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眾曲線看投資中國的新邏輯(2021版)

2021-01-19 當下Tech

文/當下君

圖片/來源網絡

2020年的時候,筆者曾經寫過一篇《從分眾曲線看投資中國的新邏輯》,在這篇文章裡,我提出了一個基本邏輯——中國經濟已經進入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創新經濟階段,具有品類創新價值的商業模式和品牌會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投資者應該根據企業創新強度,時間窗口長度,心智固化程度進行投資選擇。

我還提出,如何判斷一個企業吃到了創新紅利,可以用一個現象來作為觀察的窗口,即「分眾曲線」。

為什麼以分眾為曲線呢,因為分眾作為中國目前為數極少的具有中心引爆能力的創新媒體設施,不僅參與了許多重要創新企業的品牌引爆,更成為創新品牌群影響城市主流人群生活方式的核心平臺。

「分眾曲線成分股」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呢?是這過去這十年中,具備數字經濟基因,經過消費模式創新、技術創新之後,經過叢林法則的艱苦競爭,湧現、生存並固化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一個品牌群。

這個群體的一個標準動作,就是在品牌發展從壯大到引爆的某個關鍵時間,會密集的在分眾投放,以引爆品牌。

為什麼今年要繼續談這個「分眾曲線」呢,是因為在過去的一年中,筆者繼續找到了比「創新」這個概念更具體的領域來檢驗「分眾曲線」,那就是新消費領域和生活方式改造領域,在這些領域裡,分眾的「示波器效應」尤為明顯。

當然,並不是說分眾是嚴格意義上的投資工具,而是說,在分眾有密集投放的企業,有明顯更大的概率處於爆發周期。換言之,不是每個企業選擇分眾都能成功,但成功的品牌大多選擇了分眾。

1

行業發展的水晶球

上一次研究這個話題的時候,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剛經歷疫情高峰期後的高不確定性中,當時筆者就指出,從分眾的中報到Q3的幾個月裡,我們看到了營收正在強勁回升。

簡單說就是,如果宏觀經濟很蕭條,創業創新乏力,大致也會投射到分眾身上—-往往表現為企業的營銷預算和引爆需求都下降,反之,即便環境嚴峻複雜,只要分眾的營收增長強勁,就說明在經濟特別是新經濟領域,企業的經營行為活躍、主動,商戰頻出,創新不斷,從這個角度來看,分眾的曲線無疑可以看做是中國創新企業的活力指數!

而目前,目前中國抗疫形勢雖然又面臨季節性挑戰,但和去年倉促應戰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經過大半年的復甦,社會生產有序景然,高層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心不變,深入啟動和刺激內需消費成為頂層策略,新基建帶來的創新機會不斷增加。

如果要找具體的例子,其實不妨看從2019年到2020年在分眾投放的一些典型企業的市值(估值)表現,就能反證筆者所言。

元氣森林是一個典型的「分眾曲線成分股」,這表現在它在四年的發展中,教科書般的實現了「品牌引爆三連」,即第一波概念創新,第二波大規模網絡測試與種草,第三波在分眾密集引爆」。

△元氣森林

而伴隨著近乎標準化的動作,2019年10月,隨著高榕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加入,元氣森林估值一躍成為40億元;2020年在分眾大量投放實現品牌引爆後,單月連續開創2億、3億、4億的銷售紀錄,之後便傳出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的投資消息,估值躍升為140億元;而據筆者的一些獨家信源,元氣森林的估值有望突破300億元,從而成為「分眾曲線成分股」裡的「藍籌股」。

由國家一級健康管理師、國燕委常務副理事長林小仙打造的小仙燉鮮燉燕窩創立於2014年,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創新型企業,通過提出鮮燉燕窩5大標準開闢了新的賽道。在2019年,通過在分眾局部城市引爆而年銷售額激增後,2020年更是在分眾上推出了章子怡,陳數二位投資人的證言廣告,雙11銷售破4億,由此其估值一路飆升。

△小仙燉鮮燉燕窩

如果說前二者還都是新消費賽道上繼續狂奔的明星,其估值有一定波動性,那波司登、飛鶴,洽洽這些老牌「分眾曲線成分股」的市值變化就將分眾的「水晶球」效應展現的更為明顯。

