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製衣企業成了智能製造工廠

2020-12-14 中國杭州

今年以來,電商網購、在線直播等各種新業態釋放出的消費需求強勁,越來越多的直播訂單以「小單」「快單」出現,位於蕭山的漢帛國際收到的訂單量一下增長了三四倍,新聞聯播也為其點讚。

進入漢帛國際的成衣製造車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組超大尺寸的高清屏幕,出貨量、良品率、訂單變化等數據在不停地跳動著,其次,每一個工位上架著一個pad,工人翻閱pad上的各種信息,熟悉每個新訂單的要求。在車間裡,還可以看到一臺臺小型機器人在指定的路線上忙忙碌碌地穿梭著,並以最高的效率將面料分門別類運送到指定的工位上。

漢帛如何從一家傳統製衣工廠轉型為智能製造工廠?

「直播平臺下來的訂單數量少、時間緊,原來的加工模式肯定行不通。」漢帛國際總裁高敏對記者說,「以往做外貿大訂單,每天重複一個動作、幾個月才更新一次工序,而現在款式、工序每天都在變。」漢帛在今年6月與杭州移動達成合作,將柔性生產與智能製造能力導入漢帛生產體系,全力應對新形勢下的新困境。

「漢帛國際早在2018年就在布局智能製造改造項目,但受限於當時數據傳輸設備的高投入、難維護等問題,一直沒有大力推廣。隨著5G賦能傳統製造業,才有了現在全新的生產體系。」漢帛智能製造負責人吳橋輝說,漢帛搭建工業平臺,是把零散的小工廠納入我們的供應鏈體系裡,通過實時數據採集與管理、工業大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以及分布式多屏聯動等一整套技術,達到將原本「剛性」的產能「柔性」化。

時間上不允許,建設上用不起。5G之前,工廠之間的信息傳輸主要以有線、WiFi為主,為一個單開一個會,製衣要求逐個分解傳授,還無法控制進度。而現有階段的訂單都是以「小單」「快單」為主,時間緊,加工種類雜,需要供應鏈下遊廠區碎片化生產,有線與WiFi都不符合要求。

「5G有著高速度、低延時、廣覆蓋的特點,從接單到技術分解再到幾百個工位的pad上呈現各種製衣要求,5G可以處理瞬時大數據的高並發狀況,只要外部環境具有5G信號,在原有縫紉機上的pad嵌入5G模塊就能改造完畢。」杭州移動漢帛項目組成員告訴記者,杭州移動在新基建中持續發力,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更多5G新應用上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目前,杭州移動已在製造、文旅、醫療、民生等領域,利用5G加速推動各產業創新發展。下階段,將加快5G規模發展步伐,從質量、技術、運營三大維度高質高效推進「5G SA第一城」建設,帶動5G產業生態融合創新發展。(本站編輯 祝婷蘭摘編) 

