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穿山甲日:中國人吃穿山甲,外國人早已經把穿山甲當寵物養了

2020-12-09 騰訊網

世界穿山甲日:中國人吃穿山甲,外國人早已經把穿山甲當寵物養了

穿山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之一,從7000萬年前食肉動物進化而來,是唯一有鱗甲的哺乳動物。穿山甲的鱗片間長著稀疏的毛髮,這是它們作為哺乳動物的特徵之一。

穿山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相當於國寶熊貓,同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為什麼穿山甲得不到熊貓那樣的待遇呢?雖然穿山甲沒有熊貓可愛,但是它走起路來憨萌憨萌的。

可能大多數普通人沒法接受,但見過世面,見過大風大浪的中國有錢人為什麼不把穿山甲當寵物養呢?像外國人那樣,把野生動物當寵物養,讓人類多一些不同物種的寵物,豐富人類的日常生活。

相關焦點

  • 世界穿山甲日,被剝皮、被火烤的它們即將被吃到滅絕
    如果不專門查閱,可能不會有人注意,2月的第三個周六的意義——世界穿山甲日。不像別的節日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慶祝或者紀念,世界穿山甲日是由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發起的,為了警示人們穿山甲所處的困境,同時號召採取措施停止世界範圍內對穿山甲的捕殺。
  • 名貴中藥材——穿山甲
    取上述醇提取液1ml加茚三酮試劑水浴加熱10min,呈紫色,取炮製後的穿山甲片2g,研碎,用稀鹽酸浸泡過夜,過濾,得酸水提取液加矽鎢酸試劑,則可產生白色絮狀沉澱。  【炮製】  炮山甲:取揀淨的穿山甲片,分開大小,另將砂子置鍋內炒至輕鬆,加入穿山甲片,炒至鼓起呈金黃色時,取出,篩去砂子,放涼。
  • 穿山甲頻頻出洞!靠堅硬鱗片活了8000萬年,如今險被人趕盡殺絕
    穿山甲這種野生動物,對於中國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在我國古代稱之為鯪鯉、龍鯉,郭璞《江賦》記載:「龍鯉一角,奇鶬九頭。」《山海經》這樣說:「龍鯉陵居,其狀如鯉。」
  • 穿山甲臨死前到底說了什麼?答案來了:我吃了沒啥用啊,我不想做中藥!
    而劇中穿山甲在臨時前到底說了什麼成為了一代人的疑惑,至今未解。 今天,我重新看了一遍這部8090的童年神作《葫蘆娃》,終於知道穿山甲到底說了什麼? 先來回顧穿山甲為什麼會被殺: 故事裡,穿山甲本是閒來無事在山中轉悠,打洞穿山也是日常修行,不然也不能練就一生鋼骨鐵皮。而蛇蠍兩隻妖精之所以不能從葫蘆山裡出 來,也正是缺乏這個本領和優秀buff。
  • 穿山甲再次被推上風口:人與野生動物的區隔是如何打破的
    穿山甲是一種小型哺乳動物,身上覆蓋著鱗片,以螞蟻和白蟻為食。現存的穿山甲有八個種類,馬來穿山甲、中華穿山甲、菲律賓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分布在亞洲,大穿山甲、樹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分布在非洲。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中國境內及其附近區域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已經下降了88~94%。約在1995年左右,它們在中國已經「商業性滅絕」。
  • 穿山甲真的要被吃滅絕了嗎?它們的現狀如何?
    正如上面圖片中Angelababy所說:野生穿山甲種群正在快速的消亡。而消亡的原因與人類有著直接關係,其中吃佔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上面說的正在快速消亡的野生穿山甲種群均分布在亞洲,尤其是在我國。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穿山甲的現狀。
  • 穿山甲,如果不叫穿山甲,是不是就不會遭受這樣的厄運?
    鱗片棕褐色,老年穿山甲的鱗片邊緣呈褐或灰褐色,幼年穿山甲尚未角化的鱗片呈黃色。穿山甲雖然樣子長得笨乎乎的,但它卻忠於人類,被稱為消滅白蟻的「專家」。白蟻是專門破壞森林的害蟲,它的繁殖得特別快,能把成片的森林吃掉。在250畝林地裡,只要有一隻成年穿山甲,白蟻就不會對森林造成任何傷害。
  • 全球被走私最多的野獸,有獸王血統的穿山甲為何沒能成為獸中之王
    而且,在穿山甲的鱗片之間生有稀疏的粗毛,腹部和腿內側沒有鱗的裸露區域也長了毛,這是哺乳動物的特徵。鱗片和毛的組合在動物世界非常罕見,哺乳動物長鱗的就獨此一家。,它到裡邊是去舔螞蟻吃的。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評估,穿山甲屬中華種、馬來種和菲律賓種現已極度瀕危,印度種和非洲的樹穿山甲、巨地穿山甲亦已瀕危,而長尾穿山甲、南非穿山甲現處在易危狀態。整個目都處在受威脅狀態,這引起了自然保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鱗甲目也因此成為整個哺乳綱最瀕危的一目。
  • 中華穿山甲蹤跡難尋,「野保女俠」:它對維持生態平衡至關重要
