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外科腹腔鏡:手術也可「大事化小」!訪市四院小兒外科主任曲志博

2021-01-10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近年來,隨著腹腔鏡微創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已成為小兒外科手術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兒外科發展的一個裡程碑。那麼腹腔鏡微創手術的優勢在哪裡?

腹腔鏡微創手術創傷小、效果好。腹壁戳孔代替腹壁切口,能減少對腹部肌肉、血管及相應區域神經損傷,術後因腹壁肌肉薄弱發生切口疝概率明顯下降,不會因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響運動,術後傷口感染風險大幅度降低,可快速癒合。同時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其手術損傷程度較傳統手術要小,相比之下,術後形成的腸粘連情況要輕。

腹腔鏡微創手術可多角度、全方位觀察腹腔內情況。腹腔鏡手術通過調整腹腔鏡角度和光源角度,在不牽拉或輕度牽拉腹腔內臟器的情況下即可全方位、多角度直觀地觀察腹腔內部情況,甚至可以較輕易地觀察到一些傳統手術不易察看的腹腔內較深的位置。

術後切口瘢痕小、美容效果好。相對於傳統手術切口的「蜈蚣形」手術瘢痕,腹腔鏡手術瘢痕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這對於患兒來說非常適合。

術後恢復快。腹腔鏡手術因創傷小,較之傳統手術恢復更快,縮短住院時間,可儘早恢復正常學習與生活。

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是鎮江市地區唯一一家設立小兒外科專業的醫療單位,診療範圍包括新生兒先天畸形,如食道閉鎖、膽道閉鎖、腸閉鎖、肛門閉鎖及會陰瘻、幽門狹窄、十二指腸梗阻;普通外科,如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腹股溝斜疝、闌尾炎、腸套疊、腹部外傷、消化道異物、肛周膿腫、肛瘻以及脫肛的手術治療等;腫瘤外科:肝臟腫瘤、畸胎瘤、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泌尿外科,如隱睪、鞘膜積液、包莖、包皮過長、睪丸扭轉、附睪炎、小陰唇粘連等;胸外科,如新生兒氣胸、小兒氣胸、膿胸的治療;感染,如新生兒皮下壞疽、蜂窩織炎、化膿性淋巴結炎、腹腔內感染、敗血症及膿毒症以及小兒功能性便秘的特色治療。

微創腹腔鏡手術是小兒外科特色技術,目前科室能夠熟練開展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膈疝、胃食管返流、幽門狹窄、腹股溝斜疝、鞘膜積液、隱睪、闌尾炎、闌尾周圍膿腫、美克兒憩室、腹腔囊腫、腹腔腫瘤、消化道出血等腹腔鏡手術治療。

此外,小兒外科與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小兒外科、南京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均建立了長期協作關係,聘請客座教授定期來鎮進行手術、查房、指導,給患兒帶來更專業、更便捷的治療體驗。(錢菁璐 馮煊 楊泠)

