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暴龍投放電梯廣告看:品牌塑造的新邏輯

2021-01-08 海哥商業觀察

文/海哥 (公眾號:海哥商業觀察 ID:hgsygc)

前幾日,乘坐電梯時遇到的一個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個20出頭的小姑娘,一進電梯就拿著手機對著暴龍眼鏡的框架廣告拍拍拍,最後居然把我當空氣一樣的存在,嘟著嘴和廣告來了個合影。我在一旁看得,差一點就笑出聲來。

原來,這個廣告上的代言人是王俊凱。作為營銷人士,我對眼前這一幕不可能不敏感。於是,我專門上網查了一下暴龍眼鏡及這個廣告的情況。王俊凱是在與暴龍合作三年後,成為後者最新的全球代言人的。而暴龍投放分眾廣告,好像還是頭一次。

在微博上,我還真發現有人在「示愛」暴龍廣告:「電梯裡都有王俊凱!!暴龍地廣告我太愛了」。恐怕,暴龍公司看到這樣的口碑反饋,一定會非常開心。這可能就是請代言人、打廣告期望達到的「完美」效果吧。

江南春的個人微博也不乏對暴龍這個「客戶爸爸」一番讚譽:買眼鏡,選暴龍。上鏡青年,型走世界,見證風格,讓潮流追隨,讓生命閃耀。王俊凱代言,生而為王,暴龍眼鏡,連續十年銷量遙遙領先。

透過現象看本質,由暴龍電梯廣告這個小故事,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索新品牌的塑造邏輯。

1

品牌的網絡陷阱

由暴龍眼鏡投放分眾廣告,我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品牌的「網絡陷阱」。這裡講的「網絡陷阱」是針對品牌塑造而言的,意思是:一個品牌在網絡上有大量的廣告、曝光,並不一定能促使其成為真正的品牌。

暴龍眼鏡投放分眾,與品牌的「網絡陷阱」有什麼關係?原來,暴龍眼鏡過去是從未投過分眾的,而是主要投網絡。

暴龍為何要投分眾?那一定是有需要!投放分眾首要的目的是面向城市3億主流人群建立品牌認知。而過去,暴龍將廣告投放在了網絡上,尤其是加盟代理招商廣告上。據了解,暴龍創立於2003年,目前在全國有40000家門店,最初是直營為主,後期則以連鎖加盟的方式複製。

這意味著當下的暴龍正迎來需要強化品牌建設的階段,也說明過去的投放模式並未形成對核心消費群體的有效的品牌認知。所以,暴龍開始通過投放分眾補品牌建設課。

與暴龍眼鏡一樣,其實還有很多新品牌需要補足品牌課。比如三隻松鼠,雖然它是最知名的淘品牌之一,但是它離開了淘系、京東們就活不下去。同樣是堅果品牌,與經常在電梯廣告中曝光的良品鋪子比起來,總覺得良品的東西品質值得信任一些。再比如韓都衣舍,號稱是「網際網路女裝第一品牌」,離開了平臺,你幾乎找不到它在現實空間裡的存在感。

某種程度上,這些新品牌其實活在網絡陷阱裡。一是,重度依賴於平臺廣告、促銷等營銷活動來建立與消費者的連接;二是它們幾乎所有的網絡廣告都是銷售轉化導向。網絡的特點決定了,碎片化的曝光無法形成品牌記憶,只能抓住一次算一次做成交。時間越久,品牌對於平臺和網絡的依賴就越大。

因此,品牌需要真正的出圈,不能囚於某一個平臺,更不能遠離消費者的現實生活觸點。然而現實是,除了網絡廣告,電視廣告離主流人群越來越遠,電梯廣告成為為數不多的有效品牌曝光選擇。

2

新品牌「三角法則」

通過日常觀察,你會發現活躍在分眾上的都是不同領域的龍頭品牌或頭部品牌。比如做瓜子的洽洽,做牙膏的雲南白藥,做奶粉的飛鶴,搬運「水」的農夫山泉,做在線教育的猿輔導,做燕窩的小鮮燉,做奶酪的妙可藍多,做羽絨服的波司登,等等。

這裡面,有些是幾十年的老品牌,有些是崛起於電商起步時期的新品牌,更有些是直接發跡於最近幾年的移動網際網路的品牌。其中,老品牌通過轉型升級或重新定位,藉助電商和梯媒核心陣地的投放,老樹開出新花。而一些網際網路新經濟下誕生的品牌,都把電梯廣告投放當成是突破用戶規模、實現品牌站位的必經之路。無論是哪一種品牌,對梯媒陣地的選擇都傳遞出了一個品牌建設的路徑共識:選擇中心化程度極強的載體。

