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6/17
Wednesday
一部手機連通兩個「世界」,一端是鮮活的農村生活,一端是來自天南海北的網友。透過屏幕,網友們親近自然,觸碰到原汁原味的鄉村「慢」生活。
——採訪筆記
坐落在伏羲山腳下的米村鎮有一條幸福路,路旁花團錦簇,抬頭可見青山環抱。花海中央,一輛小火車樣式的觀光車緩緩駛來,車裡傳來村民和遊客們的歡聲笑語……
青山秀水中的米村鎮,是城裡人「歇歇腳、深呼吸」的好去處。在這裡,林田村落、鄉間小道、土特產品因「網」而紅,農房變民宿、農區變景區,鄉村「慢」生活為鄉村振興按下「升級鍵」。幸福路上的村民們正在迎來他們的幸福生活。
幸福路上「遇」見幸福生活
6月14日,中原網直播團隊來到新密市米村鎮,與中原網向日葵小學士一起,帶領大家走進「雲耕計劃」田園體驗生活的第三站,共同暢享鄉村慢生活。
上午10點半,直播正式開始,主播瀟瀟與小學士們一同坐上了幸福路上的觀光車,在千畝花田的簇擁下,開啟了慢生活的第一站——最美鄉村公路。
藍天白雲下,觀光車駛向花海,微風徐徐,仿佛置身油畫。「幸福路聽起來很文藝!我要和閨蜜去打卡。」「好美呀!這裡的花海可以拍婚紗照嗎?」屏幕裡美如畫的場景吸引了網友們的熱議,一時直播間掀起了高潮。
這裡是米村鎮
「米村鎮圍繞鄭州市「西美」功能布局,投資3000多萬元,打造出了最美慢城公路,夢幻的藍色LED燈光,上千畝的花海,有趣的觀光小火車,美味飄香的慢城夜市,吸引了大量遊客,慢城路成了各路網紅休閒打卡地。」此時,米村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劉青山變身主播,為鄉村慢生活打call。
乘著觀光車欣賞完了最美鄉村公路,小學士們一起來到了公路旁的農家樂做遊戲、包餃子。「成語接龍」「疊報紙」……互動性的遊戲引得小學士們連連叫好。到了包餃子環節,小學士們大顯身手,在家長和老師們的指導下,用自己的雙手包出了大小各異的餃子。鄉野間,美味的餃子終於出鍋了,家長和小學士們也度過了歡樂的親子時光。
鏡頭前,小學士們難掩興奮的心情,個個手舞足蹈,「這次直播活動,讓我看到了美麗的鄉村景色,還了解了關於米村鎮『富』起來的故事,這是我在書本上學不到的。」
直播盤活鄉村資源
農民搭上了發展「快車」
在直播中,有網友留言:「我在北京創業,伏羲山的美景、美味的蝦尾,是我抹不去的鄉愁,我為家鄉點讚。」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青山綠水是米村鎮的發展底色,米村鎮全力打造農旅融合發展,這裡成為了新密全要素構建鄭州「西美」的一個縮影。
「新密慢城」的建設,讓不少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找到了致富路。「我經常發一些家門口的風景在網絡平臺上,視頻的播放量高達千次。我感覺自己都成了『村紅』了。」當地村民笑言道。
網絡為農民提供了新的舞臺,重塑著大家對於農民、農村的印象,手機連通了兩個「世界」,一端是鮮活的農村生活,一端是來自天南海北的網友。此次直播活動是鄭州報業集團大型全媒體鄉村振興策劃——「雲耕計劃」田園體驗系列活動之一,通過網際網路連接起城市和鄉村、網上和網下。
鄉村的日常生活,通過網絡直播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回歸自然,享受慢下來的別致生活,讓身處喧囂城市中的網友們,透過屏幕「嗅」到質樸的鄉土味道。同樣,美麗的鄉村資源也因網際網路而「活」了起來,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期策劃:於露 許婷婷 付倩 主播:李瀟瀟 直播:謝中原 陳璽 文圖記者:張思沛 視頻:張振華 小記者活動組織:趙文源 方思雨 王煜楓)
助脫貧、促振興、奔小康,由鄭州市農委、鄭州報業集團主辦,中原網承辦,聯合發起「雲耕計劃」田園體驗系列活動,「雲之耕」發起倡議:歡迎您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分享你身邊的鄉村振興好故事!
總策劃:石大東
統籌:張新彬
執行:辛曉青
出品:鄭州報業集團 中原網
編輯:胡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