自從從「國貨老牌」升級到「暢銷全球的高端羽絨專家」,波司登在分眾上的投放力度也不斷加強,而且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獨特的戰法——譬如用分眾廣告在雙11雙12等與電商節的流量購買高潮「組合投放」,又譬如在嚴冬季節到來前在分眾上密集引爆,波司登不僅依靠分眾不斷提升品牌力,也在漸漸的發現一些「品效協同」的操作規律,這使得波司登今年的業績,在紡織服裝行業整體受疫情很大、行業業績影響下滑的底色下,反而逆勢大漲。

△波司登

1月5日,波司登港股公告公布,於2020/21財年前九個月,該集團品牌羽絨服累計零售金額與2019/20財年同期比較取得25%以上的升幅,品牌羽絨服業務項下的其他品牌的累計零售金額與2019/20財年同期比較共取得40%以上的升幅。

也有人說過於密集的品牌營銷會攤薄利潤,從短期來看如此,從長期來看則正好相反——品牌引爆有一定的滯後期,但一旦品牌勢能真正成長,必然獲得更好的溢價,波司登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業績中,歸母淨利潤4.86億元,同比增長41.8%,核心業務羽絨服表現靚麗,毛利率為47.8%,恰好是上述觀點的明證。

飛鶴也是這樣的案例,連續五年在分眾上高密度投放加上地面上每年53萬場地推的組合,從而奪取了中國奶粉市場排名第一。自登陸港交所以來,中國飛鶴多次經歷做空,但由於業績挺拔,從660億一直升到1800億。2021年更出現該股連升3日,累計升幅19.77%的「奇蹟」。

△飛鶴奶粉

洽洽的跨品類之戰也驗證了分眾曲線的合理性。洽洽在2019年推出了小黃袋每日堅果,用掌握關鍵保鮮技術為核心,在分眾上引爆,一年就賣出8.2億,2020年繼續在分眾上飽和攻擊,營收進一步高速成長。在兩年中洽洽完成了從瓜子到堅果的轉變,市值從80億漲至300多億。

△洽洽小黃袋

2

生活方式的風向標

分眾不僅僅是股市漲跌的某種參照系,更是記錄人們生活方式的風向標。

近期,筆者參加36氪的年度「新經濟之王」大會時,無意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從2010到2020年的所有堪稱標誌性的新經濟企業,無一不選擇在分眾進行投放——也難為主辦方這麼耐心,36氪找到了十年間這些標誌性企業在分眾投放的每一則視頻,透過一個小小的屏幕的片段,展現了十年間城市主流群體的生活方式的改變。

△36氪的年度「新經濟之王」大會

在2010年到2013年這個區間,是移動網際網路開始逐漸替代消費網際網路的一次歷史大周期的開始,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千團大戰」中各個主流玩家的密集投放,這一波PK延續到2015年美團用「美團一次美一次」完成了最終引爆,把大眾點評收入囊中,完成了一次人們和本地生活服務用網際網路再度連結的歷史性進程。

△美團一次 美一次

2011年的京東開始主動挑戰淘系,以停用支付寶為標誌,開始了6.18和雙11兩大電商節的歷史性pk,而在這十年中的每次渡過這兩個日子,都以兩系和平臺上的主流品牌密集爭奪節日期間的分眾資源而成為標誌性事件。

△京東618

2012年的小米一戰成名再戰成功,2013年的BAT相繼拿到移動網際網路的船票,也都在分眾被計入歷史。

△小米

此後,網約車開始超越傳統計程車,徹底顛覆出行行業的標誌,是分眾上出現了「周一打車不要錢,我們都是活雷鋒」的大規模體驗式補貼的傳播;餓了麼主動對試圖侵入外賣領域的美團發起狙擊戰,是在全國的密集投放和在上海的「萬樓行動」,為10000座寫字樓的白領送去了免費的外賣;VIPkid、猿輔導、學而思、學霸君掀起的一輪輪在線教育大戰,其中最主要的戰場也是在分眾;2020年的買菜戰場,隨著每一座新的城市的打開,也一定伴隨著分眾電梯廣告的進入。

