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珠穆朗瑪峰登頂這麼難,人為啥不直接從飛機上降落珠峰?

2020-12-23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最近我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其最新測量的高程是8848.86米,它繼續成為地球之巔,也是人類最想徵服的對象之一,長久以來,無數科研工作者和探險人士,對其發起了挑戰,登頂的過程,既是對科學的憧憬,也是對生命的敬畏,更是對毅力的錘鍊。登山人從山腳下的補給營地出發,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期間會時刻面臨著低溫、大風、氧氣補給、高原反應、懸崖峭壁等諸多考驗,一些人就在這樣嚴酷而神聖的挑戰中失去了生命,將身體永遠留在了山峰之上。那麼,有人會問了,既然攀登珠穆朗瑪峰這麼困難,人們為何不乘坐飛機直接降落在珠峰的山頂上呢?

想到這個問題的人,一方面我佩服您的腦洞,另一方面您估計是錯誤地、太樂觀地估計了珠穆朗瑪峰頂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時對飛機正常的運行工況環境也缺乏必要的了解。普通客機由於降落必須要有足夠長、非常平整的跑道,珠穆朗瑪峰上不可能滿足,所以,這裡我們就簡要分析一下為何直升飛機為何上不來的原因。

直升機能夠飛行,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螺旋槳快速轉動,產生對空氣流的擾動,從而使機翼上下兩側的氣壓差產生變化,準確地說就是上部空氣流速快、下部空氣流速慢,於是下側空氣對螺旋槳產生的向上壓力,要大於上部空氣對螺旋槳產生的向下壓力,直升機作為整體來說就會有一個被託舉向上的合力。

在此過程中,直升級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其機身都會與氣流之間形成一個夾角,這個夾角被稱為迎角,迎角越大,機身所受的合力絕對值就越大,飛機就越容易發生運動,但是穩定性就會變差。由於直升機的螺旋槳是非固定式的,在其旋轉過程中,勢必會產生一個與旋轉方向相反的反力矩,為了維持機身的平衡,在直升機的尾部必須要安裝尾部螺旋槳,尾部和頂部螺旋槳一起旋轉,力矩相互抵消,共同確保機身運行的穩定性。

因此,直升機的飛行速度、飛行高度和載重能力,既取決於發動機的功率,也取決於機身螺旋槳的布局,更取決於機身對飛行環境的適應性。直升機並不是螺旋槳造得越大,其飛行速度、飛行高度就一定增加,當達到一定的極限之後,就需要在安全性、抗衝擊性和能源消耗上取得一個平衡點。

因此,絕大多數的直升機,飛行高度都會控制在4500米以下,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就是,隨著高度的升高,空氣將會變得越來越稀薄,比如當到達7000米的高度時,空氣密度僅相當於海平面的47%,在這種情況下,螺旋槳的快速旋轉,最終所提供氣流對機身向上的託舉力,要比低海拔地區小得多,飛機的起飛、降落和平移將會變得異常困難。另外,發機車正常工作必須需要足夠的空氣,在如此稀薄的空氣密度下,有可能直升機的發動機都正常工作不了,在飛行時出現故障將是致命的。

除了以上限制直升機飛行的高度因素以外,對於珠穆朗瑪峰來說,還有兩點也讓直升機難以飛上來降落。第一是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經常颳起10級以上的大風,並且上面時常籠罩著濃厚的雲霧,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下,直升機別說飛行了,就是停在山上面也會被吹走。第二就是珠穆朗瑪峰的山頂上沒有供直升機降落的區域,除了剛才說的大風因素影響之外,上面高低起伏、怪石林立、積雪深厚,缺乏符合條件又非常安全的起降平臺。所以,對於一般的直升機而言,是既飛不到這麼高、也不可能降落在峰頂的。

而對於那些經過特殊改裝的直升機來說,主要都是用於極限測試,通過把機身的重量最大程度地壓縮,然後儘量增大發動機功率和螺旋槳的面積,從而犧牲了飛機的運輸和抗衝擊能力,這樣的飛機即使能夠飛越珠穆朗瑪峰,也懸停不下來,更別說運送人員和物資了。

