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由行之臺北中山紀念堂

2021-01-09 板慄動漫屋

臺灣第一站就是臺北,最後一站也時臺北,總共在臺北待了5天,城市感覺和廣州差不多,可能廣州更現代化一些。

臺北車站集高鐵、臺鐵、捷運(即地鐵)和客運於一體,如果到臺北,住臺北車站附近是最方便,但住宿價格也會偏高一些,我在臺北的幾晚都住在車站對面的大亞帝國H,這是一家新開的酒店,在亞洲大廈裡面,前臺在11樓,有一個中庭,非常舒服,全天提供麵包飲料,有鞦韆,還有免費洗衣機和烘乾機提高使用,房間也不小,女兒也特別喜歡。

臺北市區我們先去了中正紀念堂,到時正好趕上整點的換班儀式,女兒不是很喜歡,其實我也覺得不是很好看,反而自由廣場前的鴿子,女兒很喜歡。

從中正紀念堂站坐捷運到公館站,去了臺灣大學,校園很安靜,建築都不高,但很有特色,古色古香,裡面還有農場,有水鴨,我們正好帶有麵包片,女兒撕了麵包片餵它們,天色漸黑,我們就直接回酒店,在附近隨便解決了晚餐,吃了滷肉飯和牛肉麵,覺得很好吃,臺灣滷肉飯的米很有嚼勁,牛肉麵的牛肉很多,吃起來都很不錯。

第二天我們到火車站旁邊坐國光客運1815,到野柳地質公園,這是朋友極力推薦的一個景點。8點左右到了客運站,正好趕上一趟1815要發車,刷了悠遊卡上車,一個小時左右到站,到了景區門口,才9點多,買好票,帶女兒去遊客中心蓋章,這個是她最感興趣的。

臺灣除了景區遊客中心可以蓋章外,一些商店也可以蓋章,女兒非常喜歡,每到一處,就先蓋章。野柳地質公園主要看被海水和海風侵蝕形成的各種地貌,我覺得值得一去,公園裡有各種各樣的地質造型,遇到不明白的就問問周邊的工作人員,女王頭、仙女鞋、菠蘿包、大雞腿等等,為了看豆腐石。

我們一起爬上山,從山上往下望,看海裡的一塊塊豆腐石。大部分人都擠在女王頭像那裡,其它地方人不多,可以好好玩,好好拍照。

野柳不大,差不多玩了兩個小時出來,11點半出景區,因為時間還早,我準備帶女兒坐檯灣好行汽車過淡水玩玩,正好趕上11點半的車,整輛車就我們母女兩個人,到了淡水,我們先逛古街,吃午飯,古街的盡頭就可以走過去真理中學和淡水大學。

也可以去小白宮和紅毛城,我們母女兩人都沒有明星情節,所以對兩所學校沒興趣,主要去了小白宮和紅毛城,逛了逛,女兒了解了紅毛城的由來,淡水就是老臺北,喜歡的人可以逛逛走走,漁人碼頭日落很有名,不過需要運氣,我沒有和女兒等日落。

對這種需要運氣才能碰到的景色,我向來沒有多大興趣,因為需要耗費太多時間,而小孩不一定有那麼好的耐性。對我來說,臺北最重要的一站就是故宮博物院,我們預留了一天時間。

早上8點半到了故宮博物院,帶女兒先去看了翡翠白菜、毛公鼎和肉形石,不愧是鎮館三寶,確實值得一看,特別是翡翠白菜,上面的蝗蟲都栩栩如生,而肉形石則連肉的紋路都可以看出來。

看上去就像一塊美味可口的肉,而這兩件都是用玉石雕刻出來的,實在是難能可貴,看了三寶,我們又先去看玉石收藏,跟內地故宮和國家博物館比,這裡的東西更加精緻,更是精品。遊故宮,你可以看完三寶就走了,一個小時也夠了,但如果你要仔細看,聽講解,一天你都看不完。

