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華人口述:火車上戴口罩被三次嘲弄,很多人想「逃走」|深網

2020-12-16 騰訊稜鏡深網

騰訊《深網》作者 孫宏超

當地時間3月13日,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將歐洲稱為「疫情中心」。數據顯示,目前歐洲每天報告的病例數目比中國在疫情最嚴重時期的報告數量還要多,歐盟27國全部出現新冠病例。據最新報導,義大利15日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90例,新增死亡368例。目前,義大利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4747例,累計死亡1809例。

隨著形式逐漸嚴峻,在這些國家生活、工作、學習的華人也開始面臨1個月前中國人面臨的問題。一位受訪者對《深網》表示,感覺一切都像個輪迴,「似乎所有在中國曾經發生的事情都在歐洲重新發生。」

一些華人試圖回國躲避疫情。

近日,有一張787公務機執飛的倫敦經停日內瓦飛上海的海報傳遍朋友圈,海報上的信息顯示每個座位售價18萬元起。有消息稱,該公務機收到了100多個預定需求,主要來自倫敦,但只能提供28個座位。18萬或許只是特例,但一些歐洲重點疫區飛回國內的機票已經全面大漲,甚至一票難求。

最新的消息是,在3月15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蓓發布加強境外輸入疫情防控的有關措施:從3月16日零時起,所有無症狀入境進京人員,原則上均應轉送至集中觀察點進行14天集中觀察,費用自理。有特殊情況的,經評估,可進行居家觀察。

近日,身在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華人、留學生,他們向《深網》講述了在海外抗擊疫情的所見所聞。

1、口述者:趙女士,現居義大利羅馬

對於在義大利的中國人來說,今年春節有著特別的意義。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春節前就已經有了一系列兩國之間慶祝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活動。

這種慶祝的氣氛一直持續到1月21號左右,中國國內疫情開始逐漸擴散。義大利這邊的華人圈本來是策劃了很多關於慶祝春節的活動,都因為國內的疫情中止或者推遲了。基本上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搜尋醫療、醫護的相關設備上。

當時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華人有更多渠道來了解國內疫情的發展狀況,這其實也幫助他們能夠在義大利疫情爆發的時候可以更早應對。

國內疫情爆發的過程中,義大利這邊也進行了一些撤僑活動,一些在中國的義大利人特別是在武漢的義大利工作人員、留學生,政府也都組織了專機接回義大利。

據我感受到的是,義大利實際對疫情還是非常關注的。1月30號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緊急事件之後,義大利政府就馬上宣布了進入國家緊急狀態,這個狀態會維持6個月,同時還會撥專項經費來應對這個衛生事件。在歐洲或者說在西方國家中,義大利其實是最早對這個疫情有所反應的國家之一。

疫情在義大利爆發首先是1月底一個來自國內的旅行團,其中有一對來自武漢的夫婦出現了病毒,最後是在羅馬的醫院救治的,但是這次沒有發現病毒擴散。後來是義大利北部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義大利本國的一號病人,在潛伏期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見了很多人。

義大利這邊其實對疫情擴散的相關信息還是比較透明的,但由於中國和義大利兩個國家之間的治療理念、文化差異等各方面的因素,當時沒有明確要求出行佩戴口罩,也沒有要求減少出行或者對大型聚會場所進行限制和封鎖。

當時媒體和病毒學家、傳染病學家一直在重複的觀點就是要勤洗手、要注意個人衛生,也沒有一些非常堅決的措施。

感覺身邊普通義大利人的心態就是,對事件非常關注,但是個人生活也要正常繼續進行。後來疫情的擴散速度確實比較快,義大利本國的醫療系統、醫療水平本來是全球最先進的國家之一,但是由於疫情擴散的非常快,承受了巨大的醫療資源上的壓力。

國家層面上也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相應的保護措施,先是關閉大中小學,然後關閉包括博物館、音樂會、劇院在內的所有公共文化場所。最後就是北方14城的封城,到最後的封國。現在全境封鎖以後,在各個地區之間的人流流動都進行了相應限制。

