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讀一首好詩:李白《勞勞亭》【134】

2021-02-08 中新天津生態城圖書檔案館


1.勞勞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為古時送別之所。《景定建康志》:勞勞亭,在城南十五裡,古送別之所。吳置亭在勞勞山上,今顧家寨大路東即其所。《江南通志》:勞勞亭,在江寧府治西南。

2.知:理解。
3.遣:讓。

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這送別的勞勞亭。

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不催這柳條兒發青。

此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詩人以極其洗鍊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單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楚辭·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但詩人既以亭為題,就超越一步、透過一層,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這樣直中見曲,越過了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越過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別之亭,立言就更高妙,運思就更超脫。而讀者自會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不過,這首詩的得力之處卻非上面這兩句,而是它的後兩句。在上兩句詩裡,詩人為了有力地展示主題、極言離別之苦,指出天下傷心之地是離亭,也就是說天下傷心之事莫過於離別,已經把詩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沒有什麼話好說,沒有進一步盤旋的餘地了。如果後兩句只就上兩句平鋪直敘地加以引伸,全詩將纖弱無力,索然寡味。而詩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條未青之景,陡然轉過筆鋒,以「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樣兩句,別翻新意,另闢詩境。

這一出人意表的神來之筆,出自詩人的豐富聯想。《文心雕龍·物色篇》說:「詩人感物,聯類不窮。」詩思往往是與聯想俱來的。詩人在構思時,要善於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聯類越廣,轉折和層次越多,詩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尋味。王之渙的《送別》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也是從楊柳生意,構思也很深曲;但就詩人的聯想而言,只不過因古時有楊柳送別習俗,就把送別與楊柳這兩件本來有聯繫的事物聯繫在了一起,而詩中雖然說到楊柳是「東風樹」,卻沒有把送別一事與東風相聯。李白的這兩句詩卻不僅因送別想到折柳,更因楊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風吹拂,從而把離別與春風這兩件本來毫不相干的事物聯在了一起。如果說王詩的聯想還是直接的,那麼李詩的聯想則是間接的,其聯想之翼就飛得更遠了。

  應當說,在古代詩歌中,從送別寫到折柳,在從折柳寫到春風的詩,並非絕無僅有。楊巨源的《折楊柳》詩「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寫得也具見巧思,但與李白這兩句相比,就顯得巧而不奇。李白的這兩句詩是把聯想和奇想結合為一的。詩人因送別時柳條未青、無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這是春風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青,而春風之所以不讓柳條發青,是因為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從詩人的構思說,這是聯想兼奇想;而如果從藝術手法來說,這是託物言情,移情於景,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春風寫得有知有情,使它與相別之人同具惜別、傷別之心,從而化物為我,使它成了詩人的感情化身。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中華歷史小故事——《鐵杵磨成針》

 

