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喻在加國 來源/大腦早操
印刻效應的由來
1910年,德國行為學家海因羅特在實驗中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而出的小鵝,會本能地跟隨在它第一眼見到的自己的母親後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如一隻狗、一隻貓或者一隻玩具鵝,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後。尤為重要的是,一旦這隻小鵝形成了某個物體的跟隨反應後,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對其他物體的跟隨反應了。這種跟隨反應的形成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小鵝承認第一,卻無視第二。這種現象後來被另一位德國行為學家洛倫茲稱之為「印刻效應」。
印刻效應現象,不僅存在於低等動物之中,而且同樣存在於人類。澳大利亞的比較行為學家勞侖茲指出:初生嬰兒從外界獲得的影響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嬰兒出生後所處的環境裡大都有電視機。嬰兒降生後一個半月左右,耳朵基本上能聽到聲音,眼睛也能看見東西。如果這時就給他看電視,嬰兒的頭腦裡就會刻上電視的印跡。這樣的話,嬰兒對母親的聲音反而會變得沒有反應,即使母親把看到的東西講給他聽或給他唱歌,他也會無動於衷。這種嬰兒到了兩三歲時,通常會表現出以下的傾向來:(1)不會說話;(2)不能注視母親的視線;(3)活動劇烈,無法安靜;(4)喜歡電視中的廣告,愛哼唱廣告音樂;(5)獨立能力差,日常生活不能自理;(6)不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事情。
這些表現,說明孩子已經對電視產生了「印刻效應」。如果不加以及時地糾正,就很容易出現更加嚴重的心理障礙。幾乎所有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知道,人類對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觸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們用 "首因效應"等概念來表示人類在接受信息時的這種特徵。
終身受益的教育,也是最初的教育。猶太教育學家迪伊梅是研究家庭環境與孩子智力關係的專家。他專門選擇被別人收養的兒童作為研究的對象,因為他們出生不久就離開自己的生身父母,這樣迪伊梅就得到了生長環境對孩子影響的一組確切數據。
迪伊梅的研究成果發現:一個出生在父母平均智商指數在90左右的家庭的孩子,如果被一個智商為110的家庭收養的話,他的智商指數可以提高到110。迪伊梅的報告特別提到一對雙胞胎姐妹,其中姐姐被一對農民夫婦收養,妹妹被一對大學教師收養。姐姐長大後,做過酒吧招待和商場收銀員,21歲便嫁給一個建築工人,現在是有三個孩子的家庭主婦;而妹妹在大學畢業後,做了婦產科醫生,在28歲時嫁給一名外交官。
通過這對姐妹的成長我們可以看到,家庭塑造人的力量遠遠大於人們的想像。所以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如果父母是一張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將來成長得好壞,「射」向哪裡,無疑將受父母這張「弓」的直接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談舉止、品格德行和氣質品味對孩子個性、人格及行為模式的建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漫長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用更為突出,父母的一些行為習慣常常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魯迅曾經說過:「縱觀自己的一生,母親對我的影響深刻而久遠。」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一樣,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家庭性格」和主導價值觀,這深刻地影響著每個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在學校教育更注重分數而難以全面培養孩子的今天,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家庭,因為他們發現,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性格和家庭教育對孩子全面、健康成長的影響更直接、更長久。