現在最大的變化是,義大利媒體以及各個權威的醫學機構也都調整了說法,比如說普通人出門可以佩戴口罩。在歐洲以前的認知是,只有病人在出門的時候才需要戴口罩。

羅馬的所有公共場所,除了保證基本生活的超市和藥店以外都是關閉的,走在羅馬街頭也幾乎看不到人,只是有少量的車輛在路上。與此同時,也會有警察在路上檢查,在出門的時候必須隨身攜帶自我說明,這個說明內容就是你是因為什麼樣的目的要出門,無論步行還是乘車出門都需要。

只能極少數人去超市和藥店,採買基本生活用品,我們現在基本上就是處於自我隔離的狀態,所有的出行、活動都減到了最低程度,通過電視、網絡的形式來關注疫情發展。

正如我剛才所說,在義大利當地的中國人經歷了國內疫情發展的全過程,因為每時每刻都在關注國內疫情的發展,所以在義大利的疫情開始擴散以後,我們也比當地人更早採取了一些保護措施,比如說購置口罩或者採買生活用品,現在家裡還是有一些備用的物資。

我的自我隔離也比義大利官方的隔離時間要早,大概在學校開始關閉的時候,我就已經開始線上辦公了。一方面是,是為了保護自己和周邊人的人身安全,另外一方面也能意識到醫療資源已經是非常緊張了,所以還是不希望造成更大的壓力,所以就是自行隔離了。

在我自行隔離之後,漸漸政府也開始有了相應規定,除了基本生活的相應企業以外都是進行線上辦公。

目前來看當地超市的貨品還是非常豐富的,物價也沒有特別明顯的上漲。但還是準備了一些相關的商品,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出門的次數,偶爾去購物的時候就會相對多買一些。還有義大利這邊,網上也可以送貨,雖然說網上派送的時間相對比較長,但也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家裡現在有一些醫用口罩,但是不多,N95口罩在不出門的情況下是夠用的。另外,就是多洗手,注重個人的殺菌和衛生安全。義大利當地最常用的一種消毒液,現在基本上已經很難買到了,只能用一些其他的清潔劑或者一些殺菌劑來進行消毒。

另一個客觀事實是很難在藥店裡面買到口罩,義大利本身不是口罩生產國。後來隨著疫情逐漸發展,北方的一些城市就是疫情重災區也有了新的規定,就是允許或者說是建議普通行人出門的時候佩戴口罩,保護自己和周圍的人不受感染。還有就是中國抗疫的一些經驗,和對疫情本身情況的研究和了解越來越多,義大利人也開始習慣佩戴口罩。

聽說現在國內的一些企業開始向海外進行捐贈,從我這邊的感知來看,可能最需要的就是重症的一些相關的醫療設備,還有就是和醫護人員相關的醫護設備,還有一些相應的藥劑。

今天還和在羅馬的醫生和警察朋友聊完,專業的醫用口罩基本沒有了,希望能夠向相關的企業呼喚一下。

關於是否回國這件事,我想所有在海外的華人華僑、留學生還有在當地旅居的中國人肯定都是在思考了。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首先要看疫情的具體發情況;另外就是義大利當地的華人華僑數量還是非常多的,國內現在疫情雖然說是有很大的好轉,但是抗疫的任務還是比較重的,在這個情況下,回國可能也會給國內的抗疫資源造成一定的壓力。

我們還是希望中國以及華人所在的海外國家都能夠儘快好起來,所以說如果能夠在當地保證自己的安全,確保在自我隔離的情況下,就目前這個情況暫時不會考慮回國。

但如果說事態變得非常嚴重,中國有撤僑的舉措的話,我可能還會再進行進一步的評估。

2、口述者:錢女士,現居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大區,塞維亞省

和義大利相比,西班牙疫情看起來更像是「忽然爆發」。西班牙已經成為了義大利之外歐洲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病例增長速度居各國之首。疫情最嚴重的是首都馬德裡,佔據了全部確診數量的一半和幾乎三分之二的死亡病例。幾家養老院發生了集聚性感染。馬德裡大區政府緊急評估了養老院的健康風險,並於3月8日關閉了其中的兩家私人養老院。