相關焦點

  • 珠穆朗瑪峰登頂這麼難,為啥不直接乘飛機降落珠峰?看完長知識了
    珠穆朗瑪峰登頂這麼難,為啥不直接乘飛機降落珠峰?看完長知識了都說珠峰是人類攀登史上最有紀念價值的一座山峰。現在每年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個地方的專業登山愛好者齊聚西藏進行攀登。一個天寒地凍氣候不穩定的珠峰,一旦成為了登山人的信仰、目標和追求的時候,這些惡劣的環境條件又算得了什麼?也許真正熱愛登山的人,除了喜歡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之外,也喜歡錘鍊自己的意志,磨練自己的極限。這種內心的成就感和需求幾乎是一個無限大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每年攀登珠峰可能都會有傷亡,但是依舊會有人一次、兩次、三次的挑戰。
  • 既然珠穆朗瑪峰登頂這麼困難,為何不直接用直升機降落珠峰山頂?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最近我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其最新測量的高程是8848.86米,它繼續成為地球之巔,也是人類最想徵服的對象之一,長久以來,無數科研工作者和探險人士,對其發起了挑戰,登頂的過程,既是對科學的憧憬,也是對生命的敬畏,更是對毅力的錘鍊。
  • 珠穆朗瑪峰這麼難登,人從飛機上不可以直接降落珠峰山頂嗎?
    中國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對於每一個中國人都是非常自豪的事情,同樣我們也會有所疑問,現代科技那麼發達,為什麼不直接藉助飛機登頂測量珠穆朗瑪峰的最高峰8844,8800多米的高空,空氣稀薄,一般的螺旋槳式的飛機,比如說直升飛機或者螺旋槳的飛機,都很難飛到這個高度
  • 既然珠穆朗瑪峰登頂如此困難,為何不利於飛機登頂呢?想多了!
    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最高峰,它是很多探險家的目標,探險家們都希望有一天能成功登頂,甚至有很多探險家們,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丟掉了自己的生命,將自己的一切都留在了珠穆朗瑪峰上,正是這些人們對珠穆朗瑪峰的嚮往,讓很多人不了解,竟然如此嚮往珠穆朗瑪峰,為什麼不在珠穆朗瑪峰上建一個機場或者飛機直接停在珠穆朗瑪峰的山頂呢?
  • 珠峰的峰頂歸中國嗎?為何從環境惡劣的北坡登頂,而不用直升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過去,珠穆朗瑪峰的峰頂歸屬權是存在爭議的,自尼泊爾人從珠峰的南面登頂之後,就在國際上宣布珠峰的峰頂是他們一個國家的。即便當時沒有什麼先進的登山設備,但向來自強不息的中國人,又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土地被人佔有?
  •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2020登頂珠峰成功意義精神 登頂珠穆朗瑪峰思考感悟分享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27日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在第一時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他為登山隊員們不畏艱辛、永不放棄的登山精神喝彩,更為登山運動和我國高程測量科考工作的緊密結合而驕傲。
  • 登頂珠峰的新疆人
    安少華,新疆資深戶外人,圈裡人都習慣稱他為「老安」。不僅是因為年長,還因為他是民間自發組織第一批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新疆人之一。他還曾帶隊開闢了烏孫古道、烏骨道等新疆戶外徒步經典路線,被選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新疆區火炬手,擔任新疆藍天救援隊隊長。2007年5月16日7時50分,44歲的安少華成功登頂珠峰。
  • ...金氏兄弟登頂珠峰14周年|珠穆朗瑪峰|喬治·馬洛裡|登山|金飛豹...
    1960年6月7日中國登山隊隊員(右起)王富洲、貢布(藏族)、屈銀華登頂珠峰凱旋迴到拉薩時受到各族人民的熱烈歡迎 ▼他們是最早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中國人,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從北坡登頂珠峰壯舉,為世界登山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 登頂珠峰!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權威解讀來了
    1960年新華社記者郭超人的報導《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向世界宣告,中國登山隊員穿越了被國外登山者稱為「鳥都飛不過」的「死亡的路線」,實現了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飄揚。第二臺階在海拔8600米處開始,是登山者從北坡登頂珠峰的難點之一。這是一道高數米、幾乎垂直的巖壁,極難尋找攀爬支撐點。1960年,中國登山隊隊員劉連滿甘當人梯,讓隊友踩著自己的肩膀通過,成功跨越第二臺階。
  • 登頂珠峰測量「身高」分幾步?為何一定要人登頂測量?一文了解
