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師:若能如是,可謂真佛弟子

2020-12-18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文鈔原文:

人生世間,數十年即成古人。此數十年中,若不努力修持,則前途之險,不可言喻。既發心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實為多劫善根所致。然須堅定其心,只期愈入愈深,愈修愈切。萬不可一時高興遂發心,及乎久久,則置之腦後,不復顧也。

汝名念橋,橋乃過度人之要物。若無橋,則彼此往來,頗形不便。淨土法門,乃從生死此岸,過涅槃彼岸之大法橋。汝能自行化他,自他皆可過度。故為汝取法名為慧度。以若有智慧,則由此岸登彼岸。若無智慧,則永劫在生死苦海中,莫之能出。

既皈依受戒,當嚴持勿犯。否則成兒戲佛法,罪過之極。其居心必須主敬存誠,克己復禮。其行事必須孝慈友恭,真實無偽。又須以淨土利益,上而勸其父母,下而勸其妻子,中而勸其兄弟朋友鄉黨鄰裡。若自若他,鹹須敦篤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愛惜物命。信願念佛,求生西方。若能如是,可謂真佛弟子。否則有名無實,但得空名,毫無實益。

——《印光法師文鈔》 復榮柏雲居士書

白話譯文:

一個人生在世間,幾十年過去,就成為古人。在這幾十年中,如果不努力修持,那麼前途的危險,不能用語言來說明。既然發心皈依三寶,受持五戒,實在是多劫善根所致。然而必須堅定這個心,只期望愈入愈深,愈修行愈迫切。千萬不可以一時高興,就發心,等到時間久了,就拋之腦後,不再顧念了。

你名為念橋,橋是過度人的重要東西。如果沒有橋,那麼彼此的往來,就比較不方便。淨土法門,是從生死此岸,過度到涅槃彼岸的大法橋。你能夠自行化他,自他都可以過度。所以為你取法名為慧度。因為如果有智慧,就由此岸登彼岸。如果沒有智慧,就永劫在生死苦海中,不能出離。

既然皈依受戒,應當嚴持不犯。否則,就成為將佛法當作小孩子的遊戲,罪過到極點。你的存心,必須恪守誠敬,約束自己,言行合禮。你的行事,必須子孝、父慈、兄友、弟恭,真實無偽。又必須以淨土利益,向上勸導你的父母,向下勸化你的妻子,中間勸導你的兄弟、朋友、鄉親、鄰裡。自己他人,全都必須敦睦篤行倫理道理,恪守竭儘自己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愛惜物命。信願念佛,求生西方。如果能夠如此,可說是真正的佛弟子。否則,有名無實,只得空名,絲毫沒有實際利益。