春節前國內疫情爆發,但是這時候西班牙還算比較正常,學校還在上課,大家也都在正常工作。我本來打算購買一些口罩寄回到國內,結果2月初就已經買不到任何口罩了。

西班牙的第一例是德國人,官方說西班牙的零號病人是因為接觸了中國夫婦,但我看到的消息是那個人在Facebook上說根本不認識中國人。

歐洲疫情開始爆發的時候,也想儲備一些口罩,但是根本買不到,去葡萄牙那邊試了試也沒買到。有華僑群在號召大家給醫院、警局捐口罩、醫療用品,另外華僑群裡也有一些人囤了一些口罩,現在就是原價賣或者送。

不過很奇怪就是口罩買不到,但是根本看不到人戴口罩,半個月前在葡萄牙見過一個印尼人戴了一個N95,昨天看到兩個戴的,其他根本沒人看到。

另外就是在近期,口罩和酒精已經是國家徵用物資了,誰要是私自倒賣會被抓。

媒體報導說是新冠因為動物導致,同時號召大家勤洗手,用手肘接噴嚏,從普通民眾一直普及到幼兒園。

這一段西班牙疫情發展速度真的太快了,首相宣布了16號上午8點開始全國封鎖。其實從今天(14號)開始,很多企業都已經關門了,只有少部分還正常工作。

感覺和國內相比,西班牙很難線上辦公,不過其實也影響不大,西班牙平常政府、銀行和學校也就工作半天,4個小時。而且本身西班牙節日太多,一到節假日就關門。

這次歐洲或者說西班牙發展快,就是因為嘉年華,從一月底持續到三月初,所有人穿上奇裝異服,打扮的花枝招展進行遊行,有幾天是全國性質遊行,其他時間就是自發遊行。

上周末馬德裡還進行了一場十幾萬人的遊行。頭幾天所有老師們還都去罷工遊行,為了抗議私立學校佔用太多資源,還是個全國性質的遊行。

現在的計劃就是在家裡待著,反正到處都封鎖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橋都封鎖了。每天上網就是關注華僑群和大使館的相關消息,估計撤僑也是很困難的,西班牙華人得有十幾萬,實話實說,撤僑還是會跟著回來的,西班牙合法持槍,很害怕。不過現在機票炒翻天了,漲了得有四五倍。

目前生活倒是還好,食物什麼的也沒有漲價,陸續囤了一些。今天很多西班牙人都在超市外面排長隊買東西,因為首相下令周一封鎖,周日西班牙所有的超市都關門,今天(周六)也只開門半天。超市裡肉類蔬菜廁紙基本都空了,我這邊囤的東西大概夠兩個星期左右用的。

西班牙有電商,比如亞馬遜和eBay,很多連鎖超市也有網購,但是電商確實特別不靠譜,奇慢無比,也不會送貨上門。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完全處在落後地區,比中國10年前還不如,手機支付都少的可憐。

感覺西班牙未來經濟將受到很大影響,很多店鋪關門。而且如果很多人失業,去申請失業金,國家社保系統可能會崩潰。

3、口述者:孫女士,現居蘇格蘭某鎮

據《衛報》報導,當地時間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蘭斯對政府採取的措施進行解釋。「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來增強英國民眾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從而減輕醫療系統的壓力。」「為了達到『群體免疫』,大約需要60%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

這種方式在英國甚至全球引發熱議,很多在英華人均表示鮑裡斯的行為屬於「賭博」,但他們也覺得,「這種模式或許會嚇唬住愛出門的英國人,讓他們待在家中。」

2015年我從中國浙江來英國讀書,以前對英國的感受還算不錯,覺得社會組成比較多元,來自各個國家背景的人都有,融合度也不錯。

去年年底已經買好了往返機票,因為學校的開學時間,在春節前三四天回到了英國。那時候國內的疫情情況已經開始有一些苗頭了,在機場大家都戴著口罩,剛開始還有點慶幸是在春節前幾天就回英國了。