書名:《歷史大咖的另一張臉》

作者:賈飛著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館藏地:中新友好圖書館總館3F5區

索書號:K820.2/10

相關焦點

  • 【每天一首古詩詞】|李白《勞勞亭》
    譯文: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這送別的勞勞亭。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不催這柳條兒發青。作品賞析勞勞亭,三國時期興建,遺址在今南京市區南面,是古時送別之所。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不過,詩人要寫的並非這座古亭的春光,而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
  • 【和美雲課堂|校本課程】《勞勞亭》李白
    親愛的同學們,和美校本課程今天向同學們推送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勞勞亭》。這首詩描繪的是什麼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走近古詩的世界去感受吧!1.勞勞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為古時送別之所。《景定建康志》:勞勞亭,在城南十五裡,古送別之所。吳置亭在勞勞山上,今顧家寨大路東即其所。
  • 唐代/李白 | 勞勞亭
    勞勞亭李白 〔唐代〕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譯文天下最傷心的地方,就是這送別的勞勞亭。春風也會意離別的痛苦,不催這柳條兒發青。注釋勞勞亭:在今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為古時送別之所。《景定建康志》:勞勞亭,在城南十五裡,古送別之所。吳置亭在勞勞山上,今顧家寨大路東即其所。
  •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李白《勞勞亭》鑑賞
    詩詞名家,與你一起品讀名家詩詞!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勞勞亭【唐】李白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注釋】⑴勞勞亭:三國吳時建,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南,古新亭南,為古時送別之所。《景定建康志》:勞勞亭,在城南十五裡,古送別之所。吳置亭在勞勞山上,今顧家寨大路東即其所。《江南通志》:勞勞亭,在江寧府治西南。⑵勞勞:憂愁傷感貌。此指勞勞亭。⑶「春風」二句: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大略是取「留」「柳」諧音。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美國一詩人翻譯李白情詩,被列入美國教材,美國人稱是一首好詩
    ——《春日憶李白》歷史上有很多的詩人,名垂青史。他們風格多樣,有的瀟灑脫俗,有的浪漫詩意,也有的狂放不羈,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文風。而唐代著名的詩人之一,被後人譽為「詩仙」的李白,就是有著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的詩人。對於這位詩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他的詩,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隨口說上幾句。可以這樣說,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李白的。
  • 李白一首必讀經典詩篇,包含古代送別時的兩個重要意象,漲姿勢!
    今天通過李白一首非常經典的送別詩,解鎖這兩個歷史文化知識點。小編認為偉大詩人李白最為出色之處便是可以將自己內心最為真實的情感毫無保留地寄託於詩篇當中,當然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詩李白最為經典的送別詩,這一首詩不僅感情真摯動人,而且裡面包含了古代送別時的兩個重要意象,是必讀經典。
  • 李白寫的五首千古好詩,第一首滿滿的殺氣,最後一首意境高遠平靜
    /訪客李白寫的五首千古好詩,第一首滿滿的殺氣,最後一首意境高遠平靜李白,現世最受歡迎、知名度最高的詩人之一,人們羨慕李白的桀驁,誇讚他像是「天上仙」,在那個規矩繁雜的年代,李白的豁達態度和瀟灑姿態,就已經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
  • 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僅16字卻被宋徽宗乾隆爭搶,現代人很少聽過
    魯迅說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當然這話不是指唐朝之後無好詩,而是說後來人想學作詩,必須先讀唐詩。唐朝的知名詩人很多,有「四明狂客」賀知章、「七絕聖手」王昌齡、「詩聖」杜甫、「詩鬼」李賀、以及「初唐四傑」等。不過要說起大眾最熟悉的唐代詩人,非李白莫屬。李白的詩現存1000多首,《蜀道難》、《將進酒》《俠客行》都是經典名篇。
  • 每天一首詩:我們現在讀的《靜夜思》原來不是李白的原著
    《靜夜思》這首詩也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詩歌,我們今天看看這首詩裡面蘊藏這什麼玄機和奧秘。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首先,有個疑問「床」指的是什麼?在唐朝可以指像凳子一樣的坐具,它既有可能是坐具,也有可能是臥具,總之它一定是在臥室裡。
  • 李白的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入選了美國教材
    詩仙李白,雖不是王侯將相,卻憑藉一首首精彩的詩歌垂名千古,讓後世頂禮膜拜。凡是讀書人,大多是背著他的詩歌長大的。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才越來越懂李白。後世給他貼的標籤太多了:浪漫、狂傲、灑脫、飄逸、調皮等等。
  • 周日來讀好詩詞,60首好詩記錄春天的美景,哪一首觸動你情思?
    為了收集好詩,和尚每周整理數十篇詩友優秀作品,以便詩友們交流和欣賞。諸位可以點評優劣,對比自我,查漏補缺,共同進步。作品收錄條件:1.格律無誤。新韻、平水韻皆可。小窗映雪清寒日,閒讀詩書又見秋。春怨 文/時光筆墨靜坐空閨春又來,濛濛細雨拂塵埃。天空灰白興愁怨,綠柳階前燕未回。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李白寫了一首滑稽的詩《嘲諷》杜甫。第一次閱讀讓人發笑,第二次閱讀讓人哭泣。在唐代詩壇,有兩座巍峨的山峰,即被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他們評論文學理論和詩歌,玩得很開心,還留下了一首好詩。那年的秋冬,杜麗又分手了。李白去了周琦(現在的濟南)的姬子宮,請道士高像你一樣教道教。從此,他正式舉行了道教儀式,自稱青蓮居士,並開始了遊道求仙的生活方式。天寶四年(745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在東麓第三次相遇。
  • | 五人行必有好詩 · 第217期
    磨 鐵 讀 詩 會  Xiron Poetry Club 五人行必有好詩 · 第217期
  • 李白很著名的一首詩,語言很「接地氣」,卻將異地相思寫到了極致
    【臨其詩境】而李白的偉大,不僅在於他極致的浪漫,更在於他對普天下各式各樣的人,都有著一顆同樣強烈的同理心。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快樂,李白能夠完完全全的分享,而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災難與痛苦,李白也能絲毫不差的感受到,然後以自己的才華為筆,將其浪漫的表達出來。
  • 李白很霸氣的一首詩,儘管只有短短的28個字,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個人是非常的喜歡李白,每次讀他的詩作,總是能夠從中學會更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這也正是李白不同尋常的地方。縱觀李白的一生,可謂活得非常的瀟灑,一輩子不用工作,到處的遊山玩水,閒了的時候便是坐下來寫詩,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有一首《從軍行》,也是寫得很氣勢,整首詩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意境,每一句都很經典,讀來也是讓人熱血沸騰,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從中感受到古人的家國情懷,當敵人進犯時,敢於拿起武器去反抗。
  • 李白寫了一首肉麻情詩,後人不敢仿,被譯成英語入選美國教材
    詩仙李白,雖不是王侯將相,卻憑藉一首首精彩的詩歌垂名千古,讓後世頂禮膜拜。凡是讀書人,大多是背著他的詩歌長大的。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我們才越來越懂李白。後世給他貼的標籤太多了:浪漫、狂傲、灑脫、飄逸、調皮等等。但在大多數人眼裡,這個喜酒好色的唐朝詩人,過於豪放不羈似乎很少能跟"肉麻"二字聯繫到一起。
  • 每天讀一首好詩丨 唐寅《畫雞》
    《畫雞》是一首題畫詩。「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這是寫公雞的動作、神態。詩人運用了描寫和色彩的對比,勾畫了一隻冠紅羽白、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的大公雞。起句的「頭上紅冠」,從局部描寫公雞頭上的大紅冠,在這第一句裡,詩人更著重的是雄雞那不用裝飾而自然形成的自然美本身,所以詩人稱頌這種美為「不用裁」。
  • 每天一首古詩詞|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勞歌:原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後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 」、「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譯文及賞析唱完送別之歌你就解開行舟遠去,兩岸是青山紅葉,江水急急向東流。傍晚酒醒人已遠去,只有滿天風雨送我離開那西樓。
  • 李白最傷感的一首詩,每一句都直擊人心,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李白離開長安,我個人認為是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的話,或許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正是由於在生活中不如意,才使得他對於現實的認知更加深刻,寫下了很多感人肺腑人的悽美之作,譬如這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那就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孤獨,也是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詩。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