    圖/受訪者提供&nbsp&nbsp&nbsp&nbsp一些人認為既然穿山甲可以「穿山」,那麼它們的皮肉一定具有「打通」之功效,在「吃啥補啥」的影響下,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4000多萬年的古老物種,被吃成了瀕危。但實際上,穿山甲的鱗片是由角蛋白構成的,就像人的指甲一樣。它們因喜愛吃螞蟻,對維持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長文解析人與野生穿山甲的「交集」:5隻能換一棟小樓房
    穿山甲是一種小型哺乳動物,身上覆蓋著鱗片,以螞蟻和白蟻為食。現存的穿山甲有八個種類,馬來穿山甲、中華穿山甲、菲律賓穿山甲和印度穿山甲分布在亞洲,大穿山甲、樹穿山甲、南非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分布在非洲。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中國境內及其附近區域的中華穿山甲數量已經下降了88~94%。約在1995年左右,它們在中國已經「商業性滅絕」。
  • 廣州的「穿山甲」餐桌,《世界攝影大賽》的遺珠之憾
    2020年的(世界新聞攝影大賽)(World Press Photo)本周公布了本屆的獲獎名單。在眾競賽攝影作品裡,卻有一張《遺珠之憾》令人極為在意——一張攝於2019年1月4日,中國廣州的野味餐廳,(滅絕危機中的穿山甲)。
  • 一天一學,中藥-穿山甲(臺:三百三十九)
    1.穿山甲片4 %水煎液可降低血粘度,對血液流變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穿山甲水提液、醇提液均有抗炎作用。3.穿山甲片中所含環肽VI和VII可提高常壓缺氧耐受能力。4.穿山甲有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名醫別錄》:微寒。
  • 犰狳是什麼樣的動物,它是穿山甲嗎?它是刀槍不入的動物嗎?那它能當寵物養嗎?
    都說男人的臉皮厚得想磚頭一樣,事實上,犰狳的皮膚比磚頭硬多了,因為一般的手槍子彈都射不穿它的皮膚,可謂「刀槍不入」穿山甲體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頭呈圓錐狀,眼小,吻尖,舌長,無齒,耳不發達。長相是下面這個樣子,可以想像成長著很多鱗片的巨型老鼠。
  • 淺談穿山甲,長得像爬行類,卻是實打實的哺乳動物
    一場疫情將禁食野生動物推上了風口浪尖,尤其是一些看起來就不像是常見食物的野生動物,更是被人們討論得更加熱烈,比如蝙蝠、穿山甲等等,尤其是穿山甲,根據已有的數據統計調查,發現它是這個世界上非法交易量最多的野生動物之一,尤其是前些年,經常出現在一些隱秘的餐館裡,人們扒其甲,食其肉。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病毒是怎樣從它們身上來到人類世界的?中間宿主又是個啥?起啥作用呢?自然宿主:病毒的「潘多拉魔盒」所有病毒都有個源頭,一般稱為「自然宿主」。自然宿主是給病毒提供適宜生存和繁殖環境的生物,好似一個盛放病毒的天然容器。
  • 穿山甲、斑鱉、大鯢,那些因為人類而即將消失的中國動物
    穿山甲平常無固定住所,隨覓食時所挖洞穴而居,棲息一兩晚,如果覓得地下的大蟻巢,停留時間就會長一些,吃完巢蟻才走。穿山甲白天多蜷縮於洞內酣睡,無洞不能度日;入夜外出覓食,一個夜晚常於數個山體中活動,達5~6千米之遙。中國人早在2000年前就對穿山甲有了認知,屈原在《天問》中寫道:「延年不死,壽何所止?鯪魚何所?鬿堆焉處?」
  • 穿山甲幣是什麼幣?穿山甲幣PengolinCoin的挖礦教程和錢包地址
    穿山甲幣(英文名稱:PengolinCoin,英文簡稱:PGO)是法國極客在新冠病毒期間創建的加密貨幣項目,總量1個億,採用Cryptonight_turtle(pico)算法,具有安全、匿名、抗ASIC的技術優勢,願景是以極低的成本進行貨幣兌換。
  •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者,可能是穿山甲?
    已知冠狀病毒會在哺乳動物和鳥類中傳播,科學家已經提出,新型冠狀病毒最初來源於蝙蝠——主要基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與其它已知冠狀病毒的較為相似。不過,新型冠狀病毒很有可能是通過另一種動物傳播給人類的。導致SARS的冠狀病毒就是先從蝙蝠傳到果子狸身上,再由果子狸傳給人。
  • 犰狳還是穿山甲?
    有人問有一種長的特別像穿山甲的動物到底叫什麼名字?什麼?居然還問穿山甲長什麼樣?這不是疫情期間火過一陣的動物。它長這樣很明顯了,犰狳的甲是分開的,穿山甲的甲是連在一起的,簡單說,犰狳穿的是板甲,像是攤開的麻將牌,甲片之間沒有重疊,但卻有縫隙。
  • 法媒:7名中國人在馬拉威被判刑 走私象牙犀牛角穿山甲鱗片等野生...
    中國小康網7月22日訊 老馬 馬拉威法院今天宣布,判處非法持有象牙、犀牛角及穿山甲鱗片的7名中國人與2名馬拉威人最多11年徒刑。法新社報導,這9名罪犯隸屬非洲南部最活耀的野生生物走私集團。2019年3月,馬拉威警方與野生動物管理局採取連串突襲行動,逮捕9名中國人及4名馬拉威人。這個集團的領袖林勻華(Yunhua Lin,音譯)在3個月後落網。馬拉威首都裡朗威的法院今天宣布14位被捕者中9人的判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