到了英國就像是到了另一個世界,一個大家都覺得疫情很遠的世界。當時英國人覺得新冠只是中國境內的一個傳染病,完全不覺得和自己有關,大家甚至還會拿這個開點小玩笑。我們學校的匿名版上,有個亞洲其他國家的女生發帖說,自己受到了歧視。她被其他國家的同學當作中國人,有天晚上在外面被別人對著咳嗽了。還有我去看學校的脫口秀表演,好幾個演員都在拿這個病毒當作梗在開玩笑。

其實我自己也沒有覺得生活受到了影響,只是會比較擔心家裡人和國內的情況。當時英國的華人也都在聯合各種企業輸送醫療物資回國,因為當時國內處於一個醫療資源非常短缺的階段。

感覺英國在那個時候也是外松內緊,2月初,就是我回國沒多久的時候生過一次病,疑似膽囊炎,但因為最終沒能去醫院所以沒有確診。當時疼得厲害,打電話給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結果可能因為報告的疼痛位置離肺比較近,且我提到了從中國回來。當場他們就讓我的室友們全部離開公寓,不可以直接接觸我。過了兩個小時就有公共衛生部的人給我打電話提問,看看我是否符合檢測標準。

也就是說,在2月初,英國其實已經啟動了相應措施,但是當時主要還是防輸入性病例。

差不多2月底,病例開始大量出現在歐洲,英國也出現了。最近一兩周,整個歐洲都開始有點緊張,因為義大利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了。

剛開始每天病例新增的數量比較少,英國政府的措施也比較積極,我還是挺相信政府和NHS能控制好這個事情的。不過當時我們已經有那種英國各地區的報平安的微信群,大家開始討論怎麼買口罩之類的防護用品了。

現在一個問題是,學校即將開始春假(歐美大學在3月上學至4月初開始放的一個特殊假期,時間從兩個星期到一個月不等),我們學校還沒有正式宣布停課,但明確說春假後可能會全部轉為線上授課。如果春假後有同學不想回英國,學校也可以配合調整,但是要求同學做好線上教學的準備。

我和新加坡的室友正在計劃分別回家,但是英國本地的室友似乎並不是特別緊張。不過機票現在非常難買,各個國家轉機的政策也是一天一變。我看官網機票也都要兩萬多一張,還是轉機時間非常長,全程三四十個小時的那種行程,現在大家都開始自己拼票或者試圖組團包機。不過我問了一下學校,無論是春假期間,還是未來在線授課,如果我選擇留在英國,都可以繼續住在宿舍。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群體,會有一大批在英國甚至歐美的學生將存在回國需求。目前已經有十幾所英國大學停課轉為線上教學了,特別是倫敦等病例比較多的地區。

最頭疼的是,在我們這兒還是沒有什麼人戴口罩,大多數戴口罩的都是來自中國的學生。因為英國人普遍覺得戴口罩沒有作用,只是能避免手接觸臉。

我英國室友在我的勸說下戴了口罩,因為她要坐火車去別的城市,結果她在火車上受到三波人的嘲弄,她感覺還挺氣憤的,覺得這些人很無知。

學校周邊超市的洗手液倒是已經全部都脫銷了。

最近英國政府頒布了群體免疫這件事,其實我覺得從客觀角度來說,或許是理性的辦法,但落到自己的頭上,誰都不願意,因為每個人都不願意自己面對死亡的風險,我相信首相也不會願意。

英國人有些人覺得Boris很扯淡很無情,也有些人覺得自己身強力壯,感染了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華人當然覺得這種說法不負責任,特別是有國內的措施做比較。從我了解的情況看,很多人都想從英國「逃走」,都說英國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義大利,繼續呆著我感覺自己感染是遲早的事情。