在線下,中心化最強的媒介是分眾;在電視中,中心化最強的渠道是央視。前者引爆主流人群,後者是權威信用背書。在網際網路平臺品牌中,我們會發現,B站和快手做強了都得去央視打廣告。而新品牌,邁過了最初的積累階段後,一旦資金允許以及到了必須進行品牌站位時,它們都得投分眾。

這就是新品牌崛起過程中必經的「中心化」引爆之路。

當然,除了中心化媒介投放還不夠,一個新品牌要崛起還必須還得適應當下的數位化生存。數位化生存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和用戶打成一片,和目標客群對應的主流客群打成一片。比如小鮮燉,最初就依靠大量的網紅、寶媽種草;喜茶則在與顧客的一次次排隊、取餐中建立交互;小米每一次對外的對話,每一次體驗的提升,都是為了和米粉交朋友。

但是,歸根結底,多數大眾化品牌,都將目光瞄準了當下主流的3-5億的城市主流消費人群。當然,我們不是說小眾領域或者下沉市場就出不了品牌,而是對主要的想擁有大眾知名度的品牌而言,「擁抱主流人群」則是成功的第二個核心原則。

第三則是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有競爭力的可持續的產品或服務解決方案。這是擁抱主流人群和中心化引爆的基礎條件。若以品牌來舉例,小鮮燉必須要確保真的是燕窩,同時還解決了食用不便的痛點問題;天鵝到家則必須能夠為用戶提供優質、價格透明適中、高效反應的家政服務。

如此以來,「需求解決方案+擁抱主流客群+中心化引爆」共同構成了一個新品牌崛起成為大眾知名品牌的黃金三角法則。這個法則未必放之四海而皆準,但適應大多數品牌。

3

新品牌時代來臨

未來,我們面臨三大巨大的機遇:一是中國消費需求的爆發,二是數位化,三是全球化。這是馬雲也認可的判斷。其中,消費需求爆發必然意味著消費品牌的集體崛起。

目前,我國消費品牌崛起已經顯現出了極其強烈的信號。最大的熱點,首先就是白酒。醬香、清香、濃香,哪個類別的龍頭品牌不都是業績、股價節節攀升?

最近幾年,龍頭消費品牌陸續上市,迎來價值兌現時期。飛鶴奶粉經過多年的轉型後,成為嬰兒配方奶粉第一,2019年底登陸港交所,至今股價已翻近三倍,市值超過1600億港元。農夫山泉於2020年第四季度在香港上市,目前股價僅55港元,市值近6200億港元。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琰琰最新個人財富達770億美元之多,成為最新亞洲首富。

前不久,洗衣液一哥也登陸港交所,開始走向公眾,目前其市值近900億港元。

中國各行各業的龍頭消費品牌批量上市,並且業績規模、市值均不斷創下新高。種種信號均表明,中國消費品牌正在走向時代的前臺。這是美國消費品牌走過的歷程,也是我國品牌的必經之路。

我們看美國消費品牌,可口可樂市值超過1.5萬億元,雀巢市值近2.8萬億元,寶潔市值超過2.25萬億元,百威英博市值超過9200億元。

而我國的消費市場體量,預計今年將突破45萬億元,而去年是40萬億元(落後於美國僅1.3萬億元),我國毫無疑問會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在這樣一個14億人、人均收入並不高的市場,我們的消費品牌有多大空間呢?答案是,無可限量!

對崛起於網際網路經濟下的新品牌而言,它擁有著比傳統消費龍頭品牌更大的機遇。後者,飽受時代紅利的加持,經過數十年發展才走到今天。而前者,它們具有數位化生存能力,更懂得和消費者交朋友,未來的發展機遇更為巨大,成為行業性知名品牌比過去所花的時間周期要短許多。比如小米,僅僅通過10年就成為全球前三的手機品牌以及最年輕的世界500強企業。

和小米顛覆智慧型手機格局一樣,在我國消費市場的各行各業,每一個品類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比如美妝領域的完美日記、奶茶行業的喜茶、咖啡界的瑞幸(資本層面的犯錯不等於品牌失敗)等等,都是新品牌的範例。

