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隨方設教公眾號,作者為尚德Shand ,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生天得道經》,全稱《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系《玄門日誦晚課》收錄的重要經典之一,看似短小,卻是元始天尊明宣道要直指一切天人修行的捷徑,如能悟得經意即可生天得道。經文不僅可以用於超度罪魂滯魄,而且可以用作內煉。
很多人往往逢人講因果,即說因果,極似詛咒。因果之說,原本非我大道之學。大道法自然,取法於道。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承負之法,是大道之規律。心神恍惚,經緯萬方。損神終日談虛空,不如歸命於胎中。綿綿不息神自通,煙升雲降雨濛濛。
《大救苦經》有偈:青華長樂妙嚴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如向碧波擎日月,卻從黃鼎起雷風。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生死兩間參造化,陰陽一個主人翁。
青華長樂界本無聲無色之天,東極妙嚴宮有大慈大悲之父。至仁從欲,上德好生,可削右府之黑書,永消釁咎,能授東華之青簡,炁遂超凌,空洞自然有別體,泥丸必曰號真仙。
《生天經》所講修煉之法,並非標新立異於《心印經》。能生天地萬物的大道只有一個。道教,為闡揚大道,強名為道,神道設教,隱喻《丹經》比作玉皇、真武、殷帥……,皆是太子身成道證道。
甚至七元五老、太乙鬥姥也指此功,可惜我身不西不東。但當終歸莫今窮,常教體內生微風。世人見一不識一,一回存想一回空。大眾,莫要受三千外道迷惑,當知內含胎仙道自成,胎息真仙食炁的,卻閉真炁成胎息。
大眾,杳杳冥冥,昏昏默默,即是解悟之法。不能解悟,及時行善,教化自身以通大道,身中九靈三蟲方可收服。行善之人,更容易接觸大道,更容易滿足而修持大道,全因德動之故。道在人身,即為德。德動,則近道也。
《生天經》中的「古今常存,總持靜念」,如同《心印經》中的「存無守有」,強調修道始終應保持「杳杳冥冥,昏昏默默」,以察有無而感應三品,混合三品。
三家相見,始達混沌。空空洞洞,一念不起,內忘其心,外忘其身,身心兩靜。神炁既合,玄竅發見,一團真意,若有若無。中土既立,守此真意黃婆,而水火自交,金木自並。保守此一點真陽,以成還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