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市開始了第二個20年的徵程,新的時代已經拉開帷幕。
在徐則臣的長篇小說《北上》中曾讀到過一句話,「水和時間自能開闢出新的河流。在看不見的歷史裡,很多東西沉入了運河支流。水退去,時間和土掩上來,它們被長埋在地下。」
在這樣反覆之間,我們渴望被觸摸到的東西變得愈發深沉。
如果不是無意間翻閱到「重溫中國電動汽車經歷20載」的選題,竟不知電動汽車在中國漫長的汽車工業發展中已然走過20個春秋,那些如今耳熟能詳的汽車品牌也如同《北上》中主人公所經歷的那般,一路沿著運河而上,用水和時間治癒著他、山川和時間讓其堅強,而沉入運河埋地下的是回首過往時的篤定和信念。
如果問「國內市場真正開始啟動電動汽車項目的時間「,估計沒有多少人可以答出標準答案。
2000年,這個如今看似久遠的年份裡,卻依舊充斥著當年的憧憬和韌勁。那一年「電動汽車」的名詞第一次出現在國家「863」計劃12個重大專項名單中,也從千禧年開始它和燃油車市場的對抗,默然開場。
在2001年出臺的「863」項目中,國家共投入20億元研發經費,電動汽車的概念再次飽滿起來。如今再回首,那些曾經願意投身電動汽車領域的前輩們定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或許他們也不曾想到,20年的今天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勢如破竹,我們努力地攀上了世界電動汽車產銷大國的高峰。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27萬輛、125.6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也正在醞釀著一場全新的「汽車革命」,讓百年的內燃機轉向電動機。
為了贏取更多的市場和全球地位,我們在這場「戰役」中被迫快速成長。終極目標,成為全球電動汽車最大出口國。
然而,看似普大喜奔的美好前景下,國內新能源市場也在暗流湧動,由於新能源市場政策放寬,依靠新能源市場衍生出的車企如雨後春筍,但參差不齊的電池技術、生產平臺也讓行業甚是頭疼。續航裡程依舊是阻礙用戶購車的首要因素,電池隨著年限的縮水以及冬季續航降低等問題浮出水面,而為了迅速搭上政策的順風車,傳統車企的「油改電」策略逐漸成為了行業主流,但依然存在底盤被降低、通過性受到影響、車內空間擁擠等車身結構問題。
如何去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讓國內市場在政府扶植下變革成長為能夠自主成長的市場,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將要面臨的課題,車企們開始紛紛思考,如何斬斷這些「攔路虎」。
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市開始了第二個20年的徵程,新的時代已經拉開帷幕。
2020年伊始,國產特斯拉車型終於到來,無論從產品力和銷量上,都展現出咄咄逼人的產品實力,國內造車新勢力同樣頻頻亮出秘密武器,吸引著消費者的關注,國外合資車企的純電車型更是蠢蠢欲動,一場高手雲集的高端新能源之戰即將打響。
通過另一個維度,我們更能看出新能源市場高端化趨勢。當車型續航已突破600km、智能網聯向L3、L4邁進;油改電車型已成為過去時,這一切的變革終將引來自我更迭,這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時代,車企們拼得都是硬實力。
如何在下一個20年中穩步前進,是國內車企們的艱巨任務。但廣汽新能源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機遇。
廣汽新能源掌舵人古惠南總把「先人一步」掛在嘴邊,「行業變化比預想的更快,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洗牌就要來了。」
在古惠南看來,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將進一步加速行業的「洗牌」,而快速搭建起創新科技平臺,為市場提供能夠解決用戶痛點的智能科技產品與服務,則是企業突圍的關鍵之一。也正是在市調過無數份消費者喜好、市場需求後,廣汽新能源旗下全新Aion車型系列誕生。
從Aion S到Aion LX,驚喜總是廣汽新能源給予我們的。
印證了古惠南所說的「新能源市場洗牌」,廣汽新能源將用戶端所擔心的純電續航提升至650km;Aion系列採用純電專屬平臺GEP,三合一電驅系統,數位化自主決策,用戶深度參與汽車製造理念,讓消費者參與「造車」。
全新的理念似乎打破了汽車行業的傳統常規,新能源製造體系第一次赤裸裸的展現在消費者面前。這種異於常人的想法,同時遭到了各類的誹議,但好在消費者買單了,廣汽新能源在一次創新的突破中贏得了首戰。
這位做事雷厲風行,常把笑容掛上嘴旁的總經理深諳市場規律,當今市場並不是一步棋走天下,改變就是和時間賽跑。正當我們還處在分析Aion S、Aion LX車型是如何搶贏市場,先人一步的廣汽新能源卻告知他們開始了對下一代智能車型的思考。
下一代是什麼?是機遇中的顛覆,是創新的前進,還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總結?