對於研究新消費的群體,或者進一步希望投資新消費領域的人,如果你想了解目前的城市主流群體中正在流行什麼新的商業方式、崇尚什麼的新的消費體驗、傳播什麼新的消費熱潮,其實比去網際網路上搜索更真實的,往往就在你上班和下班的寫字樓與公寓樓的電梯前,因為它終年無休、真實無虛的展示著當下最活躍的新經濟參與者的廣告預算是以什麼態勢、什麼流向和什麼價值觀在流淌,它既是生活方式的見證,也是品牌成長的見證。

3

品牌戰爭的勝負手

分眾作為投資風向標的另一個關鍵意義,是它往往是品牌戰爭的勝負手,勝者為王在這裡的意義非常明顯。

筆者曾和一些投資界的朋友交流,如何用最準確的語言去表述分眾的本質,結果是絕不是「廣告」,而是「武器」,我們稱之為「商戰核武」。

分眾絕不僅僅是那個在你的斜上方提示你哪些企業正在商戰的顯示屏,會看分眾,能看懂分眾的遊戲規則的人,都不會在投資方面太弱。

這裡面的水太深了,筆者就只普及幾個基本的概念——殺傷力,時點和規模。

殺傷力是一個企業廣告語的競爭能力,你或許會說這是專業機構的事兒,沒錯。絕大多數在分眾流行起的廣告語都不是企業家閉門造車的結果,其中,最好的一些廣告創意來自頂尖的定位諮詢公司,它們的起價超過3000萬,對,就一句話。

一個好的廣告語絕不是「買它買它買它」這麼簡單,它考驗兩個向度的能力——如何最生動的概括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讓對手沒有升級廣告定位的空間。

瓜子二手車的創始人楊浩湧就推動了這樣一個典型的案例,他第一次用分眾是和58趕集的大戰,由於雙方在創意上基本持平,所以最後的合併其實是資本推動的——這或許是沒有足夠過人的創意的一個負面結果。

所以等到2016年再次上場的時候,楊浩湧就通過特勞特想出了「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這句廣告語,並搶先在分眾投放。

△瓜子二手車車

事實上,瓜子的對手反應是很迅速的,在代言人方面,瓜子綁定孫紅雷做形象代言;人人車聘請黃渤,優信重金請了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在投放預算上,三家也都上到了十億區間。

但相比之下,還是瓜子的效果最好,這裡面還是要回到瓜子的廣告創意達到了最大的差異化。

楊浩湧對這句話的評價是:「這句話明顯讓我們跟對手產生了差異化。心智,不是一個虛的東西,它是可以量化的。我們的調研中,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提起二手車,10個人中有6個人說我會去瓜子看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護城河,也是一個很大的、很難被替代的財富」。

這就是一劍封喉者的戰爭箴言。

在線教育大戰裡猿輔導的策略如出一轍,也是請了最專業的機構,想出了「四億人在用的猿輔導」,這個數據是真實的,建立了用戶的安全感,且對手升無可升。因為再升,就沒人相信了,所以猿輔導在創意上也是一劍封喉。

△猿輔導

所以,廣告定位的高下的提示作用,不是意境本身,而是戰爭參與者是否做好的充足的準備——一個請最好的機構打造心智突破口的公司,和一個市場部集體頭腦風暴想憋出廣告語的公司,還沒有打就分了高下。

「分眾曲線」的第二個維度是投放的時點,事實上,我們傾向於先投放者為勝,因為畢竟這是「核武」,但世界上總是有一些國家有二次核反擊的能力的,商戰也如是,所以精細的分析投放時點,主要是看操盤人的實際掌握能力。

簡單說來,有兩種類型的投放時點,最值得關注。第一種是以相對弱勢的一方進攻相對強勢的一方,那麼無快不破,猿輔導打學而思、餓了麼打美團,都是這個路子;相反,對於某些循序漸進、穩步求勝的企業,則往往以密集的投放作為「以戰止戰」的最後一招,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前面說過的美團,投放即結果,結果即終戰,這兩個時點的把握最考驗企業家的控局能力。