生活中的印刻效應
在生活中,也許更為人所熟知的印刻效應是大家對第一的關注,人們談天說地的時候,往往對各種第一交口稱讚,卻鮮言第二,人們總是記住了太多的第一,而對於第二卻往往置之不理。
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裡·加加林成為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員。僅僅二十幾天之後,5月5日,美國也發射了載人的「水星」MR3飛船,可是這卻鮮有人知,連同執行此次任務的航天員愛倫·謝潑德,其國際知名度也是遠遠無法與加加林相比的。
愛倫·謝潑德 Source:Google
在奧運會獎牌榜上,排定名次首先依據的都是金牌的數量,在金牌數量相同的情況下才會考慮銀牌的比較,否則,如果金牌少了一塊,即使銀牌再多,也都會排列在後面的,這就是因為第一與第二處於不同的層級,它們之間是不能夠跨級進行量的比較的。人們為冠軍而歡呼,而名列第二、第三者,哪怕差距再小,其風光的程度與第一者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而頗為風靡的金氏世界紀錄,更是唯第一是取,它的吸引力就在於人們對於第一的熱情。
印刻效應在企業經營中的應用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任CEO傑克·韋爾奇就深諳「印刻效應」之道,並應用於企業經營之中。韋爾奇在上任的第一次年會上,就提出了「要做第一,只要不是第一,第二的部門就關門!」他還告訴員工:你願意在第一流的公司工作,還是在不入流的公司鬼混?他寧可把這些失去競爭力的部門賣給對手,也不願意留在通用公司苟延殘喘。對於韋爾奇來說,通用電氣要是不能做第一或者第二,還不如讓員工選擇到其他第一、第二的公司工作。由於韋爾奇堅定的領導信念,通用電氣在20世紀最後20年裡,在經濟不景氣而使其他企業紛紛倒臺的嚴峻形勢下,將通用電氣公司做成了美國最成功的企業。
有人計算過,在市場上最先進入消費者心裡的商品品牌,比第二位的品牌同期市場佔有率要多一倍以上,而第二位的佔有率又比第三位多一倍以上,顯然「第一」所建立的地位具有巨大的優勢。
「腦白金」總裁史玉柱曾多次在營銷會議上強調的「史玉柱營銷法則」的第一法則就是「做一個產品必須要做第一品牌,否則很難長久,很難做得好,不做第一就不能真正獲得成功」。為了當第一,「腦白金」在送禮廣告上投入播出巨額廣告費。所以每到過年過節,腦白金的「收禮只收腦白金」就會看得電視觀眾反胃。因為播出太多,又總是簡單重複,令人很反感,曾被公認為最缺乏創意的惡俗廣告之首,但它卻是推動銷售最好的廣告 表現,留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很多人因此記住了腦白金。雖然每聞廣告必皺眉頭,但當自己購買保健禮品時,消費者不自覺地就會想起「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腦白金以禮品定位穩居保健品頭把交椅,在春節、中秋等送禮旺季尤為火爆。
單一顧客往往相信他所滿意的產品,並會在很長時間內保持對該產品的忠誠,在這段時間內他不會對其他同類產品產生更大的興趣和信任。 許多企業的實踐也證實,顧客忠誠度與企業盈利有很大的相關性。
美國學者雷奇漢和賽薩的研究結果表明,顧客忠誠度提高5%,企業的利潤就能增加25%—85%。美國維特科化學品公司總裁泰勒認為,使消費者感到滿意只是企業經營目標的第一步。「我們的興趣不僅僅在於讓顧客獲得滿意感,更要挖掘那些顧客認為能增進我們之間關係的有價值的東西。」可以發現,培養忠誠的顧客是企業營銷活動的重要目的。許多企業運用調查顧客滿意程度來了解顧客對本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評價,就是想通過提高顧客的滿意程度來培養顧客忠誠度。然而許多管理者發現,企業進行大量投資,提高了顧客的滿意程度,顧客卻不斷流失。這使很多企業管理人員產生了疑問:如果提高顧客滿意程度,無助於培育顧客忠誠度,顧客滿意度再高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對於企業和推銷員來說,讓顧客滿意是遠遠不夠的,如何培養顧客對組織、產品或者個人的忠誠才是推銷的終極目標。
顯然,對於大多數商業機構而言,擁有一個忠誠的顧客群體是有好處的。從心理上講,顧客忠實於某一特定的產品或商業機構也是有好處的。按照馬斯洛的觀點從屬感是人類比較高級的一種需要。作為一個物種,人們與其他一些同自己擁有同樣想法和價值觀的人在一起會感到親切和有從屬感。那些能夠向其顧客提供這種從屬感的商業機構正是觸及到了人們這種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徵。
後臺消息回復處,回復「出醜效應」,了解更多!
來源/大腦早操,據說多動腦也未必變聰明哈:)
微信改版了
愛我的小夥伴不好找到我了
還請置頂我哦~
點星標☆,不迷路
近期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