以上這些都是,但最為重要的是,廣汽新能源試圖做行業的前行者,為自己和行業的下一個20年擺正我們的姿態,這便是廣汽新能源所指的機遇。
目前,包括去年上市的Aion LX在內,市場上已經有特斯拉Model 3等多款車型實現了600km續航車型,續航焦慮問題正在成為過去。而憑藉眾多黑科技的助力,與燃油車相比,「更強動力、更出色的操控、更智能的自動駕駛」等高階產品力,也開始成為了新能源汽車們宣傳的重點。
面對這一局面,早已走上高端化路線的廣汽新能源絲毫沒有落後。在電動汽車大潮下,廣汽新能源旨在引領「下一代智能車」趨勢的全新作品——Aion V已經準備就緒。
Aion V是廣汽新能源Aion產品系列中第三代車型,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車型,因為在兄弟車型Aion S、Aion LX身上,有著太多的成功經驗可供借鑑。
自2020年開始,廣汽新能源Aion S都分別在1月和2月殺入純電車型銷量榜前三;根據最新銷量消息,3月廣汽新能源整體銷量3,503輛,同比增長121%。在前輩車型「攔路」、疫情當道的情況下,廣汽新能源依舊如期完成逆勢三聯漲。
而Aion LX的旗艦科技也下放到Aion V身上,在用戶們所關心的外觀,內飾,配置,續航問題上給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新車型是目前廣汽新能源創新科技的大成者,或將成為更加貼近用戶們出行需求的一款最強純電SUV。
從Aion S開始,廣汽新能源便採用全新的百萬豪車級全鋁純電專屬平臺GEP2.0,該平臺採用了百萬級豪車才有的全鋁合金底盤,實現高強度與輕量化完美融合,並具有底盤韌性強、操控平衡等優點,是高端新能源車領域唯一能與特斯拉比肩的純電專屬平臺技術,也是Aion S和Aion LX具備出眾實力的關鍵。
在純電平臺助力下,Aion V更是以61.7%業界領先的高軸長比,體現「下一代」智能汽車該有的內在。在GEP2.0平臺下,電池被布置在最中心的位置,低重心的電池布局設計,更有利於電池安全和穩定駕駛;此外,由於Aion V車型底盤及懸掛系統大量採用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比傳統車型減重幅度達17%,同時底盤前後配重比達到最優比50:50,操控性能極佳。Aion V身上還將搭載Aion LX 成熟使用的高能量密度大電池模組、高度集成的「三合一」電驅系統、全球首創雙層流熱泵空調等黑科技,續航裡程輕鬆達到600公裡,不僅滿足日常代步出行,周邊景點的短線旅遊也不在話下。
在用戶們看不見的地方,廣汽新能源Aion V如同「刀鋒戰士」一般全面武裝自己,為將要駕馭它的主人保駕護航。或許對於用戶而言,這些冷冰冰的技術語言晦澀難懂,可就是在這些難懂之下,Aion V才能給予用戶們純電車型更多的可能性。
廣汽新能源正在竭盡全力做到「新能源」三字賦予這家車企的能源屬性,在科技研發上,廣汽新能源為用戶們創造了許多個同級之最:同級最高軸長比帶來的大空間、同級最長續航裡程600公裡帶來的長續航、同級最科幻造型的機甲設計…在這些簡單易懂的詞彙之下,廣汽新能源將最精彩的部分留給了這款即將上市的Aion V。
毫不誇張的說,Aion V將是廣汽新能源Aion產品系列的集大成者,預估定位於20萬級別車型的Aion V或為國產純電市場打開一扇全新的大門,當豪華和質感不再是富人的代名詞,Aion V試圖帶著新能源市場走向更加穩定局面,成為一款下一代純電車,一款人人都能擁有超強純電車型。