第三個維度,則是規模。新經濟戰爭往往有三個階段:

1.規模固化-在有限的時間內佔據最多的市場空間;

2.資本固化—在有限的時間裡爭取最多的資本站隊;

3.心智固化-在有限的時間裡佔據消費者的心智;

這三者其實是互為因果的關係,很難給出一個定式,但毫無疑問的是,規模固化和資本固化,都有賴於心智固化,而分眾主要的作用就是心智固化。因此當一個企業開創了新品類與新特性外,試圖抓住時機窗口在品牌上飽和攻擊發起心智固化時,則意味著在規模或融資上一定出現的重大的變化或重大的推力。

所以分眾的廣告裡的門道真可謂千千萬萬,內行看和外行看截然不同,越看越有心得的人大有人在。

當然,筆者絕不是把是否投放、投放力度看做是投資邏輯的必要條件,一個好的企業首先要有基礎,才有被固化的價值可能性,而這些基礎包括:

第一,有充分的差異化價值和品牌意識,準備把差異化價值打入用戶心智;

第二,有朝氣有創新,有迫切的在核心市場中引爆品牌和打開局面的商業計劃;

第三,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畢竟分眾的投放門檻本身也是一種客觀的檢驗標準和競爭壁壘。

從五年前投資界有句名言:「想知道誰是獨角獸,就看一下分眾,想知道誰會成為獨角獸,也看一下分眾」。從這個角度來說,分眾是水晶球也是中國新經濟和新消費的示波器和風向標,從2020到2021,你可以再看看這個邏輯對不對。

