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國內數位音樂市場開始大肆清理盜版音樂內容後,酷我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頭部數位音樂平臺便取得了優勢,原先,整個市場被大量盜版音樂網站、網盤、盜版音樂App們給攪渾了水,酷我音樂、QQ音樂、網易雲音樂們很難有施展空間,另一方面,市場蛋糕也被眾多盜版音樂網站、盜版音樂App以更低的價格給瓜分,盜版音樂內容被清除後,用戶反而只能被迫遠離盜版音樂網站、盜版音樂App,向頭部音樂平臺轉移。
有了盜版音樂內容的清場,才有了數位音樂的今天。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TME)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43.61億元、109.81億元、86.19億元,2016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集團利潤分別為8500萬元、13.19億元、17.43億元。
TME在今年年初便傳出要赴美上市的消息,TME的表現,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國內整個數位音樂市場的商業潛力,其餘數位音樂平臺亦間接受益。
今年6月份,太合音樂宣布獲得10億人民幣新一輪融資,投資方是君聯資本、國創開元和中泰創匯。
10月12日,網易雲音樂宣布獲得B輪融資,融資金額並未對外公布。2017年4月份,網易雲音樂曾宣布獲得7.5億元A輪融資,當時的估值是80億元。
太合音樂融資、網易雲音樂融資背後,顯然有TME上市消息刺激因素,行業形勢好,資本市場才捨得大力投錢。
相比較TME、網易雲音樂的大好形勢,百度在數位音樂市場的一系列操作,太「妖」了。
左手放百度音樂離場
2006年7月,百度收購千千靜聽,這是百度正式進軍數位音樂的起點,同年底百度MP3音樂盒上線,此後,百度音樂播放器與千千靜聽播放器一起共存了數年時間。當時的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也才成立不久,蝦米網還未上線,咪咕音樂也未上線。
僅從時間節點來看,百度布局數位音樂的時間還是非常早的,可惜布局早,卻沒玩好。
2013年7月,「千千靜聽」徹底消失,正式對外的新名稱是百度音樂。2015年12月,百度音樂與太合音樂集團合併。2018年6月,太合音樂集團宣布,百度音樂將變身為「千千音樂」,同時啟用全新的 LOGO 和域名。
在與太合音樂集團合併之際,雙方的口徑是「合併」,不過也有媒體指出,合併只不過是掛名,真實的情況是百度音樂賣身太合音樂集團,百度音樂只不過是掛名而已,百度對此進行了否認。
2018年6月,太合音樂集團對外公布的消息tittle是「太合音樂集團旗下百度音樂正式進行品牌升級」,這裡用的是「旗下」,也就是說,百度音樂賣身太合音樂的消息屬實,只不過當時並未公布而已。
從賣身太合音樂再到品牌被更名,百度音樂會很快就消失在公眾的視野當中,而「百度音樂」品牌也會只存在於用戶的記憶中。就像當初的天天動聽被阿里收購一樣,一旦產品品牌和logo被更名後,原有的品牌名稱很快便會被用戶淡忘,如今只有一個名為阿里星球的粉絲娛樂產品,誰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的「天天動聽」呢?百度音樂也是同樣如此,一旦所有痕跡被抹除,用戶們只會知道一個叫「千千音樂」的產品。
之所以放任百度音樂離場,要麼就是百度對數位音樂業務的不看中,要麼就是百度對旗下百度音樂業務的不看中,賣掉可以儘快止損。
艾瑞App指數顯示,2018年8月,在線音樂月度獨立設備排名中,千千音樂僅排名第七,甚至略低於咪咕音樂,顯然,太合音樂還未找到整合百度音樂的好方式,當然,品牌和logo更名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誰也說不清是好是壞,千千音樂App的信息顯示,用戶量為4億,曲庫量為2200萬。
右手擁抱網易雲音樂
本以為,將百度音樂賣掉就是百度在數位音樂業務的終點,但新的轉折點又出現了,百度竟然投資了號稱「當紅辣子雞」的數位音樂產品網易雲音樂,賣掉自身音樂業務,又重新投資了一家新的數位音樂平臺,百度的這波操作在整個網際網路歷史中,非常罕見。
以另外兩家巨頭為例,騰訊的做法是,收購海洋音樂(原酷我音樂、酷狗音樂母公司),將其與QQ音樂進行整合,整合後還與國際流媒體巨頭Spotify進行了換股結盟,招股書顯示,Spotify持有TME 9.1%股權。阿里的做法是,先收購蝦米音樂,再收購天天動聽(後更名為阿里星球)。可以有新投資,但是放棄自身業務再投資別家真不多見。
百度與網易雲音樂並未公布具體的投資額,不過,百度方面的公開消息顯示,「雙方戰略合作首先在智能硬體領域落地,網易雲音樂將接入 DuerOS平臺」。從這個動作來看,百度投資網易雲音樂的出發點是基於百度的AI戰略,而DuerOS平臺是百度AI戰略裡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左手放任百度音樂離場後,百度右手與網易雲音樂擁抱的速度非常快。
據郭靜的網際網路圈觀察,在百度裡搜索《卡路裡》、《往後餘生》、《後來》等歌曲的時候,其首頁優先推薦的是網易雲音樂平臺的內容,一般該位置區域要麼是百度的重要合作夥伴,要麼就是百度旗下的子業務,網易雲音樂現在的位置,乃是當初百度音樂的位置。
百度這種潛在流量扶持,對產品用戶量和品牌等方面的提升,有顯著作用,即使如今PC式微,但百度整體的流量仍然非常大,而在百度最重要的移動端產品——手機百度中,搜索歌曲名的時候,網易雲音樂的內容也是優先被推薦。
百度將曾經支持百度音樂的流量資源,用在了網易雲音樂身上。
目前百度網頁版的產品大全中仍然保留有「太合音樂人」網頁,點擊百度首頁的「音樂」頻道也會跳轉至「千千音樂」首頁,其帳戶登錄ID中,有限支持的帳戶第三方帳號也是優先百度帳號,而在千千音樂App中,百度音樂存在的痕跡是「音樂商城」裡的百度音樂與第三方合作推出的耳機產品,如果千千音樂的商城裡將這兩件商品下架,百度音樂將再無痕跡。
數位音樂除了能夠支持AI落地外,其另一個重點乃是泛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泛娛樂的核心是IP,而IP的組成部分包含電影、遊戲、小說、動漫、影視等,同時也包含音樂。
百度在泛娛樂業務上的布局基本上割裂了。百度文學被出售給完美世界,爾後,完美世界將百度文學更名為縱橫文學,並進行了新的融資。
影視業務上,百度的布局是百度視頻和愛奇藝,前者被拆分出來獨立融資,而後者則是獨立發展。電影業務上,百度的主要依靠陣地也是愛奇藝。
遊戲方面,百度遊戲在去年4月份被賣給了多酷。
至於動漫,百度並沒有大力發展相關業務。
百度目前的業務重點是AI和出行,數位音樂業務顯然不被重視,至於為何如此快速地投入網易雲音樂懷抱,亮點還是AI。
曾經數位音樂業務是個拖累,大家都在虧,可如今眼瞅著數位音樂就要雄起了,早布局的百度卻只能成為「旁觀者」,還是蠻可惜的。
文/郭靜,科技自媒體,微信公眾號:郭靜的網際網路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