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疲憊,原來是這樣一回事

2020-12-23 徐欣副主任

帕金森病患者經常會感覺身上沒勁,就會比較疑惑,這也是帕金森病的症狀嗎?

帕金森的典型症狀就是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以及姿勢不穩,但是逐漸一些非運動症狀也逐漸出現在大家的眼前,例如失眠、嗅覺失靈、便秘等,容易感覺疲勞其實也屬於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之一。

有接近50%的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嚴重的疲勞感,疲勞感給帕金森病患者帶來的危害並不亞于震顫、肌強直等運動症狀,遇事提不起勁頭,隨著病情進展,這種疲勞感越發明顯且嚴重,給病人的心理和生活都帶來嚴重影響。

那麼為什麼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這種疲勞感呢?其實現在還缺乏明確的原因,但是考慮與肢體的持續性震顫和僵直有關,這些症狀會導致患者花費更大的精力完成工作,因此更容易出現疲勞。如果是因為帕金森病症狀導致的疲勞,可以通過服用抗帕金森病藥物治療改善。

還有不良的睡眠狀態、睡眠障礙、患者抑鬱狀態或痴呆等,也會導致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疲勞,但是想要真正解決帕金森病患者的疲勞狀態還是很難的。很多的患者表示自己在患有帕金森病後感受到的疲勞狀態和未患病以前感受的疲勞不同,這種疲勞並不能通過休息就緩解,並且具有持續性。