可以提前預約講解,值得一聽,我們聽了玉石收藏,一個半小時的講解讓我們更了解玉的發展。講解員還帶我們去看乾隆收藏及包裝展覽,真正讓我感到驚嘆,像百件箱,一個盒子裡另有盒子,總共收藏了100件寶物,連盒子本身都是一件欣賞物品,讓人嘆為觀止。

裡面還有兒童學藝中心,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小朋友介紹故宮文物,講解書畫欣賞,很不錯,然後還可以通過簡單的動畫介紹故宮的收藏,讓小朋友去找出裡面的寶物,女兒看了動畫,就去找轉心瓶、嬰兒枕等寶物,找到就非常開心,一直到下午4點多,我們才離開故宮。

臺北周邊我們去了九份老街和平溪線。到九份的時候正趕上下雨,讓我對九份影響不是很好,另一方面,九份老街真的好小,一會就走完了,喜歡宮崎駿《千與千尋》的人在這裡比較有歸屬感,可能會喜歡,可惜我沒看過,也就沒有什麼特別深的印象。

不過老街排名第一的美食阿柑姨芋圓,確實名不虛傳,紅薯或香芋芋圓都能吃出紅薯或者香芋的味道,我想這是這家芋圓店出名的原因,此前我也吃過芋圓,但都是沒有什麼味道的。

而平溪線,則是臺灣一條非常熱門的小清新文藝旅遊線,這條線原來是日本人為了運煤而修建的火車線路,後來廢棄了,再後來,因為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而出名,很多人買一張平溪一日票,在各個站上下車,拍鐵軌,放天燈。

平溪線的火車一般是一小時一班,錯過了就要等很久,一定要把握好時間。我們在十分和菁桐兩個站玩玩就離開了,主要是拍鐵軌、火車和放天燈,即使只玩了兩個站,也耗時4小時,所以遊玩平溪線要先算好時間,另外,如果只玩兩個站,就不用買通票,直接刷悠遊卡就行,遊玩3個站以上再買通票。

此外,我們也去了士林夜市和寧夏夜市,吃的東西很多,哪裡排隊人多,就往那一家買東西,準不會有錯。

期待下一次的旅行!

