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是語言能力遲緩?家長別擔心,用這4招「對症下藥」

2020-12-16 小微爸爸育兒課堂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若兒童無以上明確原因而出現的語言發育明顯延遲現象,則稱為特發性語言發育障礙或發育性語言遲緩。

有些寶寶對於語言好像並不敏感,在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媽媽一直在引導孩子講話,可是孩子依舊講話磕磕巴巴的。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有一個混血寶寶,會三門語言,爸爸的韓語、媽媽的英語、外婆的西班牙語。那為什麼一個年僅4歲的女寶寶就會這麼多語言呢?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是有一個階段性的表現的,家長及時發現,能夠更早幫助到孩子。

6個月依舊不會大笑大叫,模仿其他人說話。8-12個月肢體語言不豐富,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1-2歲不會叫爸爸媽媽3-4歲依舊不能講出完成的話,只會用肢體語言來表達,指出自己需要的東西,就是不說話。

大家很難理解孩子想表達什麼,一句話支支吾吾半天沒有到重點。

這可不是自閉症,家長不要擔心,只是孩子不會說話而已。

是什麼情況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

家長替孩子說話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家長因為不耐煩聽孩子講話,就在孩子起一個頭的時候,連忙接下用一句話,把孩子想表達的想法直接說了,導致孩子不需要多加醞釀句子,只要一個動作和眼神,爸爸媽媽就能懂得。

但是家長這樣的行為,就是:「說孩子的話讓孩子無話可說」。這就是導致孩子講話困難,不會說話的原因,因為他們連組織語言的機會都沒有。

與孩子無交流在這個快節奏的電子時代,有些父母忙於工作,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想著從網上獲得。於是就會安排孩子看電視、看動畫片。

但是孩子只是看,並沒有去練習說話,面對不經常陪伴的父母,孩子也不知道怎麼交流。

可以看到孩子語言遲緩都跟父母有關係,所以解決辦法也在父母身上。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好好說話?

1. 多花時間陪孩子

家長即使在忙碌,也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既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又可以鍛鍊孩子的閱讀能力。講故事的時候,還能夠豐富孩子的思維和想像力。

