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有近4830種異獸,根據大體特徵,可分為四類,一般獸類、其他異類、山神類和奇人類。電影《長城》中的饕餮正是出自《山海經》中。
▲ 饕餮
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 ——《山海經.北山經》
鳳凰,全身上下長滿五彩羽毛,它頭上的花紋是「德」字的形狀,翅膀上的花紋是「義」字的形狀,背部的花紋是「禮」字的形狀,胸部的花紋是「仁」字的形狀,腹部的花紋是「信」字的形狀。
▲ 鳳凰
又東五百裡,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ying)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xian) 則天下安寧。 ——《山海經·南次三經》
鸞鳥是傳說中和鳳凰同類的神鳥,它也分雌雄,雄的叫鸞,雌的叫和,它的叫聲有五個音階,十分動聽。它出現的時候就代表天下太平。
▲ 鸞鳥
西南三百裡,曰女床之山,其陽多赤銅,其陰多石涅,其獸多虎、豹、犀、兕。有鳥焉,其狀如翟而五採文,名曰鸞鳥,見則天下安寧。——《山海經·西山經》
旋龜外形像普通的烏龜,但卻長著鳥頭和蛇尾。旋龜時而在岸邊爬行,時而在水中遊動。佩帶旋龜甲能使人的耳朵不聾,而且它還可以用來治療腳繭。
▲ 旋龜
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山海經·南山經》
類形狀像野貓,卻長著向下垂到眉毛的長頭髮,它雌雄同體,自己受孕,自己繁殖。吃了它的肉就會使人不產生妒忌心。
▲ 類
又東四百裡,曰亶(chan)爰(yuan)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山海經·南山經》
狌狌就是今天的猩猩,性情頗像人,高約四五尺,口內有牙齒三十二顆,鼻梁塌陷。狌狌一般在山林中用樹葉建造小屋,然後居住其中。
▲ 狌狌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山海經·南山一經》
玄扈山棲息著很多馬腸,它就是蔓渠山那人面虎身、能吃人的馬腹獸。
▲ 馬腹
有獸焉,其名曰馬腹,其狀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嬰兒,是食人。——《山海經·中山經》
窮奇形狀像一般的牛,但全身長著刺蝟毛,它發出的聲音如同狗叫,是能吃人的。
▲ 窮奇
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毛,名曰窮奇,音如狗,是食人。——《山海經·西山經》
長右形狀像猿猴卻長著四隻耳朵,它因山得名,名字也叫長右,其叫聲如同人在呻吟。傳說有人曾在山中看到了長右,並且聽到了它的啼叫,結果當地出現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 長右
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山海經·南山經》
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小豬,但卻長著一雙雞爪,叫的聲音如同狗叫,其名字叫狸力,哪個地方出現狸力,則那裡就一定會有繁多的水土工程。
▲ 狸力
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見則其縣多土功。——《山海經·南山經》
帝江長得像黃色口袋,皮膚紅得像丹火,長著六隻腳和四隻翅膀,渾渾沌沌沒有面部和眼睛,但他卻精通唱歌跳舞,還是原始先民的歌舞之神。
▲帝江
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為帝江也。——《山海經·西山經》
狡形狀像普通的狗,身上長著豹子的斑紋,頭上還長著一對牛角,它吼叫起來如同狗叫。狡是一種瑞獸,它在哪個國家出現,哪個國家就會五穀豐登。
▲ 狡
有獸焉,其狀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見則其國大穰。——《山海經·西山經》
西方第二列山系的山神有兩種不同形貌,人面馬身神管轄其中的十座山;而另外七座山則由人面牛身神主管。
▲ 人面馬身神
凡西次二經之首,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裡。其十神者,皆人面而馬身。——《山海經·西山經》
貳負神為人面蛇身神。北方第一列山系的山神都是人面蛇身神。
▲ 人面蛇身神
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面蛇身。——《山海經·海內北經》
《山海經》中還記載了132個國度,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奇人,這裡,我們也大體把它劃分為三類:按相貌命名的、按獨特民風命名的,還有一類是神話人物。
三身國在夏後啟所在之地的北邊,該國的人都長著一個腦袋,卻有三個身子。
▲ 三身國
三身國在夏後啟北,一首而三身。——《山海經·海外西經》
一臂國的人都只長著一條胳膊、一條腿,在臉的正中長著一隻眼睛、一條眉毛、一個鼻孔、一張嘴,也就是只有普通人一半的身體。
▲ 一臂國
一臂國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黃馬虎文,一目而一手。——《山海經·海外西經》
女子國位於巫鹹國的北面,有兩個女子居住在這裡。這裡四周有水環繞著。
▲ 女子國
女子國在巫鹹北,兩女子居,水周之。——《山海經·海外西經》
君子國的人穿衣戴帽,一絲不苟,而且腰間佩帶寶劍。看上去溫文爾雅、文質彬彬,頗有翩翩君子之風。
▲ 君子國
君子國在其北,衣冠帶劍,食獸,其人好讓不爭。——《山海經·海外東經》
不死民居住在滅蒙鳥的東面,他們每個人的皮膚都是黝黑黝黑的,還可以長生不死。
▲ 不死民
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山海經·海外南經》
刑天本是炎帝的臣子,原來並沒有名字,後來被黃帝砍去了頭顱之後才叫刑天,刑天就是斷首的意思。
▲ 刑天
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山海經·海外西經》
西王母既是司災厲刑罰的天神,又是玉山與崑崙山的山神,曾經設宴招待過遠道而來的周穆王。
▲ 西王母
又西三百五十裡,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狀如人。——《山海經·西山經》
傳說在上古時代有個夸父族,是炎帝的苗裔,他們身材高大,驍勇善戰。追日的夸父就是這一巨人族中的一員。
▲ 夸父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經·海外北經》
女丑是古代一位女巫的名字,她雖然死了,但其靈魂仍然存活,常常存於活人身上,供人祭祀,或行使巫事。
▲ 女丑之屍
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屍。——《山海經·大荒西經》
關注雜書舘微信公眾號,就能查詢預約狀態啦!
在雜書舘微信公眾號菜單欄,點擊「預約查詢」,既可以進行預約,也可查詢預約狀態;
如果您需要更改預約,可以先在「查詢及變更」中「查詢—取消預約」,然後再重新預約哦!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更多往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