相關焦點

  • 寶島臺灣之六:自由廣場、國父紀念堂、101地標
    ,又來到中山紀念堂,正好趕上衛兵交接儀式,非常莊重而有氣勢值得一看,接著我們進入著名的新地標建築101商圈,感覺意義深刻,裡面豪華富麗,隨後品嘗臺灣原味牛肉麵,最後是逛國際免稅店。      2007年12月7日下午,民進黨執政的臺灣領導人陳水扁在即將下臺之前,將中正廣場牌坊上的「大中至正」四個大字換成了「自由廣場」,廣場旁的「中正紀念堂」也改成了「臺灣民主紀念館」。2009年7月20日晨,臺灣當局將「中正紀念堂」匾額重新懸掛。中正紀念堂復名。
  • 臺北國父紀念堂裡的天台抗戰老兵
    當然,臺北的國父紀念堂更不例外。國父孫中山紀念堂    來到國父紀念堂,放眼放去,在臺北的林立的鋼鐵叢林裡,它並不宏偉高大,卻莊重肅穆,有凜然不可侵犯之威。而遠處的臺灣第一高樓101大廈在國父紀念館後面顯得那麼渺小。    一群中學生在國父紀念堂前老蔣題字下方的走廊裡排練活動舞蹈。
  • 謁拜廣州中山紀念堂
    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決議在此興建紀念堂,以紀念孫中山先生。紀念堂由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於1929年開始動工建造,它座落在中山先生當年在廣州出任臨時大總統時的總統府舊址上。中山紀念堂整體建築包括門樓、紀念堂及東西耳樓,是仿古的宮殿式建築。1931年中山紀念堂建成後,這裡就成為人們紀念、謁拜、敬仰孫中山先生的地方,也成為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
  • 臺北郭子儀紀念堂紀念子儀公誕生1320周年
    臺北郭子儀紀念堂紀念子儀公誕生1320周年現場視頻    2017年1月6日,受臺灣世界郭氏宗親總會的邀請,
  • 廣州中山紀念堂之建造緣起及其規劃建設意匠(下)
    1926年9月1日,國民政府設晚宴「鑑定中山紀念堂圖案:今日下午五時,國民政府內大花廳設宴聚合。屆時列席者,除國民政府各委員外,有中央黨部各部長,省政府各廳長。吳稚暉、鈕永建先生等。聞此次宴會為集合政府各委員及各名流,以鑑定中山紀念堂圖案之採用。蓋紀念堂為紀念先總理之建築所,非採集眾意不足以昭慎重」⑫。     9月2日揭曉⑬。
  • 以偉大之建築,作永久之紀念,中山紀念堂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廣東中山人,故居位於翠亨村,當然,中山以前叫香山,因他而改名。全國各地,以中山命名的地方非常多,在廣州更留有很多印跡,比如:黃埔軍校舊址、中山大學、大元帥府等。今天要介紹的中山紀念堂,更是專門為紀念他而設計和修建,堪稱建築藝術的傑作。
  • 通訊:孫中山後代及親屬晉謁廣州中山紀念堂
    通訊:孫中山後代及親屬晉謁廣州中山紀念堂     圖為嘉賓團在中山紀念堂孫中山先生銅像前舉行晉謁儀式
  • 曾經世界第一高樓就在臺灣,臺北地標101大樓,景色秀麗
    不去臺北,就不會去過臺北,就像北京的長城,東京的天樹,巴黎的艾菲爾,紐約的帝國大廈,裡約的基督山,位於臺北市新沂區,是一座傑出的標誌性建築,臺北101大廈地上101層,地下5層,其中B1至4層有5個購物中心,89層為室內觀景層,91層為室外觀景平臺,曾經世界第一高樓就在臺灣,臺北地標
  • 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 ,竟然是在梧州
    沿梧州中山路登北山,至山腳,「中山公園」牌坊便赫然入目。「中山公園」牌坊孫中山雕像(網友「風語星座」)紀念堂建築佔地面積1630平方米,建築面積1330平方米,東西寬44米,南北長35米,高23米。紀念堂主體分前後兩廳,加塔式樓共五層,呈中字形結構,以古典宮殿與西洋教堂渾然融合。
  • 2018室內五人制亞洲杯臺北舉行,臺灣自由行求搭伴!
    暱稱:薄荷味性別:女年齡:90後旅遊時間:2018年2月7日—2月12日預計旅行天數:5天目的地:臺北行程安排:觀看亞洲杯+臺灣自由行預算:7000左右夥伴需求:喜歡和開朗的人一起出去旅行,不計較。臺灣曾在2004年舉辦過世界盃五人制,之後就少有舉行大型的國際五人制賽事,本次舉行亞洲杯五人制,一方面除提升臺灣地區的五人制外,亞足聯更希望能夠將五人制推廣到整個亞洲,臺灣成為測試五人制足球水溫的地方。
  • 去臺灣是自由行,還是跟團遊?體驗差別竟如此之大