關鍵是感染了不一定有機會接受治療,政府主張你輕症自己在家隔離別去醫院。現在NHS的醫療資源很短缺,如果英國不採取積極的措施很快就會發生醫療資源擠兌,這也是為什麼義大利即使封國了,死亡率也比中國高不少。

而且華人圈也在討論,如果同樣都是感染的情況下,在國內有很大的機會接受治療,但是歐洲這幾個國家的醫療資源實在是太緊張了。

現在英國的華人圈每天交流的主要內容就是:1. 今天又有幾例了有什麼新政了;2. 回不回國,怎麼回國,包機還是買機票,怎麼買,哪個國家能轉機,回了怎麼隔離,不回的怎麼買口罩消毒液;3.什麼時候停課/停工,對學業籤證有什麼影響;4. 英國人真頭鐵,為什麼還不戴口罩…

據說NHS現在計劃把退休的醫生以及醫學院最後一年的醫學生,都趕緊推上一線。

從我觀察以及現在政府的相關指令來看,英國現階段停工的企業很少,短期內應該也不會出現大面積停工,保住經濟對於歐洲國家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照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澳洲亞裔火車上戴口罩被辱罵,全車人都站出來了!
    有人已經在手機上報了警,也有人在問怎麼通報火車上的駕駛員。不知從何時開始,女人年幼的女兒也無措地在座位上哭著,喊著叫媽媽不要繼續下去了。直到終於火車靠站停下,警察介入調查,這件事才算告一段落。眾人散去。
  • 疫情已經開始好轉,大家上班還戴口罩嗎
    最近疫情好轉,有些人已經開始鬆懈了,有19樓網友發帖說:這幾天,全公司他們在辦公室都不戴口罩了……整個辦公室,真的只有她一個人戴口罩……我所在的公司也是,很多人開始不戴口罩了。有人感覺現在國內的環境好多了,上班可以不戴口罩了,他們不戴口罩是感覺,公司基本上沒有外人,再說長時間戴口罩呼吸也不舒服。有些人還在堅持帶戴口罩,他們感覺戴口罩已經習慣了。已經適應了口罩的呼吸了,並且現在還有輸入性病例,無症狀病例。3月中旬從邯鄲從火車到石家莊的時候,在火車上非常渴,一口水也沒幹喝,下了火車後,散步到廣場上,找了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才敢喝水的。
  • 學校複課球照打酒照喝,衝繩人戰疫有術:自覺戴口罩乖乖家裡蹲
    對比一下歐洲,看看義大利,確診病例、死亡病例那麼多,很多民眾依然經常出去燒烤呀、運動呀、買煙呀什麼的,還不戴口罩。義大利多個城市的市長一直苦口婆心地呼籲市民不要亂跑。衝繩人都不用政府管,我們自己管自己,沒什麼事我們就乖乖呆在家裡,外出一定戴口罩。 現在,衝繩的學校已經恢復上課,(日本政府有指引,但是否上課由地方政府決定)。
  • CDC「強烈建議」美國人在飛機和火車上戴口罩
    來源:金融界網站正值美國遭受第三波疫情衝擊,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最新發布了一份「強烈建議」,要求飛機、火車、公共汽車和計程車上的乘客和工作人員佩戴口罩,以防控新冠病毒傳播。CDC網站指導意見顯示,美國人進出美國及在美國境內活動出行時都應當佩戴口罩,口罩應遮住口鼻。工作人員應在整個行程中要求乘客佩戴口罩,並拒絕任何未戴口罩者入境。根據CDC的說法,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可以允許旅客摘下口罩,比如吃飯和安檢驗明身份時。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就是因為它和其他的疾病混合到一起,有的人症狀很明顯,它是流感排除了,有的人又排除不了,就是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存在。今年冬季防控疫情我們心裡有底嗎?高福:我們心裡有底知道它是什麼病毒,我們也有心裡沒底的事,就是如果民眾的依從性不是很好。