2. 多帶孩子去戶外

多帶孩子去戶外,認識一些同齡得朋友,見識一些新鮮事物,親近大自然。豐富孩子的詞彙。

3. 積極回應孩子問題

孩子主動與家長交流時,一定要耐心的給予回答,讓孩子的問題能得到結果,不要讓孩子失望而歸。

4. 多跟孩子說話

家庭交流一直是很重要的,家長不要拒絕和孩子說話,與孩子說話要注意用詞得當,讓孩子能夠沉浸其中。

不是孩子不說話,是家長沒給機會,不是孩子詞彙少,是沒有人與他們溝通。家長陪伴孩子的意義,就是是在做瓷器,一定要專注,用心才能夠燒出一個很好的瓷器。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微爸爸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太晚?不願說話?家長用這4招,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科學研究,一歲左右的孩子通常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但是,由於成長環境不同,每個孩子的情況也不同。有些孩子在兩歲左右就已經非常靈敏了,口齒伶俐,甚至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但是有的寶寶在三歲左右還未開口說話,或者不願意表達。大家都明白,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未來尤其重要。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真能自愈嗎?家長有這些誤區,小心耽誤孩子!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聰明又健康,但是總有些孩子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症狀 最近收到家長私信時候孩子長得挺好的,就是不會說話,簡單的字也說不出來,有時候用各種家長都看不懂的手勢,家長說之前就發現孩子不對勁,家裡老人說沒事,孩子小,再等等慢慢長大就自己好了,什麼話都會說了,這不孩子都快上幼兒園了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開口≠會說話,你的幹預訓練做對了嗎?
    孩子答:這呢,奶奶繼續問:誰是寶寶呀,47秒這二個問題,奶奶一直不斷重複。這個視頻看完後,奶奶一直在和我溝通,言語中透著著急、焦慮,擔心因為自己而影響了孩子。事後我在想,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著急,但又有多少家長在辛苦的做著一些錯誤的引導。
  • 「貴人語遲」不可信,寶寶說話晚要上心!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說話晚是「金口難開,貴人語遲」,而且說話越晚越聰明。其實,並不是這樣。 那麼,寶寶說話晚到底該不該擔心? 其實「說話晚」在醫學上可以理解為「語言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遲緩是指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但每個寶寶語言能力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有的寶寶可能幾個月就能說話,而有的寶寶3歲了還什麼也不會說。這時候就會有人安慰父母說:「貴人語遲嘛」。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濟南六一兒童醫院醫生:可能與這幾件事有關
    現在孩子的語言發育越來越被家長們所重視,常言道「嘴跟著腿」「囟門閉合後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會說話」「貴人語遲」等等,這些都只是安慰一歲以後還不會說話的寶寶的父母們。   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兒科醫生許玲介紹,現在有一些孩子在兩歲後還不會說話的現象越來越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孩子真的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語言發育遲緩不僅僅只是因為寶寶不說話。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偷懶,專家提醒:別錯過0-3歲語言發育黃金期
    還有些家長認為,男孩子說話會相對晚一些,所以再觀察一下吧,或者抱著「貴人語遲」的僥倖心理,結果一直拖到孩子快兩歲了,還只是會叫「爸爸媽媽」或幾個簡單的詞語。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
  • 牛頓四歲才會說話,寶寶說話晚真的是「貴人語遲」?
    真的有「貴人語遲」一說嗎,寶寶說話越晚越聰明?論語所謂的貴人語遲,是指不平凡的人往往不會輕易發言,謹言慎行,並不是指「貴人說話晚」。所以在孩子語言的發育出現問題時,別再聽信他人這是聰明的表現,並沒有實際科學依據!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庭訓練方法!(附:訓練卡)
    現在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家長著急頭疼!通常寶寶在一歲就能開口了,孩子在三歲就要進入幼兒園,而語言是孩子融入小朋友的基礎,因此,三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長期不說話,對其心理行為都有影響!寶寶語言發育遲緩,這個原因往往被忽視,甚至有的父母聽到後,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會認為只是晚了一點嘛,再等等就好了,卻往往錯過了最佳幹預時間,那麼,我們下面就先了解一個專業名詞: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 孩子開口晚,不會說長句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必須知道這些!
    隨著時代發展,現在2歲多的孩子不怎麼說話的越來越多,到底是什麼情況?真的是語言發育遲緩嗎? 語言發育遲緩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有多大,家長們必須要清楚。日常中很多家長反應說:「孩子2歲半了還怎麼會說,每次就說兩個字,不會說句子,但是給孩子說話也能聽懂」 ,「老人說孩子在小,開口晚有福氣」等等。
  • 孩子說話晚,父母不能不管,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語言黃金期
    有科學研究表明,父母的自說自話、周圍發出的聲響,可以極大促進寶寶的智力發育,周圍人的對話內容、成長所在的語言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嬰幼兒的母語發音。家人不同的態度,會激起寶貝的好奇心和情緒變化,態度的好與壞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 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
    原標題: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一個家庭幸福的莫過於有一個健康、活潑、聰明的寶寶,也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由於社會發展的競爭殘酷性,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寶貝腦發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可愛!對比您家寶寶是否有這些問題,要注意了!
  • 成都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怎樣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
    成都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怎樣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 時間:2020-12-21 14:53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 自己孩子不會說話,看著同齡孩子說話很流利,家長們一個個很著急!
  • 寶寶說話太晚,是貴人語遲、還是智力低下?「元兇」或在家長身上
    但是如果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比別家的寶寶晚了太多的話,就需要引起家長的注意了。因為這很可能是寶寶的語言功能遲緩了。雖然老一輩的人常常說「貴人語遲」,認為孩子長大了就好了,但是我們只能將它當做一句安慰的話來看待,因為孩子說話太晚了,確實是個不小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很有可能是家庭因素造成的。
  • 孩子說話晚、突然結巴,到底咋回事?可別幫倒忙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一般跟以下3大因素有關,第一,生理因素。比如聽力障礙(聽力異常),可以通過聽力篩查檢查,在家裡觀察孩子對聲音的敏感度。如果孩子2歲多了還不怎麼開口說話,建議家長先到專業科室去排除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再「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如果沒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問題,那麼在日常養育上,父母可以做到:第一,有足夠的的輸入,並將語言和環境相匹配,說話儘量用短語,少用奶語、疊詞。
  • 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不會說話,這些問題你應該先了解一下
    兩個孩子明明在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父母總是覺得別人家的寶貝比自家這個不爭氣的傢伙要更聰明。可問題是希望寶貝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你,事先成為別人家的家長了嗎? 作為一家屹立於市場十三年的語言機構,我們不斷會聽到送孩子來上課的家長們向我們抱怨孩子的笨拙和自己的含辛茹苦,在育兒之路上並沒有犯錯的他們不明白孩子為何會出現語言發育遲緩、大舌頭等等難纏的問題。
  • 語言發育遲緩和家長有關係?也許是你忽視了這幾點
    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居然確診為語言發育遲緩,這下全家就都進入「戰鬥狀態」了。問題是,醫院的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現孩子有病理性因素,大夫說多半是家庭環境造成的語遲,這就更扎心了。孩子說話晚怎麼能怪家庭呢?有什麼地方是家長忽略了嗎?
  • 語言發育遲緩的評估和檢測什麼樣,父母需要的乾貨都在這裡
    有位家長說,看著別人家孩子像個小話癆,嘮叨個不停,問東問西,羨慕極了。再看看自己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悲上心頭!幼兒發育行為問題在中國這個人口大國是個嚴峻的問題,尤其是語言發育遲緩的發生率高達到12.97%。
  • 孩子到了3歲說話還是有問題,父母應該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
    為什麼說3歲孩子不會說話,這個問題發現的晚?因為從0-4個月就應該警惕孩子的聽力問題,沒有聽力語言發育會受到阻斷。6個月的時候可以發聲,這個階段可以觀察孩子的語音模仿能力是否正常,11個月可以觀察孩子的發音問題,早期的語言發音器官是否正常問題。1歲半左右可以從幼兒的詞彙量是否猛增,發現智力和認知問題。
  • 避免幼兒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可用這7個方法進行語言早教
    雖說寶寶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寶寶大動作的發展時間、開始說話的時間、開始認人的時間都略有不同,但是當孩子看似「落後」同月齡的孩子,家長還是忍不住地擔心。特別是,當別人家的寶寶已經開始咿咿呀呀地叫爸爸媽媽,可自家寶寶卻遲遲不開口,真的是好著急!
  • 孩子說話晚,別再認為「貴人語遲」,巧用「繪本」提升語言表達力
    住在家樓下的明明是個小男孩,已經快2歲了,可是還沒學會說話,之前覺得是男孩子說話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越來越大,居然還一點要說話的跡象都沒有,作為家長確實是有點著急了。說到「貴人語遲」的代表,當屬發明家愛因斯坦,據說愛因斯坦3歲才開口說話,但是這種現象是「特例」,家長千萬不要「以偏概全」,認為孩子說話晚沒關係。孩子的語言發展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只有每個階段給孩子正確的引導,才可以輔助推動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