了點錢,有了些威望,成了鄉裡的紳士。
  • 錢鍾書為何被稱為「毒舌大師」?看完《圍城》中10句話,人生真相
    《圍城》就像圍城,隔開了看過書的,和沒看過書的。這種句式,就是來源於錢鍾書筆下的《圍城》,被各大寫手,自媒體廣泛運用。「毒舌大師」錢鍾書一生只有一部長篇小說,就是這部曾被諾貝爾提名的《圍城》。9.話是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著話做,是話跟著人變。10.自己人之間,什麼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在吵架的時候,先開口的未必佔上風,後閉口才算勝利。
  • 《圍城》:被單位辭退,被情侶拋棄,老婆蠻橫,我們活成了方鴻漸
    人生如同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在這路上你會遇見許許多多的困境,它們如同一座座禁錮人心的圍城林立在道路的兩旁。圍城的神秘會讓讓路過的旅人心生好奇從而想要一探究竟,可被困在圍城裡的人卻急於掙脫圍城的束縛。讀錢鍾書的《圍城》,領略人生的無奈,真切地感受那"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的令人窒息的"圍城"。
  • 楊絳給錢鍾書一字情書:慫!錢鍾書也寄回一個字,楊絳感動落淚
    在中國文壇上有一對非常出名的模範夫妻——楊絳和錢鍾書。兩人都是文壇上非常出名的作家學者,不管是《圍城》,還是散文隨筆《我們仨》,都是備受歡迎的文學作品。兩人有著同樣優秀的才華,在命運的安排下相遇了。楊絳和錢鍾書是在清華大學中相識的,年輕時候的楊絳不僅僅長相貌美,還有著出眾的學識,在學校中更是不乏追求者。
  • 錢鍾書誕辰110年,為他闢3個謠:牛人被曲解,是時代最大的悲哀
    錢鍾書在給艾朗諾的回信裡,硬是把自己比喻成一條老狗,自黑加自嘲的方式,既有提醒的意思,也有謙虛的意味,也有學究氣。既會諷刺,也會自嘲。錢鍾書基本上都是這個風格。這既體現在他的一些作品裡,比如說《圍城》裡面大段的掉書袋,又體現在生活中的日常語錄。
  • 只有國人才能看懂的故事,解析了「圍城」裡外的利弊,直擊人性
    可能大家看到標題,就已經猜到了我要說的是哪部小說,沒錯它就是錢鍾書的《圍城》。也許有的人覺得它並不是什麼世界巨作,沒有讀的必要,但是在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圍城》是只有中國人才能看懂的故事,對於中國人來說,《圍城》是最透徹的一部小說。
  • 錢鍾書《圍城》裡很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的中國經典現代文學名著。全書以主人公方鴻漸回國求職、工作和戀愛、結婚為線索展開,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在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錢鍾書《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這是趙辛楣對方鴻漸下的評語。
  • 錢鍾書用幾句話將她的「不乾淨」寫到極致
    此消息一出,林徽因學術水平再次受到了質疑,加上錢鍾書、冰心、就連一本正經的魯迅也寫文「諷刺」林徽因,難道林徽因真的是民國「綠茶」。錢鍾書、楊絳的世紀感情為後世津津樂道,讀過錢鍾書的《圍城》和楊絳的《我們仨》不得不驚嘆兩人才學,《圍城》中的核心思想: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內的人想出來。更為很多人熟知。
  • 錢鍾書《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的中國經典現代文學名著。全書以主人公方鴻漸回國求職、工作和戀愛、結婚為線索展開,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在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
  • 重溫《圍城》:年少讀不懂,讀懂已是主人公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錢鍾書《圍城》一句國人耳熟能詳的話,一部世人皆知的文學作品《圍城》,半個多世紀以來,竟輕而易舉地道出了人們於婚姻的真實感受,幾十年前如此,幾十年後依然如此。
  • 錢鍾書最刺耳的10句話,講透了婚姻和人性的黑暗面,又毒舌又犀利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有人說,這句現實又犀利的話,是對《圍城》這本書的高度概括。僅10句話,錢鍾書就道出了婚姻和人性的殘酷,實在是令人佩服。有很多人在評價《圍城》這本書時說,知道得越多、人越悲觀,看得越透,人越痛苦。
  • 魯迅、錢鍾書為何都對林徽因的作風頗有微詞?他們的評價飽含深意
    民國時期被譽為「小春秋」,得益於文化藝術領域的百花齊放,有魯迅、朱自清為代表的作家之花,有齊白石、張大千為代表的國畫之花,有陳寅恪、蔡元培為代表的思想之花——當然也有交際之花,代表人物就是才女林徽因。其實,在林徽因生活的年代,大多數人知曉她是通過她的風流韻事,一個風流奔爽的林徽因就活在不少著名作家的筆下。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錢鍾書曾與林徽因為鄰居,兩者都是眾所周知的名人,他們的關係理應非常和睦才是。然而事實上,錢鍾書十分討厭林徽因。至於原因,後人都覺得是貓的緣故:兩家的貓經常打架,錢鍾書家的基本處於下風,所以他就經常拿竹竿捅林徽因家的貓出氣。
  • 錢鍾書和楊絳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愛情,說了很多動人的情話
    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已累計發行七十餘萬冊;她寫的《老王》被選為初中教材;最值得稱讚的是她活了一百零五歲,九十歲高齡的時候寫了一本《我們仨》,發行一百多萬冊,這本書在2003年曾被評為「十大好書第一名」。這就是楊絳,錢鍾書口中最才的女。至於說「最賢的妻」,讀過《我們仨》的人都知道,楊絳和錢鍾書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婚姻生活怎麼樣。
  • 楊絳先生享年105 花13年整理錢鍾書手稿 說:他準是又高興又得意
    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是楊絳先生說出來的,楊絳先生正是《圍城》的作者錢鍾書的愛人。13年的日日夜夜,只為故去夫君為社會留點有價值的財富錢鍾書曾經評價楊絳:結合了妻子、情人和朋友三者,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沒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 錢鍾書16幅書法信札欣賞:筆致舒展、俊逸遒勁!學養深厚的好字
    錢鍾書 楊絳當我們論及錢鍾書先生的時候,往往大多人先想到的是其作家、學者的身份。誰說不是呢,一篇《圍城》已是家喻戶曉,更別說那捲博大精深到許多人甚至看不懂的《管錐編》了。是的,錢鍾書先生向來以「博學鴻儒」「文化崑崙」而名於世,其實他的書法作品亦是不俗,有著深厚的底蘊,文人書卷氣十足!但錢鍾書卻從不以書家自居,認為其書法不過承情言物之用,難登大雅之堂。錢老自言「弟不工書,尋常獻醜,不過尺牘、筆札」。比如他曾婉拒為清華師長陳寅恪題寫碑銘,理由就是自愧字醜,恐「貽笑識者,玷辱貞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