轉載請留言

並註明來自「當下Tech」

ID:dengling40

作者:鄧羚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投資分眾
    來源:雪球受到疫情的影響,分眾大跌,我開始大量買入,這是否是一次成功的投資,需要時間(可能是很長的時間)檢驗。撇開結果,我想談一下這次投資思考。思考 1:分眾是無法摧毀的。我把這個思考拆分為兩個問題:A)分眾能被非梯媒媒體摧毀嗎?B)分眾能被梯媒媒體摧毀嗎?先考慮第一個問題,分眾因為其商業模式,它總能擁有相對穩定數量的受眾,佔用相對穩定的受眾時間。無論梯媒之外的媒體如何發展和創新(比如說,出現抖音和直播帶貨),該上班的總要上班,該回家的總要回家,分眾獲取受眾時間的能力是無法被摧毀的。
  • 天味逆襲背後的邏輯:守正出奇與聯手分眾的驚豔營銷!
    【天味青睞分眾傳媒的五個邏輯】烹飪的秘訣有二:一是做熟,二是入味。企業成功的秘訣與之類似,一要做好產品,二要做好營銷。中國已經過了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好產品觸達用戶,一定離不開好營銷。尤其最近在火鍋旺季來臨之際,與分眾傳媒合作,在全國多個主流城市的分眾電梯上播放鄧倫代言的「好人家」調料宣傳片,為即將到來的」貼秋膘「火鍋季和電商「雙十一」做足了功課。其實,天味食品重視分眾的邏輯其實並不複雜。
  • 分眾、新潮背後的網際網路巨頭之爭
    充分體現出電梯廣告「客戶就是投資方/客戶就是被投方」的特點,以及對傳統企業客戶的依賴,甚至有種說不出的緊迫感。網際網路公司的入局代表了電梯廣告商客戶資源的變化,也代表了網際網路巨頭觸角伸到線下。分眾+阿里,新潮+百度、京東誰的戲唱得好?去年11月,新潮傳媒宣布已經完成由百度領投的新一輪21億元融資,成為百度聚屏的媒體聯盟夥伴成員。
  • 新潮VS分眾:電梯廣告重回風口
    然而,電梯廣告卻並沒有因此衰退,相反,隨著人們對社區生活重視程度的日益提升,巨頭們的投資眼光也逐漸落地,作為專注家庭消費的社區流量平臺,新潮傳媒公司估值已高達20億美元。公開信息顯示:新潮傳媒目前擁有1.6萬客戶,覆蓋中國社區4.5萬個,中國社區電梯電視數量超70萬部,業務已覆蓋全國100個城市,超過75家分、子公司,總融資將近100億元,成為電梯媒體行業最受矚目「新物種」。
  • 去槓桿、國企違約、實體經濟復甦…2021如何挖掘大金融領域投資邏輯?
    由於中國率先走出新冠疫情,經濟在年中V型反彈,資本市場也進入周期向上行情。然而,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全球治理秩序重構、中美關係面臨新的變數、國內房地產泡沫繼續加大等形勢,都將對中國經濟走勢與資本市場定價產生影響。在大金融領域,面對去槓桿+實體經濟復甦前景,我們良好的局面是否可以繼續保持,仍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如何挖掘大金融領域的關鍵投資邏輯,如何把握明年的趨勢與風險,更呼喚研究的力量。
  • 況傑:分眾"趟渾水"凸顯危機管理的重要
    盤中股價一度跌至9美元左右,創出52周以來的新低,市值也因此蒸發掉了13.6億美元。但是和其他的被做空的中國公司不同,就在三天前分眾傳媒剛剛公布了自己第三季財報,這個業績顯示處於歷史最好的時期,今年第三季度分眾傳媒稅前總營收達2.29億美元,主營業務同比增長53%,創歷史新高,這說明分眾是近來中國概念股中表現最好的之一,也說明在出口投資放緩的情況下,中國內需的消費還是仍舊強勁。
  • 從暴龍投放電梯廣告看:品牌塑造的新邏輯
    透過現象看本質,由暴龍電梯廣告這個小故事,或許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索新品牌的塑造邏輯。1品牌的網絡陷阱由暴龍眼鏡投放分眾廣告,我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品牌的「網絡陷阱」。這裡講的「網絡陷阱」是針對品牌塑造而言的,意思是:一個品牌在網絡上有大量的廣告、曝光,並不一定能促使其成為真正的品牌。
  • 分眾新潮進擊圖鑑:梯媒巨頭挺進視頻「腹地」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新摘商業評論,作者皮爺。在距離2019結束還有47天的檔口,持續兩年行駛在高速車道的電梯廣告是否還能延續之前的上揚曲線?這個狹小逼仄的空間一度是網際網路炮火最集中的地方。前有阿里斥資150億入股分眾傳媒,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後有百度、京東戰略投資新潮傳媒,積極布局線下媒體,彰顯對戶外電子屏廣告市場的野心,對線下流量的錨定已經成了網際網路巨頭的必修課。
  • 專業壓縮護具新銳品牌-PlayTop獲得分眾體育天使投資
    PlayTop設計團隊擅長把中國文化的內涵用時尚潮流的方式表達出來,每一款作品都做成可以穿戴的藝術品, 系列設計曾在英國Victoria&Albert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和攝政公園展出。  PlayTop在 2020 年初獲得分眾體育的天使投資,分眾體育董事長李輝高度評價兩位創始人的實力,並認為品牌能與分眾體育目前的戰略布局可以形成非常良好的協同效應,將在明年的奧運會和歐錦賽帶來的運動熱潮中迎來爆發性的增長。
  • 分眾遊戲CJ首秀 手遊紅海的新航道
    近日,第十六屆Chinajoy(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正式落幕,作為分眾傳媒集團去年在遊戲領域布下的重要戰略點,分眾遊戲攜《新網球王子Risingbeat》和《神樂大師》兩款遊戲亮相Chinajoy會場,並在現場公布了遊戲上線時間和未來發展方向等詳細內容。