相關焦點

  • 在阿里的智能工廠當工人 是怎樣的體驗
    9月16日,我們探訪了阿里新製造項目——犀牛智造的工廠車間,在這裡尋找來自阿里的答案。對拿效率工資的女工來說,馬上就可以心算出自己當天的收入,這在傳統服裝生產企業裡難以想像。   呂曉靜以前工作的傳統製衣企業,是「大包式」流水線:每人工位上一大包待加工衣料,完成後統一轉給下個環節。
  • 5G賦能流水線 製衣車間換新顏
    5G助力智能工廠落地2003年,雅戈爾建成業內首條紡織服裝垂直產業鏈,涵蓋棉花種植、紡紗織造、成衣設計、製造加工和零售終端幾大建設內容。雅戈爾相關負責人說道,「在生產車間配備從縫製到整燙的全系吊掛系統,讓上衣和褲子實現智能配對,我們還是第一家。」這是智能工廠中的運轉場景。智慧工廠的落地是中國聯通與雅戈爾攜手合作的結果。
  • 阿里「犀牛製造」上線,智能工廠大勢所趨!
    據消息披露,阿里巴巴旗下新製造平臺「犀牛製造」即將上線,而智能工廠是該平臺的重要定位之一,這是阿里對智能工廠方面的再次投入,由此可見,阿里已經瞄準了智能工廠領域,同時也意味著,智能工廠是大勢所趨。
  • 犀牛工廠:阿里一大步,智能製造一小步
    這個默默進行了三年至今才公之於眾的智能工廠,其實是阿里五大戰略之新製造戰略布局的落地項目。「從5分鐘生產2000件相同產品,到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犀牛工廠將行業平均1000件起訂,15天交付的流程,縮短為100件起訂,7天交貨。
  • 阿里入局智能製造 犀牛工廠攪動服裝業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楊玲玲 發自廣州作為數位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智能製造已成為世界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在此背景下,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09988.HK)正不斷加碼該領域。近日,阿里雪藏3年的智能製造平臺—「犀牛智造」正式對外亮相。9月25日,阿里巴巴犀牛智造CEO伍學剛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犀牛智造首先選擇服裝行業切入,是因為行業規模大,痛點突出。其他比如箱包、鞋、家紡等行業和服飾行業有一定相關性,我們未來也會考慮擴大到這些行業,但是目前還沒有時間表。」
  • 瞄準智能製造 浩信昌盛智能工廠全面投產!
    當前,在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的背景下,智能製造推動了汽車產業的加速發展,也成為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主戰場。  2019年12月30日,山東浩信昌盛汽車零部件智能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浩信昌盛)全面投產儀式在濰坊市昌邑舉行。作為鑄造領域的領頭企業,山東浩信再一次引領行業發展,全面布局智能製造。
  • 什麼是智能製造?實現工廠全自動智能化需要如何創新?
    對工業製造行業有接觸的朋友,應該都聽過,我國的工業製造正在向工業智造升級,那麼,什麼是智能製造?人們的一般認知是,偌大的自動化生產線上,炫酷的工業機器人按照既定程序完成精細的自動作業。其實,這只不過是智能製造的冰山一角而已。
  • 莞禪「雙城記」:爭奪廣東第三城,傳統行業冷熱不均,新興產業成破局...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張智 東莞、佛山報導一個是坐擁美的、碧桂園、海天醬油等龍頭企業的「萬億俱樂部」新貴,一個是手握智慧型手機品牌、虎視眈眈向萬億衝刺的「世界工廠」。在廣州和深圳兩個超大城市中間,東莞和佛山這對「姐妹花」,一直進行著激烈的「第三爭奪戰」。
  • 2020年度濰坊市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以及 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根據《關於組織開展智能工廠、數位化車間培育工作的通知》、《關於組織推薦2020年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的通知》要求,現將2020年度擬認定的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評審通過的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予以公示
  • 助力「新基建」,青島高新區這家企業持續加碼智能製造
    工業網際網路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經濟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在「新基建」中是發展智能製造業態的關鍵支撐。在疫情影響下,很多企業開啟「新開工模式」,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提升生產效率和緩解用工難題。
  • 紡機上下遊企業談對智能製造的體會與思考
    在國內各類生產要素成本提高的形勢下,紡織服裝企業對減少用工、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的需求迫切。「十二五」以來,紡織服裝企業、設備軟體供應商、系統集成商與科研院所結合,已研發應用了不同層次的智能製造裝備與生產車間,目前智能製造新模式已基本涵蓋了紡織服裝製造的六大領域。
  • 智能製造下製造企業物流系統改善需求凸顯
    ,特別是網際網路帶來的商業模式變化加速企業的生產製造模式變革,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企業在積極進行智能製造轉型探索。   1.2智能製造轉型中的製造企業物流改善是系統工程   在當前的時代契機下,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網際網路」,還是《中國製造2025》,除了製造業的智能化發展,智能物流也是其核心理念之一。
  • 浙江三禾廚具智能製造工廠正式奠基開工
    浙江三禾廚具智能製造工廠正式奠基開工) 12月15日,浙江三禾廚具有限公司「年產2000萬隻高檔不鏽鋼及鋁製不粘鍋生產線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慈谿市龍山工業區隆重舉行。
  • 讓智能車間遍布未來工廠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近年來,泉州市將智能製造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推進傳統產業智能升級,發展智能裝備產業,大力推動傳統製造業向數控化、智能化發展。昨日,泉州晚報「兩會訪談室」邀請了市人大代表、福建匹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志華,市政協委員、華僑大學工學院副教授王佳斌,並連線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打造全球新製造重要基地——讓智能車間遍布未來工廠」主題展開討論。
  • 金嘉成旗下高端智能裝備品牌利建華,決勝中國製造2025,締造智能...
    環境:現代工廠,精密製造  現代、高端、智能、標準的生產環境,擁有車、鑽、銑、刨等高端車床高端精密製造設備。  人口紅利是傳統工廠的"法寶",人口紅利的消失,能源、土地、員工成本提升,導致"世界工廠"代工訂單轉移東南亞,更嚴重的是高端製造被"卡脖子",如晶片、航空發動機等高端產業,金嘉成旗下高端智能裝備品牌利建華到了"被迫發出最後吼聲"的時候:中國製造2025,發力新基建!
  • 大數據讓貴州農業迎來大發展 更多企業變身智能工廠
    大數據不僅僅讓農業實現了現代化,讓貴陽更多企業成了智能工廠。西部大山深處的一個獼猴桃,或者一株辣椒等農產品,與如日中天的大數據等最新科技,是不是天然地隔著十萬八千裡的距離?其實,長期因沒有多少「技術含量」而只能「靠天吃飯」的貴州農產品,正在搭乘大數據的翅膀,越山渡河地銷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 繼犀牛製造工廠之後,阿里巴巴又推出數字貿易體系,為全球企業打開...
    繼9月16日阿里巴巴全球首個新製造平臺「犀牛製造工廠」正式亮相投產後,9月28日,阿里巴巴召開2020年度全球投資者大會。時隔四年,1999年創辦的阿里巴巴內外貿業務,以「阿里數字貿易」的全新角色,再次亮相阿里投資者大會。
  • 【優秀企業推薦】吉林省製衣公司優秀企業推薦公示
    當前,全球製造業發展格局和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必須緊緊抓住當前難得的戰略機遇,突出創新驅動,優化政策環境,發揮制度優勢,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我國未來將會通過推進改革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和消費結構升級、優化投資效率和結構,為經濟保持中高速、產業邁向中高端奠定堅實基礎。
  • 國內智能製造指數報告首發 企業呈現「智造」爆發力
    智能製造是搶佔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戰略選擇,更是傳統製造業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如何看待我國智能製造發展水平?當前各地智能製造發展呈現怎樣的狀態?哪些地區存在發展優勢或存在怎樣的短板?典型企業的智能製造發展存在怎樣的可借鑑經驗?
  • 海康機器人助力深聯電路加速升級 傳統PCB工廠向智能化工廠轉型
    海康機器人助力深聯電路加速升級 傳統PCB工廠向智能化工廠轉型 高工機器人 發表於 2020-12-25 16:41:15 深聯贛州工廠攜手智能設備提供商海康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