    7、峰頂豎起覘標 與6個交匯點同步開展測量登頂成功後,測量隊員將在珠峰之巔豎立起測量覘標,開展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測量和雪深測量等工作。與此同時,位於大本營、中絨布冰川、西絨布冰川等6個交會點的測量隊員將瞄準峰頂覘標同步開展測量。最終,科學家們將依據測量獲取到的各類數據,計算得出珠穆朗瑪峰的新高程。
  • 登頂珠峰!現場震撼視頻來了!近距離看珠峰頂測量!為何一定要人實地測量?
    1960年新華社記者郭超人的報導《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向世界宣告,中國登山隊員穿越了被國外登山者稱為「鳥都飛不過」的「死亡的路線」,實現了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頂,讓五星紅旗在世界之巔飄揚。中國登山隊於1960年5月25日清晨4點20分勝利登上了海拔8882米的珠穆朗瑪峰。
  • 人類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之際,中國再次測量珠穆朗瑪峰,測出新高
    在2020年,距離我國首次精準測量珠穆朗瑪峰高程並向世界公布的第45周年的時候,中國測量登山隊再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測量。而王少勇,作為中國自然資源報社的首席記者,也跟隨著測量登山隊在珠穆朗瑪峰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時間。於是便有了現在眼前的這本《珠穆朗瑪日記》。
  • 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背後的故事讓人唏噓
    2020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於5月27日上午11時正式登頂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三極的「身高」迎來了歷史性更新,其意義非凡。60年前的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中國登山隊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那是中國首次登頂珠峰,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人從北坡登頂成功。
  • [登山]喬治馬洛裡:也許人類在1924年就登頂了珠穆朗瑪峰
    最終在1924年,那個連飛機都還飛不上8000米的年代,他永遠與珠峰相伴了。喬治馬洛裡之於登山,如同孔子之於讀書、達摩之於武術、魯班之於工程、關公之於幫會。他是登山界的開創者、探險家的鼻祖,全世界山友的偶像,史冊上不朽的傳奇。
  • 8人登頂珠峰|關於珠峰的這些事,每個中國人都該知道
    5月27日,央視新聞開啟獨家5G直播,全程記錄2020珠峰高程測量隊登頂時刻。從海拔8300米營地出發,向世界最高峰發起衝擊。上午11時,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隊友全部成功登頂珠峰,並開始了相關的測量作業。這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登頂,這一次我國登山隊將綜合運用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對珠峰進行高程測量。
  • 珠穆朗瑪峰登頂的重大意義
    當時間停留在5月27日,中國登山隊再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經媒體的極度渲染和賦予過多的意義,再次刷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盛況,對於21世紀的當代,只要是付得起錢的顧客,珠峰當地人就能通過接力抬的方式助其登頂,為什麼登頂珠穆朗瑪峰卻能引起如此大的動靜?
  • 成功登頂!他們把中國精神帶到珠穆朗瑪峰之巔
    登山精神▲▲▲登山最難的是忍耐必須有精神支撐才行我國此次派出了42人組成的測量登山隊重測珠穆朗瑪峰高程。他們中有9人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友。另外,還有3名武漢校友從事測量的後勤保障工作。這12人中,陳剛、宋紅、李璞在漢工作。
  • 數億網民共同見證珠峰登頂:飯都吃不飽了,攀登珠峰還有意義嗎?
    同時,有些人甚至要花費一生的積蓄,才能攀登珠穆朗瑪峰,有些人甚至一生只能有一次機會。這座充滿著神聖和挑戰的聖山,也不禁引來了眾多中國網民的疑惑:「九十年代初中國人飯都吃不飽,為什麼要攀登珠峰?」 這個從1921 開始的登山故事,從人類逐漸徵服世界之巔中,究竟有著什麼魔力,促使數千人蜂擁而入?
  • 剛剛,登頂珠峰!
    他們跋山涉水,歷盡艱險,直接深入珠穆朗瑪峰下,對它的位置和高度進行過初步的測量,並在繪製成的《皇輿全覽圖》上明確標上了珠穆朗瑪峰的位置和名稱。這是人類第一次測繪珠峰,儘管對於其高程並沒有得出明確的結果。
  • 中國最難攀登的山,死亡率比珠穆朗瑪峰高75%,僅有24人登頂成功
    我是溜達君,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中國最難攀登的山峰-貢嘎山。在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關於世界上最難攀登的山峰排名,文章對山峰按照入門級、專業級、發燒級等做了排名。溜達君想問一句,你覺得世界上最難攀登的山是哪一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