如果說,2020年將是新能源行業「分水嶺」,那麼廣汽新能源Aion V,便是破勢而生。
愛迪生說:「沒有嗡嗡作響、尖銳刺耳的齒輪和一大堆讓人困惑的拉杆。沒有大功率內燃發動機那素亂到近乎嚇人的顫動和轟鳴。沒有失控的水循環系統,也沒有危險、難聞的汽油味和噪聲。」
這位十九世紀最偉大的美國發明家在1903年就近乎說出了當下新能源車企的心聲。
在那個汽車剛開始的時代,愛迪生便斷定電動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今我們也正遵循著前人的教導和依託前進著。
如今的它不僅體面回歸,更要將過去並不重視的智能化引入其中。廣汽新能源堅信在這個快速更迭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中,引領和改革才是自我強大的標準,想要屹立在新能源行業之林,必須推動智能化,前進得更遠。
對此,廣汽新能源是這樣說,「顛覆傳統,與時俱進,只有不斷施壓自己,方能看清自己未來的路。而現在要走的就是智能化的方向。」
2017年,廣汽集團投入450億打造智能生態產業園。斥資47億元建立起廣汽新能源智能化工廠,這艘承載著廣汽新能源最新車型生產的巨輪,運用了全新的數位化生產模式、大數據平臺整理、近80%以上的機械化生產方式,不僅提高生產效率,還在操控和統籌時更加精確。在佔地面積近8千畝的廠區上,廣汽新能源的工廠最大限度地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安裝光伏板利用太陽能發電並建設儲能系統和微電網。減少浪費和用電成本,整體效率能提高5%到10%。
廣汽新能源背靠廣汽全球研發網,堅持對消費者需求的持續洞察,通過技術累計與突破,先後推出了Aion S以及Aion LX車型,其中Aion LX加上首臺量產L3自動駕駛技術的加持,成為了市場內為數不多的旗艦車型,而Aion S則穩定領跑中高端純電轎車銷量。廣汽新能源Aion S和Aion LX帶來的震撼還未散去,深知「速度制勝「的廣汽新能源已經再次出手,針對「下一代智能車」又帶來全新車型Aion V。
第三款車型Aion V實實在在解決上一代純電動車的用戶痛點,將優秀的產品惠及到更多消費者,讓人人都能擁有超強純電車型,這正是體現廣汽新能源不斷深入剖析用戶需求以及行業痛點,以持續的科技創新發展前沿領域,通過科技積累與突破推出改變用戶生活方式的產品。
帶著技術和智能的優勢,迎接下一個20年的到來,而將被孕育而生Aion V車型,也勢必會成為行業改革前行中矚目的星辰。
古人常說,「逆流而上,迎難而上「。這家背負著夢想和使命的車企正在逆流而上,將巨輪駛向更遼闊的海域。那些被歷史沉澱而下的事物,或許終究在時間的年輪裡再現,而他們也堅信著先人一步的信念必將帶著他們走向更遠的未來。
目前已入駐平臺
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看點|車家號
新浪微博|汽車頭條|汽勢傳媒|搜狐號
嗶哩嗶哩|界面新聞|車友頭條|百家號
網易|大風|易車|新知|趣頭條|愛咖
蓋世大V說|有車小程序|ZAKER|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