  • 疫情期間,那些拒戴口罩的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近日,一則新聞備受關注,香港女星張栢芝飛機上拒戴口罩被趕下飛機,乘坐機場車輛離開。好在之後事情出現反轉。被趕下飛機是因為戴口罩遭到白眼雙方發生爭執。好在是一場誤會。但頻頻出現有人拒戴口罩,1月27日,河南平頂山一女子坐公交車拒戴口罩,甚至出現其他地方公職人員,幹部拒戴口罩的現象。
  • 加拿大華裔男子戴口罩遭白人威脅:「想殺掉亞洲人」
    海外網10月15日電 加拿大渥太華近日發生兩起種族仇恨事件,一名戴口罩的華裔男攝影師,上周五(9日)在商場內被一名未戴口罩的白人男子恐嚇道:「被迫戴著口罩使我想殺掉亞洲人。」加拿大廣播公司(CBC Radio)13日消息,華裔新聞攝影師賈斯廷‧唐(Justin Tang,音譯)當日進入裡多購物中心(Rideau Centre)前將口罩戴上,其後一名未戴口罩的白人男子為他開門,突然說「被迫戴著口罩使我想殺掉亞洲人」。賈斯廷即時對質:「你對我說的話非常不友善。」對方回應表示「我只想殺死亞洲人」,並拋下一句「戰爭就是戰爭」後就離開現場。
  • 夏天戴口罩謹防「口罩臉」
    戴口罩時間過長可導致「口罩臉」【邵玉娟】最近很多人反映,冬天戴口罩還好,夏天戴口罩又悶又容易出汗,隨著戴口罩時間的延長,皮膚也慢慢出現了一些問題,乾燥、脫屑、毛囊炎、痤瘡……如果出現這些症狀,那就是得了「口罩臉」。什麼是「口罩臉」?看看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大家就明白了。
  • 復工潮洶湧,除了必須佩戴口罩外,火車上還要注意這些!
    疫情當前,多數地區都依舊沒有延遲復工時間,2月10日開始恢復辦公,所以對於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而言,大批量的人員輸入不可避免,尤其是2月8日的上海虹橋樞紐,則呈現出讓人「望而生畏」的人潮景象。網友紛紛留言:「鍾南山要哭暈在廁所……」、「在家待了那麼久,好怕功虧一簣啊!」
  • 風暴將來臨瑞典仍無人戴口罩 華人急了從國內買口罩捐醫院
    口述者/執筆者:Anl(旅瑞華人,工程師)口述時間:3月20日之前吐槽前段時間以來自己的抗疫經歷,於是國內不少人問起瑞典的近況,我雖然心裡焦急,但也不想對瑞典政府的做法做過多評價,只說說這幾天身邊的見聞。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你看歐美國家,讓他戴口罩他不帶,民眾的依從性差,疫情很難控制。而我們國家,就怕過兩天大家思想麻痺鬆懈了。但是,我還是有信心地說它不會再出現像武漢那麼大的事情了,我們大概已經知道怎麼幹了,應該還是很有經驗的。有網友表示,我們已經摘下口罩很長時間了,也很安全,沒啥事,戴口罩幹嘛?
  • 遭遇「口罩臉」戴口罩皮膚過敏怎麼辦
    夏季高溫疊加防疫,催生女性「口罩臉」頻發7月8日正好是第16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性疾病也包括過敏性皮炎、溼疹、蕁麻疹等皮膚疾病。「口罩還要戴多久」是目前很多人最迫切想知道的問題,因為夏季的高溫潮溼,已經讓口罩越來越戴不住了,不少人還因為長時間戴口罩,出現泛紅、發癢、過敏等一系列皮膚問題。
  • 疫情期間,戴藍色口罩好還是黑色口罩好?後悔才知道,告訴所有人
    現在我們出門都會戴口罩,但是很多人疑惑,口罩顏色有黑色、有藍色,那麼疫情期間戴藍色口罩好還是戴黑色口罩好呢?現在知道還不遲,抓緊來學習一下吧。其實正規廠家生產的一次性口罩藍色或者黑色,除了顏色不同,在用途上並沒有任何的區別,都是符合規定生產的口罩,而且都具有防毒、防臭、濾菌的作用,但是兩者在使用的時候還是有區別的,藍色口罩不耐髒,稍微有點汙漬就能看到,而黑色口罩顏色深,佩戴時間長了都看不到有汙漬。
  • 坐火車時需注意4點 火車上可以攜帶酒精嗎
    十月一很多人都要回家,雖然現在疫情已經基本穩定了,大家乘坐火車、汽車時,還是要做好防範措施。坐火車時,很多人都會攜帶酒精,但火車上可以攜帶酒精嗎?哪些消毒物品可以攜帶?今天小編整理了幾個坐火車時的注意事項,大家請收好。