  • 止於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2021年投資邏輯在於順周期、低估值、成長...
    原標題:專訪|止於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2021年投資邏輯在於順周期、低估值、成長確定性 摘要 【止於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2021年投資邏輯在於順周期、低估值、
  • 分眾傳媒江南春:80億美金換來的商業邏輯,利他才是真正利已
    而在當年,分眾與百度幾乎同時上市,兩家連續13個季度都是同比100%的增長,但百度市盈率是100倍,分眾卻只有25倍。全球最大基金公司老闆指點江南春:分眾做的事業是一個有限的空間,是一棟棟樓房,樓房總有做完的一天。
  • 「金融三兄弟」有望成明年投資新主線 四大投資邏輯支撐估值修復行情
    中信證券、興業證券、太平洋證券、華西證券、西部證券等多家券商在其2021年策略報告中提出,金融股將是一條主要的投資主線。興業證券認為,盈利衝擊最大時段可能已經過去,估值修復空間大的是銀行板塊。展望2021年,新時代證券表示,由於ROE的回升,周期股和可選消費估值還將繼續抬升,樂觀的情形下,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年中,金融股將會是最晚出現估值抬升的板塊,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從具體的投資策略來看,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三兄弟的具體投資策略也是有所不同的。
  • ...半導體格局,文化傳媒觸底何時反彈…2021如何挖掘大科技投資邏輯?
    從需求端看存在大周期復甦的基礎(相比較上一輪16-18周期,本輪具備5G手機,快充/TWS,新能源車等新增矽含量增量),但驗證的關鍵還是需求端是否達預期。景氣度持續延續2個季度,會發生什麼情況?邏輯上一定是傳導,傳導向上就是材料和設備環節。
  • 楊德龍:揭曉2021年十大預言背後邏輯 投資者應堅持價值投資
    很多人都在期待2021年A股市場還有哪些機會,在12月12日我正式發布了2021年十大預言,給大家逐條的去講一下,我提出這十大預言的背後邏輯,大家看結論很重要,大家了解得到結論背後的邏輯更加重要。十大預言的第一點,隨著新冠疫苗研發成功並逐步推廣注射,歐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球經濟進入復甦軌道。現在歐美疫情依然嚴重,特別是美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依然是高達好幾萬。
  • 搶先看,2021版熊貓金銀幣圖案公布!
    中國金幣總公司於2020年10月10日在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舉辦2021版熊貓金銀紀念幣鑄造開機儀式。 中國金幣總公司、中國長城硬幣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金幣深圳經銷中心、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上海金幣投資有限公司等相關領導,以及商業銀行、特許經銷商代表、新聞媒體等有近60人出席此次鑄造開機儀式
  • 【CJ訪】18183手遊網專訪:分眾遊戲COO吳昀贇
    分眾遊戲COO吳昀贇:用「進軍」這個詞感覺有些高調了,因為分眾傳媒本就是中國傳媒第一股,它已經成為現在線下流量的核心入口,有著豐富的線下廣告資源,而這部分資源可以說非常適合遊戲推廣,正是考慮到兩者之間的互補價值,分眾遊戲才會去做遊戲發行的嘗試。 18183手遊網:這次CJ分眾遊戲為我們帶來了哪些產品?
  • 程實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變局中的「雙循環」新局
    跨越跌宕起伏的2020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仍未止步,既會成為發展舊模式的終點站,更將開拓世界新潮流的起跑線。順勢而上,2021年中國「雙循環」新格局料將加速成形,深刻重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與新機遇。循勢而觀,從「內循環」看中國,在擺脫疫情拖累之後,消費新動力與投資新重心有望形成共振,有力推動內需擴張。從「外循環」看中國,得益於出口新韌性與人民幣資產新角色,中國經濟與全球體系的紐帶有望趨於鞏固。
  • 梯媒:分眾、新潮、梯之星三國殺,新賽道悖論
    總體上看,分眾更強調投放點位的密度和覆蓋量,且梯外視頻與梯內兩側平面廣告互為作用,轟炸效果更為集中。新潮更強調對乘梯人的專注力影響,上下大小屏的互動及用戶轉化效果。梯之星略顯薄弱,投放形式與新潮類似,僅從外觀根本看不出差別。但內核全然不同。梯之星開創了梯媒的獨特模式,CPR,也叫按觸達人次付費。
  • 楊德龍:2021年「十大預言」的背後邏輯
    現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做客新浪財經直播,就2021年「十大預言」的背後邏輯的話題做如下概述:每年年底我都會給大家發布第二年的十大預言,過去兩年,我發布的十大預言基本上都得到了市場的驗證,比如說2019年初,大盤跌到這幾年的最低點2440點,當時我指出2440點是這一輪慢牛長牛行情的起點,未來十年是A股的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