相關焦點

  • 小兒骨科小兒泌尿外科強強聯合,為腰椎巨大腫瘤患兒成功手術
    小兒骨科、小兒泌尿外科專家同臺手術。5歲男孩不明原因跛行、腿痛,原來是腫瘤將腰椎椎體「吃掉」了。考慮到病變位置較深,近日,小兒骨科與小兒泌尿外科專家團隊聯合手術,為患兒成功切除腫瘤。小兒骨科主任肖晟體查發現,其腰椎棘突與椎旁壓痛、叩擊痛明顯,雙側髖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初步考慮病變位置在腰椎。腰椎MRI檢查進一步發現:腰3椎體、右側椎弓根骨質破壞繼發椎體壓縮性骨折、伴腰2-4層面軟組織腫塊形成。
  • 小兒疝氣怎麼辦?10000例成功手術給出答案
    紅網時刻9月4日訊(通訊員 易婷)新手媽媽張女士近日發現兒子小嘉下腹部有個突起的塊狀小包,平躺或者用手按壓時還會自行消失。慌張的張女士立刻帶著小嘉來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過兒外科主任周小漁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孩子身體上的塊狀小包就是小兒疝氣。
  • ...可在患兒嬌嫩器官上飛針走線,江城小兒外科邁入機器人微創時代
    專家名片姓名:段栩飛職務:武漢兒童醫院副院長、普外科主任醫師;湖北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分會委員、腹腔鏡外科分會委員等。擅長:有較豐富的診治小兒消化道畸形、膽總管囊腫、先天性巨結腸、急腹症等的臨床經驗。擅長小兒微創腹腔鏡技術,並有獨到的見解,能嫻熟地利用腹腔鏡診治各類小兒普外科疾病。
  • 中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黃澄如教授逝世,享年94歲
    畢業後在大連醫學院外科任住院醫生及助教。1956年就職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外科。1972年成立國內第一個小兒泌尿外科學組。1982年8月至1983年8月於澳大利亞墨爾本Monash大學及皇家兒童醫院訪學。
  • 小兒疝氣怎麼辦?10000例成功手術給出答案,一個周末搞定
    慌張的張女士立刻帶著小嘉來到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就診,經過兒外科主任周小漁醫生的詳細檢查,診斷孩子身體上的塊狀小包就是小兒疝氣。 周小漁主任利用腹腔鏡微創技術為小嘉實施了腹腔鏡下疝囊高位結紮術,從住院到出院僅用48小時
  • 小兒手術高峰將至,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專家提醒:這些健康問題可在...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曼英 通訊員 溫紅蕾 黃潔瑩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朱熙勇 「作為省級婦女兒童專科醫院,用最精湛的技術、最優質的服務來開展小兒外科手術,我們義不容辭。」這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外科負責人程時剛主任常說的一句話。
  • 以「心」換「心」的「最美醫生」——記我國小兒心胸外科奠基人...
    92歲高齡的丁文祥拿著聽診器,略顯蹣跚地走進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重症監護病房,仔細詢問一個個小患者的情況……用一顆真心,去換取無數患兒的心臟健康,這位我國小兒心胸外科的奠基人,成為2020年「最美醫生」。「蠻好蠻好。」走出重症監護病房的丁文祥感慨,原來他需要在病床邊一滴滴地看患兒的排尿情況。
  • 華西小兒外科成立60周年!在兒科醫生緊缺時代,華西如何培育青年醫生?
    兒科,是一個被比喻為「啞科」的科室,面對新生兒以及牙牙學語的小朋友們,醫生沒有辦法和小患者們直接交流,這大大增加了醫生的診治難度。華西小兒外科向波主任提到,小兒外科醫生培養周期更長、工作強度大、收入相對較低、醫患矛盾更突出等,是造成小兒外科醫生數量短缺的根本原因。
  • 中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黃澄如逝世 年過九旬仍在堅持出診
    48年前,她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小兒泌尿外科專業。在患者心中,這位大專家醫術高明,總在尋找代價最小的治療方法;在學生眼裡,她是一個嚴厲的老師、可愛的朋友、內心單純的前輩。黃澄如素來身體健康、思維敏捷,去年還在醫院出診。
  • 逝者|我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黃澄如:離世前一年仍在出診
    48年前,她成立了我國第一個小兒泌尿外科專業,讓這一年輕學科在國內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在患者心中,這位大專家醫術高明,總在尋找代價最小的治療方法;在學生眼裡,她是一個嚴厲的老師、可愛的朋友、內心單純的前輩。黃澄如沒有留下遺言。「能一生從醫,能把小兒泌尿外科帶起來,她這輩子沒有遺憾。」黃澄如的弟子張濰平說。
  • 濟南婦幼揭開微創治療小兒疝氣新篇章