目前關於帕金森病患者的疲勞狀態的發生機制還不明確,就導致治療缺乏針對性。只能根據患者的病情,排除可能導致疲勞的原因綜合治療,包括使用抗帕金森病藥物,調整生活方式,改善睡眠情況,患者還可使用適當的體育鍛鍊來改善自己的疲勞感,可以就進行一些步行,對於病情都有明顯改善情況。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易被忽略 需加強早期識別
    「不少人對帕金森病的印象可能停留在『抖手』上,人們對帕金森病的了解多是震顫、肢體僵硬、行動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等運動方面的症狀,其實多數帕金森病患者還伴有一系列非運動症狀。」帕金森病人早期出現的非運動症狀極易被漏診和誤診,需加強早期識別、儘早幹預。
  • 帕金森病有哪些常見的首發症狀?是怎樣進展的?我們該怎麼做呢?
    一般來說,帕金森病患者常以靜止性震顫和少動為首發症狀,尤其一側先出現,或者一側重,另一側輕者應考慮本病,若再加上面部表情少、走路動作緩慢、下肢拖曳、轉彎動作慢且不穩和姿勢異常等,更應懷疑帕金森病的可能。但由於其精神、智力以及言語可能均正常,這些症狀往往被患者自己或他人認為是一種衰老的表現而不去深究,也不去就診而延誤診斷。
  • 帕金森的非運動症狀中醫辨證治療效果顯著!
    一般而言,震顫、僵直、行動遲緩以及姿勢異常等是帕金森患者的主要核心運動症狀,而認知功能損害、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感覺障礙、神經精神症狀以及睡眠障礙等屬於非運動症狀回。近年來,臨床上對帕金森病的臨床研究已經逐漸擴展到了非運動症狀。除了運動症狀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其中非運動症狀也是影響帕金森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 帕金森的非運動症狀有哪些?
    帕金森的症狀表現可以歸納為兩類:運動症狀:帕金森主要導致患者出現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姿勢平衡障礙等症狀。非運動症狀:帕金森除了影響運動能力以外,還會出現感覺障礙、睡眠障礙、神經精神障礙等症狀。 那麼,除了帕金森運動症狀以外,還要注意哪些非運動症狀?
  • 腦病科專家談中醫如何治療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作為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相對控制症狀,即藥物治療為對症、終身服藥,作為中醫臨床醫師,在臨床工作中,常常會碰到一些對長期西藥治療缺乏耐心、信心而尋求中醫藥治療的帕金森病的患友。下面我們就請市中醫醫院腦病科副主任王信海副主任醫師來談談帕金森病的中醫藥治療。
  • 「不抖」的帕金森病更容易被誤診,帕金森患者怎麼避免被誤診?
    當帕金森患者出現震顫、手抖等症狀之後,已經是進入了帕金森病典型症狀的臨床期,而對於大部分帕金森患者來說,還有一個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是「前驅期」,也就是在帕金森病典型運動症狀出現以前,有些特異性表現已經開始早期預警了。
  • 科普帕金森病的診斷標準!早診斷,早治療
    研究數據顯示,帕金森病的臨床診斷存在一定比例的漏診和誤診,這是由於帕金森病病因複雜,患者臨床症狀表現多樣,給診斷帶來了諸多的不便。 此外,對於帕金森病早期患者,症狀和體徵不典型,非運動症狀先運動症狀出現,診斷就會有一定的困難,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
  • 帕金森病是老年痴呆嗎?是不是一回事?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症是兩個根本不一樣的病,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病。老年痴呆症是人們通俗的一個說法,準確的名字叫阿爾茨海默病,這兩個病那都屬於神經系統的退行病。首先這兩個病的臨床症狀是不一樣的。帕金森病主要表現為運動症狀,例如比較常見的靜止性震顫,活動緩慢、全身肌肉的強直,姿態的不穩和步態障礙。此外還一組症狀叫非活動症狀,例如有便秘,有失眠的問題等,能夠 產生痴呆症,可是帕金森病的痴呆症一般出現在病的中後期。
  • 世界帕金森病日|正確認識「帕金森」,知「帕」不怕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顯得尤為不易,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稱「震顫麻痺」,距今被認識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好發於中老年的一種神經系統變性疾病,65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1.7%左右,並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而伴有遺傳基因突變的帕金森病患者的發病年齡更早。
  • 識別帕金森病早期症狀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俗話說,早了解,早預防,早治療。了解帕金森症的早期症狀後,才能更好地預防和治療帕金森病。
  • 神經科醫生必備:國內外帕金森病指南匯總
    精彩內容回顧 國內指南共識 2020年 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管理專家共識(2020) 2020年 帕金森病運動併發症中西醫結合診治專家共識(2020)
  • 帕金森病為什麼會引起頭痛?該如何治療?
    帕金森病為什麼會引起頭痛呢? 醫生解釋,提起帕金森病,人們通常會提及運動症狀,如震顫、僵硬、運動遲緩和姿勢不穩,還有一些非運動症狀:比如疼痛、焦慮抑鬱、便秘等。雖然帕金森病引起的頭痛相對比較少見,但對於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質量有著深刻影響。
  • 帕金森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
    你是否還記得自己初次聽見帕金森病這一診斷時候的體驗嗎?是難過,是無可奈何,是崩潰,亦或是坦然接受?經常出現由于震顫、僵直、或行動緩慢的病人來到盧老這裡,當他們初次聽聞帕金森病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是驚慌失措,不知道應該怎麼辦。
  • 帕金森病具體有哪些症狀?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在60歲以後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的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了柔軟性,變得僵硬。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母帕金森,當時還不知道該病應該歸入哪一類疾病,稱該病為「震顫麻痺」。這個名稱在我國舊的教科書中也是這樣的,至今仍有一些非專科醫生在使用這個名稱。
  • 老了「走不動」,可能是帕金森病症狀!
    常聽到老人發出「老了,不能動了,身體好像鏽住了一樣」這樣的感慨,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開始退化,讓老人們失去了年輕時的活力,但「不能動,身體生鏽」這種感覺,卻很可能意味著得了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提起帕金森病,大多數人首先想起的就是一雙滿是皺紋、不停顫抖的手,事實上,帕金森病的症狀並不僅僅是顫抖。震顫、僵直、運動遲緩,都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
  • 帕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帕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帕金森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症狀,有很多的人都被這種疾病困擾著。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為散發病例,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 關注帕金森(二)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症候群康復治療
    功能障礙的評定    一.疾病嚴重程度的評定應用 Hoehn-Yahr (HY)分期量表可對疾病嚴重程度進行粗略分期。該量表根據PD患者的症狀和嚴重程度分為1~5期 ,其中 PD 早期指 HY 1~2 期,中期指 HY 3~4 期,晚期指 HY 5期 。
  • 帕金森病的症狀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名震顫麻痺,是一種常見於中老年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臨床上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為主要特徵。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讓患者失去自理能力。
  • 帕金森病的症狀早期
    從沒得過什麼重大疾病的李阿姨忽然逐漸發生怪異的症狀:左手和左腿常常會莫名其妙的顫動,往前走路有時候還會跌倒。李阿姨本覺得不是什麼大問題,結果到醫院一查,卻查出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啥?李阿姨全家都沒概念,聽大夫詳盡表述了許多,留在李阿姨內心的卻僅有一句話:「帕金森病,是一種不能治好的病。」病苦折磨,有苦說不出生病前期,李阿姨用藥治療的作用還不錯,病況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誇大。
  •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1分鐘帕金森病自查了解一下
    帕金森病最早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報導,為了紀念他,歐洲帕金森聯合會(EPDA)在1997年將他的生日 4 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而今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月11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帕金森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