——如誠法師譯

相關焦點

  • 印光法師:煩惱是沙石,彌陀是巨航
    假如能相信佛所說的淨土法門,以真信切願,念阿彌陀佛名號,求生西方,無論業力大小,都能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譬如一粒沙子,掉進水裡就沉,而千萬斤石頭裝進一艘大船,石頭不但不沉沒還能運往別處。石塊比喻眾生的業力深重,大輪船比喻阿彌陀佛慈悲願力廣大。倘若不念佛,靠自己修持的功夫想了生死,必須到業盡情空才行。否則就算煩惱惑業斷得只剩一絲一毫,仍然不能了脫生死。
  • 《印光法師文鈔》法師簡介
    印光法師 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印光大師一生棄絕名利,以身作則,極力弘揚淨土宗,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被後世尊為蓮宗第十三祖。[1]其影響所及,不限於淨土宗,也護持了中國近代佛教;不僅傳承了佛教,還傳承了傳統文化。印光大師與近代高僧虛雲、太虛、諦閒等大師均為好友,弘一大師更是拜其為師。
  • 追憶一代高僧印光法師傳奇一生 !
    其一生中苦口婆心勸人老實念佛,以淨土為依歸;皈依弟子莫不奉為圭臬,而聞法師風範追隨者亦依念佛法門而證蓮果,其數何止於千萬人耶?法師數十年來以念佛要旨諄諄善誘,誨人不倦,興慈運悲,轉妙法輪,無非以末法眾生,根鈍難調,以此念佛法門,實為往生捷徑而又三根普被;若鈍根者,以信、願、行執持佛號,亦可帶業往生。若利根者,方一提撕,三昧現前,親蒙彌陀授記,上品上生,如操左券。
  • 印光法師: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今謂真念佛人,當念佛時,信願行三,全體具足。如子憶母,其間斷無狐疑不信,與不願見母之念頭可得。說甚同運分運,說甚願存則一心不純。原是一個,何得頭上安頭,以不能兼顧及不能不兼顧為慮。觀閣下之所說,與某僧之論,皆實未能著實從事,乃於未發足前,先擬議到家景象。故於古人對治分別之法言,反生出種種分別。試問心外無佛,佛外無心,不懇切而能然乎,無信願而能然乎。
  • 圓拙老法師回憶印光大師二三事
    約在1937年,我在蘇州靈巖山,有幸得遇高僧大德印光法師,同寺相住,有一年半的時間,常親㿦欬,得啟魯愚。於今40多年法師音容宛然常在,使我終生不忘。當時印光法師已是年近80歲的老人,在寺中不擔任什麼職務。但他在國內外佛教界威望極高,遠近僧友皆慕名來寺聆聽教誨,接受他講學傳道。
  • 仁清法師:念佛的人少誦其他外道的東西,世間善書僅作參考
    接下來是《隨宜念佛勿念『灶王經』》, 這裡我們就不念印光法師怎麼說的了,我們念佛的人不念《灶王經》,《灶王經》是後人編造的經不是佛經,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開示,根據印光法師這個意思,給大家做一個開示,念佛的人少誦其他外道的東西,世間善書僅作參考,一些世間善書講,哎吆,誰殺了人了,然後這個人又附體了
  • 《印光法師文鈔》以真俗二諦破諸執見及說近時靈感(6)
    印光法師(民國四大高僧之一)印光法師(1861年夏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農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
  • 印光大師誕辰160周年紀念丨印光大師與一位「可愛」的弟子
    汝真痴人,數千裡寄此物,豈非無事以自擾擾人乎。」之後他又寄去一百元,說是印一千本《達生編》,其中十元供養師父,十元作弘化社結緣,多下來的助印《印光法師嘉言錄》。大師告誡他:「真不知你這帳是怎麼算的,我不是認為你不誠實,而是怕你在其他事上也會虛張聲勢。一百元錢,印一千本《達生編》和郵寄費外,還要扣除二十元,已經所剩無幾了,還用得著說這種大話嗎?
  • 印光法師:起好心,即有功德
    汝果深知此義,則將來必能做一正人君子,令一切人皆尊重而愛慕之也。  ——《印光法師文鈔》• 與周法利童子書  你果真能夠深知此義,那麼將來必定能夠做一個正人君子,令一切人都尊重而愛慕你啊!  ——如誠法師譯
  • 印光大師與一位「可愛」的弟子
    汝真痴人,數千裡寄此物,豈非無事以自擾擾人乎。」之後他又寄去一百元,說是印一千本《達生編》,其中十元供養師父,十元作弘化社結緣,多下來的助印《印光法師嘉言錄》。大師告誡他:「真不知你這帳是怎麼算的,我不是認為你不誠實,而是怕你在其他事上也會虛張聲勢。一百元錢,印一千本《達生編》和郵寄費外,還要扣除二十元,已經所剩無幾了,還用得著說這種大話嗎?
  • 印光法師: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若仍用外道煉丹運氣等工夫,則成邪正不分。或至以邪為正,以正為邪。此種人千萬不可令彼混入。若先曾學外道法,後知非正道,完全丟脫彼之修法則可。否則不可。又有相信扶乩者,此種亦不可令皈依。以乩多是靈鬼假冒仙佛之名。上等靈鬼,雖不知深理,尚不至誤事。下等靈鬼,或至誤人大事。念佛之人,千萬不可結交此等人。 今為各皈依者,各取法名,祈為抄而交之。
  • 【極其珍貴照片】印光大師舍利 瞻禮獲福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圓寂 阿彌陀佛
    印祖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最深遠的人物之一,其在當代淨土宗信眾中的地位至今無人能及。印光大師(1861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1940 年十一月初四)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 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陝西郃陽(今合陽)路井鎮赤東村人。
  • 印光大師的一件小事,為何令弘一法師敬服,說他是天下緇素之楷模
    這件小事,在弘一法師心靈裡引起了強烈的震撼。離開普陀山以後,他對自己的生活小事嚴格自律,還逢人讚嘆說:「佛家說:一粒米中能看大千世界。俗家說:一滴水能反映太陽的光輝。印光師兄如此自律,無愧天下緇素楷模!」
  • 請師父開示,佛弟子必須誦「楞嚴咒」,不會「楞嚴咒」就不是佛弟子...
    請師父開示,佛弟子必須誦「楞嚴咒」,不會「楞嚴咒」就不是佛弟子,是嗎?我們知道,佛在《楞嚴經》講,十方佛都乘此咒心,成無上正覺。十方如來都是乘楞嚴的咒心成無上正覺。什麼叫乘此咒心成正覺呢?因為通過誦「楞嚴咒」,得到了這個清淨心,而成無上正覺。乘此咒心成無上正覺,十方如來都是這樣。
  • 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
    這夢是很奇妙,不可思議之處在於,一個從未聽過佛法的女生,尚且不知道有大勢至菩薩以及印光和尚的名字,卻能夠感得這夢,楊女士的善根肯定是不平凡的。如果沒有這夢的昭示,誰能知道大勢至菩薩的無盡悲願呢?(載《印光大師永懷錄》)近代,在中國佛教天台宗的叢林中,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女詩僧——本空法師。
  • 印光祖師為佛教書籍流通立規
    印祖親自為弘化社制定規章制度:印祖針對教內一些只會伸手不肯發心任捐的不良習氣,提出「
  • 大安法師:一個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對持戒和念佛的關係,蕅益大師是非常明確地表明: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念佛人一定要持戒,一個不持戒的念佛人不叫真念佛人。  省庵大師,說是自己行在梵網,志在西方;印光大師對五戒十善也非常地重視,我們看到中國淨土宗祖師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
  • 印光法師:禪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
    且莫妄充通家,此法尚未真得,又去鑽研他宗。致於此最易得益之事,反弁髦視之。以致仍舊百千萬劫不能了耳。 佛法猶如太虛,了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所言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者,約自己所立之地位言也。既自己不能與太虛相契相合,須必按自己所立之地位以論。不妨於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中約自己而定以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而禪宗,相宗,密宗,無一宗不好。
  • 甘作地藏孤臣,弘一法師最後的堅守,以及虛雲太虛印光法師的歸宿
    而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僧寶自然當屬「近代四大高僧」,也被合稱為「民國四大高僧」的四位法師,分別虛雲,弘一,印光和太虛。好了,題外話到此介紹,這四大高僧其實分別信仰不同的佛菩薩,其中虛雲和太虛兩位大師是彌勒法門,印光法師自然是阿彌陀佛,而弘一法師則是地藏法門,接下來咱們就來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