    這下可好,晚上喝酒迷迷瞪瞪地,早起集合出發,上車沒5分鐘,大家就睡倒一片,口吐白沫,驚得臺灣地陪一臉錯愕。不胡說了,8天的環島遊,絕對是個坑。我的坐標在哈爾濱,你們試試8天環黑龍江省遊?光黑龍江省漫長的國境線,好好玩玩,沒半個月都下不來。寶島臺灣也是一樣,8天的環島遊,絕對是「自虐」之旅。
  • 臺灣自由行,100張圖看臺灣之坐火車篇
    【原創】第436篇2019年,臺灣將註定成為一個熱點,所以,我決定趁熱度還沒起來之前,到臺灣做一個環島遊。因為春節得閒,我從手機中找出了100張照片,和大家聊一聊這裡的風土人情。放棄了最美的公路,我們選擇從花蓮坐火車。
  • 不看中山紀念堂,怎算來過廣州
    廣州的國民黨中央黨部曾決定在西瓜園(今人民中路)興建中山紀念堂。但最後決定把紀念堂改建原總統府遺址上,更有紀念意義。       孫中山生前好友、日本人梅屋莊吉在1932年出錢鑄造的四尊孫中山像,分別贈給南京中央軍官學校、廣州黃埔軍校舊址、中山大學和澳門國父紀念館。1954年,廣州市政府擬把中山大學那尊孫中山塑像移到中山紀念堂安放。       但因為該像太小,與環境不甚協調,1956年市政府決定在11月12日孫中山誕辰九十周年時,把這尊像又從中山紀念堂移到中山大學康樂園新校園內。
  • 臺灣之行---臺北,臺南(一)
    可這幾天的臺灣之行讓我驚訝地發現,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所傳承的文明禮儀和中國人的善良質樸並不遜色於歐洲人,幾天的所見所聞讓我感觸頗深。    我雖然出身在一個非紅色的家庭。但多年來在共產黨的教育下,我父母對共產黨的信服深深地影響著我們。所以在來臺之前,我的心裡對臺灣還存有一些疑慮,可從下飛機的那一刻起,我所有的疑慮逐步雲飛煙滅。我強烈地感到濃烈的中華民族文明禮儀之風不斷向我迎面撲來。
  • 2019年臺北馬拉松:驚喜!原來去臺灣跑步能如此省心?
    跑完仁愛路連續兩個急轉就能看到中正紀念堂,也就是曾經的臺灣民主紀念館,為紀念蔣介石而建,館內介紹了蔣介石的一生。中正紀念堂更是將中華建築文化用得淋漓盡致,為天壇之頂、金字塔之體,外表以藍、白兩色為主,象徵「自由、平等」色調。
  • 臺灣臺北中山社區鼓樂團到黔西南州參訪交流
    臺灣臺北中山社區鼓樂團到黔西南州參訪交流 2016年12月14日 09:2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黔西南州訊 12月11
  • 帶你走進真實臺灣 臺南臺北對比竟如此鮮明
    臺灣的歷史是從臺南開始的,在進入沉重的歷史之前,先輕鬆一下。男人們已經唾液三尺,女人們在耐心等待,都是因為那個叫蚵的美味。注意最左面的眼鏡男,好面熟呦。在臺北看到公交車上有「首都」的字樣,我就想臺灣的故都在哪裡呢?
  • 文山的前塵過往裡,看見風雲際會的中山紀念堂
    近300年來,從清朝知府府署、平安府署創建,到1914年廢開化府,設文山縣,再到1932年創建中山紀念堂,這片區域成為文山城區的政治文化中心。許多影響文山全局的事件在府衙內發生,許多重大的集會在紀念堂前廣場召開。這裡風雲際會、血雨腥風、歷盡滄桑。
  • 梧州中山紀念堂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李濟深故居民革黨員之家揭牌
    梧州零距離網-梧州日報訊(記者 梁燕如 通訊員 蕭凝)12月14日,梧州中山紀念堂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李濟深故居民革黨員之家舉行揭牌儀式。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惠東,中共梧州市委書記全桂壽出席儀式,共同為梧州中山紀念堂民革黨員教育基地、李濟深故居民革黨員之家揭牌。
  • 來廣州旅遊,為什麼要去廣州中山紀念堂
    文/向南的蒲公英中山紀念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風中路,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集資興建的。中山紀念堂於1929年1月動工,1931年11月建成。1956年,重鑄的高5米的孫中山先生銅像屹立在紀念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