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是啥意思?請看

2020-12-17 三農的高度

這句「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的老俗話,意思就是養馬了就不要養驢,幫小工搞建築,寧可搬磚,也不要去和泥。初看上去有點懵,畢竟驢和馬都是馬科動物,為啥不能養馬就不養驢呢?下半句同樣都是搞建築,搬磚與和泥都是都屬於小工,又有啥區別呢?如果了解其中的一些「秘密」,就恍然大悟了。

養馬不養驢

老話說:「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就是原因之一。我家裡以前養過毛驢,也養過馬,都養的時候,也是分開來養。那時候,爺爺就告訴我「馬驢不同槽」的秘密。養過驢和馬的人知道,雖然它們都為馬科單胃食草動物,但是驢的耐飼性要比馬更勝一籌。而馬飼養起來,更加「嬌貴」,這也是民間養驢多過養馬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馬驢同槽養殖,驢身上的味道馬受不了,而且被驢口水沾染過的草,馬不好好吃。而驢卻不嫌棄馬身上的味道和口水草,該吃就吃。

長此以往,就瘦馬肥驢了,達不到養好馬的目的。而且馬驢混養還會出現另一個問題,就是雌雄驢馬在一起混養,養殖戶一個不注意,沒有計劃的情況下,就容易生產出來一個騾子。那麼,久而久之的混養馬驢,馬和驢就逐漸會喪失各自優良品種,得不償失!由此,這兩條主要因素,才有養馬不養驢之說。

搬磚不和泥

老輩子搬磚雖重,但是在沒有攪拌機和缺少水泥的年代,和大泥更累。民間流傳有「四大累」的說法,其中之一就有「和大泥」!如果見過以前建造土胚房的朋友,了解和大泥的一些情況,就會明白和大泥真不是一般的累。和大泥首先需要從溝渠或者池塘裡,挖出大量的泥巴,然後把麥秸或者稻草用鍘刀切碎,需要均勻攪拌在粘稠度極高泥巴之中,增加泥巴的支撐力和拉力。

在以前沒有攪拌機的年代,如果把碎麥秸均勻摻和在高粘度的泥巴裡,全部靠人工和泥,一旦把腳吸附在粘稠的泥裡,拔出來都費勁。可想而知勞動強度那是幾何倍增,而且非常髒。由此,在我們當地,流傳下來的老話就把「和大泥」歸結到體力勞動中四大累之一。而搬磚雖然也比較辛苦,但是相比較於和泥,就是輕體力活了。在曾經這種小工報酬一樣的情況下,做和泥工就不如搬磚工了。

前人們關於這兩方面的經驗總結,放到現在來看待,這句:「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俗話,前半句還是很有道理,即便是養馬和養驢同時養,也會分開養殖,才能更好的達到養殖目的。後半句由於工業化的發展,建築材料的變化,有了攪拌機代替人工和泥,建築材料由泥土變成了混凝土,搬磚在一定程度,也採用了機械化,現在的區分也就是工作崗位,和勞動報酬的不同,僅僅說付出的勞動力,現在的「和泥工」並不比搬磚工辛苦。