  • 是口罩還是面具,為什麼日本人熱衷戴口罩?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春天來了,要防花粉 戴口罩用來防花粉症。日本傳統建築大量使用木材,生長周期短的杉樹自然成為優質建材而被大面積種植,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杉樹開花時飄散的花粉會引起很多人過敏,打噴嚏,眼睛流淚。日本有約四分之一人口對花粉過敏,而很多外國人在移居日本幾年後也會患上花粉症。
  •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戴口罩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但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記者發現出門不戴口罩、甚至進入公共場所拒絕戴口罩的人多了起來。進入冬季,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上升。截至目前累計超過6736萬人感染,我國境外輸入病例來源國家不斷增多,傳播風險進一步加大。全國多地也陸續出現散發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
  • 美國科州華人居民口述:「這裡還是很少看到有人戴口罩,即便是在...
    我在輕軌上幾乎看不到一個戴口罩的人,還是觀念不同,美國人覺得只有得了流感或者不健康的人才會戴口罩,以防傳染給他人,恰恰相反的是,國內人們戴口罩是保護自己不被病毒感染。在國內疫情嚴重時,科州的口罩基本上已經被華人買走,或者寄回國內的親友,或者捐贈給武漢,也有國內的朋友聯繫我買口罩,那時當地超市裡的口罩已經處於缺貨狀態,可能現在應該有補貨,我後來也沒有關注過。
  • 日本人為什麼平時就喜歡戴口罩?
    到了現在,如果有家庭成員有感冒勢頭,即便是在家裡也得戴上口罩,避免傳染給其他家庭成員。而每逢每年春夏流感季節,很多幼兒園還會要求小朋友每天佩戴口罩,預防流感傳播。除了出於對流感的預防,日本戴口罩另一主要健康原因是為了應對花粉症。正如看到花開就知道春天來了,見到路上戴口罩的人激增我們就知道花粉季到了。移居日本的德國作者 Andreas Neuenkirchen 寫道。日本華人圈也流傳著一句話:「三年花粉症,五年精神病」。
  • 在英華人疫情下如何應對種族歧視?華人律師支招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5月24日電據《英中時報》微信公眾號「英中眼」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在西方暴發以來,針對中國人乃至亞裔人的種族歧視言論及行為不斷增加。另外,包括英國、德國、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鼓勵種族歧視受害者及時報警,聯繫當地使館。因此,她提醒全世界的海外華僑華人,在遇到種族歧視的言行應該及時報警,並利用所在國家的法律武器,對種族歧視說不。
  • 身邊那麼多人被感染,川普為何堅持不戴口罩?美媒分析出三點原因
    我們在公共場合還是會看到不戴口罩的川普,即使是在舉行人很多的會議以及活動時,白宮裡都沒有多少人會戴口罩,可見川普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在這一方面的覺悟還沒有普通民眾高,至少很多美國人還是願意戴口罩的。而且在疫情期間,為了防止被傳染,戴口罩更是最基本的行為。但在這時候,仍然有不少人好奇,白宮被病毒攻陷後,川普為何堅持不戴口罩?美媒分析出三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