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摩根大通今年最後一份《流量和流動性報告》中,量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寫道,隨著這一年即將結束,看看2020年期間的投資格局如何變化,或者換個說法,"在這一年裡,不同資產類別和類型的投資者在整體增長方面的表現如何,受到全球大流行病的影響和應對政策的影響?"
正如Panigirtozglou在其年度回顧中寫道,2020年最引人注目的增長是未償債務總額,在20年上半年,未償債務總額已經增加了約14tr美元,該行目前預計2020年的債務總額增長為21tr美元,特別是反映了債券發行的持續強勁。其中,債券的增長約佔13萬億美元,反映出政府赤字大幅增加,因為他們試圖平抑對收入的影響,以及企業債券發行創紀錄,因為公司尋求增加現金緩衝以抵禦現金流的衝擊。其餘則是銀行貸款、票據等期限較短的票據、新興市場地方債和其他非市場化債務的組合。
這是一種說法--另一種說法是,為了維護法幣體系,央行家們不得不大量印製法幣,他們在短短半年內就使資產貶值了40%(見《政府3月每存在一美元就印製了40美分》)。
所以回到原點,即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如何,這裡就面臨一個選擇:在分析2020年的資產收益時,只看傳統資產,這裡就出現了如下圖景。
或包括比特幣,而比特幣不僅在2020年,而且在過去的十年裡,一直是表現最好的資產。
正如JPM所言,"黃金和比特幣等另類'貨幣'是這場大流行的主要受益者,相對而言,它們的資產(以投資為目的)分別增長了27%和227%。"
但絕對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產生如此巨大的回報,比特幣市值的變化是如此之小:正如下圖所示,在這個世界上,債券的總價值增加了13.1萬億美元,股票的價值增加了11萬億美元,比特幣的驚人運行發生在比特幣的市值只上升了0.3萬億美元的時候。這足以將加密貨幣的價格推到24000美元的歷史高位(即使是黃金在2020年的回報率也要平淡得多,這要歸功於黃金市值遠超0.5萬億美元的增幅)。
這怎麼可能呢?很簡單:雖然全球金融資產的市值只有不到300萬億美元,還有約42萬億美元的現金在四處亂竄,但地上黃金的價值為12萬億美元,比今天比特幣的市值大了約27倍,而比特幣的市值在歷史最高點時還只有4430億美元。
簡而言之,如果比特幣的價值要達到與黃金平價,一枚比特幣的價格要從目前的24000美元漲到65萬美元。
當然,明天不會達到,但按照目前機構採用的速度,很可能早晚會達到。正如Panigirtzoglou所寫的那樣,原因是現在的機構 "動量 "實在是太多了,以至於 "允許動量交易者的任何倉位平倉都會造成持續的負面價格動態"。
案例:一周前,我們報導了MassMutual人壽保險公司為其普通投資基金投資了1億美元的比特幣,代表了比特幣採用的另一個裡程碑,這表明--正如我們在過去幾個月裡經常寫的那樣--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的採用正在從家族辦公室/NWI蔓延到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等更多傳統的實際貨幣投資者。
That MassMutual宣布之後,本周出現了一波投機性的比特幣買入潮,摩根大通認為,這很可能反映了投機性投資者再次有衝動跑在真金白銀的機構投資者前面。事實上,作為投機投資者的首選工具,比特幣期貨在本周四的成交量創下新高……
再加上開放性興趣的急劇增加
指向期貨倉位的密集堆積。事實上,上圖顯示,自上周五以來,CME比特幣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增長了驚人的45%,超過扭轉了此前11月25日的跌勢,並創下了14億美元的新高。
下圖所示的摩根大通的 "更仔細計算的比特幣期貨持倉代理 "也是如此,它在本周經歷了類似的陡峭上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提醒一下,摩根大通使用的是未平倉合約代理方法,它也適用於其他期貨合約。其中,它看的是每周未平倉利息的累計絕對變化乘以每周期貨價格變化的符號)根據JPM量子,"看了圖6和圖7,很難不對比特幣的投機性期貨多頭頭寸的積累產生擔憂。 " 然而,與此同時,連摩根大通也承認,"之前任何要求這兩個指標進行均值回歸的嘗試都被證明是徒勞的"。
不僅僅是機構和高淨值/家族辦公室衝進加密貨幣:動量交易者也是如此:正如摩根大通寫道:"毫無疑問,動量交易者,如CTA和量化加密基金,放大了本周的漲幅。" 這促使該銀行的量化策略師問道:"這些動量交易者目前對比特幣構成了多大的脆弱性",他最近認為,由於比特幣的動量信號在進入1月後可能會衰減,因此比特幣的短期前景偏向於下行,除非比特幣漲到2萬美元以上,恢復上漲趨勢。好吧……這並沒有發生,正如Panigirtzoglou所寫的那樣,"很明顯,本周飆升至23k美元以上,不僅取消了我們之前的動量信號衰減論斷,而且還通過將這些動量信號轉移到更高的區域來逆轉它。" 這在下一張圖中顯示,該圖描述了JPM對比特幣的短線和長線回看期動量信號。
圖8顯示,短線回看期動量信號本周上升至2.0stdevs,長線回看期上升至1.6stdevs。兩者都高於我們的1.5stdev閾值,通常與超買條件和均值回歸的高風險相關。根據圖8,上一次動量交易者如此看多比特幣是在2019年6月。
綜合上述流量數據,JPM寫道,雖然它認為 "目前很難不將比特幣定性為超買",但同時它也承認,"流入灰度比特幣信託的資金,目前每月10億美元的資金量太大,不允許動量交易者進行任何倉位平倉",從而產生類似於2019年下半年的持續負面價格動態。
而雖然短期內價格反轉的風險不大,但摩根大通提醒說,"高頻率地監測灰度比特幣信託的流動軌跡仍然非常重要",因為 "灰度比特幣信託9的流動軌跡有任何顯著放緩的跡象,都會提高比特幣出現類似於2019年下半年的修正的風險。"
然而,在這種情況發生之前,只要價格勢頭保持向上,65萬美元的價格目標--這也是比特幣的價值將與另一種 "非金融 "資產黃金持平的地方--仍然是一個明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