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自電動車「亮尾行動」開展以來,市交警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非標電動(燃油)三、四輪車(含封閉式)重點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嚴查駕駛人無牌無證上道路行駛、非法改裝、逆行、闖紅燈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依法暫扣電動三、四輪車471輛,封閉型電動三、四輪車129輛。
這些外形酷似微型轎車的封閉型三、四輪電動車,油門、剎車、方向盤樣樣俱全,部分時速甚至可達50至80公裡,那麼,這種看似節能便利的電動車是不是就是國家大力推廣認可的綠色電動汽車呢?是否能登記上牌上道路行駛呢?溧陽時報記者帶著這些疑問來到了市交警大隊。
「這類車本質上屬於機動車。」市交警部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多市民反映自己購買車輛時,店家稱這種車子是充電的,不需要駕照、牌照,買了就可以上道路行駛,這是商家為了賺錢糊弄大家的說法。
「一般市民買這樣的車就是花冤枉錢,上不了牌照也沒法上路行駛。」
民警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依法辦理登記上牌等業務後,才能取得道路通行權,然而現實生活中,這類車輛往往無法登記上牌。機動車要在車管部門上牌,必須是已經納入「公安部機動車產品公告查詢服務系統」內的車型。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封閉型三、四輪電動車,其生產廠家雖經國家主管部門批准生產,產品具有出廠合格證明,但此類車安全技術性能不符合國家頒布的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未在公安部公告內,因此無法上牌,只能在旅遊景點、園林小區、各大型企業內部使用。
「我們遇到很多市民都有這樣的想法:這車看著還算結實怎麼就存在安全隱患了呢?」
民警解釋:這類封閉型三、四輪電動車輛生產工藝簡陋,安全技術性能遠遠達不到國家機動車安全技術標準,機械、操作、燈光等性能與正規汽車相差甚遠,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駕乘人員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其次就是保險,民警告訴記者,目前江蘇省範圍內,封閉型三、四輪電動車是無法購買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所有的損失只能由車主自負。而且此類車輛往往「無牌無照」,當事人在承受交通事故損失的同時,對自身存在的交通違法行為也要接受法律處罰。
在我市,駕駛封閉型三、四輪電動車的多為中老年人,他們既沒有考機動車駕駛證,也沒有經過專門培訓,不具備熟練的駕駛操作技能。此外,部分中老年人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多有闖紅燈、逆行、隨意搶佔變更車道等交通違法行為,不僅給他人帶來不便,對自己的生命也會造成威脅。
如果大家有購買綠色環保電動汽車的意向,可以先了解欲購買車輛的品牌型號,提前到車管部門核查,確定看中的車輛是正規電動汽車、在國家公告目錄內、能上牌,其後再考慮入手,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警方也在此呼籲:希望市民朋友們為了自己、家人和他人的安全,支持和配合交警對於上路行駛的封閉型三、四輪電動車的查處,自覺拒駕、拒乘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標準的封閉型三、四輪電動車。
來源 | 溧陽時報、溧陽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