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的古怪秩序》是一本非常高超的腦科學、意識現象研究科普書。相較於那本被很多認知領域人士奉為經典的《笛卡爾的錯誤》,這一次作者達馬西奧試圖提出一個系統,更為完整、深入地闡述自己對意識現象的自然科學解釋。
《萬物的古怪秩序》
作者:(葡)安東尼奧·達馬西奧
譯者:李恆威
作者不但擴大了意識現象的思考範圍,將包括單細胞生命在內的多種生命形式一併納入意識現象研究的比較對象,而且提出了將人類道德標準、文化價值判斷標準置入生物學研究發現的設想。無論愛好文科理科的讀者一定都會大開眼界。
這本書可以作為三本書來看待,它實有著三重身份。一重是腦科學,一重是哲學,一重是心理學。
1.腦科學
腦科學是時下最熱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作為一本腦科學的科普書,它還有一個很大的價值表現,就是「新」。原文書是2018年出版的,相當新鮮。
這本書所分成的三部分章節,可以簡要地理解為:
一、作者對人的意識現象的解釋的基礎;
二、作者對人的意識現象的闡述;
三、作者本著自己對人的意識現象的觀點,對一些普遍的文化、哲學主題的簡要比較。
第一二部分有一點生物學方面的基本概念,其實並不難以理解。第三部分比較輕鬆,而且我以為思考的密度和品質勝過《人類簡史》。
2.哲學
作為一本哲學書,這本書的第二部分差一點就揭開了自我意識的神秘面紗,十分令人激動。我是一字一句地反反覆覆地讀下來的,深感值得。
以往總感覺哲學這門學問已經沒有新的事物可從它悠久的身軀內部誕生的了;隨著自然科學在生命科學,尤其是遺傳、認知科學、腦科學、智慧現象、意識現象、心理學、生物的社會屬性等方面的鋪展和深入,人類積累的人文知識必將進行一次重新的甄別和驗證(注意:我並沒有說「替代」,而這也與本書作者的觀點一致)。
可能閱讀時還需要留意一件事,比如書中頻繁出現的基本概念「表象」、「感受」、「感覺」、「意識」、「主觀性」、「視角」,它們在作者筆下的含義並不是哲學中的含義(而且它們在哲學裡也沒有統一的含義,在每個哲學家筆下也經常不一樣)。
作者其實是在這本書的闡述過程中,在他的思考體系裡定義了以上名詞,閱讀時留意便可理解。
這同時意味著,這本書把關於自我意識的那些哲學概念附著到了生物學,尤其是腦科學的研究實際中,在談到「價值」時作者的意圖更是明確。
總之,我第一次感到那些在哲學書裡很容易陷入不知所云之境的詞彙落地生根了。自然科學分化獨立之後,擱淺了幾百年的哲學終於有希望不再是空談了。
3.心理學
作為一本心理學相關的書,本來它就是符合認知研究領域的,它闡述的內容其實正是很多心理學基本理論、概念的實體基礎。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對象(比如感覺、感受、情緒、推理過程、決策、人際互動等)自不必說。
而我想冒昧提一下的,是比如「意識、潛意識」這對關鍵概念。在心理學裡這對概念並沒有精準的、落於實體的解釋。而在這本書作者提出的系統中,似乎能找到意識、潛意識之所以能夠被主觀注意聚焦或忽視的具體動作。
我以為「意識、潛意識」這一對詞彙的命名也許存在誤導,仿佛意識分為明暗兩種似的,叫做「意識、前意識」也許更貼切一些。
我之前剛剛讀過彼得森(火熱的龍蝦教授)的《人生十二法則》。繼而翻開《萬物的古怪秩序》,發現它完全可以作為之前那本心理學書的自然科學支持。
最後,我畫蛇添足地給其他讀者的幾點小的建議:
1.本書的文字是很精確的。作者思維是很嚴謹的,而且由於涉及的內容經常和哲學無異,很多句子是很有哲學味的,也許剛剛讀起來會有些費力。但是比起羅素、康德的句子還是容易理解得多的。
當然,較真讀起來也很累,尤其第二部分,我是反反覆覆一字一句看下來的。但是絕對值得。
我建議想精讀的讀者用那個很簡便的閱讀方法,用鉛筆畫橫線,標出句子的主謂賓。我就是這麼幹的(而且我竟然沒有發現錯字或語病,加分)。
2.讀者可以同時了解一下基本的生物知識,比如什麼是細胞?細胞的基本結構?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動物細胞?植物細胞?什麼是「內環境」?什麼是「內穩態」?其實中學裡都是講過的,很容易找到材料。
3.如果對本書的內容有更多的興趣,可以閱讀作者更早的一本《笛卡爾的錯誤》,那本書似乎可以作為這本書的「預科」書。
4.什麼是「複雜」?這個詞似乎我們不暇思索地以為自己是了解的。不,其實我們很可能並不了解。
《為什麼需要生物學思維》裡提到:「請想像一下,有許多水上浮標被綁在一起,漂浮在水面上。當一艘船經過時,其尾流會形成一個個小波浪,從而使浮標一個個動起來。
但是,每個浮標都無法單獨『行動』。
因為每一個浮標都通過繩索連接著不同重量和大小的其他浮標,所以任何一個浮標的行動,都會帶動其他浮標產生相應的行動。這些行動還可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反饋過程,也就是說,浮標的行動會間接地影響到自身。
於是,船的簡單尾流,在這個複雜的浮標網絡中引發了大量級聯式的行動。如果船以其他方式駛過,比如以另一種速度或角度駛過,那麼浮標的行動可能會完全不同。」
想像一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之類的我們似乎還可以應付,五元六次方程組呢?微分方程?我們的腦袋已經爆炸了。
該書進而解釋了一個複雜的系統何以形成的四個基本因素:吸積,交互,必須處理的例外情況,普遍的稀有事物。讀者很可以站在「複雜」和「複雜系統的形成」的角度,來幫助理解《萬物的古怪秩序》這本書裡反覆提到的「複雜」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