相關焦點

  • 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為什麼驢和馬不能同槽?
    在80年代的農村,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人養驢或者騾子,但是很少有人養馬,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馬比較嬌貴,因此在農村還是很少有人飼養。有句俗語叫:「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養馬不養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養馬的時候不能養驢,而是馬和驢不能同槽飼養。其實大家都知道,馬和驢還有騾子幾乎都差不多,彼此之間還有血緣關係,騾子就是馬和驢雜交出來的,照這樣看,這三樣動物也算是「一家」,為何不能同槽飼養呢?
  • 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養馬為啥就不能養驢呢?
    導讀:俗話說:「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養馬為啥就不能養驢呢?農村向來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俗語都是採取大白話進行描述,不但朗朗上口,也非常容易理解,這些俗語包羅萬象其中也有很多俗語具有很深的道理。直到現在依然被廣泛地借鑑使用。
  • 農村俗語:「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是啥意思?
    與老農聊天,聊著聊著,聊到了養殖的話題上,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驢,是不能養的。「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驢,為什麼不能養呢?為什麼『搬磚不和泥』呢?」
  • 俗話說的好:「養馬不養驢,搬磚不和泥」,為什麼呢?
    鄉下不缺方言。許多話都用白話描述,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那些一言以蔽之,很多都有著深刻的道理。時至今日,仍然被廣泛採用。以前在農村,農地上的工具都不能機械化,主要依靠騾馬等貴重的牲畜。從前誰有一頭家畜,家裡就有一輛豪車。非常有價值。這幾種家畜中,在農村飼養最為普遍的是馬、騾、驢和牛。
  •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
    農村辦喜事規矩「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啥意思?有啥講究?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高興的喜事了,就要和親朋好友目前們一起分享,並慶祝一下,所以在古代就有了辦喜事的習俗了,並且一直流傳至今。而說到辦喜事主要可以分為兩類:紅喜事和白喜事。
  • 農村俗語:「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寓意?
    在農村有很多道理,都是通過寓言故事和俗語表達出來的,小時候父母總是以「狼來了」為故事,對孩子進行誠實的教育。還比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段俗語,就是教育人們不要異想天開,而是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其實最精練有趣的還是俗語。因為許多俗語能折射出精闢的道理,足以讓我們受用一輩子。
  • 俗話說:千裡不賣馬,百裡不賣蔥。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賣馬和蔥?
    俗話說:千裡不賣馬,百裡不賣蔥。你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賣馬和蔥呢?我國許多民營企業家都是從鄉鎮企業起步,逐步成長起來的。在長期的經營過程中,他們總結出了許多金句。這些金句不僅簡單,而且朗朗上口。說的人很放鬆。
  • 老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橫財指的是什麼?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人說「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橫財指的是什麼?我們有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只要在農村長大,我們都會有相同一些的經歷。
  •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啥意思?
    這是農村過去舊社會上流傳的一句俗語,是談論人家是窮是富的老俗語,是說農民看問題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本質的一句老俗話。這句古老的俗語,在現在也非常適用,仍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仍然經常在農村聽到有人說。~~「門前有馬非為富」,意思是說人家門前拴著有馬匹,不一定是富戶人家。過去舊社會農村養馬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作為代步工具,騎馬代替走路,如現在開小車出行一樣,過去沒有汽車,只能騎馬出行,另一種幹農活兒,如馬犂田耕地,馬拉車。
  • 農村俗話說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有一類俗話是說勤儉持家的,這類俗話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當然了,這些俗話中,有的說得比較直白,有的則比較隱晦。像是這句「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就是這樣,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著會覺得比較茫然,不明白說的是啥。
  • 為什麼養馬的越來越少了?看完之後,你可能也不願意養馬
    農村有很多人為了多增添一些收入,就會開展一些養殖副業。比如養點兔子,養群羊和牛等。不過大家可能都發現了,在農村很少有人養馬,這是啥原因呢?
  • 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外貌協會」這個詞,其實這個詞的出現,就是為了形容生活中喜歡通過別人的外表去判斷一個人性格或者是家庭條件的人。
  • 農村俗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為什麼要把買豬和娶媳婦聯繫在一起呢?這句俗語「話糙理不糙」,其實,兩者之間還真有一些關聯性。這句俗語在北方的農村廣為流傳,和俗語:「買起豬壘起圈,娶了媳婦管起飯」一個道理。這句話反過來的意思是:如果娶了媳婦沒房,到哪裡住?
  • 現在養驢有補貼嗎?為什麼很少人養驢?原來是因為這個
    驢是馬科、馬屬的哺乳動物,也是外形與馬非常相似的家畜。在我國的南北方很多農村地區,都可以養殖驢子;驢的生長適應性較好,還能吃苦耐勞,在以前也是農村地區重要的勞動工具。有不少朋友就比較好奇,現在怎麼養驢的人更少了呢?回家養驢能不能獲得相應的補貼呢?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農村俗話說娘家的飯香,婆家的飯長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俗話裡包含著不少的人生哲理,但同時也要看閱讀的人到了什麼年齡段,還要看閱讀到的人經歷過什麼。當年齡和閱歷不同,讀到時候感受到的道理也是不樣的。這就是農村俗話獨有的魅力。往淺了看,這只是一句說閨女到媳婦的轉變,以及農村家庭怎麼相處的俗話,但往深了去看,這裡面有適用於各種事情的哲理。那麼,這句話具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這句話啥意思我們初看這句話,會覺得意思簡單明了。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老農說,養鳥也需要「挑三揀四」,有些鳥是不適合普通人養殖的。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話什麼意思?養鵝真的不好嗎?
    先來了解一下「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農村俗語的意思,再說養鵝好與不好的問題。 「與人不和,勸人餵鵝」這句話由來已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和人不和睦的話,就勸別人去養鵝,勸別人養鵝之時,肯定會說一些養鵝的好處啦,比如說能夠看家護院,能夠下蛋賣錢補貼家用等等。
  • 農村俗語:「河曲馬,魯西牛,關中叫驢敢打頭」是啥意思?
    前幾天去鄉鎮集市上趕集,發現一位賣驢的老先生在大聲吆喝:大家瞧一瞧,看一看啦!「河曲馬,魯西牛,關中叫驢敢打頭」,我這頭叫驢,誰不買誰後悔啦!要買趕快,時不我待了。當然,我不需要買驢,所以,不管老先生如何起勁地吆喝,我都是不會買的。但是,我對老先生的吆喝方法很感興趣,於是,便走上前去詢問老先生「河曲馬,魯西牛,關中叫驢敢打頭」是啥意思?
  • 農村俗話說「花旺人不旺」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黑嫂說下看法
    農村俗話是千百年來人生對生活的一種總結,雖然有些並沒有道理,但至少包含生活的經驗。另外,由於我國地大物博,故有些俗話是用方言說的,這些用方言說的俗話雖然字不同,可意思卻又相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方言俗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