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鴻漸是誰?
方漸鴻是錢鍾書的小說《圍城》中的主人公。也是一個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公子哥。
如果你看過原著,你就會知道錢鍾書真是太厲害了,把這哥們兒描繪得入木三分。《圍城》中的故事就是由這位哥們所展開的。
方漸鴻出生在江南小縣城,他父親是做小生意的人,因為賺了點錢,有了些威望,成了鄉裡的紳士。於是,仗著家裡有錢,方鴻漸有機會去北平念大學。
那時候,方家與做銀行生意的周家訂過一門親,原本是想等方鴻漸畢業了就成親。
那會,方鴻漸還在上大學,讀書功課不多,沒事幹,整天胡思亂想,給他爸寫信說自己抑鬱了。他爸說你放屁,你是思春了吧,如果你不好好上,我就把你上學的生活費給停了。方漸鴻一聽怕了,趕緊給老爸承認錯誤,說自己很努力很用功。
這事給周家知道了,周家的周先生假以為方漸鴻是一位厚道的老實人,必有所成,於是,他一拍大腿,說,好,資助方漸鴻出國留學。
實際上,方漸鴻在國外四年,了三所大學,最後,怕畢業了沒文憑難看,弄了個假文憑回來,當然,這也為方漸鴻今後的生活埋下了伏筆。
其實方漸鴻和很多出生優渥的年輕人一樣,自命清高,但又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大概也因為他沒有吃過苦,從上學到出國一直有人幫他丟底,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
一個沒什麼想法的人,也就只剩下每日和女人周旋在一起了。
當然,方漸鴻這個人本性不壞,比較單純,但也確實沒有什麼大本事。書中他的朋友趙辛楣對他的評價,「你不討厭,不過全無用處」。
後來,他隨著趙辛楣到內地一所新開的大學去教書,因為沒有貨真價實的文憑,大學的高校長不願給他教授的名頭,只讓他做副教授。他這才第一次吃到了生活的苦頭。再後來,他教書大概也沒什麼過人之處,高校長沒有找他續籤,所以,他不得不辭職,回到上海。
回來,還是靠著趙辛楣得到了一份報社的工作,不過,後來報社的工作也沒有幹好,他又想去內地發展。
方漸鴻本是家裡的長子,按道理早應該撐起這個家,他的兩個弟弟早就成家立業了,還每個月給家裡補貼。但是,方漸鴻不僅沒有多少錢補貼家裡,還需要父親幫襯他。
一直以來,方鴻漸就被周圍的人牽著鼻子在走,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什麼,想要什麼。方鴻漸似乎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寫照,迷迷糊糊的過著日子,直到中年,才發現生活原來那麼殘酷。
方鴻漸與四個女人的感情糾葛
在小說中,方漸鴻一共結交過四個女人,其實仔細看,你會發現她們分別代表了四種不同的類型。
鮑小姐代表的是欲望。方鴻漸在留學回國的船上認識了鮑小姐。這個女人長得妖豔,頗有姿色,也比較放蕩。兩個人交談不久,方鴻漸便與她好上了。
鮑小姐原本是有未婚夫的,這次是未婚夫出錢讓她出國深造。所以她很明白,跟方鴻漸就是玩玩而已。
方鴻漸表面上對鮑小姐不以為然,實際上,心裡又耐不住對欲望的衝動逐漸接近她,當然,他們兩個人本來就道不同不相為謀,肯定走不到一塊。
方鴻漸遇到的第二個女人叫蘇文紈。蘇小姐精明狡猾,聰明有才,她學問高,家境好,是很多男人的理想,卻也恰恰是最難駕馭的類型。
蘇小姐一開始對方鴻漸是動過心的,但她回國之後看到了報紙上刊登的方鴻漸留學博士的消息,她知道他的學位是假的。所以,她只是在引誘方鴻漸,好叫他為自己痴迷。
方鴻漸差一點就被蘇小姐牽著鼻子走,可他扭扭捏捏,不知道拒絕,最後反被蘇小姐利用。
因此,這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他和唐曉芙的感情有了很深的誤解。
唐曉芙是蘇小姐的表妹,因為蘇小姐的緣故,方鴻漸認識了她。這個姑娘確實長得水靈漂亮,俏皮可愛,這大概也是許多男人心中的天使。但事實往往陰差陽錯,兩個人沒走到一塊。
對方鴻漸來說,他心裡最美麗的一段戀情沒有了,後來趙辛楣調侃他,他始終不願面對,也不肯承認這段戀情。
最後,方鴻漸選擇了一個樣貌普通的女人孫柔嘉做為他的妻子。
孫柔嘉是趙辛楣同事的女兒,兩人在同去內地大學教書的過程中產生了感情。也可以說,是孫柔嘉一開始就看上了方鴻漸,並設計最終讓方鴻漸來到了她的溫柔鄉。
縱觀方鴻漸的愛情,其實他也一直是被女人拉著走,鮑小姐誘惑她,他就去了,蘇小姐使壞,他也看不穿,唐曉芙拒絕了他,他也不知道去堅持自己的感情。孫柔嘉設計使他上鉤,他也就稀裡糊塗地上了她的船。
他至始至終就是被生活推著向前走,卻從未自己去追尋過什麼。
圍城,圍城住的不止是婚姻,更是人生,更是一個人的心
《圍城》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就是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衝出來」,這句話不單單講婚姻,其實《圍城》講就不止婚姻,還包括生活。這句話本身講得沒什麼問題,但問題是我們每個人往往都看不穿生活,看不穿婚姻,在迷魂障裡打轉,找不到方向。到最後,我們何嘗又不是活成了方鴻漸,生活婚姻一團亂麻。
《圍城》這本書錢鍾書大概寫於1944年到1946年。據楊絳後序的文字記載,「這本書是他銖積累寫成的」,可見其所費心血之甚。
有人說,錢鍾書寫方鴻漸是在寫自己,這麼來說,方鴻漸這個人物身上一定帶有錢鍾書自己的影子,但那絕對不完全是錢鍾書。這僅僅是他塑造的一個人物,一個更加具有普世性的人物。
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像方鴻漸一樣一輩子看不穿生活,婚姻,也看不穿自己。正如小說中所描述的,方鴻漸回到上海,和妻子窩在一個小角落裡,失業,沒錢,老婆又跟自己鬧離婚,人生簡直走到了絕路。
但你回過頭去再想想,其實方鴻漸有很多次機會。他回國的時候,準嶽父周先生給了他一份銀行的工作,他本可以好好幹,卻沒有把握住,因為跟周太太鬧了誤會,不得不離開周家。後來,他隨趙辛楣到內地去教書,雖然說沒有學位,但他還是可以好好下功夫,把課上好,但方鴻漸也沒有那麼想。最後,又到上海的報社工作,出了一點狀況,他本可以再緩緩,看看形勢再辭職,但方鴻漸不加思索的就走人了。那麼,這其中的緣故,又能怪誰呢?
這本書即便放到現在來讀也完全沒有過時,書中所描繪的社會環境,知識分子狀況,我覺得與現在並無二異。
你讀懂了《圍城》,你就能明白這個形形色色的社會,以及社會上千姿百態的人。
想必,透過《圍城》,你也會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看透人性背後的慾念和妄想。你也會明白,有的人,天生就想玩弄別人,而有的人,始終會被困在裡走不出來。
圍城,圍住的不僅是生活,更是一個人的心,唯有破繭重生,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蛻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