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保險行業以回歸保障本源為抓手,延續穩步增長的勢頭。
聯合資信日前發布的《2020年保險行業分析及2021年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前9個月,中國保險業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7萬億元,其中人身險和財產險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2.78萬億元、0.92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7%、22.34%,佔比分別為75%、24.86%。特別是以短期健康險、責任保險、農業保險為代表的非車險險種保費收入快速增長,帶動財產險保費收入大幅提升。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隨著近年來人身險公司逐步回歸保險保障的業務本源,同時業務結構調整以及渠道建設的不斷完善,中小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有所提升,人身險公司整體行業集中程度有所下降。2020年前9個月,保費收入前十位的人身險公司市場份額下降至69%,2017至2019年均高於70%。
相較於此,財產險公司市場競爭格局未發生較大變動,「老三家」人保股份、平安財險、太保財險的市場份額依舊維持在64%左右。
人身險保費收入2.78萬億佔比75%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保險機構法人名單》,截至2020年6月末,經在銀保監會註冊並且有相關信息公開的正規保險機構一共有235家。其中,財產險公司87家,人身險公司84家,保險控股公司14家、再保險公司13家、健康險公司7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27家。
聯合資信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我國保險行業業務開展增速有所放緩,但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漸消退、國民經濟增長逐步恢復、企業復工復產、居民生活恢復正軌,二季度以來,隨著保險公司線下展業不斷恢復,保費收入規模整體有所回升。
2020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3.7萬億元,其中人身險實現原保費收入2.78萬億元,同比增長2.07%,增速明顯放緩,佔保費總收入的比例約為75%,仍為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最大構成部分。
「2020年在保險行業持續回歸保障本源,不斷優化業務結構,渠道轉型、保險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呈穩步增長態勢;同時隨著國民健康保障需求的增加及健康險業務專業化發展,健康險產品收入增速較上年同期明顯提升。」聯合資信分析稱。
同期,財產險則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0.92萬億元,同比增長22.34%,主要由於健康險、農業險、責任險等非車險業務較好的開展,帶動財產險保費收入同比呈較好增長態勢。
報告指出,萬能險及投資連結險方面,受近年來監管機構對保險公司保險產品的不斷規範治理影響,中短存續期的萬能險類產品基本停售,整體業務規模持續下滑。
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2.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9萬億元。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總資產分別為2.4萬億元、19.1萬億元、4949億元、662億元,較年初分別增長3.9%、12.6%、16.1%、3.3%。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上月五家A股上市險企相繼披露2020年11月經營數據,上市險企2020年全年保費收入情況已經基本定型。
據華創證券統計,在人身險方面,2020年前11月,平安人身險累計實現保費4673億元,同比減少2.5%;太保壽險、國壽、新華保險、人保人身險累計實現保費2026億元、5862億元、1526億元、1210億元,同比增長-1.9%、8.3%、17.2%、5%。
財產險方面,2020年前11月,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人保財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2624億元1360億元、3989億元,同比增長7.7%、12.8%、1.1%,均錄得正增長。
人身險公司行業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聯合資信報告進一步指出,從人身險保費收入結構來看,近年來以健康險為代表的長期保障型險種佔比有所提升。2020年以來,在疫情的影響下,居民保障意識有所增強,對長期保障型健康險需求有所增長。
2020年前9個月,壽險和健康險業務收入分別佔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的76.47%和21.58%。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銀保監會對人身險公司的監管趨嚴,監管政策對於人身險公司的規範經營與治理的要求不斷提升,政策推動下人身險公司逐步回歸保險保障的業務本源。而得益於近年來的業務結構調整以及渠道建設的不斷完善,中小保險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有所提升,人身險公司整體行業集中程度有所下降。
據聯合資信整理,2020年前9個月,保費收入前10家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佔比為69%,較上年末下降2.31個百分點。2017年至2019年,前十家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佔比分別為71.31%、73.49%、71.31%。
具體來看,當年前9月,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人壽的市場地位相對穩定,佔比分別為20.59%、14.3%、6.93%。新華人壽、泰康人壽、中郵人壽的市場份額有所上升,分別為5.09%、4.69%、2.78%。居前十家的其他人身險公司中,太平人壽、華夏人壽、人保壽險、前海人壽的市場分別分別為4.53%、4.23%、2.76%。
相較於人身險公司而言,財產險公司的市場競爭格局變化不大,行業集中度仍然較高。2017年至2020年前9個月,保費收入前十家的財產險公司市場份額合計為85.34%、85.21%、84.94%、85.24%。其中,「老三家」人保股份、平安財險、太保財險2020年前9月的市場佔比分別32.63%、20.81%、10.76%,依舊維持在64%左右。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儘管從保費收入來看,財產險公司保費收入仍主要以車險保費收入為主,但2020年以來在疫情衝擊下,國內新車銷量同比下降,車險保費收入增長乏力,而以短期健康險、責任保險、農業保險為代表的非車險險種保費收入快速增長,對財產險公司的保費收入貢獻度持續提升。
據聯合資信統計,2020年前9個月,我國財產險公司機動車輛保險保費收入佔原保險保費收入的比例為58.61%,健康險保費收入佔比同比增長1.97個百分點至9.14%,已經成為財產險公司的第二大險種,同時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對保費收入貢獻度亦有所增加。
此外,在萬能險及投連險業務方面,聯合資信分析,2020年以來萬能險業務規模持續收縮,由於固收類投連險業務對資本佔用規模較小,人身險公司加大了固收類投連險業務的拓展力度,投連險業務規模有所下降,但降幅低於萬能險業務。2020年前九月,保戶投資款新增繳費和投連險獨立帳戶新增繳費分別為5805億元和26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16.98%和8.5%。
在保險資金的運用上,截至2020年9月末,保險行業資金運用餘額207062億元,較年初增長11.76%,增速較之前年度有所增長。其中,銀行存款與債券、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佔比分別為49.05%、12.92%,較上年末分別上升0.87個百分點和下降0.23個百分點。其他投資佔比38.03%,下降0.65個百分點。
從償付能力來看,2020年9月末,我國人身險、財產險和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及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310.73%、362.76%。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362.76%、227.24%和492.25%,整體維持在較好的水平。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