可以預見,未來十年、二十年,必將是中國新品牌的春天。新品牌的崛起,離不開忠粉鐵粉和強勢的中心化媒體,未來自然也是中心化梯媒的春天。

相關焦點

  • 廣告人必看!四大關鍵詞解鎖2020電梯廣告營銷
    一方面上半年廣告行業同比產值整體下降8.8%,是近十年最大的一次降幅,廣告預算的縮水讓一半的品牌對廣告和效果的追求達到極致,洗腦廣告頻現;另一方面,「流量焦慮」作為每一年廣告行業的趨勢,也刺激著品牌們對新流量價值窪地的無限渴望。
  • 廣告的底層邏輯:客戶認知看板、廣告運營五步法、廣告投放九策略
    隨著信息傳播底層設施的徹底改變,廣告也經歷大洗牌,顯然僅融合傳播學與營銷學已不足夠。我們提出新公式:廣告=傳播學+營銷學+認知心理學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看,廣告是一個動態的客戶認知管理的過程,最終目標是和目標客戶建立一種品牌偏好的客戶關係。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正是這種品牌偏好。一句話,廣告始於認知管理,終於品牌偏好。
  • 從分眾曲線看投資中國的新邏輯(2021版)
    文/當下君圖片/來源網絡2020年的時候,筆者曾經寫過一篇《從分眾曲線看投資中國的新邏輯》,在這篇文章裡,我提出了一個基本邏輯——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經濟階段,具有品類創新價值的商業模式和品牌會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投資者應該根據企業創新強度,時間窗口長度,心智固化程度進行投資選擇。
  • 盤點經典廣告案例 解析樓宇電梯廣告盛行的道理
    樓宇電梯廣告本質上是一種新型廣告媒體,以商務電梯、樓宇電梯為主,表現形式主要為在電梯內安裝成相框的形式,還有一種是在電梯門上直接安裝廣告,可靜可動。CTR媒介智訊數據顯示:2019年商業及服務性企業投放的各類廣告中,唯獨電梯廣告還在大幅增長,電視、網際網路、影院等全部在滑落。
  • 新潮VS分眾:電梯廣告重回風口
    一旦這樣的產品停止流量廣告的投放,其銷售可能出現大幅下滑,但品牌一旦積累起來就具有持續性,在適當的場景下可以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而電梯廣告就是這種典型場景下的品牌廣告。更何況,在科技的助力之下,「人找貨」的零成本,零延遲(時間)的場景已經完全可以實現。
  • 頂級廣告優化師必備的「流量分發邏輯」和「投放技巧」
    以下是上期直播內容:一、流量分發邏輯1、敲黑板投放時媒體看4大方面:規格多、出價高、預算多、餘額多。可以多選擇一些不同的資源位進行投放,一個帳戶最少保持兩種以上是可以接受的。出價高,是指新計劃出價可以高一些。新計劃的預算,媒體建議在3K以上,中小型廣告主建議至少在5K以上,大型廣告主建議10k以上,有利於拿量。有一個小技巧,就是在價格後面加一個尾數,比如1萬的話,可以嘗試1萬零5元。
  • 噠噠英語進行廣告精準投放
    在如今的資訊時代,廣告的方式豐富多樣,為了更直接的將信息傳達給需要的客戶,噠噠英語進行了接地氣的宣傳方式,在南京、杭州、武漢等一二線城市的各大中高端小區,通過電梯多媒體電視,將優質的在線教育精準的傳達給有需求的客戶。
  • 江南春與企業家共話新經濟:投放廣告就像選老婆與情人
    也好,但是情人的方法通常是撩撥你的情緒,引發了你某次行為,單次行為,但是品牌廣告如同你老婆,你跟你老婆能不能共同生活?取決於你有沒有共同的認知。所以品牌廣告是塑造消費者認知,而流量型廣告是撩撥你的情緒,兩三秒之內你看完必須得點,不點就過去,所以我覺得這兩者之間區別是不太一樣的。
  • 品牌稱王沒有通用公式,底層邏輯只有一條
    來源:品牌聯盟古龍曾經在《小李飛刀》中寫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個秘笈如今被用在了很多品牌身上。開源證券的數據顯示,研發一款化妝品新品,以往至少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如今,這一周期可以被壓縮到3個月以內。食品研發更快,三隻松鼠從最初的選品會到產品上新,只花了40天。
  • 廣告的底層邏輯 - 專欄 - 創業邦
    隨著信息傳播底層設施的徹底改變,廣告也經歷大洗牌,顯然僅融合傳播學與營銷學已不足夠。我們提出新公式:廣告=傳播學+營銷學+認知心理學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看,廣告是一個動態的客戶認知管理的過程,最終目標是和目標客戶建立一種品牌偏好的客戶關係。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正是這種品牌偏好。一句話,廣告始於認知管理,終於品牌偏好。