    手術沒開刀,卻一次解決了雙側腹溝股疝的困擾。而這,也填補了醫院空白,開創了微創治療小兒疝氣的新領域。 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黃豔麗檢查後,診斷其為「雙側腹股溝斜疝」,並建議行腹腔鏡手術。 手術於17日上午8點半開始,結果,手術過程中,又通過腹腔鏡發現了其右側隱匿性疝。 經家屬同意後,醫院外科在梅玉主任的領導下,給予其「腹腔鏡下雙側疝囊高位結紮術」,避免對側疝氣復發、二次手術的風險。術中無出血,歷時30分鐘順利完成。
  • 山東省立醫院兒外科專家來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坐診...
    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德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加入省立醫院兒外科聯盟,省立醫院兒外科專家團隊定期到德州市婦幼保健院(德州市婦女兒童醫院)坐診、手術,德州有需求的兒童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省立醫院專家的高品質診療服務,特殊需求的兒童可享受省立醫院就診
  • 三思且篤行——記小兒神經外科醫生田永吉
    田永吉,天壇醫院小兒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從醫16年,42歲的他對這份職業沉澱出更加穩重、更為長遠的思考。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劍英 編輯高雪梅
  • 華西醫院小兒外科成立60周年了 10年前獲救聯體女嬰到場共同慶祝
    華西醫院小兒外科成立於1960年10月,由全國著名的小兒外科專家胡廷澤教授組建,是國內最早建立的小兒外科中心之一,是全國最早被批准的六個小兒外科碩士、博士點之一,已為國家培養超過100名優秀的小兒外科研究生。
  • 外科主任現場給你講給你診斷!
    ,可以在現場讓李主任給孩子檢查看看哦,要知道平時掛李主任的號可是非常難掛的哦!李福林副主任醫師畢業於重慶醫科大學兒科系, 在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從事兒外科臨床工作18年,任成都市小兒外科分會專委會委員。
  • 泛長三角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聯盟工作季報
    2017年3月2-3日,聯盟成立座談會與成立大會在上海新華醫院成功舉辦,標誌著上海新華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牽頭成立的泛長三角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聯盟正式成立。        聯盟成立座談會上,新華醫院潘曙明副院長指出,在新華醫院聯盟的基礎上,建立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聯盟是為了進一步促進各聯盟單位在小兒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學科上的協同合作與發展,為各地需要及時診療的兒童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 小兒疝氣打個「鑰匙孔」就能輕鬆治好……
    「小鑰匙孔」手術受歡迎在黔南州中醫院胃腸甲乳外科內,一名不到5歲的小朋友萱萱正在病床上愉快地玩耍,儘管他的小手上還有留置針頭,但是孩子的精神很好,很難想像一天前他才接受了腹腔鏡下左側疝氣手術,手術的傷口很小,腹部只有米粒大小的3個小傷口。
  • 訪上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許傳亮
    泌尿疾病診療「國家隊」的質量經——訪上海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許傳亮□ 本報記者 楊 蕾這裡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批泌尿外科專業學科,這裡是「973」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牽頭單位,這裡匯集了一支實力雄厚、人才輩出
  • 開啟外科微創新視野 奧林巴斯攜新品亮相第二十七屆全國腹腔鏡手術...
    第二十七屆全國腹腔鏡手術演示研討會開幕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系統畫質清晰度、操作手感、操作空間及醫師手術技巧等,都推動了腹腔鏡的臨床應用與發展。為進一步加強腹腔鏡外科醫師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本次會議邀請到國內眾多知名醫學專家、學者,開展學術講座和手術演示,集中展示了我國腹腔鏡外科專業的新知識、新理念、新技術、新進展。
  • 用最少的錢治最難的病——追記中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黃澄如_愛國...
    我國著名兒科醫學教育家、中國小兒泌尿外科創始人、我國小兒外科學奠基者之一、第一屆亞太地區小兒泌尿外科學會主席,享年94歲的黃澄如於7月15日去世,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兒科醫學事業,離開了她以精湛醫術守護過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