  • 電梯廣告行業背後是一場「圈地運動」
    也正因為電梯廣告觀看的人毫無選擇權,既沒有遙控器可以關閉,也沒有辦法買會員跳過,所以電梯廣告在業內被稱之強姦式廣告。這種電梯廣告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首創的業務模式。而這個行業的誕生始於一家叫做分眾傳媒的公司。
  • 當分眾、新潮爭奪電梯間的千億市場時,看誰開啟餐飲媒體新時代...
    數位化浪潮下,新物種取代舊物種,滴滴車佔領計程車市場份額共享單車佔領家用自行車市場份額,數位化的梯媒佔領傳統媒體廣告市場份額。商業環境不斷面臨數位化時代的巨大變革,舊物種老去,新物種們正在爆發。根據CTR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7年,電梯廣告投放花費連續兩年出現增長。廣告投放在整體放緩的情況下,電梯媒體投放速度有增無減,甚至超過了網際網路廣告投放。
  • 疫情籠罩下的2020,多個知名品牌下半年更重視分眾傳媒線下投放
    新冠疫情對2020年的廣告行業影響巨大,廣告業內人員都在關注品牌們的廣告預算和廣告支出。因為疫情對品牌業績的影響,品牌方都在裁減營銷和廣告支出。今年上半年,麥當勞已經花了2億美元幫助特許加盟商在分眾傳媒電梯廣告中投放,以促進銷售。
  • 《月上重火》創新廣告投放模式,助力品牌多維觸達用戶心智
    那麼如何助力品牌快速實現與用戶的情感連接,進而實現品牌理念的成功傳遞呢?或許,愛奇藝熱播新古典武俠情感劇《月上重火》能找到你要的答案。據悉,《月上重火》目前已與蒙牛、OPPO、可口可樂、薇諾娜、姬存希等9個品牌達成了合作,從整體合作情況來看,「黃金曝光+密集投放」廣告策略頗受品牌主青睞,愛奇藝對本次創新廣告玩出的新高度,不僅將品牌理念深度種草至用戶內心深處,還刷新了廣告投放形式的傳統路數,打造出一次深入人心的大劇營銷。
  • 藉助YouTube 優選提升品牌廣告投放成效
    當視頻內容產生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對品牌和 YouTube 而言都會有新的挑戰出現:品牌方面表現在對消費者的掌控力發生改變,品牌在愈加不確定廣告的投放環境同時,定製和掌控廣告投放環境時的選擇也不夠多,購買方式有限導致靈活度不高
  • 廣告「效果戰」不好打?看 YouTube 如何助品牌破局!
    今年,Trip.com 在旅遊高峰期做了3個月的廣告投放後,在品牌知名度和購買意向方面均獲得了25%左右的提升,看完 YouTube 視頻廣告回到 Google Search 進行搜索的行為提升了超過3000%。[1]實現了難得的品效合一。但其實 Trip.com 正式成立只有兩年左右,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出海品牌,它是如何取得如此驚人戰績的呢?
  • 灰度認知社曹升:廣告的底層邏輯
    隨著信息傳播底層設施的徹底改變,廣告也經歷大洗牌,顯然僅融合傳播學與營銷學已不足夠。我們提出新公式:廣告=傳播學+營銷學+認知心理學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看,廣告是一個動態的客戶認知管理的過程,最終目標是和目標客戶建立一種品牌偏好的客戶關係。情人眼裡出西施,說的正是這種品牌偏好。一句話,廣告始於認知管理,終於品牌偏好。
  • 作業幫領跑在線教育市場 魔性歌聲霸屏分眾傳媒電梯廣告
    從去年至今,當你在公寓樓、辦公樓等電梯時,都會時不時在分眾傳媒電梯廣告上聽到這首「幫幫幫,網課上作業幫」的魔性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詞加上富有節奏感的旋律,作業幫直播課投放的這一波分眾傳媒電梯廣告可以說十分成功,打造了一首新一代廣告神曲。
  • 營銷環境在變,戶外廣告何以成為品牌營銷利器?
    01聯動戶外廣告投放,實現品牌效應1+1>2當下隨著媒體變得碎片化,大家的注意力被嚴重分散,傳統的效果廣告以及單一渠道的廣告投放對於品牌觸達用戶不再容易,靠傳統的營銷渠道只會讓廣告主們在過於狹窄的賽道上爭搶用戶的注意力,導致遺漏和忽視其潛在用戶。
  • 朋友圈廣告投放推廣
    微信朋友圈廣告,強行植入非好友微信朋友圈,依託騰訊多平臺大數據,精準定位性別、年齡、興趣愛好、商圈、地理區域、周邊附近、時間段、網絡狀態、移動平臺、安卓蘋果、自由選擇H5落地頁、手機網站、專題頁等,不僅能迅速加粉、還能高曝光品牌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